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上交给国家! > 第57章

第57章

是好东西,更别提它们平时还能蹭点玉露,一个个长得肥头大耳,壮的跟小猪似的。 平时许夏她们上山只忙着照顾果树,没工夫往山边的林子里走,却不曾想里面还藏着这样的美味。 许得宝将一篓子野山菌倒出来挑挑拣拣,扔进水里淘洗一遍,然后用手挤干水分,撕成均匀的细条,最后再用纸吸一遍水在簸箕上抖开晾着。 然后他点上炉灶起锅烧油,待到油七分热,便将簸箕上的野山菌全部倒进去炸,转小火,期间用筷子轻轻搅拌,大概炸制十几分钟,直到菌菇的水分几乎被炸干,便放入提前准备好的配料,大蒜、干辣椒、花椒粒、八角、草果等,最后放点咸盐,便可关火出锅。 别看程序不复杂,但这一锅却足以让人鲜掉眉毛,特别是许得宝还专门用了菜籽油,炸出来的菌菇油香气四溢,鲜辣十足。 隔着好几个屋,许夏便闻到了这股子霸道的香气,她屁颠屁颠跑过去,便看到许得宝正支了锅子下面条,最简单的清水面。 马上中午了,采摘的工人们估计正在回来的路上,许夏却已经馋得口水直流,便先吃上了第一碗。 就这么简单一碗面,配上一勺子香辣菌菇油,直把许夏吃得忘乎所以,飘飘欲仙,比什么山珍海味都要香。 没多一会儿,三爷爷和胡军伟也跟着采摘的工人一块下山过来了,许得宝挨个给他们盛面,一盆子香辣菌菇油就放在一边,里面有勺子,随便舀。 果不其然,这碗面把所有人都吃服了,就连一直对儿子吹毛求疵的三爷爷也愣是没好意思再说出一句重话。 另一边青梅和钟林、王淑芬他们也端了碗坐在一边吃,平时都有说有笑的,今天却个个埋头苦干,一时间许家的院子里只有唏哩呼噜的扒面条声此起彼伏。 很快,满满一大锅面被吃得一干二净,连胃口最小的青梅都吃了两碗,许夏更是吃了三碗还意犹未尽,最后掰了半个馒头夹着菌子吃,忒下饭了。 “嗯——今儿你做的这菌菇油还算不错……”三爷爷放下碗,摸着微微鼓起的肚子,点评了一句。 “是啊,得宝叔,这菌子也太下饭了,我都撑得走不动了……”青梅捧着碗打了个饱嗝,总觉得现在嘴里鼻子里喉咙里还是一股子菌菇香气,久久不散。 众人也纷纷点头,菌子他们吃过不少,像今天这么鲜的还是头一回。 许得宝自己也吃了好几碗,这会儿羞涩地笑笑,白胖的脸上泛起一抹微红:“是夏夏山上的菌子好,我就简单炸了炸……” 青梅顿时不同意了,“得宝叔,谦虚啥,这炸菌子的火候也可重要了,你这炸的真是恰到好处,没那么干硬,还能嚼到一点菌子肉感,配着辣椒真是绝了,要不咋能这么下饭呢!” “对了,得宝叔,林子里菌子还多吗?” 许得宝放下筷子,点点头,“多着呢,刚下了雨,林子里边全都是,尽早去摘最好,要不都浪费了。” 听了这话,青梅顿时眼前一亮,这么鲜辣下饭的东西要是炸点放到馒头店里卖,绝对都抢破头。 许夏也是这么想的,于是吃完饭,便让许得宝带着她和青梅两个人去了林子里,每人背着一个大竹篓,誓要大干一场。 不过等她们到了地方,才知道许得宝口中的“多着呢”实属没夸张,可能因为今年山上雨水足,营养又充分,这一片一片的野山菌,都泛滥了。 摘之前,许得宝耐心地给他们科普了一下:“咱这边鹅膏菌比较多,但是只能摘这种橙色的、鸡油黄的和白嫩嫩的,边缘有条纹,分别叫拟橙盖鹅膏菌、黄蜡鹅膏菌和大白鹅膏菌,像这种土黄色边缘没条纹的可千万不能摘,还有这灰色花纹的,毒性都很大,吃一口就把人毒翻了……” “其他的,像这牛肝菌和鸡油菌都比较好分辨,捡就成了,不认识的可千万别乱摘……” 许夏和青梅郑重地点点头,其实她们俩小时候没少往山上跑,菌子也采过不少,大部分有毒的品种她们心里是有数的,只不过以前都是星星点点,发现那么一丛都开心的要命,不像今年,简直是大爆发,只他们家里人自己吃,是绝对吃不完的。 嘱咐完之后,三人便分头而去,蹲在地上挖个不停,还不等太阳下山,每个人的篓子里都已经堆成了小山,一朵朵肥嫩的野山菌在顶上摇摇晃晃,仿佛随时都要掉下来。 “这片野山菌还能吃上好几个月呢,只要地下的菌丝还在,就会不停地长,到时候吃不了的咱也可以晒干了,留着冬天再吃,这干蘑菇吃起来味道一点不比鲜的差,甚至香味儿还更浓郁点。” 许得宝站起身来,稳了稳背上的竹篓,笑着跟两人说。 “哇,太棒了!”这鲜掉眉毛的味道居然还能吃上好几个月,青梅乐得笑出了声。 许夏也忍不住咽咽口水,脑子里已经开始浮现出野山菌煮火锅、野山菌炖鸡汤、腊肉丁炒野山菌等十好几个菜谱,恨不得现在就让许得宝给做了,一天吃八顿。 当天下午,趁着还有时间,馒头店里几个员工加上青梅就把所有的菌子挑拣好洗干净,许得宝又照着中午那样全部炸成了香辣菌菇油,不过这次整整用了两个大锅才全部炸完。 这一整天,许家的小院里都飘满了浓烈的菌子香,惹得村里的人又忍不住开始嘀咕,这老许家又要做什么新花样了,咋这香呢…… 于是第二天早上,还不等开门,村里人便都拖家带口地过来排队,直到打小菜的时候才终于见到了勾了人一晚上的罪魁祸首,虽然这玩意儿比小菜要贵得多,小小一碗就要五十块钱,但耐不住实在是太香了,几乎每个路过的人都忍不住下手拿了一碗。 等到吃进嘴里,一群人才摇着头感叹何为“鲜”,这上天入地的鲜味,竟好似都浓缩在了这小小的一碗菌菇油之中,鲜爽香辣的味道直把人吃得胃口大开,连碗底剩的那点油星子都得拿馒头抹干净,一点儿不舍得浪费。 第100章 小和尚下山去化斋 一夜之间,许家馒头店的香辣菌菇油又火了,村里人顾忌着贵,大部分只敢买一碗尝尝鲜,开着小轿车过来的城里人手里可宽裕,吃了一碗不够,还得再打包上好几碗,回去放冰箱里慢慢吃。 这种鲜味儿若是只能吃一次,那真的是让人郁闷得要拿脑袋撞墙。 这几天许得宝除了做饭之外,每天都要炸上三大锅菌菇油,就这样都不够卖,最后还是青梅又规定了每人限购两份,才勉强供得上。 此时许夏还不知道,这菌菇油不仅好吃好卖,还帮她骗来了一个好员工。 这一日许夏得了空闲,过来馒头店帮忙,出来透口气时却发现门口站了个眼睛圆溜溜的小和尚,小和尚一言不发,只眼睛呆愣愣地看着蒸笼里的馒头和桌子上香气四溢的菌菇油。 见他不过十七八岁的样子,脸还有点稚嫩,身上的僧袍上沾着不知从哪儿蹭的泥巴,许夏顿时同情心泛滥,随之肃然起敬,不会是哪家寺庙里下山来化缘的吧。 “这位小师傅,要不要过来吃点饭?”许夏扬起一个自认为还算和善的微笑。 “阿弥陀佛,小僧惶恐。”小和尚一张小脸玉雪可爱,不知经过了多少风吹日晒,竟还光洁似鸡蛋,如果能忽略颊边那几抹黑印儿就更好了。 他蹙了蹙眉,眼神期待却又带了点担忧,“可贫僧现在身无分文……” “来吧来吧。”许夏看着他这可怜的小模样,赶紧引了人走到一块大石头旁,桌子都满了,这边一溜全是蹲着吃馒头喝粥的,小和尚也连忙从善如流地蹲下来,眼睛亮晶晶地看着眼前的漂亮姐姐。 许夏从屋里拿盘子夹了两个沙枣馒头,又装了点小咸菜和菌菇油放在一旁,还打上了一碗老南瓜粥,一块给这位小师傅端了出去。 这小和尚一见吃的,顿时两眼放光,看着眼前这神仙似的漂亮姐姐更像观音菩萨了,连忙合掌鞠躬,“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施主您一定会有好报的。” 许夏见他憨态可掬的样子,不由得笑笑,又赶紧回屋帮忙去了。 而这小和尚抄起馒头,一口咬下去,顿时目露精光,再喝上一口香甜的南瓜粥,夹上一筷子爽口的小咸菜,立刻觉得连日来的奔波疲惫一扫而空,最后将这喷香油亮的炸菌子送入口中时,这小和尚竟无语凝噎,呆愣在原地许久,待好一会儿过后,才轻轻吐了口气,一行清泪从眼角滑落。 吵吵嚷嚷的早餐铺子旁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响起,“小僧,顿悟了。” 等到太阳高高挂起,临近中午头,馒头和小菜早都卖光了,络绎不绝的人也渐渐散去,许夏出门的时候竟发现这小和尚还在。 那小和尚一见了她,便跟老鼠见了米豆一般,撒丫子冲到她眼前,圆溜溜的眼睛如黑葡萄一般,满眼欢喜地看着她,颔首合掌:“贫僧法号贪吃,多谢施主,小僧已于方才顿悟出尘,现已还俗。” “所以,请问这里还招不招工?” “啊?!” 许夏被这前言不搭后语的话吓了一跳,怎么就顿悟了,怎么又还俗了,怎么就又要来应聘呢? 而且这法号,怎么一股子不正经的味道? 似是看出了许夏眼中的怀疑,小和尚从兜里一阵乱掏,抓了一把花花绿绿的证件递到许夏手里,目光清明,“施主放心,我可是正经和尚。” “小僧从北方灵业寺而来,师父法号梵心,乃是灵业寺的主持,在当地也是有口皆碑的高僧,您一看便知。” 许夏翻了一下手中的证件,有什么皈依证、五戒证、戒牒证,还有身份证,倒挺全乎,又定睛一看,哟,别看这贪吃小和尚长得脸嫩,今年居然已经满了十八岁,正经是个成年和尚。 不过许夏觉得这事儿还是怎么想怎么奇怪。 “贪吃小师傅,还俗这事儿,你师父知道吗?”许夏想不明白,怎么一顿饭的时间,就把顿悟、还俗这两样大事儿都给办完了呢…… “施主有所不知,小僧本次游历本就是师傅遣我下山,以期让我体验世情,有所顿悟,如今小僧在须臾之间,已然顿悟得道,师傅高兴还来不及呢,来日我定会捎信给师傅,让他为我骄傲。”贪吃小和尚面色骄矜,一派坦然。 许夏看着他这得意的模样也不忍再说什么,只是在心中默默嘀咕,你确定你师父不是让你顿悟之后回去潜心修佛吗,谁知道你居然直接还俗了…… “贫僧下山游历,钱财被偷,身无分文,幸得施主让我饱餐一顿,不至于饥肠辘辘,请您一定要收下我,让我报答一番,小僧肩能挑手能抗,做什么都不拘的……” 说完,贪吃小和尚面色微赧,默默拉了拉许夏的衣袖,白皙的皮肤染上一点红晕,轻声道:“只要施主您管口饭就行了……” 许

相关推荐: 仙门的骄傲   执长生   傻女奇缘   原主他脚踩五条鱼   冤种长姐重生后,创飞全府白眼狼   代嫁之侯门嫡妇   鬼话连篇   我是极品白莲花(快穿)   大明寒士   琢玉点酥(赌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