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久没见到老板这么认真了,果然认真起来的男人是真的帅!” 范冰冰手上文字工作不少,只匆匆抬头看了一眼,便继续低头忙起来。 邹宁讨了个没趣,又凑到财务那边去。 结果马明琪不在,于楠又是个点头嗯嗯派,话根本不多。 实在聊不下去。 直到下午临近下班时,吴远才从办公室里出来道:“邹宁,去给我和明朝订个票,今晚去首都的。” 邹宁起身道:“老板,飞机票还是火车票?” “订个软卧吧,明儿一早就到的那种。” “好的。” 邹宁从账上借了些钱,打车直奔火车站。 吴远回到办公室,想了想,摸起电话机,给芙蓉衣巷总店打了个电话。 电话是杨若霖接起来的。 一听到他声音,就主动道:“姐夫,你找堂姐吧?” 吴远应了一声,就听电话机里顿了顿,传来杨落雁的声音道:“找我什么事?” “刚才大姐打来电话,已经在首都联系好亚组委的领导,约我过去见一面。今晚的火车,马上就走。” “知道了,我回家给你收拾几件换洗衣服。” “待不了几天,也不用带多少衣服,我自己回去就行。” 即便如此,杨落雁还是在电话里叮嘱他,带哪一套,从里到外,放在什么位置。 全都交待的清清楚楚。 吴远坐着桑塔纳回到家,连十分钟都没要,就提上包袱出门了。 上了车才想起道:“明朝,你也得回趟宿舍?” 不料马明朝轻松道:“不用,老板,我常年备一套在后备箱里,就为了随叫随走。” 第365章 关系到位,给的也够多 俩人又驱车回到腾达公司,邹宁也去而复返,带回两张软卧车票。 晚上7点多发车,翌日一早抵达首都。 就很舒服。 这样吴远和马明朝还来得及在公司吃口热乎饭,然后再上火车。 晚上7点19分。 火车开始缓缓移动。 吴远和马明朝早在一间车厢里躺了下来,吴远上铺,马明朝下铺。 对面两张床还没来人,俩人相当于独占了一间车厢。 距离睡觉的时间尚早,马明朝头枕着脑袋问道:“老板,这回去首都,是不是打算把公司开过去了?” 吴远躺在上铺,不答反问道:“为什么会这么说?” 马明朝理所当然地道:“之前我跟你跑了几趟上海,就建了两家公司。如今你开始跑首都了,所以……” 这逻辑似乎也没毛病。 不过吴远还是笑着跟马明朝解释了,联系亚组委的事,搞赞助的事儿。 敢情这回是上杆子送钱去的。 马明朝明白过来,挠挠头道:“老板,我见识浅,你别笑话。” 随着火车速度渐渐上来,窗外的城市,换成了郊外,又换成了黑漆漆的一片。 列车员开始挨个车厢地巡视,检查车票。 吴远翻完了上车前买的新民晚报,转个身,就睡去了。 反正有马明朝在,他无须担心。 更何况今儿身上也没带什么巨款,只带了些来回必要的开销。 一点牵挂都没有。 半夜醒来,鼻间萦绕着一股雪花膏的香气。 吴远翻了个身,这才发现对面上铺躺着个玲珑的身子,同时车厢门露了条缝,也没锁死。 应该是人家一个弱女子,面对俩彪形大汉,不得不留的一点小防备。 索性,一夜无话。 各睡各的。 吴远除了鼻间萦绕的这股雪花膏味儿,再就是头枕着的那况且况且况的声音了。 没办法,这年头火车就这条件。 好不容易睡着之后,梦里都感觉后脑壳在铁轨上不停的磕来磕去,极具节奏。 凌晨五点多钟,天色蒙蒙亮。 火车已经到了河北地界,窗外是一望无际的萧索。 虽然说春天来了,但这里却没有多少绿意。 只有一片灰蒙蒙的景象。 吴远坐起身来,对面上铺的女人,冲他微微颔首。 兴许是表达一夜平安无事的感激。 吴远也没多想,回报以善意的一笑,就跳下床去简单洗漱。 洗漱回来,车厢里四处都是啃干粮的声音。 这年头方便面还没普及,能吃的就只有各自家里带的干粮。 吴远和马明朝俩大老爷们,什么也没带,只能干瞪眼。 好在火车马上到首都了,等见到大姨子杨沉鱼之后,再吃早饭也不迟。 这时对面上铺的女人,却从包里掏出两块义利面包。 自己留了一包,然后把另一包递过来。 吴远笑着拒绝了。 萍水相逢的,吃别人的东西,不合适。 再说这一块义利面包,连自己塞牙缝都不够,更别提还有个马明朝了。 对面女人以为吴远是嫌这面包贵,才不好意思。 所以也就没强求。 一个钟头后,火车终于停靠在BJ站。 BJ站的样子,和前世吴远2000年前后过来打工时,没什么两样。 俩人提上简单的行李,随着人流下了车,出了站台,就见杨沉鱼举着个大牌子,在出站口来回飞舞,旁边还站着个四处张望的徐招娣。 这样的组合太好认了。 一碰面,杨沉鱼就慰问道:“老板,还没吃早饭呢吧?我带你们去喝豆汁,吃油条去。” 吴远却道:“我俩饿一夜了,得吃卤煮包子。” “挺会吃的呀!”杨沉鱼眉眼一扬道:“你是不是来过BJ?”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 “行行行,那就吃卤煮。不过那玩意太腻了,我可吃不惯。” 一个钟头后。 杨沉鱼看着身边的仨人,吃起卤煮,那叫一个香,自己都忍不住咽了口吐沫。 不过那味儿,她还是受不了。 况且真吃了,她这腰身又得胖一圈。 不能吃。 只是回头看向徐招娣时,心里多少有些不平衡道:“你这娃儿,平时吃得那么多,怎么就不见长肉?” 对此,徐招娣早有了固定话术道:“你是劳心的,我们是劳力的。” 然而这回杨沉鱼有了吴远这个反例在跟前,不吃这一套了:“老板不是劳心的?他劳什么力了?” 徐招娣看了吴远一眼,选择沉默。 一顿大快朵颐之后。 众人走出卤煮店,抬手招出租车。 结果来了辆黄色面的。 吴远有些迟疑,这比上海,有点差呀。 杨沉鱼却道:“上吧,有发票的。” 好嘛,入乡随俗。 一行人坐面的车,直奔亚运村宾馆。 吴远忍不住好奇道:“你们刚来了BJ一天,就谈妥了,怎么会这么快?” 杨沉鱼看了一眼前排的司机道:“一方面是梁记者的关系找的到位,另一方面是咱们给的实在够多。” 给的够多,给多少,杨沉鱼当着外人没有明说。 况且这数字吴远也知道。 只是额外提起道:“不过亚组委这边伍主席的意思呢,想让我们附带捐赠一批家具。” 这事杨沉鱼提前提出来,本来是打算和吴远慢慢商量来着。 毕竟在500万赞助的基础上,额外捐赠一批家具,等于又多出了点血。 不料吴远毫不迟疑地答应下来道:“没问题,但得允许我们在家具的显眼处打上盼盼家具的标识。” 杨沉鱼意外之余,认真思索道:“这应该可以谈。” 面的开到亚运村宾馆时,杨沉鱼正准备结账时,徐招娣却警告道:“师傅,开车带我们绕路了吧?” 师傅嘴硬道:“这BJ的路就这样,你们不懂。” 徐招娣据理力争道:“这路我走过一次就记住了,现在已经是第三次了。” “好吧好吧,少收你们10块。” 众人刚从车上下来,梁洛就从宾馆里迎出来了。 “吴老板,我估摸着你这会也该到了,原谅我没能去接您。” “没事,听杨经理说了,这次联络洽谈很顺利,多亏梁记者从中多方斡旋。” “哈哈,为了办好亚运会,我这也算出一份力啦。” 第366章 赞助亚运会的正确方式 寒暄过后,众人稍事休息。 主要是留点时间和空间给吴远休息,毕竟旅途劳累。 这一夜况且况的,脑海里到现在还有点后遗症,时不时地况且况一下。 只是亚运村宾馆背靠着正在建设中的亚运村,大白天的正是热火朝天的施工之时,比火车上的况且况,着实好不到哪里去。 好在北方的暖气还没停,吴远趁着有热水冲了把澡,然后换了身衣服,也勉勉强强地眯了一会儿。 直到杨沉鱼敲门而入,吴远一个激灵地醒来,打开房门。 “伍主席来了?” “那倒没有。只是赞助仪式下午就要举行了,我这心里总觉着有点亏。” “亏就想办法把钱挣回来!”吴远随口就PUA道,“你本来就是搞市场的,怎么能做亏本的买卖?” “怎么挣?”杨沉鱼下意识地问道,随即脑海里灵光一现道:“你的意思是,除了咱们赞助的家具之外,再卖点家具给他们?” “有何不可?旁边的亚运村盖起来之后,容纳六千多名运动员教练员。总需要床、床头柜和衣柜吧?” “对哦!”杨沉鱼拍着自己大腿而起道;“先不跟你说了。” 然后转头就走。 中午吃饭的时候,杨沉鱼昂首挺胸地回来了。 本来胸就大,这一昂,更是格外惹眼。 吴远都担心她能不能看清脚下的路。 凑到吴远、马明朝和梁记者这一桌,杨沉鱼也不顾忌梁记者在场,直接对吴远道:“幸不辱命!” 吴远也不在乎梁洛在场,直接道:“具体点。” 杨沉鱼兴匆匆地道:“咱们去的早,幸好亚运村的床柜组合、桌椅组合,以及房门,全都没有定下来。伍主席说,只要咱们价格合适,合同下午一起签。” 吴远面不改色地问:“总共需要多少套?” “床柜、桌椅组合是7000套,房门3500面。” “就照1500万来报。” 好家伙! 梁洛当时就一个好家伙,筷子夹着的排骨,都因为手抖而掉落盘中。 捐了500万,拿了1500万的合同。 还真是走哪都不能吃亏的主。 杨沉鱼俩眼滴溜溜地转了一转,轻点螓首道:“我有数了。” 匆匆地吃了午饭,杨沉鱼又提前离去。 等到下午三点,在亚运会宾馆的一号会议室内。 换上黑色西装的吴远,终于见到了传说的伍少祖和亚组委的另外几名委员。 杨沉鱼在众人身后,偷偷地冲他飞了个眼神,吴远当即心中有数了。 “吴总,感谢您慷慨解囊,赞助亚运会,支持亚运会。” “伍主席,连我的儿子闺女都知道要给亚运会捐款,我总不能不如自家小孩吧?” 吴远故意透露这一点,就是为了弥补自己这过于年轻形象带来的不利影响。 果然伍少祖身后的几名委员听完,脸色缓和了不少。 接着一同哈哈大笑。 毕竟吴总都成家立业了,自然就可靠多了。 至于人家年轻,那可能只是保养得当。 一番相谈甚欢之中,签约台搭起来了。 背景的幕布上赫然写着‘盼盼家具厂赞助北京亚运会签约仪式’一行大字。 不多时,来自央视新闻频道的记者和摄影师也姗姗来迟。 接下来的签约仪式,就顺利多了。 在央视摄像机的采播下,吴远从容不迫地跟伍少祖互相签下了赞助备忘书,以及亚运村家具的供货合同书。 杨沉鱼生怕妹夫的完小毕业文化,在签字上面露了怯。 不着痕迹地瞥了一眼,愕然发现,那龙飞凤舞的字体,跟伍主席比起来,都不遑多让。 吴远心里丝毫不慌。 签名这事,前世没有一千回,也有八百回了。 没道理当着摄像机的面,就签成小学生的水准。 交换之后,伍少祖看着吴远的字体,也不由暗暗称赞。 这是一个成熟的签名。 意味着老板是个成熟的老板,公司也是家成熟的公司。 这就妥啦。 签完字之后,吴远将一张特别定制的放大版500万支票,当场交给伍少祖,完成了所有的仪式。 当初吴远叫杨沉鱼定做这种放大版支票时,杨沉鱼还觉着:闹呢? 可如今当着摄像机的面,搞这么个交接仪式。 真有点那个味儿了。 真要是在央视播出,全国人民都能看见,盼盼家具厂和500万的字样了。 妹夫动动嘴,自己跑断腿。 好在跑断腿也是值得的。 紧接着,采播记者叫住了伍少祖,进行了简单的采访。 吴远趁机把合同拿过来看了看。 果然是1500万的采购合同,床柜、桌椅和房门的数量也都对得上。 于是小声问杨沉鱼道:“你怎么办到的?” 杨沉鱼不乏骄傲地,从鼻孔里哼了一声出来。 不料下一刻吴远的猜忖,顿时让她差点喷饭:“没出卖点什么吧?” 杨沉鱼气的牙痒痒,恨不得掐死自己的妹夫。 虽然她够不着。 就在这时,采播记者带着摄影师过来道:“吴总,可以采访一下您吗?” 吴远欣然点头,随即盯着采播记者一看道:“你是杨澜吧?” 杨澜顿时一愣道:“你认识我?” 杨沉鱼也跟着一呆,俩眼就朝杨澜胸前的牌子上瞅去。 结果牌子是翻过去的,根本看不到名字。 杨澜自己更是清楚,就算牌子不是翻过来的,吴远也不应该知道自己。 因为牌子上的人名是同事的。 她是临时过来帮个忙的。 吴远边打量,边点头道:“你主持的正大综艺挺好看的,我是忠实观众。” 眼前的杨澜刚从外国语毕业,还透着毕业生的青涩。 确实有点让人不敢认。 但是大体模样,还是错不了的。 杨澜更加迷糊了,自己正在筹备正大综艺栏目是没错。 可这节目至今还没播出,眼前的男人,是怎么成为自己忠实观众的? 只是眼前众目睽睽之下,杨澜不好多问。 加之还有采访要做,所以杨澜只好压下内心疑问,把话题转移到采访上来。 采访很简单。 吴远围绕着‘全民办亚运,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开放决心和发展意志’为主题,意气风发、云山雾绕地一通忽悠。 听得新华社、人日报的记者也都把话筒凑过来了。 第367章 民族企业家的脊梁 太精彩了! 民族企业家的脊梁! 杨澜更是有些怀疑人生,听同事说,今儿采访的企业家,是个来自农村的木匠老板。 可是这样的谈吐,真的是出自一个木匠之口? 如今学木匠的门槛,都这么高了么? 于是这一疑惑的功夫,杨澜的提问权,就被新华社和人日报的同行见缝插针地抢了。 然而吴远面对三家记者的提问,依旧应对自如,谈吐流利。 二十分钟后,杨澜带着一肚子疑惑离开了。 虽然新华社和人日报的记者同行,还在对吴远进行着采访。 但央视所需要的采播画面和信息已经足够了。 她也就没必要多留了。 吴远这边采访一结束,又在梁洛的介绍下,真正认识了新华社和人日报的俩位记者。 都是梁洛的关系网,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寒暄完毕,吴远直接招呼道:“杨经理,安排一下,晚上一起吃个饭。” 不等杨沉鱼回应,梁洛提醒道:“吴总,今晚有亚组委的答谢宴。” 吴远毫不迟疑地道:“那就改天,来日方长……” 一通话说得,给足了梁记者的面子。 当然,相应的润笔费,其实比吃不吃饭更重要。 晚上的答谢宴。 伍主席和几位委员是火力全开。 吴远身为老板,能接的就接了。不能接的,只能杨沉鱼顶在前头。 如此一来,等到答谢宴结束,大姨子彻底成一条醉鱼了。 要不是徐招娣有几分力气,这条醉鱼还真不好办。 把杨沉鱼交给徐招娣之后,吴远看着时间尚早,就跟马明朝一起打辆面的直奔火车站。 连夜来,趁夜走。 组委会那边虽然发出了一系列邀请,爬长城,游故宫什么的。 但谁有那功夫? 再说吴远前世早游过了,再逛一遍,也就那样。 到了BJ站,马明朝从黄牛的手里买了两张10点钟的软卧,途径彭城。 眼瞅着清明在即了,吴远惦记着老家的陵寝还没修缮,所以直奔北岗,而不是再回上海了。 天刚蒙蒙亮,火车抵达彭城。 一路风尘仆仆的,吴远忍不住哈欠连连。 从出站口出来,彭城的太阳刚出来,空气中散发着清冷的味道。 马明朝想着,这里距离王村木材加工厂,以及胶合板厂新厂区都不算远,于是问道:“老板,要不要顺路过去看看?” 吴远摆摆手:“不了,直接回家。” 俩人马不停蹄地穿过站前广场,顺便买了一袋包子,然后在旁边的汽车站买了回北岗的车票。 从彭城回北岗的中巴车,和以前没什么两样。 依旧是挤得满满当当,带什么的都有。 吴远和马明朝一口一个包子,没有喝的,就只能干咽。 毕竟这年头也没封口的豆浆可买,想喝只能坐下吃,不能带走。 即便这样,也给旁边的小孩馋的够呛。 最后还剩俩,全给了那小孩。 小男孩家里也没嫌弃,反而对吴远俩人连连道谢。 不过吴远看得出来,马明朝吃完最后俩包子不成问题,他是特地省给那小孩的。 中巴车一路晃晃悠悠抵达北岗,已经是八点来钟了。 县城里,正是上班的高峰期。 那自行车流,几乎占满了整条马路,蔚为壮观。 俩人在站外下了中巴车,只能打辆面的车,颤颤巍巍地在自行车流的夹缝中,慢慢开往一口井乡。 一路上,面的车司机频频往后看。 看得马明朝都有些生疑道:“看什么看,好好开你的车!” 那司机被这一恐吓,不得已开口证明自己:“我瞅着后面的老板有点眼熟,好像在哪儿看过,就在脑子里,就是想不起来!” 马明朝哼了一声,没再说话。 面的车出了县城,上了郊外的石子路,本就开得咯噔咯噔的颠簸。 结果司机师傅一拍方向盘,发出一道沉闷的鸣笛声道:“我想起来了,我在新闻联播里见过你!盼盼家具厂!” 马明朝一听这话,顿时不好反驳了。 吴远也回过味来道:“昨晚的新闻联播?这么快?” 司机师傅异常兴奋道:“可不就是昨晚的么?我终于见到电视里的真人了!” 吴远掏出烟来,给师傅散了一根,顺便也给马明朝丢了一根。 生怕司机师傅一激动,再把面的车开到路边的河渠里去。 等到面的车在梨园村村口停下,吴远跟马明朝刚下车,就遇到村里的熟人走过来道:“吴老板,昨晚在电视上瞧见你了!” 吴远呵呵一笑,又散了根烟给人家。 一路快步回到自家,原以为能躲个清净些。 不料家里也来了不少人,老丈人杨支书正忙着招呼这帮猎奇而来的乡亲庄邻们。 杨支书正享受着乡亲庄邻们的阿谀奉承,见到吴远出现,蹭地一下起身迎出来道:“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吴远随口道:“事儿办完了,自然就回来了。” 人群中李会计走出来道:“吴老板,你现在成全县名人啦!” 杨支书老大不乐意地道:“我闺女婿本来就是名人!” 李会计接着解释道:“上新闻联播的名人,怕是咱县里头一个。” 村里一众老少爷们频频点头,啧啧称赞。 散光了吴远的两包烟之后,才陆续散去。 杨支书这才有功夫拉着吴远追问:“不是说好了赞助三百来万的么?怎么突然涨到500万了?” 老辈儿的人,在意名声,也在意利。 吴远却不紧不慢地道:“不仅赞助涨到500万,而且亚组委还希望咱们捐赠部分办公家具,少说也得几十万的样子。” 蹲着的杨支书一拍膝面道:“这特么是亏大了!不知道得卖多少家具,才能挣回来。” 吴远笑道:“至少要卖1200万以上。” 杨支书眉头皱得更深道:“1200万,按照盼盼家具厂现在的月销售额,不等于三五个月白干了?” “嗯。”吴远点头同意,随即话锋一转道:“所以我让大姐拿下了亚运村的床柜、桌椅和房门的供货合同,总合同额1500万。” “什么?”猝不及防之下,杨支书大脑有些短路道:“你说什么?” 第368章 找老师傅,按老规矩 于是吴远又把话重复一遍,杨支书顿时咧嘴大笑开来。 “我就知道,你不能亲自白跑这一趟。” 吴远讪讪一笑。 这话怎么有点‘贼不走空’的意思呢? 所以解释道:“其实我也是看到热火朝天的亚运村工地,临时起意,想起来的。具体谈,还是大姐拿下的。” 杨支书俩眼一瞪:“没有你在后面出谋划策,她能办成这么大事?我大闺女,我能不了解?” 得,这话要是让大姨子听到,怕是得抓狂。 “爹,其实大姐干得不错,帮了我不少忙。” “你也没少亏待她呀。” 得了,这话题没法聊了。 吴远果断地把话题一转道:“爹,我要的建材都运到了么?” 杨支书一时还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会才道:“你是问修缮陵寝的材料?除了水泥,都运到地头了。” 吴远趁机起身道:“趁这两天,天气好,我去把陵寝修一修。” 杨支书也跟着站起来道:“你自儿个亲自干呀?” “对呀,”吴远理所当然地道:“爹,别忘了,我木匠瓦匠都会。” 杨支书摆摆手道:“不是说你会不会的问题!问题是你这么大个老板,上过新闻联播的名人了,这种活哪能劳你亲自动手?” “你先别忙活,我给你找人。一会你到地头,负责指挥就成。” 吴远争取道:“爹,不用这么麻烦的……” 话未说完,就被杨支书打断道:“什么不用?这事听我的。老话说,千金之躯坐不垂堂的,你现在越做越大了,多少也得注意点身份。” “你先在家歇一会,等我找好人,给你打电话。” 说完这话,杨支书就背着手,蹭蹭地走了。 吴远很是无奈地回到楼里,就听丈母娘刘慧道:“你爹说得对,你现在是得注意身份,凡事别太亲力亲为。有活就让下面人去干,不然下面的人不怕你,将来也会成问题。” 对于这朴素的管理观念,吴远实在是不好说什么。 只能在家里陪着小江和玥玥玩一会。 直到太阳渐高,临近中午了,杨支书才从村部打来电话说,人都找好了。 这么快? 吴远狐疑之下,骑上二八大杠,直奔村部。 到了村部才发现,杨支书跟前为了三个上年纪的老师傅。 一个吴远认识,是村里有名的石匠老夏头,原本给老爷子和老太太立碑,就要找他的。 另外两个老师傅,吴远眼熟归眼熟,可姓甚名谁就叫不出来
相关推荐:
全能攻略游戏[快穿]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炼爱(np 骨科)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医武兵王混乡村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生化之我是丧尸
爱情公寓之学霸女友诸葛大力
先婚后爱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