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云笈真箓 > 第265章

第265章

,你可千万不能死啊,我们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从萧锐被抬进太医院开始,王汲善每天都跟叔父王硅打听萧锐的死活。 虽然郑子和被踩成了肉泥,而且被骂了祖宗十八代,郑家也跟着被百姓恨,但郑家的郑叔平却很开心,“不错,不愧是我郑家的儿郎,谁说萧锐不可战胜?此次子和虽死,却无憾了。” “萧锐,你若是就此死了,我郑家跟你的恩怨一笔勾销。若是不死,呵呵,早晚我们还要找你报仇!” 这么多人惦记萧锐,他具体怎样了? “怪事,侯爷脉象平稳,已经脱离了危险,怎么就是不醒呢?”太医院的王院长一遍遍的撸胡须,山羊胡子都快被捋光了。 嗯……这一觉睡的,踏实! 萧锐一个长长的懒腰,王院长呆立当场,仅剩的几根胡子也没保住。 “侯、侯爷,您醒了?” “嗯,醒了。” “您可吓死我们了,足足昏迷了三日……” “不不不,没有,第一天晚上我就醒了,就是太困又睡了。” 噗…… 第一天晚上就醒了?又睡了?我这…… 萧锐一把捂住了王院长的嘴,“老王,千万别说出去,就说我是昏迷的。如果让我三位夫人知道我装睡……咳咳!” “嗯嗯,知道知道。”王院长眼神示意,一副男人都懂的姿态。 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小声说道:“侯爷,您再昏一下,我去叫人。” 片刻过后,整个屋子都挤满了人,萧锐心说还不如继续睡呢。 “别住太医院了,还是搬回庄子养伤吧。” 襄城提醒道:“夫君,父皇说了,等你醒了立刻通知他。你等一下,父皇快到了。” “哦哦……那你带大家先出去吧,一会儿我跟陛下有话说。” 李二快步走了进来,坐到病床边上,一把就握住了萧锐的手,“怎么样?有事没事?那个郑子和……哼,朕小瞧了他。唉!” 萧锐小声说道:“那货没死。我自导自演了这么一场戏,就是为了保住那货一命。” 什么?你…… 李二惊呼起身,气得真想一脚踹死这货。 “岳父、岳父……疼、疼……别打了,我受伤可是真的!”萧锐连声告饶。 “害我们担惊受怕整三天,你若是不给个交代,朕饶不了你!” 萧锐小声说道:“郑子和说了一个毒计。” “他给你出毒计?” “不,是五姓七望在背后生的毒计,针对我们恩科的。”听完萧锐的娓娓道来,李二背后冷汗直流,还真是毒计。 原来,这就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既然知道了他们的谋划,那我们就可以提前布局破局了。”李二心里有了底,“那你还留着郑子和那个祸害作甚?那小子死不足惜!” 萧锐双手一摊,“岳父,我们太忙了,哪里顾得上陪王汲善那个小子玩?留着郑子和在暗中使坏吧,他恨王汲善入骨,肯定不会让那小子好过的。” “坐山观虎斗,看他们内乱才有意思……” 李二白了一眼:还是你坏! 第三百九十九章 恩科 臣,国子监祭酒孔颖达呈奏陛下,大唐首届恩科报名考生两千九百八十七人,今日已经全部送入考场,本次恩科共分上下两场,一场考核蒙学经典的解读,一场考核教书育人的方法…… 看着孔颖达的奏疏皇帝龙颜大悦,将近三千人了,真想把这些人全都招纳进来。 可惜不行,这些人是送下去播种的,并非所有人都适合给人当老师,好老师是领路人,差老师是毁途人。所以还是需要经过遴选的。 “辅机,走,今日事务先放一放,随朕去考场看看。” 李二带着长孙无忌走出了太极殿。 恩科考场内,不少考生都是相熟的,因上次科举而相熟。大家都是科举落第,因此决定出来考恩科,教书五年就能入朝为官,太划算了。 大多数人考十年未必能考上。一生穷困潦倒的比比皆是,最终还不是回到原籍当个穷酸私塾先生? 与其回去当个私塾先生,不如给朝廷当个学堂先生,将来还有份功名,前途光明! “三年不第,本想投笔从戎去打突厥,没想到突厥那么不经打,被冠军侯拿下了。原以为我鲁开蒙今生再无报国之日,不成想陛下开恩科纳才,今日必定是我鲁开蒙的发迹之日!” “开蒙兄,今日你定能高中,恩科考的是启蒙三册,正应了你的名号。” “借各位吉言,祝大家都能高中!” …… 作为主考官的萧锐正在拿着名册挨个翻看,心中盘算着到底怎样才能分辩出沙子来?也不知道五姓七望掺了多少进来。 直接清除崔卢李郑王几大姓的考生?别扯淡了,人家就算再傻,也不会这么明显的派自己家的子弟下场。 头疼……萧锐揉着脑门。 “侯爷,陛下来了。”属官来报。 萧锐放下名录起身去迎接,李二和长孙无忌却并没有摆太大的仪仗,由孔颖达陪着走进了考场。 皇帝亲临?这是多大的恩宠和期许?往年的科举还没皇帝亲临呢。所有考生为之一振,看来陛下对恩科十分看重。 “陛下既然来了,那就给大家讲几句吧。”萧锐迎上来朗声说道。 李二心情大好,正有此意,于是走上高台发表了一段即兴演讲。 “诸位都是我大唐未来的栋梁。朕深知大家拳拳报国之心,但眼下大唐不仅仅是缺乏理政爱民的官员,更缺的是识字的人才。甚至许多郡县的官员还有不识字的,这如何行?” “所以此次恩科是请诸位到全国各地启蒙学问的,如果我大唐人人都识字,那遍地都是人才,未来大唐的兴盛,各位就是第一批播种的人,是最大的功臣!” 大唐万年…… 其中有军户人家的儿子,竟然敢带头喊起了口号。这可是考场,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定罪扰乱考场秩序。 幸亏萧锐反应快,打趣说道:“别喊别喊,都别跟着喊,考试呢,不是打仗!小子,你上过战场?” 那人嘿嘿笑道:“侯爷,小子没有上过战场,不过家父是您手下的老卒,跟您一起杀入过突厥王庭,天天听他讲故事。” “那你小子怎么弃武从文了?” “老爹说,突厥已经打完了,往后没得仗打,读书习文才能有出息。” 萧锐笑骂道:“胡老三这什么鬼主意?怎么能这么教育儿子?” “啊?侯爷,您怎么知道家父是……” 萧锐白了一眼,“你那张脸几乎跟你爹一个模子了,我还没老眼昏花呢。” 众人哄堂大笑。 “弃武从文可以,但如果考得不好,没有习文天赋,就给我滚回去营中老实习武。” 李二笑道:“大唐尚武,文武并重,无论习文习武,有出息的从来都是人,而不是文化。” 众人深以为然,没白来,皇帝亲自给上了一课。 “诸位继续答题吧。认真答,依心中所想、如实作答即可。这是选材,选你们去到各地当教书先生的,好的先生可以带出一大批好学生,差的先生却是误人子弟的。” “所以各自凭真实水平、测出天赋即可,无须太过介怀成绩。” 孔颖达朗声道:“安心继续答题,考试时间延长一刻钟。” 众人齐齐叫好。 回去的路上,李二感慨道:“如果这些人都能为国所用该多好?藏锋说过,一张纸也有其用处,所以无论才能高下,只是没放到合适的位置罢了。” 长孙无忌叹息道:“难!不仅仅是用人者知人善任的问题,关键还在个人,这里的所有人都不觉得自己才能不够,全都做着同一个宰相梦……” 宰相梦? 李二哈哈大笑道:“什么宰相梦?分明就是升官发财梦!” “不过嘛,只要他们能帮朕治理好天下,朕从不吝啬爵位和财富。” 长孙无忌点头说道:“冠军侯说过,直接谈钱和权并不可耻,谁都想要荣华富贵,大家都想要改变命运。” “陛下,朝廷做的不就是帮百姓改变命运吗?如果人人都能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那我们就真的做成了。” 李二眼神深邃道:“是啊,所以我们要搬走那座大山,让所有人都有机会争一争。” 一天的考试很快就过去了,萧锐是主考官,又是主阅卷人,所以这几天根本就没离开国子监。 孔颖达见他终日眉头紧锁,似乎并不是因为眼前的试卷,于是私下里去关心询问。 “我在想,怎样才能把里面的沙子找出来。” 找沙子? 孔颖达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哈哈大笑道:“侯爷,就这个事?难道您不知道,陛下已经找出办法了。” 什么?找出办法了?我怎么不知道?怎么找出的?什么办法? 孔颖达小声在萧锐耳边耳语一阵,“那些沙子可没听过正宗的启蒙三册讲学,他们会掺杂许多个人见解……其实都是各家自己的家学。寻常寒门、普通百姓出身的人,可发挥不了太多。”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萧锐分明从孔颖达眼中看到了强忍住的笑意。 没好气的将眼前的一堆书册试卷一推,“不早说!这里你管吧,我告假几日。” 啥?告假?你是主考官,又是主阅卷?你能告假? 孔颖达再抬头的时候,萧锐已经没影了。 第四百章 出手了 皇宫里面有个叫弘文馆的学堂,专供权贵子弟在里面就读,皇帝李二请了名师讲学,许多大臣都将儿子送去念书。 民间有句传言,说平民的孩子如果能就读国子监,就是一步登天了不得的大事。而真正的权贵都以孩子能就学弘文馆为荣。 可不知近来怎么了,好事者在后面又续了一句:大唐最顶级的书院,并非是国子监,也并不是弘文馆,而是萧家庄。真正优秀的人才,是跟在萧锐身边、关在萧家庄教导的。什么国子监、弘文馆?都是垃圾,废物! 弘文馆内,一群半大小子们整日闹腾,可今日不同,两个孩子打架,竟然打出了火气,教习颜师古当堂问案训斥。 “李恪,你先说,为什么要跟李奉慈打架?要知道,论辈分他可是你的叔父辈。” 李奉慈,十二岁,陇西恭王李博义的弟弟。是李渊大哥李湛的小儿子。李湛早亡,两个儿子都是弟弟李渊代为抚养长大。长子李博义成年后被派去陇西任职,次子李奉慈还未成年,就读于弘文馆。 李恪,皇帝李二第三子,由杨妃所生,同样十二岁。由于出身问题,外祖父是隋朝大业帝杨广,所以李恪这个皇子很尴尬。大家都忌讳他的身份,无人敢与他走的亲近。 李恪喜欢习武,浑身英气,是唯一一个被李二称赞说‘英武类我’的皇子,可这是弘文馆,教习颜师古最不喜那些打打杀杀,所以很犯忌讳。 免得先生的喝问,李恪倔强道:“是李奉慈先挑衅的,说弘文馆都是饭桶,真正的好学生才不会在这里上学。” “喂喂喂,李恪,老子只说你是饭桶,你可不要血口喷人。”李奉慈涨红了脸辩解道。 李恪指着李奉慈吼道:“你说这里都是,大家都听到了。再嘴贱我还揍你!” 颜师古拍着桌案呵斥道:“够了!成何体统?” “李奉慈,真正的好学生不会在弘文馆里念书?这话是你说的?” 李奉慈心虚地低下了头。 “那你说说看,真正的好学生,应该在哪里念书?” 李恪喊道:“他不仅侮辱我们,他还说这里的先生也全都是废物……” 什么??? 我儒家子弟最重守礼,不敬师长能行? “李奉慈,可有此事?” 看颜师古问的紧,李奉慈小声说道:“先生,不是学生说的,是外面都在传。” “传什么?” “都在传,说真正的好学生都在萧家庄念书。” 萧家庄? “就是冠军侯的萧家庄。外面说,全长安,不,全大唐最好的学堂在萧家庄,最好的先生是冠军侯。” 颜师古沉默了,片刻过后点头道:“说全大唐最好的先生是冠军侯,这没错,冠军侯的本事,无人不服。” “可你辱骂同窗,互殴厮打,扰乱学堂秩序,这是过错。罚你抄书十遍,门外站半个时辰。” 额…… 李奉慈灰溜溜的走出教室,心想,这老家伙真记仇,我不就是背后说你一句嘛,又不是我说的。 “李恪,同窗互殴就是有过,你也门外站一个半个时辰。” 李恪也被赶了出去。 留下的学生们开口问道:“先生,弘文馆真的不是大唐最好的学堂吗?” 颜师古沉默了,扫视一遍,所有学生都期盼着回答。 “李泰,你来说说看。” 小胖子李泰是皇帝第四子,他没想到先生会点名

相关推荐: 房车环游记   谍影逆战   首富从买栋楼开始林楚徐露   新月痕   神级护卫   彼岸通知单[无限流]   海贼之刀剑如梦   重生之名伶男妻   风云战史之三国变   垃圾堆里的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