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云笈真箓 > 第419章

第419章

银子,所有的材料都是赊欠,未来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能还清。”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叹服,仅此一项,足见侯爷对教育的用心,这所无类书院,虽未招生,却已经走在当世顶尖了。 老李渊拍了拍萧锐的肩膀,慈爱的说道:“孩子,苦了你了。” 萧锐笑了笑:“皇爷爷,哪里是我的功劳?都是陛下的支持,若不是朝廷作保,这笔天价巨款我可借不来。” 李二哈哈大笑道:“你小子年纪轻轻,却不愿入朝为官出力。既然如此,那就让你好好办书院,给朝廷还二十年的债,省得你天天钓鱼偷懒。朕还没到养老钓鱼的那天呢,你岂能闲着?” 萧锐讪讪一笑,却没有当面吐槽。 被儿子搀扶着的杜如晦看到萧锐吃瘪,开口换了个话题解围:“原本我们以为书院是传道授业解惑之地,可侯爷却有不同见解。他说书院只是个帮孩子们护道的地方,给他们提供衣食无忧的环境、一切能用到的书籍技能,保证他们想学什么就能学到什么,仅此而已。” “侯爷认为,学生就像一块干布,书院就是一碗水,把干布投入水中,学生可以尽情的从碗里吸水,能吸收多少,就看个人天赋和努力了。” 哦?这种教育理念,好像跟当世的大相径庭啊。 不少人陷入了沉思,很多人看向了国子监祭酒孔颖达。 孔颖达也表示不解,“侯爷,您不是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吗?如果全都靠学生自学,那要老师作甚?还如何传道授业?往圣先贤的学问,如何传承延续下去?” 萧锐哈哈大笑道:“传道不是填鸭灌输。若一人不喜数算,您却把他按下了学习十年数算,虽然也能学成高手,但却不能让此人迈向绝顶,因为他的天赋不在此。” “无类书院的教育理念与当世不太一样,发扬天赋是特色之一,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兴趣,哪怕此人学习一辈子,又能有多大的成就呢?” “至于圣贤传承?呵呵,不用担心。书籍在那里,圣贤的传承就在那里,我大唐最不缺的就是人,总有人会带着与生俱来的天赋,选择哪一门最喜欢的学问,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圣贤找到得意的隔代真传。” “填鸭式的灌输教育,不能算传人,最多只能算是继承者罢了。就好比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可都不是师承关系,但也只有这样的,才能青出于蓝,将一门学问发扬光大。” “为何自荀子之后,儒家至今都没有圣人出现?我想,与此不无关系。” 萧锐此言振聋发聩,更多的人陷入了沉思,包括孔颖达。 聊到这里,时间有限,萧锐不愿继续跟这帮人辩论教学理念,接着介绍起书院的教学,“书院一共教学五年,第一年是所有学生在一起上课,教一些实用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让学生们了解诸子百家,然后从第二年开始,大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哪一家了。” “当然了,如果是天才、或者学有余力者,可以兼修多门。若真有本事,哪怕是一人把书院的学问全都学完,也不做限制。” 一人精通百家?世上怕是无人能做到。 谁说的?眼前不就有一位吗?侯爷就是这样的天才! “刚才孔祭酒问我,书院的老师是做什么的?我打个比方,诸位看到那天上的太阳了吗?若学问的顶峰是那太阳,那书院的一切,包括书籍、老师,都是帮助学生上天逐日的梯子。” “在学生的学问不如老师的时候,老师是帮学生答疑解惑的。有朝一日,学生的学问超过老师,那能给学生解惑指路的,就只剩下先贤书籍了。若有一日,学生的学问超过了先贤,那就是找到了自己的道,只能他们靠自己探索前行了。求道的路上,注定的孤独的。” 嘶…… 随着萧锐的描述,众人仿佛看到了一个踩在书册搭成的天梯,天梯上一个踽踽独行的人影,一步步的爬向太阳。 不愧是冠军侯,不愧是天下第一人,办一家书院,也如此天马行空。上天揽日?换个人,怕是想都不敢想的。 看着成功忽悠住了众人,萧锐满是得意,然后话锋一转,“不过嘛,为了督促学生们勤学苦读,避免他们虚耗光阴进来混日子,书院是有出师考试的,五年时间,若是不能通过出师考试,可以给机会多修三年,三年里一年一考核,若是多读三年还不能出师,呵呵,要么是书呆子,要么是学术混子,两者于国于民都是无用之物,将会被书院除名。” 不少文官劝解道:“侯爷,是不是太严苛了些?俗话说十年寒窗苦……您这里八年时间……” 文官们担忧学习时间短,许多人学不成才,混个半瓶水,岂不是大大的浪费?应该给每个学生足够的时间,全都培养成人才的。 但武将们却赞成说道:“侯爷此言有理,若是八年时间都不能在这里学出个名堂,那一定是没有用心。继续留下来,除了空耗粮食,百无一用,该踢出去。什么十年寒窗苦,读书能有我们习武吃苦吗?我们习武三五年也能出师了,更何况八年?” “打打杀杀怎么比得了读书?让你们打架行,但让你们背书试试?”有人吐槽反驳道。 眼看着文武两派就要吵起来,萧锐赶紧叫停,“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是为了督促学生们求学积极性的。书院规矩如此,若是不认同,那就是不适合在此地就学,书院是培养人才,将来给大唐出力的,不是供他们休息享乐的。想皓首穷经可以去他处,躲在家里闭门造车,一本书读个六十年,也无人管的。” “哈哈,彩!还是侯爷说话在理,没规矩能行?”武将们开怀大笑,一众文官却若有所思,好像侯爷说的有道理,如果不限制时间的供人在此就读,不仅是浪费书院的资源,而且于国于民也没有任何益处。 “说了半天,差点忘了时间,说好的边吃边聊的。诸位,按秩序排队吧,咱们先吃饭,吃完了饭接着聊。” 啥玩意儿?排队? 众人纷纷傻眼,我们来是吃饭的,你这里摆满了八仙桌,大家坐好你让人上菜就行了,还排什么队啊?真当我们是学生了? 第六百九十一章 排队吃饭 就在这时,食堂最里面的一个窗口陆续出现了干活的厨子、小厮等人,有人在忙着抬饭菜,有人在忙着安排人手负责窗口打饭。 萧锐亲自处理排队秩序问题,“诸位,大家现在可不是官员,是来参观吃饭的学生,这是学校食堂,不是酒楼。按秩序排队才有饭吃,如果只是坐在餐桌前等着,那等到天黑也是饿肚子。” “侯爷,是不是跟军营之中排队吃饭一样啊?可我们没有碗筷,怎么吃饭?”程咬金大声问道。 萧锐哈哈笑道:“不错,正是效仿军营的规矩。各位看到门口两侧的大桌案了吗?那上面一个个四方的木质托盘,内嵌有五个粗瓷陶碗,大家一人领一个,然后按秩序到这边的窗口排队打饭。” “书院讲究自强自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可别指望带着小厮下人伺候着。对了,每人准备好十文钱,一手交钱一手交饭啊。” 啊?十文钱?我们出来参观的,哪里带钱了? 我带了,不过都是银子,没有带铜钱…… 众人议论纷纷。 皇帝李二朗声道:“不用为难,今日书院落成,朕高兴,所以中午这顿饭敞开了吃,朕请客掏钱。藏锋,也别一个个算了,到时候直接报个数目,走宫中账目即可。” 众人纷纷感谢皇帝。 尉迟敬德咧着大嘴大步朝着门口走去,“哈哈哈,既然跟军中吃饭一样,我老黑先来。” 嗯?你先来? 程咬金一把将人拽了回来,“老程,你拽我作甚?别跟我抢。” 程咬金真想捂住眼睛装作不认识这货,“老黑,你慌什么?当然是陛下和太上皇先来。” 啊? “咳咳,那是、那是……”尉迟敬德连忙跟着程咬金站在了一边。 李二哈哈大笑道:“今日不论君臣,大家都是学生,自便即可,不必拘谨。敬德、知节,你俩先来。” “得令!多谢陛下。”尉迟敬德爽快的朝着门口跑去。 有了这俩带头,其他人也不再拿捏,有秩序的去那托盘,然后跟着萧锐一起排队打饭。 学着萧锐的样子,三个菜一个汤,然后剩下那个粗瓷陶碗里面盛饭,或者要两个胡麻饼、馒头什么的。 萧锐带头打饭,却不是给自己吃的,而是召来了太子李承乾,将托盘交给了他,“承乾,来来来,把这一份给老爷子送去,他年纪大了,不能排队,你照顾着点。等下我帮你带一份吃的。” 李承乾连忙接过,然后照顾着太上皇老李渊找了个地方坐下。 老李渊满意的点头,“行了承乾,你也去排队吃饭吧。” “没事的皇爷爷,姐夫说等下帮我带一份过来。我陪着您。”李承乾孝顺的说道。 旁边的内侍老王劝道:“太子殿下,这里有老奴呢,您也去吃吧。” 李承乾摇头道:“这可不行,姐夫说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允许带书童和仆从伺候。我伺候皇爷爷是合规划的,你就不行。王内侍你也去排队吃饭吧。” 这如何使得?老奴就是…… 老李渊摆手道:“听太子的,你去按规矩排队,自己找地方吃饭即可,不用伺候。” 窗口这边,有人闪身给萧锐让位置,“侯爷,您先来。” 萧锐摆手道:“不及,各位先来即可,今日我是东道主,大家初来乍到,当然要照顾各位吃好。敞开了吃,饭菜管够的。” 这边聊着,旁边的队伍时不时的惊叹连连,“我要那个,那个……那是醉仙楼的红烧肉吧?给我多来点!喂,你勺子别抖啊……” “那是烧豆腐?烩羊肉?我的天,竟然全都是醉仙楼的炒菜,这样的饭菜,一荤两素,还带个汤?十文钱绝对不贵,简直是太便宜了。” “可不是嘛,这要是在长安醉仙楼吃一顿,少说得十两银子……” …… “侯爷仗义,原本还以为十文钱一顿饭,侯爷黑心赚钱呢,现在看来,这是赔本买卖呀!” 赔本买卖? 想什么呢?侯爷什么时候做过赔本买卖?我相信侯爷的话,他说这是成本价,那就是成本价,不赚钱也不赔钱。 啊?这是成本价?如果这是成本价的话,那醉仙楼的饭菜…… 嘶……十文钱的成本,醉仙楼敢卖出十两银子来?这是千倍利润啊…… 黑!果然是黑心商人! 七嘴八舌的,很快萧锐就被扣上了黑心商人的帽子。 萧锐也没想到,只是让他们体验一下大学食堂,怎么就变成了三幺五打假了? 还真有些个胆大的,直接大声喊着发问:“侯爷,这顿饭如果真的成本十文,那你醉仙楼的饭菜可就太黑心了啊,得赚多少啊?” 一时间,排队的人全都愣住了,所有人都停下手里的活计,纷纷看向了萧锐。 萧锐心中吐槽,面上却丝毫不慌。 “诸位,这炒菜的手法是醉仙楼一样的,但食材、分量、环境、服务等等,可完全不一样的。这里饭菜的分量、口味,也就醉仙楼一半水准吧。” “虽然醉仙楼卖的贵,但那是酒楼,开在热闹繁华的西市,寸土寸金的地方,跟这里可没法比。在醉仙楼的话,一荤两素,外加一个汤,大概能卖到五到十两银子,贵是贵了点,但却是每一样都单独精工细作出来的。” “这里都是食堂大锅炒出来的,一锅能出百人分量,所以成本就低。” “再有就是,这也算是对本书院学生的一种鼓励,有了这等便宜又美味的饭菜,不仅仅能让书院里面的孩子吃好,还能吸引书院外面的孩子对这里的向往。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呢?” 这个解释,还是能让人信服的,大锅菜确实成本低。加上为了吸引学生过来就学,有点其他方面的优势特色,也是应该的。 很快,几百人分成十队,大家都成功打完了饭菜,而且这种排队吃饭,自给自足的方式,给人一种十分新颖的体验,不少人都拍手称赞,这样也不错。平时被人伺候惯了,差点忘了自己的手脚。 “嗯!果然好吃,虽然比不上醉仙楼,但可比长安城普通的酒楼强多了。十文钱的价格,简直太便宜了。” “侯爷,这食堂的伙食很好,下官能不能给您提个建议?跟你这帮厨子说说,打饭的时候手别抖,我这碗里都没盛满。万一有那些个饭量大的孩子,菜不够吃怎么办?” “嘿!没错,我

相关推荐: 房车环游记   谍影逆战   首富从买栋楼开始林楚徐露   新月痕   神级护卫   彼岸通知单[无限流]   海贼之刀剑如梦   重生之名伶男妻   风云战史之三国变   垃圾堆里的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