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如果说爱(h)(1v1) > 第188章

第188章

你能不能写个赠言,什么谨以此书献给此生挚友卢栩之类的。” 这样虽然他写不了书,但也算印上大名啦! 颜君齐怔了怔,大笑道:“好!” 作者有话要说: 嫉妒小颜的同僚:看吧,没人喜欢他,哈哈哈哈! 贺颂之:我信了 宗鸿飞:我信了 梅孟希:什么瓜? 小颜:何以解忧,唯有自卷。 大学士:呵呵,我良心好痛啊 卢栩:四舍五入,我也是出过书的人了!(昂首挺胸,装出学霸的模样) 第239章 郊游 因病罢朝将近一个月的弘安帝终于上朝了,忐忑许久的朝臣一瞧,一生要强的弘安帝竟然是被太子搀扶上龙椅的,内侍还在龙椅前放了把矮凳给他垫腿。 他们这才知道,弘安帝原来是伤了腿。 难怪竟然一个月没来上朝呢! 一场早朝下来,弘安帝还是如旧的精神抖擞,骂起人来中气十足,就是伤着一只腿限制了他扔折子的距离,气愤之下骂人比平时更凶了点儿。 朝臣们放心了,原来是虚惊一场。 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但好在弘安帝看上去恢复得不错,精神也好,只算是皮外伤。 这一伤,还给朝局带来了新变化,弘安帝让年仅十四岁的皇孙姜濯入朝听政了。 朝臣不知弘安帝这是什么意思,锻炼太子就算了,怎么连皇孙都开始锻炼了? 朝臣们摸不着头脑。 听就听吧,十四岁也不算小了。 姜濯在早朝露脸,下朝后还要回太子府上课,卢舟和米添也被叫回去继续陪读了。 只不过卢舟总觉得姜濯心情不是很好,上课跑神,做课业也比平时没耐心,偶尔还发呆低落。 卢舟安慰道:“陛下会好起来的。” 姜濯闷闷地点头。 到了休沐,卢舟说想去城郊的小庙拜一拜,卢栩还当他是因为快考童生了有些紧张。 正好他觉得最近颜君齐心情也不太好,干脆早上将蛋糕交给月辉楼的小伙计,店都没去,就驾上车带他们俩出城散心了。 结果到了,卢舟去求的竟然是平安符。 卢栩纳闷:“你求平安符干什么?” 卢舟:“我替阿濯给陛下求的。” 卢栩怔了怔,哦一声,笑着摸了摸卢舟脑袋。 他弟弟呀…… 真可爱。 他也去求了一个,保学业的,给了卢舟,卢舟拿到那张魁星符人呆了呆,然后很高兴地收起来了。 卢栩:“这能带进考场吗?” 颜君齐笑道:“当然不行。” 卢栩拍拍卢舟:“不要紧,哥哥回家再给你写一个‘考神附体,逢考必过’贴你床头上。” 卢舟被他逗得直笑。 卢栩又朝颜君齐道:“我也给你写一个,写个‘平步青云,步步高升’怎么样?” 卢舟:“哥哥,人家庙里就卖平步青云符。” 卢栩:“那怎么一样,你君齐哥哥更想要我写的,是不是?” 颜君齐:“我比较想要庙里的。” 卢栩:??? 卢栩:“真的?” 颜君齐:“嗯,你们等我一会儿,我去求一个。” 卢栩:“……” 他不可思议的见颜君齐真去求符了。 “哈,哈哈,来都来了,求吧!”卢栩叉腰,强颜欢笑,朝卢舟扬扬下巴,“你还求别的么?” 卢舟摇头:“人家写了,不能贪心,一次只能求一个,求多了会不灵的。” 卢栩:“……” 他扭头,真看到了劝诫信众心诚则灵,一次只能求一个心愿的条幅。 卢栩:“哥哥给你求这个的时候,很诚心,真的。” 卢舟点头。 卢栩:“走,看看那边有什么好玩的。” 他们俩跑去茶水摊喝庙里的灵茶,一口下去苦得卢栩直哆嗦,拿起饼子咬了好几口,总算把苦味儿压下去了。 颜君齐求完符回来,见他这副狰狞表情,笑问:“这是怎么了?” 卢栩端起茶碗递给他,“灵茶!消暑解乏,可灵了你尝尝。” 颜君齐觉得有坑,但卢舟也在一旁笑,八成就是味道独特些,卢栩怂恿个不停,他就着卢栩的碗抿了一小口,点头道:“是不错。” 卢栩:“嗯???” 颜君齐:“这茶怎么卖?” 卖茶的老汉笑道:“这是我们后山的野茶,不值什么钱,喝了能明目解乏,一包五十文。” 颜君齐:“来一包吧。” 卢栩:“嗯?!!” 颜君齐推推他,“付钱呀。” 卢栩难以置信,端起茶碗把茶底喝了,就是很苦嘛! 人家看着,他也不好意思吐出来,喝药似的吞下去,苦得直拍胸口,拿起饼子又啃了好几口,其他桌上的小孩瞧得直笑。 卖茶的老汉又给他倒了一碗清水,卢栩喝一口,震惊道:“这水好甜呀!是山泉水吗?” 老汉:“后山的井水,没什么味道,是小兄弟你刚喝了苦茶,才觉得水甜的。” 几个小孩哈哈哈哈笑个不停。 卢栩哼哼两声,掏钱买了一包茶,还从摊上买了几块糖,隔空朝那几个小孩喊,“吃不吃?” 对方家长连忙摆手不要,不过已经有小朋友跑来了。 看穿着他们应当是附近的农户,还有人背着篓子,似乎上山摘药草和果子的。 小朋友有胆子大的,也有认生不敢过来的,盯着卢栩手中的糖,站在父母身边,拿眼睛看着卢栩。 卢栩想起卢家村中的小孩,和颜悦色蹲下,逗那个胆子最大,跑来最快的小男孩:“你说哥哥你真帅,我就给你糖。” 小朋友哪知道什么是帅,莫名其妙地看他,重复道:“哥哥你真帅。” 卢栩满足,痛快地给他们发了糖,“哥哥我最帅了。” 他朝下一个小朋友道:“你也说。” 小朋友:“哥哥最衰。” 卢栩纠正发音:“是最帅,不是最衰。矜持一点儿,说真帅就行啦。” 小朋友:“哥哥最帅,真帅。” 附近的大人也被逗得忍不住也跟着笑。 他发完一圈,手里还剩两块,一个给卢舟,一块儿给颜君齐,“你也说一句哥哥我听听看。” 颜君齐拿起那块糖塞他嘴里,“哥哥你真帅,不仅帅,还甜。” 卢栩笑得眉眼弯弯。 休息的客人不知他们关系,笑问:“你们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卢栩顿了片刻,笑道:“我是哥哥,不像吗?” 小朋友含着糖口齿不清道:“哪有哥哥是这样的,那个哥哥才像哥哥。” 卢栩:“我比他大好几岁呢!” 小朋友认知受到巨大冲击似的。 颜君齐被逗笑,笑着笑着忽然瞧见什么,猛然一顿。 卢栩:“怎么了?” 颜君齐:“没什么,瞧见个同僚。” 卢栩往那边望去,见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人朝颜君齐远远点了点头。 卢栩:“熟吗?” 颜君齐:“不熟,都没说过话,不用理他。” 见对方一直盯着他们,卢栩莫名其妙,朝对方摆了个营业假笑,算是打过招呼。 卢舟问:“君齐哥,你求到符了吗?” “嗯。”颜君齐点头,将那张符递给卢栩,“给。” 卢栩打开,哪是什么平步青云符,上面分明写的是生意兴隆。 卢栩高高兴兴将符折好重新装进小香囊,挂到腰间。 他们又在山上玩了一圈,这季节天气热,早熟的果子刚熟不久,庙门前有挑着担子卖果子的,卢栩买了一篮子,回家加点糖炖来吃,酸点儿涩点儿也没什么关系。 玩到一人一身汗,卢栩又买了三个风车,和一大包干桂花,打道回府。 “田里的稻子这几天也该收了,要是你们下个休沐想出来玩儿,咱们到咱家田里去,那边儿也能爬山,还能钓鱼。” “能叫上阿濯和小米添吗?” “那得问问他们能不能出门。” “嗯!” “要是米添也来,咱们就到昌隆侯田庄烧烤去。” 他记得昌隆侯说他家的田庄离颜君齐那块田不远。 米添叫昌隆侯伯伯叫了那么多年,跑去蹭点肉肯定没问题! 快乐的假期结束,玩了一天,重新满血复活,卢栩喂饱了卢舟和颜君齐,送他们俩进皇城。 现在不能带吃的进去,实在是太不方便了,大岐什么时候才能富起来,不改善伙食,也得让人吃饱吧! 卢舟还好,在太子府跟着姜濯混小灶,他们家君齐都瘦了。 卢栩叹气,算了,他还是先去给君齐跑印书的事吧! 武昭侯已经帮他联系好了,今天他去挑纸,付银子,就能开版印刷了。 君齐说希望能尽可能压低成本,纸差些也无所谓,能多低就多低。 卢栩明白他的意思,他想让更多贫苦的读书人也买得起,但这毕竟是他们印的第一本书,是君齐的心血,他挺舍不得一开始就印太差。 那家书局的印厂已经将京城常用的纸都找出来了,卢栩依旧没找到价钱又低质量又好的。 要不是看在武昭侯面子上,印厂管事都不想搭理卢栩了。 京城印书的人可太多了,自己掏钱印文集的也大有人在。 对着赶在一起的时候,那是排队都排不上的,雕版工匠都不够用呢。 管事:“不然您就听我的,用泥板或者竹板雕算了,便宜。” 卢栩:“不行,我这书还要再版呢,我要用石板。” 管事忍着脾气给他数:“您又要用石板,又要用手艺好的老工匠,还要印刷清晰,用好墨,还得用耐用的纸,还要便宜!您听听,这可能吗?” 卢栩:“我这不是在和你商量吗?你看看哪儿能省钱。” 管事仰天长叹,“纸和墨是没办法了,印一页就得消耗一页,要不您多印点儿吧,能把雕版的钱摊算便宜些。” 卢栩:“也行。一般印多少本?” 管事:“一般官老爷们印文集也就印个三五百本的,您就这一册,要不……” 他大着胆子刚要怂恿卢栩印个一两千本,就听卢栩震惊问:“多少?!他们印多少?” 管事:“一般三五百本呀。” 卢栩:“京城光大小书铺就有好几十家吧?一家才摆十来本?” 管事心道,你当这是什么?冬天囤大白菜呢? 管事:“咱们这儿多是给致仕的大人物印文集,主要是纪念,不像话本那般走量,三五百本已经很多了!” 卢栩:“话本印多少?” 管事:“那可多了,流行的话本一印就两三千本呢。” 卢栩心道,他家君齐编的书难道还能不如话本畅销吗? 卢栩一拍桌子,“印!你选最好的工匠用好石料给我做,先用这种纸印五百本精装,再选便宜的纸印五千本平装!” “多少?!”管事人都听傻了,“这哪儿卖得完呀!” 卢栩:“卖不完我送!我愿意。” 作者有话要说: 小卢:我要这银子有何用?印! 第240章 重写 卢栩跑去商议印书的事,卢舟也将平安符交给姜濯。 如今御林军发威,谁都不许带与朝政无关的东西,卢舟能把平安符带进来,还多亏他年纪小、人缘好,还是姜濯的伴读。 姜濯的骑射也是御林军校尉来授课的,卢舟平时跟着姜濯上课,与太子府小校场的御林军相熟。 从前能带食物的时候,他上骑射课卢栩都会给他多装点儿饼干,好让他练饿了吃一点,卢舟不是吃独食的孩子,拿了饼干见谁都分,校尉也好,校场牵马、喂马、平整地面、整理箭矢等兵士也好,他都会给大伙儿平分,偶尔不够分,他自己少吃也会先分给别人。 他又有骑射的天赋,对着哪天表现出色,孙校尉转天训练御林军时就会骂他们不如个孩子。 一来二去,他在御林军也小有名气。 于是,别人连个多余的手绢都不能带,卢舟却能把平安符顺利地带进来。 如今姜濯要上早朝,特许了卢舟和米添可以晚点儿来。 不过卢舟想和颜君齐一起出门,依旧还是按平时的时间。 他到了先将自己备考的东西温习一遍,再在院中打打孙校尉教他们的拳,姜濯还没回来,他便边默背书边研磨了。 姜濯下朝回来,精神萎靡的,一见到平安符,心头不禁一暖。 “谢谢你,阿舟。” 果然只有他的小伙伴才关心他、关心他爷爷是不是平安健康,不像那些朝臣…… 姜濯忍不住和卢舟抱怨。 他从前不上朝,不知道他父亲和爷爷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大小事务,那群朝臣也是的,他爷爷都病了,坐在那儿那么不舒服,有什么事不能长话短说,好早点儿下朝? 他们不,非但不,还吵得无比激烈。 姜濯起初听谁都觉得有道理,一看弘安帝的伤腿,马上兜头一盆凉水,烦上了。 就不能效率点儿吗? 他们就不能先商量个章程出来再汇报吗? 卢舟听完,想了想道:“阿濯你知道一斤米多少钱吗?” 姜濯一怔,点头,这不是前一阵子满朝皆因米麦价格跑去薅草了吗。 卢舟:“那你知大岐每年能收获多少粮食吗?” 姜濯摇头,“上万石?” 卢舟莞尔,“我们就当万石好了,一斤米涨一文或者降一文,听上去是不是一件小事?可若是万石米,那一文可就是很大一笔钱啦。” 姜濯沉默片刻,“我懂了。” 朝政无小事,若不讨论清楚,贸然去执行,影响是深远巨大的。 卢舟见他听进去了,又道:“先生说要广开言路才不会偏听,我想大人们敢在朝堂如此畅所欲言,真诚辩论,想必也是陛下广开言路的方式。” 姜濯一怔。 卢舟:“就像我们,若我有事想同阿濯你商议,你总是嫌我烦,嫌我啰唆不耐烦听,日子久了我就不敢找你了。” 姜濯:“你才不啰唆。” 卢舟:“我家哥哥们总说我啰唆的。” 姜濯:“……” 他是不是该安慰卢舟一下? 卢舟:

相关推荐: 一梦三四年   壮汉夫郎太宠我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作恶(1V2)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深陷   花花游龙+番外   Black Hole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