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颂之羡慕的目光下,给他留了一点儿肉脯,领了饼子,拿上鼓囊囊的两个荷包,跟户部的人走了。 结果他的荷包一打开,黄灿灿,软嫩嫩的蛋糕马上引起户部同僚们注意,大伙儿你尝一口,我尝一口,没一会儿就分完了。 两块蛋糕,颜君齐总共只吃到一口。 而且户部还在尚书带领下,秉持艰苦、朴素、贫穷,无论何时都要哭穷的行事风格,午饭自然也是没人从家里带的。 万一别人趁着午饭来要钱,发现他们在大吃大喝,那怎么能行?往后再哭穷可就没人信了。 于是,颜君齐不但分完了蛋糕,连荷包底那点儿肉干果脯都被分光了。 他饿着肚子在户部干了一下午活儿,甚至生出种往后也这么干下去,户部给他那点儿薪水,还不够他午饭钱的荒谬感。 另一边卢舟则比颜君齐待遇好多了,姜濯从未吃过这样的点心,咬一口惊讶不已,十分好奇这是怎么做的。 卢舟有些为难,坦率道:“这是我哥哥和姐姐们一起研制出来开铺子赚钱用的,我要问问我哥哥才能写方子给你。” 姜濯一怔,他只是觉得好吃,随口一问,想让御厨做给他爷爷和父亲尝尝而已,关系了人家的生计,他正要说算了,又听卢舟道: “我相信你不会告诉别人,可是阿濯你不会做菜呀,你知道了怎么做,也是要教给别人来做,别人就不会像阿濯你这样替我着想替我保密了。” 姜濯:“……?” 有被吐槽到,又被安抚了! 卢舟吃一堑长一智,经过瑞祥楼不知从哪儿弄到他们家菜谱的事,他对家里的菜谱、秘方,已经很敏感了。 卢舟简单将瑞祥楼偷他们菜谱的事说了一遍,总结道:“你若想吃什么,还是我带给你吧。” 姜濯听得一怔一怔的,想想宫内御厨们也是防着别人偷学他们独门手艺的,能理解。 他虽然是大岐的皇孙,但绝不能因一时口腹之欲向百姓强取豪夺。 卢舟说他最生气的不是别人利用他家方子赚钱,而是流露出方子的人不珍惜他哥哥的信任。 姜濯深以为然。 他若将方子教给御厨,白得的东西御厨也不见得会珍惜。 万一他们将方子流露出去,一传十十传百,那卢家就不能用这个赚钱养家了。 别人用卢家的菜谱还给百分之三的红利呢,他身为卢舟的朋友,总不好叫卢舟白给方子还担着风险。 虽然他不知道卢栩是不是想开点心铺子赚钱,但想到卢舟三人离家那么远,在京城生活不易,颜传胪俸禄又低,卢舟连五两的书都舍不得买,姜濯觉得他很有必要帮朋友保密。 姜濯道:“若你家开了点心铺子,我一定会去捧场的。” “嗯?嗯!”卢舟也不知道哥哥是不是打算开铺子,以他对哥哥的了解,他八成会嫌做蛋糕累,只想做给他和君齐哥哥吃。 不过阿濯这么说,他还是很高兴,阿濯能懂他,阿濯体谅他! 卢舟:“不管开不开铺子,我家做了好吃的,我一定给你带。” 姜濯笑起来。 不过,他实在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菜谱,能让一个大酒楼仅靠几张方子就能在京城立足呢? 姜濯:“要不咱们中午到你说的酒楼去尝尝吧!” 卢舟:“嗯?!不可以去瑞祥楼!” 姜濯:“哦……”小偷嘛!怎么能去给小偷捧场! 卢舟:“他家厨子不行,做的不好吃!” 姜濯:“???”重点是这个?! 卢舟:“我带你去别处吃。” 姜濯:“别处也有吗?” 卢舟:“嗯!哥哥找了别人合作呢,而且还改良了配方,我带你去!那家掌柜认识我,可以便宜!” 另一边,卢栩和中介按照地契写的地址,找到了他们的十五亩田,如中介所说,这十五亩位于仙姑山南坡,背面是坡地,西边有河,西边过河是一个大田庄,南边有一个大田庄,东边是零碎的小田园。 卢栩猜,零碎的田块儿大概和他们家情况差不多,都是用老家的田兑换到这儿的。 除了北边那块儿坡地的确种不了什么东西,其他地方他还挺满意的。 靠近水源,也还算平坦,京城附近的土地都是精耕细作的,土壤也肥沃。 卢栩和冯长工一起又选了他们村两个年轻的长工,一人每年十五两银子,卢栩要付的介绍费也是每人半两,他们俩则每人要给中介一百五十文的介绍费。 京城粮价贵,但卢栩大致算了一下,刨除工钱,种子,粪肥,租牛等等成本,大概每年能剩一两亩的收益就不错。 能剩这么多,还是因为封赏的田地不用交税呢。 要是遇到哪年天气不好,欠收了,搞不好还要赔钱。 他也不指望这点儿田吃饭,收一亩算一亩吧。 他们签好文书,交给中介,这两份儿由中介去衙门盖章备案后,再分别交给他们,就不用他们特意跑一趟了。 卢栩和冯长工商量好将北坡那块石头多不好耕种的劣等田圈起来,用来养鸡,最靠近水的地方挖个小池塘用来养鸭和鱼,又定好了等夏天收完麦子分出两亩来种菜,水田也一半种稻米一半种糯米…… 他只管规划,定好规划,他就什么都不用管了,冯长工会带着两个小伙子帮他干好。 回去前,卢栩还跟他们到村里买了一只鸡,冯长工帮他宰好,他只需把收拾好的鸡带回去就行。 烤炉都有了,卢栩打算晚上做烤鸡。 京中大户人家的田庄,一般一个月往府上送一次东西,冯长工每月要去找卢栩领工钱,问卢栩用不用捎些东西过去。 卢栩:“你家有车吗?” 冯长工:“我能搭别人的车。” 他从年轻就在各处做工,人脉还是挺足的。 卢栩:“那便捎些东西吧,能吃的用得着的,时令的东西你看着带,到时候我一并给你结钱。” 约好了每月最后一天到城里送东西领工钱,卢栩先预支给他半两,又在村里采购了些蔬菜、鸭蛋,装上鸡,在冯长工家吃了顿午饭,卢栩载中介回城。 他开始往回走时,卢舟也正领着姜濯往春山酒楼去吃饭。 卢栩在春山酒楼教做菜的时候,卢舟经常到这儿来拿午饭、晚饭回家,和酒楼前门、后门的伙计都认识。 正门迎宾的小伙计看见他,下意识先问道:“卢师傅今天来店里了?” 卢舟:“没有,哥哥今天出门了,我带朋友来吃饭。” 小伙计早就注意到他身旁衣着华贵的少年,还有跟在他们身后一个似乎浑身难受的仆从。 小伙计:“我领你们到雅间儿!” 卢舟忙道:“不用,我们在大堂找个小桌子就好了。” 他们就三个人,也点不了多少菜,没必要单独占个雅间,太影响人家赚钱了。 姜濯也道:“我们坐大堂!” 除了宫里设宴,他还没在大庭广众吃过饭呢! 伙计一瞧就知道他是大户人家的少爷,也没把他们往最嘈杂的地方带,沿着过道领他们到了靠窗僻静的位子坐。 姜濯跟他一路过来,却兴致勃勃。 以前皇叔、姑丈他们也带他在别处吃过饭,不过他们去的都是环境优雅的地方,进的也都是雅间,不像这里,一进门儿就能闻到各桌飘散的菜香,能听见店内伙计大声的报菜名、结账、喊哪桌给多少赏钱。 所以虽然卢舟知道这儿所有炒菜,姜濯还是让人家给他报了一遍菜名。 他觉得好热闹好新鲜。 小伙计先给他们提来一壶热茶,然后便唱歌似的开始报,足足报了半刻钟才报完。 姜濯听完,热闹是热闹了,根本不知道要吃什么,还是听人家推荐,加卢舟筛选,三人点了四菜一汤,加白米饭。 掌柜知道卢舟领着朋友来了,还送了他们一份儿甜点。 饭菜上齐,原本就好奇的姜濯一瞧,咦,没见过,没见过,都没见过! 是和御厨完全不一样的风格! 闻一闻,看一看,色香味俱全,满眼都是期待。 那位内侍起初还不太愿意吃,更不愿意让姜濯吃,可见姜濯都要自己下筷子了,连忙先替他挨个试一遍。 虽然有人朝姜濯下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他绝不能疏忽大意。 结果,不尝不要紧,一尝,内侍震惊了。 他不相信,京中普普通通一家小客栈,做的菜竟然比御膳房还好吃?! 姜濯举着筷子焦急地等他试完,“好吃吗好吃吗?” 内侍不情不愿点头,“殿……店家做的还行,我再试试。” 姜濯点头。 卢舟没听出来他差点儿嘴瓢把“殿下”叫出来,只和姜濯一样举着筷子等他先吃。 这位一直不大喜欢他的仆从叔叔对阿濯很好的,只有他们三个人吃饭,理当让长辈先吃先动筷子。 待内侍挨个尝完刚一点头,姜濯也不等他布菜了,自己拿起筷子给自己夹。 三人将饭菜扫光,全都吃撑了。 姜濯在桌下揉揉肚子,不禁想起还在缩衣减食的父亲。 他父亲身为太子,为了以身作则,一个月才吃一次肉,人都清瘦了。 姜濯盯着空盘子,想起吃光的香煎豆腐,他瞧着这个也很简单,但吃起来香香的,吃完了盘底还有一点油花…… 卢舟跑去结账,见阿濯喜欢吃炸豆沙春卷,还买了一份儿拿回去给阿濯当零食。 他等春卷时稍耽搁一会儿,回来见阿濯在盯着空盘子发呆。 卢舟忙问:“怎么了?是不是没吃饱?” 姜濯摇头,咬唇犹豫片刻,问道:“阿舟你可以帮我问问你哥哥能不能教我做素菜吗?” 卢舟怔了怔。 姜濯:“我爹爹不方便出门,不能到这儿来吃,他最近只能吃素菜,人都饿瘦了!我可以付钱!我让家里厨子们写保密书。” 他们家菜谱既然可以和酒楼合作,那应该是可以教的吧! 卢舟摇摇头:“不用,我教你吧。” 他脑补着姜濯爹爹卧病在家,日益消瘦,因为生病还只能吃清淡的素菜,姜濯为了扛起家业,不得不到姑丈家求学…… 卢舟:“只是做几道素菜我就会的!” 炒菜和蛋糕不同,观阳县百姓家家户户多多少少都会做,家常菜他们家也从来没藏过,哥哥也是从来不介意别人学去的。 卢舟心情沉重地跟姜濯回去,将春卷全给了姜濯,然后开始奋笔疾书一口气写了二十道素菜的菜谱。 下午的课结束,卢舟刚走,姜濯马上就拿着春卷回了太子府。 太子正和幕僚议政,听说皇孙回来了一阵吃惊。 这是怎么了? 平时不到约好的日子他可是绝不会来请安的,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他刚要叫内侍去喊姜濯过来,却听说姜濯往厨房跑了。 太子:??? 这是饿了? 听说贺家节俭,堂堂太师府,不至于把人饿成这样吧! 第215章 弹劾 太子府有自己的膳房,厨子也都是御厨,平时自己在府中自己开火就行了。 姜濯跑去膳房,把一众御厨和内侍全吓坏了。 太子妃和太子赶来时,他已经将菜谱教给御厨,让他们保证方子仅在宫中使用,不许带出宫去,不许私自教人。 御厨们茫然的答应了,姜濯又让他们对着菜谱看看有没有能做的菜蔬,晚上就吃这个。 见太子和太子妃来了,姜濯献宝似的将包在油纸里的春卷拿出来,一定要让太子和太子妃尝尝。 弄清怎么回事,太子夫妻二人哭笑不得,又有些感动。 没想到平时总是闲不住想乱跑的儿子,还担心着他们的饭食,关注着太子是不是瘦了。 一直跟着姜濯的内侍将菜谱的由来解释一遍,太子没让他们先试菜等明天再做,他儿子特意为他找来的菜谱,当然要马上就做才能不辜负儿子的孝心。 太子府膳房忙起来了,太子将儿子叫去书房考教,看看他这几日是不是光顾着玩了。 不料考着考着,话题就被姜濯带歪了。 他眉飞色舞给太子讲起卢舟同他说的京城物价,买一本书多少钱,什么书哪里有哪里没有,他们老家想印一本书多么困难等等。 他又讲起隆兴郡、朔州郡物资多匮乏,读书多难,讲着讲着父子俩还翻出大岐的舆图查起隆兴郡、朔州郡。 这舆图还是贺承业在朔州做督军时改良过的。 姜濯:“就是隆兴郡这样偏远的地方,有人做出了御厨都做不来的菜肴与点心,书籍匮乏,文教落后至此,也培养出了传胪,我大岐人才济济,一定还有许多许多能人异士尚未被筛选出来,父王,您应当建议皇爷爷广纳贤才!” 太子鼓励他,“既然是你吃饭吃出了这番感悟,不如你写折子给你皇爷爷?” 姜濯:“我?” 太子点头。 姜濯想了想,他也很大了,该为父亲和爷爷分忧了,“好!那我写完您帮我看看。” 太子自然答应。 他们父子俩交流完,膳房的菜也做好了。 民间尚未有铁锅时,御膳房其实早就有了。 古时君王贵族以青铜做膳食,后来有了铁,怎么会没人想到将铁做成炊具。 只是以前铁价昂贵,全要用来做兵器、做农具,寻常百姓用不起,也没人去推广而已。 锅具都有了,御厨也是会类似炒菜的烹饪方式的,只是他们从前多用铁制的厨具做肉,从没用来做青菜。 观阳锅传到京城时御厨自然也学了,不过这种传自民间的东西,实在难登大雅之堂,他们不会往宴席上端就是了。 姜濯爷孙三个,作为大岐最尊贵的人,怎么能吃这种小民之食呢? 因此,姜濯、太子从前从没吃过炒青菜。 姜濯游说不停,太子和太子妃也升起兴味来了,能有多好吃?
相关推荐:
危险情人
小人物(胖受)
莫求仙缘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删除她gl
林峰林云瑶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靴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