第280章
这从小就要好的皇叔那叫一个纵容。 别人前脚参睿王,他后脚就往睿王府里派太医送补品,还总是为难地劝内阁和朝臣,他叔叔能有什么私心呢? 不就是性格纨绔了点儿,人跳脱了点儿,一没违法乱纪,二没欺男霸女,什么坑点钱,骂骂人,他叔叔都是无心的,差不多行了,那毕竟是他亲叔叔。 满朝文武:“……” 反正除非睿王想造反自己当皇帝,否则庆文帝直接装瞎装傻。 可睿王都没孩子,他造反个屁! 别说庆文帝不能信,他们自己都不信。 勋贵们一瞧,连文官都参不动,日益没有话语权的他们说什么就更跟放屁一样了。 整个大岐还能治治睿王的,就剩下范大将军和贺太师。 可贺太师老奸巨猾,他们使唤不了。 范大将军自从弘安帝去了,就开始深居简出,自己上朝还不如睿王频繁。 烦啊…… 好不容易这小子入关来京城了,好不容易到他们地盘了,好不容易能落井下石了…… 怎么就突然要进行在太子和文官间、文官和姓卢的间的艰难选择呢? 选择帮文官吧,他们好像很傻缺。 选择帮太子吧,那不等于帮姓卢的? 怎么就这么别扭呢?! 他们迷茫、走神地看完整场热闹,他们好脾气的陛下竟然被太子说服,还让太子来主导,亲自组织人手重新阅卷。 朝堂震惊。 考生震惊。 京城震惊。 其他地方因为远,还在震惊的路上。 姜濯组织人手的唯一标准,公正。 他兴师动众从各大衙门召集了五十人重新评阅。 这五十人关系错综复杂,不少人还有仇有怨有过节,让他们来评阅,别说齐心协力帮某个考生作弊了,要不是太子全程都在,他们说不了三句话,都得吵起来打起来。 这还不够,姜濯还灵机一动,从御林军召集了会写字的士兵誊抄试卷。 卷子打乱,重新编号,考官们只能看到号码,看不到考生字迹,看不到考生信息。 评阅完毕后,卢舟名次飞跃到前三。 姜濯对比了两次的名单,凡是两次中有一次能得贡生名次的考生,全都要再加试重考一遍。 那些第一次落榜,第二次入选的考生感到人生大起大落,感激涕零,真情实感地跪谢太子、庆文帝给他们第二次机会。 而第一次入选的考生,则不免茫然。 好在庆文帝为安抚考生,宣布加试录入贡生将不限名额,只要才学够,便都可参加殿试。 整个京城都热闹起来了。 从大岐开国起还没见过这种热闹! 重获了机会的考生尤其的精神抖擞,决心放手一搏。 加试的考题这次由庆文帝和贺太师重新拟定,姜濯以太子身份亲自监考。 这次考试的卷子也全都打乱顺序,由御林军先誊抄编号,抄完再阅。 因誊抄需要时间,等待成绩的时间变得无比漫长。 姜濯作为监督的副考官,他虽不参与阅卷,但要监督全程,从考完就没再露面。 卢栩瞧着姜濯一时半会儿也出不来,提议去爬爬山。 卢舟考了两场,也累了,去外面散散心不错。 卢舟想想也好,还叫上了米添。 这次去的,还是上次他和颜君齐带卢舟去的那个小山头,他们照旧买了那个小摊子的茶叶。 卢栩尝过,还是和从前一样的苦,他一口气买了十斤,准备弄回去捐给他们北庭县书院—— 打骂学生是不提倡的,谁上课打瞌睡,赏他一杯! 作者有话说: 感谢每个支持正版的小天使!爱你们,mua~~ ———— 合格的教导主任,旅游出差,时时刻刻,不忘学生。 学生:吐了! 御林军:殿下,咱们花点钱,雇一批抄书的吧! 阅卷考官:臣附议,要字好的! 第346章 番外4 在山上逛了一圈,卢栩还带着他们俩到他们家的田里溜达一圈儿。 他们家田离京时没卖,托付给睿王的田庄照顾了,卢栩从山上下来,绕着那仙姑山溜达了一圈儿,也没找到自己家田。 最后还是米添带他们去睿王庄子上,找王府田庄的管事领他们去看了看。 他们家长工老冯已经回家带孙子了,如今接班的长工是他儿子,小冯长工。 小冯没他爹能干,但人老实勤勉,王府三管事替卢栩把了把关,继续聘用了小冯。 小冯人实在,把颜君齐那块儿田照管得妥妥善善。 他不认识卢栩,听王府田庄管事介绍完,就要给卢栩装东西。 好几年了,他们东家终于来收货了! 卢栩没客气,喜滋滋要了一袋新米一袋新面,还有冯长工晒的花茶、薄荷,还要走小冯昨日才从山上抓到的一只肥兔子。 然后他就带上卢舟、米添,跑去睿王庄子上野餐烤兔子。 米添爱吃,卢栩第二天又带上他,喊上从前京中的朋友们,呼朋唤友去打猎。 经弘安帝和庆文帝两朝的打压,勋贵们日子不像从前那么好过。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卢栩这皇商地位可不一样了,和他有交情的勋贵们也想找找他,扩扩门路。 卢栩来者不拒,相当好说话。 当年那个环境还愿意和他结交的,品性基本都不错,人家帮过他,挺过他,他也愿意帮忙。 破船还有三分钉,勋贵们也不是一无是处。 他们的封邑、关系所在的地方,分布相当之广,许多地方卢栩可听都没听说过。 各地都有特产,各地都有宝,他很愿意大家互通有无,互利互惠。 卢栩还梦想着有朝一日他们的商队能遍布全国。 另外,将来卢舟指不定会到哪儿去做官,卢锐也指不定会往哪儿跑,卢轩也一直有南下的想法,弟弟们走的地方远了,总有他照顾不到的地方,朋友多了总是好的。 卢栩边谈生意边玩,今天打猎,明天野餐,后天登高赏景,大后天聚餐吹牛,在大伙撺掇声中,抽日子做点儿他新研究的菜和点心,搞得花里胡哨,热热闹闹,每天晚上还和他的便宜徒弟讨论做菜心得,被睿王府的三管事拉着商量未来的坑钱规划。 就这样带着卢舟、米添和老朋友们一口气疯玩了大半个月,加试的成绩终于放榜。 卢舟以糊名的试卷经五十名考官三轮打分,夺得第一名。 很快,卢舟会元的名次在文人、考生中引起轩然大波。 不服气的考生们闹着喊着卢舟是关系户。 他们还推出前一场两次评卷的前三名,用以和名不见经传的卢舟做对比。 别人是有名的才子,卢舟是什么? 他们还扒出来卢舟当年是到了京城才考上童生的。 秀才、举人更是在定北郡考的。 定北郡是什么地方? 那不就是他们卢家后宅? 关系户! 考上秀才、举人说不定也是靠关系! 愤怒的考生们闹起来。 不公平! 不能服众! 卢栩听完气到要上街和他们真人大战三百回合。 他们家卢舟童生是考得晚,但他当年考了京城第一。 秀才和举人是在定北郡考的,但因为考生少,他们定北郡的卷子都是送到关内给其他郡的考官评分的! 他们卢舟科考一直不顺利,遇到的考官都是出了名的严,怎么,那些茅坑臭石头似的考官就遇到他们卢舟会网开一面,变成土疙瘩再开个花吗? 还有,他们凭什么觉得他们卢舟不行? 他们家卢舟以前可和姜濯一起读过书,连太子府的那群先生都夸过! 虽然这几年他没进过书院,但平时给他答疑解惑的可是颜君齐和梅孟希,他们是看不起弘安帝钦点的传胪和榜眼吗? 他们是什么老师? 卢栩气炸了,他们家卢舟怎么看都比那群只读书没实践的纯理论派强多了。 要不是为了走完流程,也答应了姜濯会来京城,他们家卢舟留在定北郡靠君齐推举也能当官! 哥哥愤愤不平,卢舟倒是没啥反应。 自从考上童生后,他对成绩就一直看得很开,考上了最好,考不上重来。 只要有机会去实践抱负,是第一名还是吊车尾,都没关系,虚名而已,他不在乎。 他不在乎,别人在乎。 考生们到处请愿鸣冤,要求把试卷公开。 姜濯前前后后忙活了将近一个月,熬出了黑眼圈。 但他觉得他这是为所有考生负责,做到了最公平公正,高高兴兴等人夸。 结果一觉醒来,人还没休息好呢,京城考生们先闹起来了,差点儿把他气死。 他制止了苦口婆心劝考生的官员,也没让他们去解释这次的评卷方式,而是让人把头十名的卷子誊抄一遍,把带头闹事的考生们的卷子誊抄一遍,再把上两次的前十名这次的考卷誊抄一遍,通通张贴。 不是想看试卷? 看! 京城各大衙门的布告墙上、太学的墙上、城墙上,都贴。 依旧是不写姓名,只写编号,自己打分去吧! 三日后,该看的都看了,全京城的读书人大致心里都有了评判,姜濯将编号对应的考生名字籍贯公布出来。 卢舟配不配做会元,他没说什么,卢舟没说什么,考官们也没说什么。 连闹的最凶的考生们也都没再说什么。 即便文无第一,考生这三日私下已经聚会热烈讨论过,没有去讨论的,心中也有了评判。 而卢舟那份只有编号的卷子,无论是公开讨论还是私下议论,几乎都在前三。 闹得最凶的几人整个人都不好了,他们难以置信,以卢舟的水平,第一次竟然只有二百五十名。 有人郁闷了一番,闷头去找卢舟道歉。 也有人死要面子,不吱声了。 但很快,有考生发现了新的华点。 第一次考时考到第九的人,这次的文章狗屁不是。 不仅如此,此次评完,他都没能通过会试,贡生的名额都被踢了。 他们费解了。 就这个水平,他又是怎么在第一次考了第九的呢? 对第一次考官的质疑再次掀起新高潮,舞弊的喊声山呼海啸。 那倒霉的十八名考官直呼冤枉到没脾气。 礼部又调出那名考试第一次的卷子,刚刚散了的考官团不得已再次重聚,五十人黑着脸一起重审了一遍,自己都懵了。 这名考生第一次答得非常好。 可怎么同一个人,不同的试题,差异能这么大呢? 即便每人各有所长,遇到了不擅长的题,也不至于有如此大的差距。 考官们有了推理…… 姜濯被惊动了,庆文帝也被惊动了,大理寺奉命调查,不过三日,将那名考生查了个底朝天—— 有人泄题。 在开考前,那名考生已经拿到了试题和破题思路,甚至因为他花钱多,还拿到了一份儿草拟的答卷,因为那份答卷太优秀,他背得还熟,一不小心,就入了前十。 庆文帝震怒。 大岐立国来都没人敢在会试搞舞弊! 好脾气的皇帝差点掀了桌子,敕令大理寺彻查到底。 大岐朝堂震荡久久不息。 卢栩惊呆了。 姜濯也惊呆了。 整个京城都惊呆了。 大理寺战战兢兢狠狠查了一个月,抓出一整条的泄题团伙,还有十来个作弊的考生。 他们不止在这年泄题,连从前弘安帝在位时,他们都干过。 而泄题团伙的头目,竟然出自宫内,还是趁着弘安帝和他勾题时偷看的内侍。 其中负责草拟答卷的,更是他提拔重用的官员。 那十八名被停职的考官中也有一个参与了舞弊。 剩下十七人清白了,庆文帝却被气得眼前一黑,急火攻心,差点儿晕过去。 宫中吓得不轻,连告病在家的睿王和范孝都赶紧进了宫。 庆文帝气了一天,太医退下后,他没让睿王和范孝陪他,也没让皇后天子陪他,而是独自对着大岐历代皇帝的画像坐了一整晚。 第二日,庆文帝下令严审,将靠舞弊选出来的历届官员通通抓出来革职查办,一切从严。 为此,姜濯也没再出宫,守在庆文帝身边照顾他爹照顾了大半个月。 因庆文帝身体不适,殿试比预定的日子推迟了五日。 而殿试的试题,几经变更迟迟不定。 连贺太师和范孝都没能催问出来。 直到殿试当日,庆文帝亲自命题,亲自宣题,亲自监考,亲自评分。 好脾气的皇帝一改往日,全程冷着脸监考了整日。 卢舟在这场肃杀的殿试中,被庆文帝点了状元。 考了状元,还是在这么搞心态的情况下考上的,该高兴还是得高兴。 卢栩叫亚卡去买了礼品,给有交情的人家挨个送,还按先前答应的,把卢舟最近用过的笔墨纸砚之类的东西分给了武昭侯、昌隆侯他们,为各家读书的小崽子讨个彩头。 他还往家里和定北郡写了报喜信。 尤其是观阳老家,他们卢家村不止出了一个传胪,还出了个状元!要让爷爷奶奶好好高兴高兴。 卢栩写信让卢文他们好好庆贺,除了摆流水席,再给全县的大小书院、私塾捐书、捐文具。 回头再在隆兴、定北、朔州和北境郡,他们要多设几个奖学金。 谁说他们那几个郡读书不行不出文官的,他们很行! 卢栩在京中摆宴那天,姜濯也便衣来给卢舟庆贺,但一向开朗乐观的姜濯,这日情绪不太高。 白天在冠海楼热闹了一番,晚宴他们只在院子里摆了一桌,请的也只有姜濯、睿王、桓棠、米添和承平伯。 喜庆中多少有些压抑,卢栩这几日也听到点儿庆文帝被气狠了,最近气色不太好的传闻。 卢栩猜八成是真的,不然姜濯不会这么控制不好情绪。 他想了想,庆文帝从前做太子时候好像胃口就一般,这一气,气得没胃口,吃不下,日子一久可不就气
相关推荐: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高门美人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Black Hole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和徐医生闪婚后
摄春封艳
[综影视]寒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