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他靠话唠让我心生杀意 > 第33章

第33章

糟的情况,与其在家等复课,不如找个工作。 他们是工农子弟兵。 当工人,当农民,肯定是不会有错的。 宁珍珠高兴地拿脑袋拱拱她,笑出酒窝撒娇道:“妈你最好了,你是全天下最懂我,最好的妈妈!” 就知道她也想要工作! 人或许就是这样容易受到影响,看到朋友逐渐有工作,也有些迫不及待了。 而外头逐渐混乱的情况也一样,随波逐流的人渐多,浪潮也逐渐变大。 风声越来越紧,情况眼看着越来越不对劲。 到处都闹哄哄的,街道上,学校里,随处可见带着红袖章的红小兵,这是一群极容易被煽动的群体,风风火火就冲到人家家里去。 眼看着有点吓人了。 红旗农械厂组织了护卫队。 林巧枝都听到在开大会的时候,温东鸣站在台上一再强调:“我们红旗农械厂肩负国家重要的生产任务,排除万难也一定要坚决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计划!!” 意思很明显了。 坚决不让歪风邪气蔓延到厂里来! 谁要是敢破坏生产,从严处理。 拿捏住了工人,自然就拿捏住了厂里的一帮孩子。 小孩子总归还是怕父母的。 厂里本来就有民兵。 每天定时定岗的巡逻起来,护卫住了一片安宁。 林巧枝在车间继续工作,做她手头的四个关键部件。 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看红旗厂发生的这一切。 发现竟然跟梦里感觉很不一样! 很快她等到了梦里的消息——厂校招学生入厂了。 理由是缓解生产压力。 林巧枝低头,看着自己手里最后一个没有做完的部件。 她:“……” 样机只有一个壳子,核心部件都没有做出来,哪里来的生产压力? 而且连王柏强这个一向严格,十分在意学生应该在学校“打牢基础”“深入且扎实的学习理论”的人,都对搞一批半吊子学生进厂,没有多说一句反对的话。 一切都是因为“生产需求扩大”,招学生是为了“缓解生产压力” 林巧枝旁观着,发现压根就不是这样,厂里压根不缺什么生产力,所以,是厂里为了保护厂子弟吗? 是温厂长还是路工,在保护一批能培养得出来的优秀青年? 这样大的动静。 果然很快就招来人了。 温东鸣把人引到车间,指着那个还是表面样子的样机:“这是我们红旗厂新生产的适应丘陵地区的拖拉机,丘陵地区知道吧,占我们国家农业耕地足足三分之一,这个生产需求肯定是大的……” 他从农业苦,讲到国家给厂里的计划和任务。 他从工业设计,讲到生产流程。 他从技术难点,讲到难以量产,讲到国外技术封锁,再讲到我们车床精度实在差…… 总之,缺人。 缺懂技术的人。 “您说说,不招收一批懂技术的工人,红旗厂怎么打好这么关键的一场生产仗?” 林巧枝这个内行都差点要被绕进去了。 还以为是自己没搞清楚拖拉机设计生产流程,以至于误解了厂里的决策。 “小姑娘,我知道你,你叫林巧枝对吧?天赋技术都很不错的青年工人,还上了江城晚报的。”来人和蔼地跟林巧枝打招呼,然后笑着问,“你觉得生产压力大不大?工作累不累?” “你可得跟领导和组织说实话。” 林巧枝:“……” 不会是看她年轻,就以为她好套话吧? 她即使不抬头,也能察觉到周围隐隐注视着她的视线。 林巧枝拘谨一笑:“我肯定跟组织说实话。” 她实话实说道:“我最近每天天刚亮就进车间,然后出车间回家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 来人:“……” “你在做什么呢?” 林巧枝老实巴交:“做适应丘陵地形的拖拉机(样机)” 人走了。 还祝红旗厂新型号拖拉机生产顺利。 顺便口头批评了一下厂里这种压榨青年工人的行为。 这位领导带着人离开后,厂里一切如常。 大家依旧在自己的岗位上。 并没有任何围观、欢呼和议论。 好像只是一次非常普通的,江城领导来红旗厂关心了一下生产。 林巧枝只在和几个熟悉高工对视的一瞬间,好像看到他们眼睛冲她微不可查的笑了一下。 只一下。 转瞬即逝。 林巧枝却心里明白了,她猜的没有错。 绝不是梦里,她以学生视角看到的那样单纯。 这天过后。 红旗厂里逐渐好了起来,气氛缓和,生产如常。 林巧枝这边也有好消息传来。 “招工考试通过了!” 通过了招工考试的阿水和晚晚都长舒了一口气。 托关系在供销社混到了临时工岗位的宁珍珠,心里也都有股说不出的庆幸。 宁妈妈还特意小小摆了一桌吃的来款待她们,有点微微后怕。 “幸好我们之前有好好学习,要不然还真不一定能考过这个招工考试,多亏了巧枝之前教导主任附体一样念叨。”阿水道。 宁珍珠咬着 椿日 厂里自己向日葵里结的瓜子,“我妈还说了,要是错过这机会,我那伯伯还真不一定敢把我弄进供销社了。” 林巧枝此刻心情也有点愉悦,磕着瓜子。 她喜欢这种感觉。 有能力,有一点点话语权,能让事情按照她希望的方向稍稍改变。 “孟主任,您找我?”林巧枝从宁珍珠家出来,意外的看着在路口等她的孟主任。 孟主任打着手电筒带她回了家,闲话家常两句,才开口道:“孟主任想请你帮个忙。” 林巧枝半点不犹豫,眼眸晶亮:“您说。” 一点糕点怎么够表达她心里的感激和崇敬! “私人的忙。” “私的公的都没关系呀!” 孟主任见她甚至有点期待的眼睛,笑了笑,又伸手按住眉心,“我有个亲戚,托到我这里。她家里有人不得不下乡了,是个比你大两岁的女生,想找人学拖拉机。” “这就咱俩,也不怕和你说,她还想找我搞一台拖拉机,想想我就头疼。”有计划、有指标的东西,哪里说有就有。 林巧枝愣住了,几息之后,才稍稍反应过来,这是想带着拖拉机和驾驶维修的能耐下乡? 但凡遇到当地没有拖拉机,或者水平差的,那就不是下乡知青了,那简直是下凡的青苗神。 她梦里怎么没有听说这么震撼的事?一点音信都没有。 她确信梦里没有。 如果真有,她但凡听到一点点消息,都绝对不会空着手下乡的。 “说来也巧,她家也是看了你那张报道,看到你说的‘女孩也能学钳工,学拖拉机,能干想干的所有事’,才忽然生出的大胆想法。” 林巧枝听了,有什么东西在脑子里一闪而过。 红旗厂,厂校学生……被保护下来了,因此梦里家属院女孩更多的下乡比例。 林巧枝抓住孟主任的手:“咱们把这个私人的忙,变成公家的吧!” 第30章 坏了有我修! 《红旗牌拖拉机维修百问…… “咱们把私人的忙, 变成公家的吧!” 林巧枝脱口说出这句话的瞬间,脑子里很多零散的想法, 一下子就“唰”地串起来了! 私人的,公家的。 看起来都是“学拖拉机”,但名义不同,可就大不一样了! 私人要学,谁来教?用哪一台拖拉机教?用哪一片场地?怎么给看到的人解释,让大家伙不说闲话? 这要摆平多少麻烦,欠人家多少人情? “公家的?”孟主任揉着额角, 手略微停顿,恍然醒悟,“你——” “你这想法好!” 孟主任眼前一亮的拍手! 她就是干这个的, 怎么会想不到? “是我糊涂了。”孟主任失笑着摆摆头。 “不是糊涂,是关心则乱!” 林巧枝强调。 她知道这种感觉, 身处其中,哪里能全然冷静理智、镇定自若? 就好像她和江红梅, 那些打翻了调料瓶般的酸甜苦辣咸, 五味杂陈的酸楚, 一下下揉搓进心脏里,只苦涩得心悸难忍, 又没法排出。 一碰就疼,一想就酸。 她怯懦地不去剖开,只想远远离开那双揉搓她心脏的手。 关心则乱? 孟主任第一次被年轻孩子安慰, 这经历着实稀奇,便索性放松身体往后靠了靠,笑了两声,听着就知道她愉悦, “咱们巧枝也长大了。” 她看着林巧枝,眼神里带点欣慰,好像看见细嫩的枝丫慢慢扎根,生根发芽,逐渐抽出茂盛有力的枝条,“你要是有这个想法的话,我们家属院想学的应该也能找到不少。” 虽说真正的下乡浪潮还没有到来。 但现在已经开始陆续有人下乡了,都是暂时没有找到工作的知识青年。 孟主任想了想,给林巧枝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 譬如一车间的周家老三,周美美,小学文凭。 “我记得她,好像是跟着她爸招工进来的,小时候在村里念书,后来跟不上,初中没念下去?”林巧枝试着回忆。 孟主任叹了口气,“说是村里念书,其实就认识几个字。” 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了,想等着厂里招工,可惜一直没等到。 还有那种毕业了一两年的。比如红旗厂就有个特殊的,高考没考上,工作也没找,家里供他复读,在复习考大学呢,然后政策下来,高考取消了。 林巧枝瞠目结舌:“我怎么不知道。” 孟主任神色唏嘘,有点扼腕,摇了摇头:“复读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谁家会到处去宣扬。而且你天天钻在车间里,哪里能知道这些事。” 目前就是动员这类“闲散”的无业知识青年。 …… 林巧枝想了想:“咱们还是用自愿报名的方式吧。” 譬如这个高考复读的,人家手是握着笔写字的,指不定下乡可以找个村学校老师当当,不一定愿意来学。 孟主任点头,她自如道:“有几个女孩那边,如果有问题的话,我去做工作。” 简单沟通过后,孟主任就让林巧枝放心回去休息了,“这事我办就行了,你放心去做你的精密零部件。” 她可是听说了。 这活儿压力大,许多人都看着呢。 “行!” 林巧枝也爽快应了下来,孟主任干了这么多年妇女主任,可不需要她来教。 她只发自内心的骄傲,朝孟主任笑着回首亮嗓:“我们可是红旗厂子弟!” 就该有红旗厂的风范,就该和别的知青不一样! 让人瞧见了,就由衷赞叹:“不愧是红旗厂。” 梦里她很彷徨,很迷茫。 但现在,她好像明白了那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迷茫一扫而空。 她们这些知识青年,确实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隔天。 就听到消息了,孟主任为响应政策号召,提出希望能给即将下乡的厂子弟做培训的事,“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们红旗厂的子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带着我们红旗厂响亮的名号,去往祖国广袤的土地!” 他们不仅仅是去下乡,更可以肩负起传播红旗厂名声的责任来。 在孟主任的设想和说法里。 日后厂子弟一批批,将去往五湖四海,扎根各地。 如果他们都带着精湛的技艺,立足于一片片乡村土地,维修,保养,教农民兄弟如何更好的使用柴油机、拖拉机……将红旗农械厂的旗帜,插满祖国大地。 孟主任更为大胆的构想里。 发展到后期,可以按照地域片区,选出大区带教师傅,成立各地党支部,交流互助,增进经验技术,组建教学团,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让所有红旗厂出厂的农机,再也没有任何维修保养的后续问题。 这饼画得又大又圆,又香又甜。 孟主任在大会上激情澎湃,雄心勃勃:“届时,我们甚至还能超越长春拖拉机厂,天津拖拉机厂,一跃成为‘中国三铁牛’中的领军鳌头!” “啪啪啪啪啪……” 大会上是一片激动的热烈鼓掌。 作为南方老大,行业老三,红旗厂谁不想超越北方老大哥? 而且这件事需要费什么心血,需要投入非常多的资金和装备吗? 不!需!要! 带教师傅,厂里多得是! 拖拉机,厂里多得是! 下乡知青,厂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 厂里大会飞快的通过了这个提议。 命令传达下来。 其中有一条,厂子弟作为知青下乡,若当地缺乏拖拉机、柴油机,红旗厂将优先供应。 这个“优先”就很讲究了,厂里为此设立了一个加分政策,排队等候的农村地区,被分配了红旗厂知青,排队优先级+10分。 并将此“+10分”列为厂里给工人的福利。这年头,所有国营厂都给工人分福利,小到吃穿,大到分房,区区一个排队优先级,并不惹眼。 并且在厂子弟学习培训的过程中,如果表现优异,还能再取得一定的加分。 厂职工都挺高兴,竖起大拇指夸:“放眼整个江

相关推荐: 神级古武   沈浪夏淑怡相亲失败后富婆试图走进我心房小说大结局   十项全能的我只想平静生活   总有食材想吃掉我   对门的女人[GL]   火影之开局赛亚人血脉   豪婿无双   取君悦之一回眸   情栬生活   本小姐姓张,嚣张的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