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偿了。 这不仅是做厂长做的失败,就连做人也很失败。 沉默了片刻,一根一品梅也燃到了尽头。 刘庭伟面露贪婪地抽到最后一口,直到烧到了过滤嘴,才依依不舍地丢掉。 这搁在以往,哪里这样抽过? 都是离着过滤嘴好大一截,就扔掉了。 丢掉过滤嘴,刘庭伟站起身来,长长地叹了口气,朝着小区当年楼王的方向走去。 第652章 力求事事周到,不让人挑理 下班的时候。 吴远途径二叔杨国柱的办公室门口,被对方叫住道:“你听说了没?” “二叔,什么事?” “对面的缫丝厂今天中暑了五六个,全送县医院去了。” “他们怎么搞得?” 杨国柱不无悻悻地道:“缫丝厂高温蒸煮,本来就热。结果还不让开风扇,不中暑才怪呢。” 吴远疑惑道:“他们就不能放几天高温假么?反正三伏也没几天了。” 杨国柱摇摇头道:“谁知道呢?” 下了楼,上了银色桑塔纳,吴远也没多想,直接下班回家。 傍晚的暑气未退,怕是要维持到七点多钟的样子。 但坐在空调开足的车里,吴远并不太感觉得出来。 回到吴家小楼。 吴远总觉着,小院里似乎哪里不一样了,但又说不上来。 只感觉立整和谐多了。 一切都是那么因地制宜。 连大黄趴在狗窝里的姿势,都显得那么自然。 结果还没想出个所以然来,钟文雅便迎上来问:“舅舅,今晚是不是该吃水煮鱼片了?豆芽菜都择好了,我择了一大盆呢!” 熊飞燕就在一旁,阴阳怪气地道:“就你择了,别人都没择!” “你就择了一小把,你还好意思说?” “我择一小把,也比你择的多……” 眼瞅着俩孩子又吵起来,吴远果断打断道:“今晚做水煮鱼片没错,你们谁在多说一句,今晚就没有水煮鱼吃!你们都知道,老舅说到做到。” 这下,不仅俩小公主乖乖闭了嘴,而且就连院子里的熊武和钟文强也都不敢说话了。 接着,吴远站在水井边,抄了点水,把手洗洗。 洗过之后,找了个盆,随即挑选了一条幸运儿黑鱼,端到院外的猪圈边上。 钟文强带着熊武、熊文立马凑过来。 来观摩着老舅这一手杀鱼的技术。 那叫一个行云流水,赏心悦目。 仿佛让人忘了那血腥的一幕,只剩下愉悦的享受了。 尤其是处理到后来,一片片白花花的鱼片,在老舅的菜刀动作下,排列的整整齐齐。 就像魔法师一样神奇。 熊文奶声奶气地问:“舅舅,你怎么做到的?” 吴远就说了四个字:“熟能生巧。” 小楼里,杨落雁早就忙了个把钟头了。 拍黄瓜,拌西红柿,这些家常凉菜早就准备好了。 荤素搭配的热菜,也炒了两三道。 就差吴远一个水煮鱼片压轴出场了。 灶房里,吴远套上皮质的黑色围裙,颇有点星爷零零七的风范。 一根华子,斜叼在嘴角。 倒不是因为炒菜也不忘抽烟,而是为了少吸入点油烟。 钟文强想要进来烧火,都被吴远给撵出去了。 几根木头的事,何苦要一个孩子进来,跟着自己一起烟云火燎的。 没那么个必要。 很快,一盆满满的水煮鱼新鲜出锅。 热油呲啦啦地浇在鱼片上一圈又一圈,整个香味都被吊出来了。 一直守在门外的孩子们,顾不上咽口水,就先冲回了小楼,搓着干净的小手,围坐在餐桌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但是再急,吃饭也得讲规矩。 不仅要等到老舅把水煮鱼放下,还得等到老舅夹了一筷子之后,才能动手。 但是无所谓。 我只要比其他人快,就够了。 每个孩子心里大概都是这么想的,以至于吴远宣布开动之后,那一双双筷子,都使出了残影的感觉。 吴远这才有机会问媳妇道:“咱爹家,空调都装好了?” 杨落雁这才想起来道:“早上我让人去订购了,装没装好,我还没来得及问呢。” 说完,放下碗筷,就先到沙发边上去打了个电话。 很快,电话接通。 里头传来刘慧的声音道:“都装好了,一切都好。就是你爹,现在开始盯着电表愁电费了。” 杨落雁放下心来道:“装好就行。告诉爹,别舍不得用。买来就是用的,电费能花几个钱?大不了我一起包了。” 说完电话,杨落雁回到桌前。 话锋一转,就提起了今儿林秘书到厂里,来跟进改制报告的事儿。 说完一幅不以为然地口吻道:“不就是一份破报告么?县里至于这么大张旗鼓么?” 吴远凛然道:“这事,对你来说,无所谓。但徐县长拿到市里一汇报,那都是往脸上贴金的好事,他能不重视么?” “再说了,咱县半死不活的厂子还少么?有了你这个成功的先例,对于后来者,怎么也是一剂强心针,一个好的引导作用。” 杨落雁给丈夫夹了块鱼片道:“这么说来,咱们厂还得配合县里,好好把这份报告写好,写扎实了?” 吴远点头:“反正这事吧,没坏处。” 俩口子说话的功夫,一盆水煮鱼下去了一半,一个个都吃得满嘴米饭。 看得吴远诧异道:“中午都没吃饭么?” 杨落雁低声道:“中午我妈下得面条,做的卤子。” 吴远脸色一松,这么多半大的孩子,个个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对于丈母娘刘慧来说,这饭确实不容易做。 更何况,晚上这顿饭,都是俩口子一起上手,才做出来的。 吃着吃着,熊文不知受了谁的撺掇,从饭碗中露出小脸蛋道:“舅舅,舅妈,今晚还会吃西瓜嘛?” 这晚饭还没吃完,就开始惦记西瓜了。 吴远实在是有些没好气。 杨落雁却犹豫道:“下午你们刚吃过冷饮,晚上吃西瓜不会闹肚子么?” 这下,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地道:“不会的,不会的。” “那就吃吧,吃吧。”杨落雁答应下来,旋即对吴远小声道:“上午,三姐过来收购小龙虾的时候,又带了不少西瓜和猪肉过来,都搁在车库里呢。” 吴远一听,一点也不意外。 以前条件不好的时候,三姐就力求事事周到,不让人挑理。 更别说如今条件好起来了。 吃完晚饭,吴远让孩子们自己去挑西瓜,然后放在井水里去浸。 毕竟能动口的,他绝不动手。 就在他把西瓜切好,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时候,老丈人杨支书溜达过来了。 一见这场面,顿时惊呼连连,一口一个好家伙。 第653章 小龙虾养殖,一半欢喜一半忧 “爹,你咋来了?” 吴远问话的同时,递过去一根华子。 毕竟一般家里刚装了空调,这会新鲜劲儿还没过呢,哪里会离开空调房,出来溜达受罪? 杨支书接过华子,白了闺女婿一眼,没说话。 杨支书明显地心情不佳。 只是碍于小闺女女婿的面子,才没有发作罢了。 换做是旁人,早就掉头走了。 吴远立马心领神会地把人往屋里让道:“不是说,不想你过来。我估摸着,您这会应该吹空调正得劲着呢。” 吴远看出来了,等到爷俩抽上烟,这才循循善诱地问道:“爹,咱们两场大水灾都趟过来了,还有什么事能让您这么愁眉不展的?” 杨支书叹了口气道:“小龙虾养殖的事,农科院传来消息了,说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年期的小龙虾,既可以繁殖产卵。所以就打电话过来,想跟咱们谈进一步的合作。” 吴远本能地觉着,这点进展就谈合作,为时过早了点。 结果就听杨支书道:“对方在电话里的意思,并不想把繁殖技术转让给我们。想走他们提供虾苗,我们饲养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他们免费提供饲养技术。” 吴远顿时就觉着这吃相有点不太好看。 研究上才取得这么点进展,就先伸手划地盘了。 着实有些为时过早。 于是转而问起道:“咱村里那几户养鱼的,他们小龙虾养怎么样了?” “别提咯,”一听吴远问起这事,杨支书顿时叹气连连:“我今儿刚问的,一个个都在家里,为鱼塘的损失愁眉不展呢,根本没把小龙虾养殖当回事。” 说完,杨支书还一脸失望地道:“啥也指望不上!” 吴远稍一思忖,就建议道:“这样吧,爹。既然村里这边没进展,农科院那边的头绪先别放,继续聊着。这么大的事,咱不得有商有量的么?” “……况且我记得,小龙虾繁殖能力挺强的,半年左右就能繁殖一波的,让农科院的人再研究研究。” “……同时咱村那几个养鱼的,你再多做做工作。鱼今年都指望不上了,还不多花点心思到小龙虾上来?” 一听这话,杨支书也有点豁然开朗的意思。 村里养鱼那几户,眼下确实是最好做工作的时机。 一番聊完。 杨支书抬脚就走了。 终究还是家里的空调,有吸引力。 等到杨落雁忙完出来的时候,人都走没影了。 “爹怎么这么快就走了?” “估计是找那几家养鱼的去了。” “这么热的天,不老实跟家待着,到处闲溜达个什么劲。” “爹为的是村里的事。” “都吃喝不愁了,还操心那么多干什么?” 对于媳妇最后这句话,吴远不予置评。 老丈人一辈子张罗惯了,真让他闲下来,才未必是好事。 倒是眼下有些事做做,顺便造福下村里,也算是个人价值的一种实现。 隔天是周日。 吴远给自己日程表中定的,公开的休息日。 这天就算是神仙来了,也不去厂里。 只是三伏天的气温依旧居高不下,早上想多睡儿,都不太可能。 再加上夜里跟媳妇也没怎么交作业,这精力都攒着呢,且旺盛着。 而且听孩子们说了,周日这天宋老师也会来补习。 所以吴远早早就起床洗漱了。 杨落雁知道他的习惯,所以一早就把工作安排了,同样休息在家。 有这两座大山镇压着,孩子们乖多了。 吃完早饭,吴远就习惯性地出门溜达了。 头戴着草帽,脚趿着拖鞋,下身穿着大裤衩子,好多个口袋的那种。 唯独上身的汗衫有些贴身,暴露出他那爆炸性的肌肉线条。 跟村里的老农们,格格不入的。 走到学校门口,铁门已经安上了。 镂空的铁门通体油漆是银灰色,唯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八个字是红色的。 主打的就是一个突出。 对教育的重视。 吴远仔细打量了一阵,隐隐间和上辈子印象里的一幕重合,却又有些微的差异。 等到回过神来,才发现身边不知道何时站了个人。 “听说这八个字是你想出来的?” 问出这话的,自然是正要去吴远家补习的宋春红宋老师。 吴远却不居功道:“这八个字又不是我创造的,我只是听说过,拿来一用而已。” 宋春红额前的刘海,被特地做成一个好看的弧度。 听了这话,刘海微微拂动道:“你果然比看上去的有文化多了。” “别,宋老师。”吴远连忙纠正道:“我就是个粗人,你可千万别高看我。” 宋春红听出这话里的歧义,俏脸微红地啐了一口,骑上车就走了。 吴远也无所谓。 继续双手插兜地往村部溜达。 走到董家西边那块稻田,渠子边上掏龙虾的身影已经没了。 看样子又被掏得差不多了。 一路溜达到村部,小卖部里打牌的、看热闹的,还是那一拨熟悉的面孔。 甚至跟前世记忆里的面孔差不太大。 果然是性格决定命运。 这帮子游手好闲的老少爷们,甭管是时代怎么变换,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吃饭打牌。 唯一不同的是,前世自己路过,对他们来说,就是个透明人。 偶尔有人叫他一句:“吴老七”的,已经算是热情了。 如今,谁见到都会笑笑叫一声:“吴老板。” 招呼过后,吴远信步闲庭地走进村部。 院子里的龙虾池里,依旧乌央乌央地养着一大片。 旁边小池子里养着几条意外捉到的黄鳝。 吴远挑眉看了一眼,好像还夹杂着一根菜花蛇。 这是刚收过了夜里抓龙虾的那一拨,之后的成果。 旁边的厂房里传来粉碎机的声音,这空气中随处可闻的香料味,就是粉碎机工作带出来的味道。 办公室里,只有李会计一人。 见到吴远到来,就起身道:“我去给你叫老支书和老村长。” 吴远也明白过来:“敢情是他俩开的粉碎机?” 李会计道:“可不?我提议着招人来干这活,他俩非自己干,还说什么,就当锻炼身体了。” 第654章 没有对比,不知道有多拉胯 吴远连忙跟着李会计寻摸过去。 就见偌大的厂房,放着一台孤零零的粉碎机,连到墙上的闸刀上。 电闸一推,粉碎机就响。 电闸一落,粉碎机就停。 粉碎机固定在一个水泥基座上,看样子还往下打了地钉,稳是很稳的。 但粉碎过程中的扬尘,那叫一个大。 这一点从四处落得灰尘上,就可见一斑了。 一见吴远来到,杨支书抬手就把电闸落了,粉碎机的轰鸣也停了下来。 但实际空气中的颗粒物情况,并没有立刻好转。 一张嘴说话,还是觉着有些呛人。 吴远连忙把俩人叫到外头说话,李会计一直跟在身边。 散了一圈的烟,吴远这才道:“爹,许叔,你们这样搞,可不行。” 老许头笑笑。 杨支书却道:“怎么不行?我们就这样搞了个把月了,也没什么不好的。” 吴远比划着道:“扬尘太大,那些颗粒物,会呼吸到肺里,比抽烟危害还大。所以得去买口罩,最好是防毒面具那种级别的。” 老许头看向杨支书道:“确实有些呛人哈?” 杨支书本来还嘴硬着,但忽然就咳嗽了一阵,这个他忍不住。 老许头立马建议道:“那就先停几天?反正咱们的存货还不少。” 吴远心想着,这俩人为了十三香配方保密,居然亲自上阵,也是真够拼的。 当下拉着几人往办公室走道:“正好歇几天,专业口罩我让人从外地给你们带过来。” 杨支书边走边拍打着身上的尘灰,又是一阵咳嗽。 等到了办公室坐下,有电风扇吹着。 老几位才觉着顺气了许多。 杨支书缓过气来,连烟都不续了,喝起水来到:“咱村养龙虾的事,我昨晚说好了。” 吴远一听,就鼓励道:“那是好事。那东西繁殖不难的,咱为这点细节,让人卡脖子,有点不值当的。” 老许头接茬道:“就是俺家老四,前阵子下雨,鱼跑了一多半。成天地喝酒度日,差点把人喝废了。” 吴远知道是谁了,就是他去喝过喜酒看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那家。 “多亏了老支书上门,苦口婆心地一通劝说,现在整个人像是迷瞪了一样,盯在小龙虾身上。” 说完,老许头有些不放心地追问道:“吴老板,你说这事,不会落空吧?” 吴远摆摆手:“不会,许叔你放心。这小龙虾产业,咱们指定是干得起来的。毕竟三姐家小龙虾卖的多火爆,你们也都知道。” 火爆到都快把野生龙虾吃绝种了。 这一点,老几位是感同身受的。 正聊着,桌上电话响了。 李会计当仁不让地接起来一听,既不给杨支书,也不给老许头,而是给了吴远道:“找你的,吴老板。” 吴远疑惑地接过来,什么电话打到这边来了。 杨支书却已经笃定无疑地道:“是你二叔电话,估计是厂里头有什么急事。” 吴远把话机放在耳朵上一听,还真是二叔杨国柱打来的。 “二叔,什么事?” 杨国柱也是开门见山道:“魏厂长就在我边上,他看着咱们厂采购冰块来给车间降温,也想跟着弄点。但是厂里经费紧张,想从咱们这儿先借点。” “我琢磨着这是人命关天的事,他们厂昨天中暑了五六个人……” 杨国柱话未说完,魏厂长的声音就插进来道:“吴老板,帮帮忙,我也是实在没办法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吴远还能说什么。 直截了当地道:“二叔,你给魏厂长办了吧,的确是人命关天,不容小觑。” 杨国柱声音由远及近地传来道:“好好好。”明显是接过了话筒。 反倒是魏国发道谢的声音越说越小。 挂了电话,杨支书就不忿道:“老二这事办得不地道,当着人家的面,就给你打电话,给你留余地了么?” 吴远笑着道:“二叔这也是事急从权,他知道我会答应的,所以没想那么多。” “你就惯着他吧!”杨支书还替自家闺女婿委屈道:“再说,这么大的事,他卞孝生怎么不出面?让魏国发来求你。” 老许头笑着打岔道:“老杨,你这多少有点公报私仇了啊!” 杨支书不屑道:“跟他,我用得着么?” 李会计笑道:“自打你成为徐县长的座上客,老支书的腰板就硬挺起来了。现在连落雁也成为徐县长的贵宾,老支书现在对卞孝生,是睬都不睬。” 杨支书依旧愤愤地道:“你们也不看看,好好一个缫丝厂,给他弄成什么样子了!” 其实缫丝厂目前的情况,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前世发生过的波折和坎坷。 但是到头来,最终也搞起来了,多少给村民养蚕带来了不少收入。 只是如今在盼盼家具厂的对比下,显得过于拉胯,提不上台面罢了。 正说着,电话再度响起。 依旧是李会计熟练地接起,依旧是不递给老支书,不递给老村长,递给了吴远。 吴远也是奇了怪了。 这可是以往没有的事。 否则他怎么会放着大哥大和呼机都不带,了无牵挂地出来溜达。 这次李会计递过来之前,就提醒道:“你三姐夫。” 吴远接过来,就听熊刚的声音传来道:“刘局刚才说,对我的任命昨天提交上去了,不出意外,明天就有结果了。我打算晚上在县招待所搞两桌,你得给我留个时间。” “行!” 这等好事,吴远满口答应。 “不过这事,得等正式通知。我谁都没说呢,就跟你说了,生怕你时间安排不过来。” “放心,我给你保密。” “还有,老支书,老村长,李会计,到时候一起来,喝一杯薄酒。” 熊刚这话是对吴远身边的老几位说的,不可谓不周到了。 吴远放下话机,任由老几位应和道:“多谢熊局美意啊!有吴老板代表我们就够了。” 熊刚一听这话,就立马改口道:“改天,我单请老几位,咱们一定喝个痛快。” “好好好。” 挂了熊刚的电话,杨支书不由唏嘘道:“瞧瞧,原先还跟我平起平坐的,转眼间咱就够不着人家肩膀了……” 第655章 一场赌局,还没开始就输了 面对老支书的唏嘘,老许头打趣道:“这有何难?让俩孩子给你弄个人大委员当当还是可以的。” 杨支书却嫌弃得俩眼一瞪:“我当那个闲职干什么?” 老许头也不恼道:“所以说呀,你看上的不是什么职位,而是想踏踏实实地做点事。” 吴远笑着看他们斗嘴。 其实他也知道,老丈人不过是随口一说罢了。 打村部离开,吴远又被塞了几条粗的鳝鱼。 至于那条菜花蛇,则被他带到稻田旁边的大渠子里放掉了。 回到家,日头正高。 二楼的书声琅琅,从各个房间都有传出。 看得出来,几个孩子是被宋老师分别补习,各有不同了。 也真是难为宋老师了。 吴远把黄鳝放到压水井旁边的水池子里,就转身出了院门,到菜园子里看媳妇在忙活啥。 杨落雁带了顶草帽,依旧难遮其秀气白皙的脸庞。 正在菜园子里外边,摘那些长在木篱笆上的方瓜藤。 这是个爽口的小菜,正适合这三伏天里吃。 只是转了一圈下来也没摘多少,勉勉强强地凑了一盘子。 就在这时,隔壁代婶过来了。 送来了一笸箩的青货,黄瓜,茄子,半青半红的洋柿子,满满的一箩筐。 给杨落雁稀罕地,直往怀里扯道:“哎哟,代婶,你家怎么种的?样样都长得那么好!再看看我种的,全都淹死了。” 代婶嘴也咧得很自豪道:“你跟小吴都是做大生意的人,种菜这点小活,难免照应不上。照俺说,以后你也崩种了。想吃什么,直接到俺家菜地里来摘。” 杨落雁捧着笸箩道:“那怎么好意思呢?代婶。” 随即马上笑纳道:“代婶,这些俺可就收下了。家里头孩子多,俺正愁没什么菜烧呢。” 代婶笑容一敛,无比认真地道:“你指定得收下,不然俺还得端回去,多累的慌。” 杨落雁说话间,带着笸箩进了院子。 吴远趁机把代婶往院子里让一让。 代婶偏不进。 于是吴远也就只能陪在门口。 直到杨落雁带着笸箩出来,里头放了俩大西瓜。 这下轮到代婶推辞客气了:“他嫂子,这可使不得,西瓜老贵的。” 杨落雁也算是在三姐吴秀华那儿练到了拉扯术大成,面对代婶这点初级水准,游刃有余地道:“代婶,现在这些青货也不好买呢。真要算起钱来,指不定俺还得贴你钱。” “他嫂子,那不用,不用。” 就这样,代婶着急忙慌地捧着俩大西瓜回去了。 瞧那回去的背影,也算是各取所得。 杨落雁转过身来,颇有一股子掠起袖子加油干的架势道:“今天留宋老师在家吃饭,正愁没菜呢,现在好了……” 话未说完,美眸忽然瞟到丈夫身上道:“吴老板,要不要展示一下你的葱爆鳝段、十三香小龙虾、水煮鱼片?” 吴远果断摇头:“本大厨暂时歇业。” 当然嘴上说着歇业,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左右赋闲在家,看着媳妇忙里忙外的,他总不能什么都不做。 毕竟真要论挣钱多少。 按照芙蓉衣巷如今的增长势头,他这摊子生意加起来,还真不一定能比得上。 这女人的消费潜力,实在是太强了。 稍微深挖一点点,就已经相当可观、相当震撼了。 十一点半钟。 楼上的补习刚刚结束。 孩子们立马飞奔下楼,就见楼下的餐桌上,已经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饭菜。 看着诱人的红烧肉,钟文强开始鼓动熊武道:“咱俩打个赌,看谁先吃到红烧肉。” 熊武憨憨地道:“放心吧,一会下筷子,我指定比你快。” 结果话音刚落,钟文强已经溜到餐桌边,直接趁着四下里无人,下手捏了一块。 熊武眼睁睁地看着一场赌局,还没开始,自己就输了。
相关推荐: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高武:我的技能自动修炼
有只按摩师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妙拐圣僧
先婚后爱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炼爱(np 骨科)
人在斗破,但全员NPC
掌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