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云笈真箓 > 第428章

第428章

手虚扶:“二郎,起来吧,为父是大限之期到了,天意难违啊,不怪你。” 什么??? 李二难以置信的转头看向了萧锐,萧锐叹息一声,转过头去,“天人五衰,药石难为。最多一天了。” 什么?? “你、你怎么看护的?为什么不早点发现?”李二愤怒的呵斥道。 老李渊拉住了儿子,“二郎!藏锋他尽力了,传言天人五衰多是突发,毫无征兆,人力难及,不怪藏锋。” “父皇,儿臣这就召集能人异士,一定……” 不等李二说完,老李渊就打断了他,“不用了,你有心即可,为父是真的要走了。这几日多次梦到你母亲……” 唉…… 说着,朝着萧锐等人摆手:“你们先退下,我跟二郎交代几句。” 萧锐等人全都退下,并且守在大明宫门口,哪怕是长孙皇后匆匆赶来,也被暂时拦了下来。 室内,老李渊拍了拍身边,示意儿子坐过来,然后拉着儿子的手平和的说道:“二郎,你、你很好!这些年,大唐十分不易,你更为不易,只有为父能理解你的艰辛。” 李二潸然泪下,“父皇,说好的,孩儿要让您看到大唐盛世的。” 老李渊爽朗笑道:“已经看到了。如今大唐威压天下,四夷卑服,国内祥和,欣欣向荣,已经是盛世了。这些,都是你十几年来夙兴夜寐的辛劳换来的。你比为父做的好。” 情到深处,李二跪倒在李渊脚边,恳切的说道:“父皇,孩儿不孝……当年大哥那件事……” 老李渊伸手抚摸着儿子的头发,叹息道:“骨肉相残是身为皇室的诅咒,我李氏皇族也不例外。也许,那就是老大的命数,这些年,为父也想明白了,若是当初老大赢了,你怕是也要没命,你们兄弟都是我的骨肉,手心手背的一样的,伤了你们任何一个,为父都一样的心痛。” “骨肉相残……活着的,反而是最痛苦的。你有此心,又把大唐治理的很好,想必你大哥在下面也会原谅你的。” 多年委屈和隐忍,终于得到释怀,此时此刻,李二趴在老父亲的腿上,泣不成声,哭的像个孩子。 伸手慈爱的拍打着儿子的后背,老李渊缓缓说道:“二郎,为父累了,不能陪你了。你、你……” 李二抹了一把眼泪,感动的拉住父亲的手臂,“父皇,有什么话您尽管说,孩儿一定听您的。” 老李渊拉着儿子的手,认真的说道:“二郎,藏锋这孩子是我大唐的福星,将来即使你和承乾不打算再用他了,也不可杀他。” 什么??? “父皇,您、您怎么会这么想?”李二满脸的惊讶。 老李渊突然笑了,“二郎,为父活了七十多岁,什么没经历过?萧锐这孩子至诚至性,不似人间之物,也许,他真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吧。” “但人心多变,他也有家庭孩子,眼下虽然不担心他功高震主,但未来可说不准。” 李二摇头道:“父皇,藏锋是个知进退的,不会有您说的那一天。” 老李渊呵呵一笑,“二郎,藏锋不变,你会不会变?你也不变,承乾会不会变?帝王心术,只有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才能真正学会。” “为父要告诉你的是,不要对藏锋使用帝王心术,人间难得有一方净土。” “父皇,您多虑了。”李二还在否认。 李渊摇头道:“以往,为父一直住在萧家庄,你根本用不上帝王心术,但为父没时间了,帮不上你和藏锋了。你、你……” 犹豫了一下,老李渊认真的说道:“二郎,答应为父,只要藏锋不谋逆,你不可杀他。” 李二感动的双目含泪,重重点头,“父皇放心,儿臣记下了。将来也会叮嘱承乾的。” 这天傍晚,随着太阳落下最后一抹余晖,大唐开国皇帝李渊在大明宫含笑而去,一时间举国哀伤,遍地缟素。 第七百零七章 宣战 几个月后,鸿胪寺少卿刘晋元九死一生返回大唐,带来了一个坏消息,高句丽已经跟契丹三族结盟,决定共同抵抗大唐。 这个消息一出,震惊朝野,谁都知道契丹三族这些年对大唐俯首帖耳,那是当年冠军侯亲自到幽州谈定的,怎么好端端的,他们竟然跟高句丽结盟了?敢背叛大唐,谁给他们的胆子?做好死的准备了吗? “陛下,根据臣的探查,似乎是渊盖苏文以良种为饵,这才跟契丹三族结盟的。”刘晋元答道。 良种? 长孙无忌不解道:“刘少卿,契丹三族在塞外苦寒之地,他们是游牧异族,不能耕种,要良种何用?” 这个……下官不知。 刘晋元仅仅出使一趟,而且九死一生,能够探听到一点就不错了,怎么能够知道内情呢? 就在这时,冠军侯萧锐眼神深邃的感慨道:“没想到,当初一时大意,竟然是放虎归山。这个渊盖苏文还真是个枭雄人物。” 哦? 所有人都看向了冠军侯。 “能私下里跟契丹三族结盟,而且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瞒过了幽州的探查,也瞒过了我萧家商会,呵呵……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他肯定买通了幽州某些人。” 嘶…… 李二冷哼一声:“查,你亲自督办,大战在即,决不允许这种宵小作祟。查出来之后,正好开战祭旗。” 房玄龄劝道:“陛下,既然高句丽跟契丹三族结盟,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再斟酌一二,暂缓进攻?毕竟高句丽增进了强援。” 李二不屑道:“强援?就契丹三族那些衣不蔽体的蛮夷?你太高看他们了,一群墙头草罢了,三家合一起,最多能凑出五万兵马而已。” 长孙无忌劝谏都爱:“怕是不止。十年来,契丹三族跟大唐贸易不断,实力极大的增强,恐怕能凑出十万兵马。” 嘶…… 十万? 李二瞪了一眼萧锐,“这就是你干的好事,当初契丹可是歃血为盟的,契丹族长发誓效忠大唐,才十年就叛变了……” 萧锐脸色难看的点了点头:“是微臣的失职。微臣愿领五万兵马,亲赴辽东处理此事。” 五万?五万对十万? 咳咳……这是冠军侯,三千都能对十万的人,五万打契丹三族,已经很给那些蛮夷脸面了。 这时魏征站出来求情说道:“陛下,国与国之间向来只有利弊,盟约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不是所有国家都跟我大唐一样知礼守节。契丹三族塞外蛮夷,只有狼性,没有什么盟约气度。冠军侯一时不查,被这帮奸人蒙蔽,也不能全怪他。” 李二点了点头:“玄成所言有理。藏锋退下,既然决定开战,将来灭高句丽的时候,一起报仇即可,无须你孤身犯险?” “给你派个任务,其一,查清楚幽州谁在通敌。其二,查清楚契丹三族和良种的关系。” 这时刘晋元站了出来,“陛下,微臣、微臣可能知道谁在幽州通敌。” 哦? “臣出使高句丽之时,那新任高句丽王,渊盖苏文亲口所说,说他的良种是大唐陇西李氏商会牵头,主动联系兜售过去的。本以为他是为了挑拨离间,臣并不以为意,但是听侯爷这么一分析,臣觉得有必要说一下。” 他原来准备私下里问萧锐的,但现在看到萧锐被训斥,决定当堂说出来。 陇西李氏? 萧锐沉吟道:“我原本就猜测是商会出了问题,看来还真是。但是不是陇西李氏,还有待查证。” “至于契丹三族和良种的关系……我想,我已经猜到了。” 哦? 所有人都惊讶的看着萧锐。 “当年,我曾亲赴辽东经营互市,所以实地踏勘过那里的气候水土。诸位可能不知道的是,契丹三族的领地,其实是可以耕种的。只是塞外蛮夷不通教化,空有宝山而不知。若是将那片平原宝地开发出来,可耕种面积,怕是比整个大唐河南道都大。” 什么??? 嘶…… “竟有此事?” “果真如此?” “为何不早说?” 众人你一问,我一问的,来了个惊呼三连。 萧锐摇头苦笑:“当年的大唐,还不具备四面开战的能力。哪怕是如今,也没有征服四方的实力。所以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或许二十年后有可能灭国取地。” “不成想,这个秘密,竟然被渊盖苏文发现了,还因此跟契丹三族结盟。我想,他们的结盟条件就是,高句丽提供良种,并且指导契丹三族耕种,以此换来双方的结盟。” 魏征担忧道:“这就不妙了,若是真的任由他们发展下去,契丹三族脱离游牧,改为农耕。那他们不仅能对大唐脱离了依附,甚至还会迅速崛起,发展成大唐的劲敌。” 长孙无忌不解道:“侯爷,据我所知,塞外苦寒,半年都是冰天雪地,不能耕种吧?” 萧锐长叹一声,“不错,但大道五十,天衍四九,总有一线生机。剩余的半年,就是最佳耕种期。利用六个月时间耕种,虽不能一年两收,但一年收获一茬还是可以的。而且那里的土地十分肥沃,即便只收一茬,配合高产良种,亩产也是惊人的。不输给大唐的沃土。” 什么??? “侯爷,您确定?我们虽然不负责农事,但也是略知一二的,许多农作物都是需要配合节气耕作收获的,可不是说随便一个时间种下,将来就会开花结果的。”高士廉追问道。 萧锐举了个例子,“呵呵,节气是我们中原先贤总结出来,指导我们中原子民耕种的一些经验罢了,并不是世间铁律。人力总能做出一些窃取天工的反常之事。” “就好比我们都知道冬季天寒地冻,万物凋零。但暖房呢?想必大家都见过,冬季暖房里面,就可以种花种菜。虽然成本高昂,但达官贵人家里不算新鲜。” “同样的道理,既然暖房都可以做到冬季如春,那就证明了一件事,植物的生长,并不看节气,而是看阳光、寒热、土壤、雨水这些条件。” “塞外解封的六个月里,气候适宜,那些参天大树都能枝叶繁茂,何况种粮食呢?” 原来如此…… 李二黑着脸说道:“既然如此,那这一仗必打不可,再拖个十年八年,那帮蛮夷壮大了,会更难料理!” 包括魏征在内,众人全都默认点头,无人反驳了。 第七百零八章 我也要去 长安城兵部,正在紧锣密鼓的布置着作战计划,萧锐则是回了萧家庄,皇帝给他派的两个任务还在呢。 “原来你躲到了这里,让我好找。”小长乐推门进了书房。 长乐? “你怎么来了?不是在国子监当祭酒吗?” 长乐撇嘴道:“你就那么讨厌我?哼!你休想甩开我,这才打高句丽,我也要去。我已经发了娘子军召集令,五万娘子军全部在娘子关待命。” 什么?? “胡闹!此次大战,乃兵部统一调遣,你虽然有娘子军调兵之权,但也不可擅自用兵,这是大忌!”萧锐严肃的说道。 长乐双眼直视萧锐,倔强的说道:“我知道这是禁忌,但那又怎样?听说你把李君羡和房遗爱都派去了西北玉门关,你还要随军去辽东,谁来护卫你?我五万娘子军不做别的,只给你当护卫。” 你…… 唉…… 面对长乐一片好心,萧锐又能说什么呢?哪里还忍心斥责? 拉着长乐坐下,萧锐语重心长的说道:“不用担心我的安危,我这才不是冲锋陷阵的猛将,只是一个随军军师罢了。时刻跟陛下待在一起,不会有什么危险的,所以用不着护卫。” 小长乐就这么静静的盯着萧锐,一句话不说,直到把对方看的心虚。 萧锐真想捂住眼睛,“你来的正好,有件大事要交给你办。” 小长乐还是不说话,表情很明显:编、接着编! “此次出征东北,陛下几乎调走了一切能用之人。其目的很明显,想让太子监国,以此来考验太子的能力。” “可治理国家,身边没有人才不行,偏偏太子能用之人又全都被调走了。这个时候就要有一个人在他身边……” “编,接着编!”小长乐戏谑的说道。 噗…… 谁编了? “别胡闹,这是大事,比我的安危更大的事!” “哼,在我这里,大唐没有比你的安危更大的事。” 你…… “唉……我跟赵德言分析过,此次太子监国,他能力没得说,只差心性。偶然掌管大权,若是不能收敛自己的权利欲,怕是要生出不该有的野心,从而犯错。若是此时,再有一二佞臣接近,一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 “但我们又不能直接出面,所以……只有你在暗中看护,才能确保太子平安。还不会招来陛下的猜忌。” 小长

相关推荐: 盛宠豪门之娇妻养成   足坛之我为豪门   古穿今:一觉醒来我脱单了   奇克肖咖啡屋   最强兵王   冷娘   归义   身为天才,我居然是家里最弱的?   男主他人老   扒儿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