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西风万字美强年下短篇故事集 > 第54章

第54章

朱医生点点头,提醒道:“孩子太小,出手要轻。” 刘今墨点点头,贴近鸡笼,出指照着婴儿腰间的昏睡穴轻轻一点,无声无息如闪电一般迅速。 沈才华张开小口探头欲咬,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浑身一麻,便昏睡过去了。 第一部 第四十八章 无名老尼 刘今墨轻轻地将沈才华从鸡笼里抱了出来,大家一同到了屋里。 朱医生吩咐沈家婆娘马上搞些热水来,那婆娘一溜烟儿地去了。 朱医生问道:“刘先生,他能睡多久?” 刘今墨道:“我以最轻的手法浮点,一个时辰后自会醒来,若您需要,要他即刻醒来也行。” 朱医生摆摆手道:“让他睡吧,我要考虑一下如何治疗。” 热水端来了,朱医生试了试水温,然后开始清洗婴儿身上的血污。 沈才华闭着双目沉睡着,朱医生一点点地洗去血污,其实这孩子长得还是蛮不错的。洗到下身,望着小家伙圆鼓鼓的肚子,朱医生暗叹,他喝了多少鸡血啊! 沈才华的小鸡鸡比数日前长大了不少,睾丸也长出来了,皱巴巴的,像枚小核桃。 沈天虎战战兢兢地在一旁问道:“这孩子以后会不会吸人血?” 朱医生沉吟半晌,郑重地说道:“天虎,有些事情我不能瞒你,因为那样做会有危险的。我想,此事是因你家婆娘怀孕后去过荒坟岗而起的,那座沈菜花的新坟坐落于‘白虎衔尸’之地,此乃犯了风水上的大忌。另外,这沈菜花生前定是受到了极大的委屈,如是自杀身亡,也是怨气未解,乃至阴气护住胎儿,导致死后一段时间之内胎气不散。 你婆娘又偏偏怀有八九个月的女婴,身体气血两虚,表里极易感受风寒阴气,经过沈菜花的墓穴时,受到了沈菜花极阴胎气的侵入,导致过胎,所以出生之时久产不下,后来我使用了驱阴邪之药,原以为可以去除了,没想到竟没有奏效,才有今日之局面,唉……” 朱医生不晓得,当初他下的药只是中医概念上的驱邪之药,若对付像沈菜花这样怨气极重的过胎是没有用处的,所以当时才久产不下。 后来,寒生偷偷把药给换掉了,代之以《青囊经》上驱鬼胎的方子,土狗为药,半天河水为引,本可以一举驱除沈菜花的过胎,只可惜半天河不纯,水中含有蚊子的幼虫——孑孓,破了药引子的作用。最后孩子倒是产下了,可是那鬼胎却没有除掉,反而更加厉害了,这是寒生当初也没料想到的。 “那可如何是好?”沈天虎和他的婆娘面面相觑,心都凉了。 “办法总是有的。”门外有人哈哈笑道。 屋内众人急视之,只见吴道明笑容可掬地走进门来,身后跟着朱彪。 “你们怎么来了?”朱医生奇怪地问道。 吴道明微笑道:“孩子的干爹听说后不放心,就赶过来探视喽。” 朱彪焦急之色溢于言表,忙问道:“孩子怎么样了?” 朱医生说道:“我们正在想办法。” 吴道明说道:“此婴怀孕后期受阴气所侵袭,现已成形,非一般药物可以驱除。” 朱医生见其说得有道理,便询问道:“吴先生可有解决的办法?” 吴道明哈哈一笑,说道:“吴某在岭南数十年,并非浪得虚名,自然是有法子啦!” 沈天虎急道:“既然吴先生有办法,就快请说出来呀。” 吴道明不疾不徐道:“宋元以来,古徽州一带的官宦世家流行修建寺庵道观,并委托僧人道士代为祭祀祖先,实际上这些寺庵道观就是变相的宗族家庙。 其中,婺源有名的黄孟两族在明代洪武年间就曾建了两观六寺,祭祀祖先,世承香火,奉祀不绝。目前这些寺观大多在破四旧的时候清除掉了,但却还保留了一座小庵,名叫‘无名庵’。这无名庵之所以能够保留下来,是因为无名庵的庵主,一个没有名字的老尼。 此老尼深居简出,从不在人面前露出真实面孔,以至于婺源一带知道她的人寥寥可数,而且认识她的人也从不向外说起。正所谓真人不露相,老尼有一项特殊的能力,就是驱鬼,无论是心魔也好,鬼上身也罢,都是手到擒来,省城甚至京城都有慕名前来找她驱鬼治病的。” 朱医生摇了摇头,疑惑道:“我却从未听说过,吴先生远自岭南而来,怎么会知道得如此清楚?” “香港有人专程来婺源找过她。”吴道明说道。 沈天虎问朱医生:“朱医生,吴先生说的是真的么?真的无药可治?” 朱医生面色惭愧,说道:“我到目前还没有想到十分对症的方子。” “吴老,麻烦您带我马上就去找那个老尼吧。”沈天虎抓住吴道明的衣袖恳求道。 “不麻烦,那我们立刻就动身?”吴道明试探道。 “马上!”沈天虎道,眼睛瞥了下朱医生。 “天虎,我理解你的心情,去试试吧。”朱医生同情地说道。 “穴道一个时辰后自解。”刘今墨冷冷地对沈天虎道。 吴道明拱手告辞,沈天虎抱着昏睡的沈才华,匆匆跟在了身后,朱彪也打了个招呼尾随而去。 “唉,我们也走吧。”朱医生长叹一声,收拾好药箱,招呼刘今墨离开沈家。 回南山村的路上,朱医生一直默默不语。 吴道明一路带着他们朝西南而行,中午时分在婺源县城附近吃了点饭,然后直奔文公山而来。沈天虎身上有伤,一路上沈才华都由干爹朱彪来抱着。 期间,时辰已到,沈才华的穴道自解,他睁开眼睛看到了朱彪,对他诡异地一笑,然后闭上眼睛,又假装睡去了。 文公山,又名“九老芙蓉山”,东距婺源县城六十里,因山腰葬有朱熹祖墓,故名文公山。此地遍生阔叶树,林木葱翠,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春,朱熹首次回故乡扫墓时,亲手栽植二十四棵杉树,寓意“二十四孝”,历经八百多年风雨,仍然屹立在那儿,已是古木参天。 山下有一个溪水环抱的小山村,村后一片老樟树林,虬枝如伞,古韵犹存。无名庵就坐落于这林间。但见三进院落,青砖布瓦,飞檐马头墙,青石台明,也是典型徽派建筑。 吴道明走上前去叩门,不一会儿,有一老年女尼开了门,问明来意,侧身让进门内。 院子里青砖铺地,十分整洁,花坛里还种了些不知名的草药。一行人被让进客厅堂屋,老尼泡上花茶,空气中弥散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老尼道:“庵主在后院庵堂打坐,请一位施主随老尼前往见庵主。” 吴道明吩咐朱彪和沈天虎等候,起身随老尼穿过堂屋向里而去。 庵堂内光线暗淡,有檀香之气缭绕,一白发老尼跌坐蒲团之上,两眼微闭,正在冥想。 “施主何事登门?”白发老尼眼皮未抬,吐字清晰。 吴道明微微一笑,道:“岭南吴道明来见故人。” 白发老尼一惊,睁开眼睛望着吴道明,许久,方开口道:“是啊,自上次庵中一别,已经快十年了吧。” “十年了,无名师太。”吴道明回答道。 “十年前与你同来的那位董公子后来没有再犯过病吧?”无名师太问道。 吴道明说:“十年来再也未犯,他现在已是有名的船东老板了。” “如此甚好,此次吴先生何事前来?”师太说道,同时示意那老年尼姑退下。 吴道明清了清喉咙,郑重其事地说道:“吴某敢问师太,你在这庵中有多少年了?” “五十年而已。”无名师太答道。 “这五十年间,可曾见到过真正的吸血鬼婴?”吴道明问道。 师太犹豫了下,答道:“数十年间,老尼所破解的都是一些平常的脏东西,真正的吸血鬼婴并未见到过。” 吴道明嘿嘿笑道:“他就在外面。” 无名师太吃了一惊,疑道:“真是鬼婴?” “昨天夜里,他还吸光了十来只

相关推荐: 深海gl (ABO)   认输(ABO)   双凤求凰   实习小护士   爸与(H)   带着儿子嫁豪门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流萤   游戏王之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