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马明朝卸完车,识趣的就要走。 “留下来吃碗面再走,也不麻烦。” “不了,老板,小娘,苗红在家等我呢。” 马明朝等闲不提媳妇的。 现在媳妇都说出来了,吴远也就不留了,挥挥手:“去吧去吧,把车开回去。” 这时候,吴远怀里的俩孩子,突然骚动起来。 纷纷小手伸着,小腿蹬着,蛄蛹着往杨落雁的方向使劲。 大嫂李云笑着道:“瞧瞧,俩孩子吃奶的劲儿上来了。” 杨落雁没好气地来到俩孩子身边,就是不伸手,一双大眼,一会看看玥玥,一会看看小江道:“现在知道要妈了,早干嘛去了?早干嘛去了……” 说着说着,自己倒先流了泪。 连带着俩孩子哇哇大哭。 刘慧看不得孩子受苦,拍着闺女埋怨道:“你这是干什么?都当妈的人了,还跟孩子计较。” 等到杨落雁把孩子抱在怀中,俩孩子立刻不哭了,开始往杨落雁胸口蹭。 蹭得杨落雁一脸无奈:“妈,这怎么办?” 刘慧有些纵容道:“孩子想吃,你要让他们吃。我这就去冲奶粉!” 李云赞同道:“是个办法,吃不到奶,却有奶粉喝,他们慢慢就明白了。” 随后跟着杨落雁进了屋。 吴远这才有机会,掏出烟来,给老支书,三姐夫,大哥都散了一圈。 四个大老爷们,吞云吐雾间。 就听老支书喟然道:“现在老美对我们制裁的,你还能在外头把生意做那么大,不容易啊!” 打铁还需自身硬。 吴远知道解除制裁是迟早的事,所以不以为然地道:“他制裁他的,咱发展咱的。” 熊刚摇摇头道:“话是这么说,可咱上头有时候真不知道怎么想的,出的政策,无异于自断手脚。你看葱省有个王挺江的,被逼的连自己的白瓷厂都捐给村里了。” 杨贲也附和道:“咱省也有啊,好好一个电缆厂,捐了,这不是违背人性么?” 杨支书悠悠然道:“这俩都是捐,但性质还不一样。王挺江那个,厂子是捐给村里,但他也当了村书记,等于还控制在自己手中,只是把政策风险转嫁了。至于电缆厂这个,纯属断尾求生。” 吴远笑道:“爹,其实都一样!电缆厂的蒋老板,迟早也要把送出去的,全都拿回来的。” 老支书叹气道:“不过政策再怎么变,咱们日子都得过。今年也是托了你的福,村里很多劳力能出去挣点钱,年关应该不难过。等到年底,咱这小学指定能建起来,说不定村里账上还能有点余钱来。” 熊刚道:“咱村跟你干的也不少,你出去搞这么个公司,真是帮大忙了。” 话说到这里,老支书忍不住要问了:“这村里一个家具厂,上海又弄了个家具厂,你究竟怎么打算的?” “爹,你以为我想啊?”吴远无奈道:“一来北岗和上海消费差异巨大,审美也千差万别;二来从北岗到上海,这运输成本也不容小看。” “我是这么打算着的,上海那边家具厂,走高端路线,向中端渗透,辐射上海周边区域。咱北岗这个,就面向北阴及周边市场。” 一听这话,原本动点心思的大哥杨贲,也偃旗息鼓下来。 家具的水土不服问题,确实存在。 这一点他和李云分析过,也调查过。 所以无缘这么做,一定有他的理由。 这时,吴秀华把面端来了:“别光顾着聊了,一路回来指定饿坏了,快吃口垫补垫补。” 另一边杨落雁也从房间里出来,一左一右地抱着俩目瞪口呆的孩子。 有奶便是娘。 没奶就不认了。 所以刘慧和吴秀华很轻易地就把俩孩子接过去,让俩口子得以坐下来吃口面。 一碗面刚吃完。 家里开始来人了,大黄陆陆续续地叫,叫到后来,嗓子都哑了,声音也低下去了。 吴远一看,全都是大师傅家里来拿钱的。 这事不能耽误。 于是先把人安排坐下,然后一个电话打到家具厂财务室,把赵果叫过来记账分钱。 一根烟的功夫,赵果就兴匆匆地赶到了。 这孩子特别怕狗,一进门,就贴着墙根走,小脸吓得煞白,却还强颜欢笑。 可她越是这样,大黄越是得劲。 直到被吴远喝了一声,大黄这才缩头回到狗窝里去。 “老板,我来了。” “辛苦你了,这是账本,对照着发,每家都留下收据,按个手印。” 赵果拍拍并不起眼的胸脯道:“放心吧,老板,包在我身上。” 最先赶来拿钱的家属,行色匆匆,两手空空。 本来不觉着什么。 直到明军媳妇张艳提这俩条鱼来领钱,顿时一拍大腿,大意了。 两手空空来的,实在太难看了。 于是等到领了钱回去,又来了一趟。 这趟是专门送东西来的。 东西也不贵,家里攒的一袋子柿子,梨,两只鸡啥的。 还有人提螃蟹来的。 只是这年头螃蟹还没那么金贵,吃着也没那么多讲究。 吴远和杨落雁推辞着不要吧,结果防不住人家放下东西就跑。 一溜烟跑了个没影,这上哪儿追去? 老支书看着笑说:“行了,多多少少的,也算是心意,你就收下吧。” 吴远也是无奈地跺脚:“关键冰箱塞不下了都。” 手忙脚乱地把满地爬的螃蟹都捡起来,吴远拦着三姐一家,大哥一家道:“今晚都别走,这么多菜,咱们整两盅。” 杨贲也干脆,接过螃蟹道:“这东西包我身上了。” 一通忙碌,直到下傍晚。 天快黑了,还没领钱的,估摸着今天也不会来了。 吴远看着赵果交过来的余钱、账本和收据道:“辛苦了,留下来吃饭。” 赵果习惯性地舔了舔嘴唇,她已经闻到了厨房里的肉香。 可是头一回上老板家门,就留下来吃饭。 大姑娘的矜持,不允许她这么做。 “不啦,不啦,老板,我得回家先。” “等等,”吴远说着,从带回来的礼物里掏出一盒巧克力道:“这个给你,尝个鲜。” “这好贵的,我不能要。” “拿着。”随后不由分说地塞给了赵果。 这种巧克力,杨落雁买了一箱子。 就是为了当做无差别伴手礼送人的,既洋气又有面。 赵果前脚刚走,大姨子杨沉鱼带着大姐夫马长山,以及二嫂蒋凡带着俩孩子就到了。 吴远一瞅大姨子这两口子,只顾着自己来吃,就问:“俩孩子呢,就光顾着你们自己来吃啦?” 杨沉鱼说话还是那般不饶人:“俩孩子倒是想吃小姨父的水煮鱼,我说,你小姨父现在可是上海大老板,哪有功夫给你俩做水煮鱼?对了,妹夫,你做了吗?” 这话可把吴远给问到了。 不过张艳刚提过来两条鱼,一条被三姐红烧了。 另一条做水煮鱼,虽然有点不够,但至少材料是齐备的。 “大姐,只要孩子来了,我现在就做。” “算啦,算啦。”杨沉鱼说着话就进了屋。 马长山要掏烟给吴远,结果被吴远先塞了一根。 “别跟你大姐计较,俩孩子都吃过饭了,在家写作业呢。” “大姐夫,今晚咱们好好喝两盅。” “那我奉陪到底,我也正想听你讲讲大上海的波谲云诡,回去好给孩子们上上课,长长见识。” 吴远吧嗒抽口烟。 大姐夫说话,比大姐说话,还让人难受。 大姐说话噎人都在明面上,大姐夫说话噎人都在暗地里。 让人说不出道不明的。 哪有什么波谲云诡? 自己是去上海开公司挣钱的,又不是去上海滩占地盘搞黑涩会的。 七点钟,新闻联播一开始。 晚上这顿饭也差不多了。 看着满满一桌子丰盛的菜码,别说吴远了,就连杨沉鱼都感到一股莫名压力。 “这都赶上过年了!” 吴远看了眼电视道:“咦,走进新时代了!” 杨支书招呼道:“别看了,都快坐下。早点吃完,早点让俩孩子休息。” 杨贲笑道:“爹,你和熊站长不坐,我们哪敢随便坐?” 第187章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小窝(3k) 安排着杨支书和熊刚,一左一右地上座。 刘慧和吴秀华为了方便带孩子,倒是直接不讲究地坐在了下首。 杨落雁倒是也想自己带来着,可惜俩孩子现在不认她这个没奶的娘,只认准外婆和三姑手上的调羹。 杨支书左边坐着大女婿马长山,连带杨沉鱼,接着大哥两口子、蒋凡和俩孩子。 吴远和媳妇杨落雁坐在了三姐夫右边,顺带着还能看着玥玥和小江。 得亏是个大圆桌,否则还真是坐不下。 杨贲手拿着一瓶茅台,一边给众人满酒一边道:“爹,你发现没?以往这么大的饭局,肯定是在咱家。现在变成咱到妹夫家了!” 被亲儿子这么一内涵,老支书能忍么? 当场就唏嘘着揶揄道:“我倒是想转你家去,你也得给我争这气呀!” 众人一阵轻笑,场面顿时欢乐起来。 可惜小孩子听不懂这些,杨冲和杨雪就只想等大人们喝完第一杯酒,抓起筷子吃自己喜欢的菜。 吴远见状伸手道:“大哥,还是我来倒吧。” 杨贲偏不让道,“怎么,怕我倒洒了,你心疼啊?” 看得杨支书倍儿嫌弃道:“你快点倒吧,没看把俩孩子急成什么样了都!” 杨贲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冲俩孩子道:“哎哟,冲儿,雪儿,对不住,别怪大伯。” 说完,就加快了倒酒的速度。 刚倒好,杨支书就举杯提了一句道:“话不多说,欢迎小远和落雁回家。” 众人一饮而尽。 还没放下酒盅,吴远就对杨冲和杨雪道:“快吃吧,想吃什么吃什么。” 搁以前,俩孩子只敢夹自己跟前的。 一听小姑父这话,立马站起来去夹螃蟹。 看得蒋凡眉头一皱,“都坐好了,想吃什么我给你们夹。” 杨冲和杨雪立马乖乖坐好。 看得出来,蒋凡对俩孩子还是有要求的。 眼瞅着一大家人吃得热火朝天,玥玥和小江也在用婴儿语言相互交流着。 嗯嗯呀呀地,交流得有来有往、头头是道。 酒足饭饱。 一大桌子菜还剩了不少。 杨落雁找来几个盆子,把剩菜归置归置,能带走的,都让大姐、大哥、三姐他们带走。 这天气,也放不住。 索性带回去给孩子们解解馋,省得浪费。 杨落雁也趁机把给各家带的衣服礼物啥的,全都挑出来给他们带走。 杨沉鱼看着妹妹给俩孩子挑的滑雪衫,啧啧道:“今年过年不用给孩子买新衣服啦,谢谢他小姨。”说完看着吴远。 吴远看出来了,连忙道:“不用谢我,这些都是落雁准备的。” 另一边三姐吴秀华道:“幺弟,把给大姐家的挑出来给我带去吧,省得她有借口来你家打秋风。” “三姐,我送去也行啊。” “你那么忙,哪有功夫?再说你指望她能留你顿饭?” 吴远不由笑了。 这事,一毛不拔的大姐吴淑华,还真干得出来。 紧接着熊刚提醒媳妇道:“你就算今天带回去,也不要马上送给她。等幺弟俩口子走了之后再送。不然她知道幺弟从上海回来,能不过来一趟?” 吴秀华心里一嘀咕:“你提醒我了。” 这都是这么多年来,和大姐的斗智斗勇中,积攒下来的宝贵经验。 随即又追问杨落雁道:“弟妹,这里有没有不经放的东西?比如吃的什么的?” 杨落雁想了一下才道:“没有,三姐,都是新衣服。” “那我就放心嘞。” 送走众人,吴远这才把剩余的饭菜拢在一起,分了三大盆,端到大黄、糯米和饭团跟前。 大黄还是老样子。 换算到人的年龄,它也算是狗到中年,不可能有什么变化了。 倒是糯米和饭团个头已经赶超大黄,加上天生支楞起来的俩耳朵,一看就威风凛凛。 撸了撸大黄,大黄抬头看看他。 听他说‘吃吧,吃吧’之后,又继续埋头于盆中大快朵颐。 撸糯米和饭团时,这俩狗就没那么通人性了,发出护食的吼叫,以为吴远要跟它抢狗盆。 一副不太聪明的样子。 果然还是老狗好啊。 仨狗吃完,吴远又给它们各舀了一瓢水。 随即锁了大门,回屋睡觉。 两口子躺在床头,浑身都透着放松的舒爽。 杨落雁尽情伸展成大字型道:“果然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小窝呀。在上海,我就很难有现在这般放松过。” 吴远笑着提醒道:“想想楼上那俩来要债的,你还放不放松?” 杨落雁瞬间坐起身来,一幅鸭子坐的样子道:“要不是你提醒我,我差点忘了。俩孩子跟我太不亲了,不行,今晚我得上楼跟他们睡去,培养培养感情。” 说完,夹着枕头毯子就上楼了。 这一夜,吴远睡了个整觉,一觉睡到大天亮。 等他醒来出房门的时候,客厅里只有刘慧带着俩孩子,在喂着奶粉冲的奶。 就是不见媳妇的踪影。 “妈,落雁去哪儿了?” 刘慧悻悻地道:“还睡着呢!昨晚我带仨孩子睡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她不要换褯子。” “妈,她这段时间压力太大了,你不要怪她。” “她是我亲闺女,我能怪她么?我就是不理解,她为什么要自己搞得这么累!” 不等吴远为媳妇辩解,老支书的声音就打外面传来道:“妇道人家,就是头发长,见识短。落雁这是在实现自我价值,小远都支持她,你个当妈的怎么能拖后腿?” 刘慧把碗筷一横:“我哪里拖后腿了?你哪只眼睛看到我拖她后腿了?说说也不行么?” 这点小事,都能呛起来。 吴远连忙打岔道:“爹,昨天人多,有个东西我没给你。” “什么东西?” 话音刚落,就看到吴远从包里掏出两包茶叶,看不出标签。 但杨支书就知道这是好茶叶。 “哪买的这是?这不好弄吧?” “落雁三舅托我带给您的。” 杨支书拿着茶叶的手,顿时滞在半空中,整个人仿佛被施了定身术一样。 这时刘慧反倒替他解围了:“我弟弟给你的,你就拿着。怎么着,你还能怕了他?” “哎,拿着拿着。”杨支书悻悻地道,看着媳妇带着俩孩子走远了,才偷偷问吴远道:“你说我该回点什么给人家?” 吴远提议道:“落雁外公外婆都很好说话,三舅虽然冲了点,但也不是不讲理。要不爹,你这回跟我们去上海,登门拜见一下?” 杨支书脖子一缩,连连摆手:“不了不了,下回下回。” 爷俩刚说完这事,门口狗叫了。 吴远一看,又有师傅家属来拿钱了。 只是这个点,赵果肯定还没上班,于是就把人让进屋先坐一会儿。 结果等人进了屋,一看里头那干干净净,又明亮又豪华的,连站都不自在,更别提坐着了。 杨支书见状道:“不然你把钱给我,我带她们去大队领去。赵会计会的,老李也门清。” “这不是给李叔添麻烦么?” “没事,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 吴远回屋把钱和账本都拿上,顺便拿了两包华子,一并交给了老支书。 然后跟在等的几位家属说明情况。 几人听完,跟着杨支书就走了。 吴远吃了个早饭,上楼看了眼媳妇,依旧睡得正香。 干脆也没叫她,自己推着自行车,一脚蹬到了村部,就看到李会计正在忙活,跟前排了一队人。 “李叔,辛苦了。” 李会计嘴里含着烟,囫囵不清地道:“都是小事。” 吴远脚步不停,直奔家具厂财务室。 里头赵果刚到,正在忙着擦桌子烧水,整理桌面。 见到吴远到来,立刻喜滋滋地道:“老板早!” 吴远打量着财务室,跟马明琪在的时候没什么两样,“还习惯吗?咱这毕竟比不得财政局上班体面。” “挺习惯的。”赵果卖了个乖道:“主要老板开得工钱多!” 阿哈。 随即就听赵果主动问:“老板,如果我表现够好的话,将来是不是也能到上海跟明琪一起上班?” “能是能,”吴远沉吟道:“可是那背井离乡的,你家里人同意么?” “我们都是新时代青年了,要有自己的主见。” 就在这时,身后又响起个声音道:“老板,欢迎您回来视察工作。” 吴远一回头,咦,这谁呀? 长得倒是挺漂亮。 可惜他见过的漂亮姑娘多了。 随着目光下移,吴远突然就认出来了,“席素素?” 席素素顿时雀跃着直蹦道:“没想到老板你还记得我?” 身为老板,能叫出员工的名字来,绝对是让员工欢欣鼓舞的一件事,他还能说不记得? 其实他只是想起蔺苗苗提过‘胸大’这个特点而已。 所以一眼就认定了。 因为席素素这个姑娘确实很大,大到比很多奶过孩子的小媳妇还要壮观。 “最近厂里的订单情况怎么样?” “随着广告的投放,订单数量还能保持,但也能感觉到有点后继乏力。” 等到赵果说完,席素素又补充道:“总觉得客户已经审美疲劳了,得搞点新花样。” “哦?”吴远饶有兴致地道,“说说看。” 第188章 喜迎亚运,未雨绸缪(3k) 席素素也是没想到。 她只不过是随口一说,竟然得到了老板的积极回应。 于是绞尽脑汁地把平日里那些零碎的念头和想法,猝不及防地往外挤。 杂乱无章,千头万绪的。 听得吴远眉头直皱。 这孩子有想法是有想法,但并不多。 靠着增配沙发巾、沙发抱枕,以及改变裙边设计这些边边角角,还算不上什么新花样。 顶多算个新姿势。 不过这也提醒吴远了。 兴旺家具厂的产品,到了必须升级换代,以适应市场上新变化的时候了。 至于席素素这个接班人,至少知道动脑子。 吴远觉着可以接蔺苗苗的班,但还需要着重培养一下。 假以时日,挑起兴旺家具厂这边的担子应当不是问题。 毕竟她连这么重的负担都能习以为常。 就在这时,财务室的电话铃响了。 赵果接起来一听,就把话机交过来道:“老板,找您的。” 吴远接过话机,一听是三姐夫熊刚的电话。 电话里,熊刚开门见山道:“卞乡长听说你回来了,意思想一起吃个饭。” 听这话音,三姐夫应该是单独打的电话。 吴远就直截了当地问:“三姐夫你知道是为什么事不?” 熊刚猜忖道:“我不确定,但估计是跟缫丝厂有关。” 吴远一瞬间就猜到了卞孝生的动机,但碍于三姐夫从中做这个中间人。 他无法拒绝这个饭局。 不过一想到缫丝厂好歹是办成了,也盈利了,也确实带动了全乡的发展,就平衡不少。 “如今范家饭店也没了,打算在哪儿吃?” “县招待所,我来做东。” “哪能让你做这东?”吴远果断道:“三姐夫你负责张罗就行,我保管准时到。” “那就今晚六点?” “行。” 挂了熊刚的电话,吴远挥挥手道:“你们都忙吧,我去木工车间看看。” 席素素先是往缝纫车间走,见到吴远走远了,又溜回来问赵果道:“果果姐,我刚才是不是表现得很差很差?” 赵果坦诚道:“至少算不上好,不过对于你来说,已经算不错了。” “什么意思嘛!” “因为你脑子都长别的地方去了。” “果果姐!”席素素懊恼地直跺脚,接着气哼哼地走了:“不理你了,总嘲笑人家!” 等到席素素走远,赵果这才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胸前。 我哪是嘲笑你哟?不知道我有多羡慕你! 还没进木工车间,吴远已经事先把一包新华子拆好了。 进门叫了声‘师父’,接着散了一圈烟,随即师徒俩到门外院子里说话。 “师父,你咋总不去上海帮我呢?我一直等着你来帮我总揽大局的。” “年纪大了,不想动。”乔四爷任由吴远上了火道:“况且你家里这摊事,难道就扔掉不管了?” 吴远趁机道:“我也在愁这事呢。照这架势,恐怕到不了年底,订单就要再度下滑。” 乔四爷吐了口烟道:“花无百日红,更何况一个厂子?” 吴远摊摊手道:“订单没了,我少挣点钱倒是无所谓。关键是这么多师傅,怎么办?” 这话顿时点到了师父的命门上。 当初师傅们过来时,不少是求到乔四爷门上的。 万一厂子订单下滑,没那么多活了,到时候让谁走,不让谁走? 这事想想就头大。 乔四爷门头抽了几口烟之后,才道:“销路和订单这块,我也不懂。但说到干活分工,你想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绝无二话。” 等的就是师父这句话。 事实上,跟席素素谈过,吴远已经有点头绪了。 跟乔四爷又抽了两根烟的功夫,马明朝开车找到村部了。 “正好,送我去县里一趟。”吴远说着,跟乔四爷挥手告别,坐进车里。 桑塔纳离开梨园村,吴远忽然想起道:“先走乡里,去范家一趟。” 不多时,银色桑塔纳停在范家小楼门前。 昔日鲜亮透新的‘范家饭店’招牌已经破败不堪,在秋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 曾经灯火通明的小楼,也变得黯淡无比。 吴远下了车,站在门口喊了好几声:“有人吗?” 老半天,老范媳妇这才慢慢腾腾地走出来,吓得吴远当场有些不敢认了。 目光浑浊,头发灰白。 仿佛半年间,老了十来岁。 老范媳妇走到吴远近跟前,才认出他道:“原来是吴老板,快请屋里坐。” 吴远五味杂陈地跟着进去了,就见老范媳妇忙前忙后地去倒茶找烟。 找了半天,家里也只有半包的大前门了,还是拆封已久的。 “嫂子,别忙活了。”吴远从兜里掏出范冰冰带来的600块钱道:“这是冰冰托我带回来的600块钱,你点点,看少不少?” 老范媳妇千恩万谢地接过,攥在手心,却没有点。 “范老板还好吗?” “唉,好什么呀。在那里能好么?” “年前能出来吧?” “出来也毁了,这社会还能做什么!” 吴远咂了咂嘴,实在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来。 在这样一个经历沧桑巨变的家庭面前,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 “嫂子,冰冰在上海干得挺好的,你尽管放心。” 这时候,老范媳妇浑浊的双眼中,才透出一丝光亮来:“冰冰她是遇见吴老板你这样的好人啦,我和老范都感谢你。谢谢你,吴老板……” 从范家离开,吴远看着窗外凋零的街道,如鲠在喉。 这一年下来,私企膈屁了,外企停滞了,乡镇企业被三角债拖得半死不活。 似乎没有人能独善
相关推荐:
进击的后浪
爸爸,我要嫁给你
先婚后爱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高武:我的技能自动修炼
有只按摩师
掌中之物
他来过我的世界
[综穿]拯救男配计划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