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云笈真箓 > 第284章

第284章

?据说他们可是准备良久的。”襄城不解。 “是国舅爷出面,一番劝解,让他们看懂了形势,这才识趣退下。”老高解释道:“烦请公主转告长乐公主,就说陛下和娘娘多日不见小公主,很是思念,让她有空了多回去看看。” “嗯,劳烦高内侍了,我一定劝回小妹。” 送走了内侍老高,襄城找到萧锐,“行啦,别躲啦,不是父皇找你。” 随即说了吐蕃离开的事,萧锐嘀咕道:“怎么会这么轻巧?没理由呀!” 的确没有这么轻巧,吐蕃人还没来得及跟皇帝辞行呢,就有人暗中约见了禄东赞。 第四百三十六章 报应来了 “千里迢迢从吐蕃来到长安,足足走了小半年吧?就这么灰头土脸的回去了?” 禄东赞盯着眼前之人,似乎想要把对方看透。但看了半天,也没能看出对方是什么来路,普普通通的商人打扮? “阁下何人?直接说明来意吧,我们马上就要走了,没有太多时间浪费。” 对方不想透露身份,淡定的给禄东赞倒了一杯茶,“我是个商人,今天请相国来,是有桩买卖想谈。” 买卖? 禄东赞起来就走,心说我堂堂吐蕃宰相,不是铜臭商人,你找我来谈买卖?神经病吧?也就是在长安,这要是在吐蕃,你已经被剁碎喂狗了。 “相国且慢,如果是能帮你和亲的买卖呢?”那人叫住了禄东赞。 禄东赞果真站住了,回头重新打量,“你能促成和亲?呵呵?一个商人?” 语气中满是轻蔑,可对方也不生气,伸出两根手指,“没错,在下只是一个商人,一个消息商人。今天来找相国,是有两条消息,你一定会买。” 消息商人? 禄东赞来了兴致,缓缓走回了茶桌前坐下,端起茶杯咂了一口,“你怎么就笃定,我一定会买呢?消息?吐蕃在大唐也有暗桩,什么消息我们拿不到?” 那人笑了,坐下喝茶就表示可以谈。 “那我就先透露一点吧,当交个朋友。” “这第一件事,应该是相国和吐蕃最感兴趣的:大唐除了长乐公主,其实还有其他适龄的公主。而且相比于长乐公主,娶走和亲更容易。” 嗯? 禄东赞一听,立刻就警觉起来,他想起了上一个给自己推荐长乐公主的人,那人分明就是不怀好意。现在倒好,我们马上就要走了,又来一人给我们推荐公主?该不会是一伙的吧?还嫌我们被坑的不够惨? “不用了,这一趟我们已经够狼狈的,和亲的事以后再说。” 那人劝道:“相国不信在下?没关系。其实吐蕃真的在乎是哪位公主吗?随着公主过去的嫁妆才是你们最想要的吧?” 禄东赞起身再次拒绝,“本相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呵呵,在下说的这位公主,如果能嫁给吐蕃,她的嫁妆未必就比长乐公主的少。哦,对了,如果您看不上,很可能就要被人捷足先登了,听说还有其他国家求亲的人正在赶来。无妨,相国既然不喜欢,那这买卖不做就是了,无非就是吐蕃晚上几年再发展而已,小事。” 那人的话,将禄东赞重新拉回了茶桌前。 “你确定这位公主我们吐蕃一定能娶到?”禄东赞动心了。 对方摇头:“在下只是消息商人,能保证给提供最全面、最快人一步的消息,至于能不能把握到机会,还要看您的手段。” 禄东赞犹豫了,他在衡量值不值得花钱。 那人继续拱火道:“当然了,如果相国不嫌弃,需要请人暗中出手帮忙,那没问题,这世上没有花钱办不成的事。” 禄东赞笑了,“看来,你不是个纯粹的商人。开个价吧。” 那人伸出一根手指,“消息,加请人帮忙,一共一万两银子。” 一万两? 禄东赞心里咯噔一下,真贵! “一万两,能包办成吗?” “不能!” “不能?那我还找你们帮忙作甚?”禄东赞有些不满。 那人认真道:“相国,世上可没有什么事情是能打包票的。我们请人给您帮忙,可以给您解决很多麻烦,花了钱增加几成的胜算、甚至合作促成大业也不是不可能。” “这买卖嘛,不仅仅看金银实力,有时候也看缘分,当然,最重要的,在下以为要拼眼力。” “一万两您如果嫌贵,没问题,消息费用一千两,帮忙的事权当没提过。” 禄东赞重新打量起对方,心说这还真是个商人,分明就是激我呢。 没有接茬,禄东赞问起了另一个消息,“刚才阁下说有两个消息,另一个是什么?” 那人哈哈大笑起来,“相国,您如果做买卖,一定是个顶级商人。想不花钱就得到我两个消息吗?” “以相国的能耐,我如果告诉一点,您回去找暗桩仔细一调查,怕是根本就不用花钱了。” 禄东赞也哈哈大笑了起来。 沉默片刻,咬了咬牙:“好,一万两,刚才那个消息,本相要了。” 对方仿佛早就料定一样,从怀里掏出一封密信递了上去,禄东赞接过,直接打开看了起来,看完之后满是惊讶,“你就不担心我拿了消息,不给你钱?” 那人暗骂不要脸,你拿到信的时候怎么不问?现在看完了问我?怎么,真的想试探一下能不能赖账? 强忍着作呕的感觉,商人笑道:“相国不会。生意嘛,没有信任何来生意?做成了交个朋友,做不成的话,也不要做仇人,您说对吗?” 两人都不是什么好人,说话明里暗里都是在相互试探。 禄东赞也在心中骂娘,这特么是在要挟我呀?怎么?我不给钱,你们还想留下我?你们大唐皇帝都不敢…… 等等…… 明白了,他的意思是,到时候会反着来,阻止我们和亲? 禄东赞恍然大悟。 于是换了一副嘴脸,“不就是一万两银子嘛,我们吐蕃很穷,但还是拿得出一万的。说个地方,随后本相让人送去。” 说完,站了起来,“合作愉快,告辞。” “相国,第二个消息是有关大唐冠军侯萧锐的,他要开设一个书院,教授他那一身的本领,您不感兴趣吗?”商人开口喊道。 我特么…… 禄东赞再次停下了脚步。 没好气的回头问道:“开价吧。” “老价钱,单纯的消息一千两,如果请人帮忙办事,一万两。这件事不同于和亲,送一个学生去书院,比较简单,大概有九成的把握。”那人直接就掏出了信封,另外还有一个写着地址的纸条。 禄东赞这次没有当面打开,而是拿了信封和纸条,直接转身就走了,他害怕再多留一会儿,自己吐蕃的家底都要被掏空了。 “两万两明日就送到。” 回到鸿胪寺的第一件事,禄东赞就是派人联络吐蕃的暗桩头目,除了调查两件消息的真实性之外,还要调查这个消息商人是什么来路? 第四百三十七章 他们约好的吗? “陛下,西北传来消息,说西突厥可汗莫贺咄,亲自带领着使团,正在赶来长安的路上。按照路程计算,现在估摸着已经过了灵武,再有十来天就到了。”房玄龄来报说。 李二不解道:“西突厥的莫贺咄?他来长安作甚?” “和亲!” 什么? 李二现在听到和亲两个字就头疼,刚赶走吐蕃一伙子人,现在又来个西突厥?而且还是莫贺咄亲自前来?朕有多少女儿够外嫁的?这么上赶着当我女婿? 房玄龄介绍道:“早在贞观元年的时候,西突厥就曾派人前来和亲,但被颉利派人拦路阻止了。现在颉利覆灭,西突厥也被莫贺咄一统,他们来和亲不奇怪。” 李二叹息道:“房卿,朕是舍不得女儿外嫁的。有什么办法推了这件事吗?” 思考了一下,房玄龄开口道:“要不……再请侯爷出马?” 李二无力的说:“再让那小子去把人打一顿?传出去,我大唐的声名岂不是全毁了?” 房玄龄笑了,“不,陛下大概是忘了,当年侯爷千里袭王庭,借道西突厥,从玉门关回国。” “那时的西突厥还是一盘散沙,被颉利压得喘不过气。是侯爷带着三千铁骑支持莫贺咄,让他从一个小部落的首领,做到了西突厥的新任可汗。现而今我大唐灭了颉利,威压四方。莫贺咄虽然一统西突厥,实力壮大不少,但想来不敢捋我大唐的虎须。” “见了侯爷,莫说他一个西突厥可汗,就是当年的颉利,也要掂量一下。” 听到这里,李二稍稍放下心来,点了点头,“那就让他去试试吧。” 房玄龄:可是侯爷还在禁足。 李二笑骂道:“告诉他,吐蕃人已经走了,他小子就别再演戏了,装模作样给谁看?” 房玄龄也哈哈大笑了起来。 就在这时,长孙无忌快步走了进来,“陛下,情况不太妙,玉门关来报,说高昌国太子鞠智盛带着礼物和使节团正在来的路上。按照脚程计算,再有半个月就到长安了。” 高昌?这不年不节的,他们来作甚? “和亲!” 什么? 李二愤怒道:“他们这是商量好的吗?接二连三的来和亲?朕有那么多女儿外嫁?让他们滚回去!” 长孙无忌跟房玄龄对视了一眼,同时劝道:“陛下三思!” “怎么?你们是同意和亲?”李二不满道。 长孙无忌连忙解释:“当然不是,我们当然反对和亲。陛下,此事有蹊跷,往常即便是有和亲,也是多年不见一次的,最近一段时间,周边小国竟然同时赶来和亲?即便是他们真的有这个意向,也不该这么凑巧的同时来。” 房玄龄点了点头,“说他们不是约好的,怕是没人相信。可他们之间相隔很远,且未必和睦,这种事如何约好?” 长孙无忌:“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有人在背后算计!” 房玄龄:“不错,而且可能是我大唐的人!” 听完两个智囊的分析,李二面沉似水,他也想到了,事出反常必有妖,这是有人要在背后捅刀子呀。 长孙无忌劝道:“陛下,只有让这帮牛鬼蛇神都来,把他们凑到一起了,我们才有机会找出是谁在幕后使坏。” 点了点头,李二叮嘱道:“去告诉萧锐,好好禁足反省!” 二人笑了,这哪里是让他禁足?分明就是让萧锐趁着禁足的幌子,暗中调查。 既然是有人暗中谋划,那就不可能仅仅西突厥和高昌。两天不到,东北传来消息,高句丽王特使渊盖苏文、百济国王子扶余义慈都在来的路上。甚至那吐蕃人赖赖巴巴,一直就没真的离开。 李二彻底怒了,一定要查出是谁在暗中搞事情。 萧锐也感觉很奇怪,幕后之人不长脑子吗?皇帝根本没有适龄的公主好不好?哪怕是长乐公主也还差一岁呢。 大朝会上,各国使臣聚齐,纷纷表示了求娶大唐公主、以稳固跟大唐睦邻的友谊。 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上赶着做你女婿,是为了稳固两国关系,你能说什么?而且人家的姿态放的很低,比如说百济,直接就说日后两国可以父子相称,脸都不要了,你能挑出不是吗? “要说各位千里迢迢来求亲,公主嫁给各国王子或国主,也是门当户对。可是,朕没有适龄的公主嫁给诸位。所以……” 这时渊盖苏文站了出来,“皇帝陛下,只要能够两国结亲交好,不一定非得皇帝的公主。” 哦?这话是什么意思?给你一个普通百姓的女儿,到你高句丽去做王妃,你们愿意? 渊盖苏文是个文武全才的博学之辈,“下臣听闻,中原有昭君出塞的美谈。据说历史上的王昭君就不是皇帝的女儿。” 长孙无忌站了出来,“贵使,史书记载王昭君是汉朝宫里一名侍女,皇帝赐封的公主。当时的匈奴王并不清楚底细。但现在可不同,我大唐跟大汉也不同,如果我们把一名宫女嫁给你们高句丽王,你们愿意吗?诸位王子愿意吗?” 大家纷纷摇头,当然不愿意。 渊盖苏文接着说道:“普通侍女当然不行,但只要能促进两国邦交,在大唐选出一位身份对等的适龄女子,也不是难事。就比如皇室宗亲?” 嗯??? 李二眉头一皱,这伙子人憋着什么坏呢?皇室宗亲? 长孙无忌开口问道:“大对卢何意?” “下臣的意思是,可以从皇室宗亲之中选一名女子嫁到高句丽,比如某位亲王的女儿,一样的身份尊贵,一样的门当户对,我们一定会善待有加的。”渊盖苏文对于中原文化学习的很好,此时他不像是个外国特使,更像是一个礼部官员。 听到这话,李二只是皱眉,在场的亲王心头一紧,暗道不妙,

相关推荐: 想要宠你   彼岸通知单[无限流]   房车环游记   给豪门纨绔塞男科名片后[娱乐圈]   惊世毒妃   刀噬诸天   娇宠成婚   独宠,我的冷漠公主   乘剩追击,剩妻我们闪婚吧!   说你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