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意思的。一边倒的战争甚是无趣。我们大唐出征一年多了,围城、截杀、招降、攻心等等……几乎什么策略都用过了。高句丽一败涂地,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可越是如此,朕就越觉得无趣。如果高句丽如此不堪一击,那他渊盖苏文就当不起枭雄的称号。” 李绩着急道:“陛下,不是高句丽太弱,是我大唐确实强,强大到可以碾压一切。现在高句丽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垂死挣扎罢了。” “现在的高句丽,就像一条被逼入穷巷的疯狗,趁着机会一棍子打死算了,如果真的让这条狗拼死咬上一口,怕是又要徒生变故,不知道多少大唐儿郎要战场殒命……臣请陛下三思。” 作为一个将领,而且是大唐少有的智将,李绩此时仿佛一名谏臣,单膝跪地请谏。 看着为了减少伤亡跪地请命的李绩,李二摇了摇头,自己岂能不知?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于是他反问了一个问题:“茂公,如果易地而处,是你我在渊盖苏文那个位子上,我们该如何应对?可有他这等魄力?” 额,这个…… 李绩犹豫了,不,应该说他被问住了。易地而处,感觉很熟悉呀,武德九年,大唐也曾在突厥颉利的铁蹄之下,被迫签订了城下之盟。假如当初颉利不接受和谈,而是直接冲杀围攻,长安能守住吗?该如何破局? 呵呵……破局个屁啊!如果有其他破局办法,当年李二也不会搜刮了城中所有贵族富户,拿出去赔偿给颉利买命了。 沉思良久,李绩想不出对策只能摇头,甚至他觉得,易地相处,我们换到渊盖苏文那个位子上,或许没人家的魄力,敢战前铁血变法。万一失败了,高句丽亡的更快。 李二笑着说道:“茂公,朕想看看,在这样的形势下,高句丽能做到哪里?” “现在我们两个就像两个棋手在对弈,原本朕以为他只剩下推子认负了,没想到竟然还可以模仿我们这边,来个绝处逢生。呵呵,得一对手不容易,可不能轻易弄死他。” 李绩劝道:“陛下,这本来就不公平,按照您说的,他本就就走投无路了。现在想绝处逢生,那也是您给他机会。若按照兵法,现在我们带兵杀过去,他没有一丝机会可言。” 李二摆手道:“朕明白。但如果着急杀他,岂不是说朕怕了他?留着,让他随意折腾,真能变法成功,朕也服他!” “即便是变法成功,实力的悬殊,差距还在,他们的生死还是捏在我们手上,所以不用担心。” “茂公,这种全新的国战方式,古来未有吧?我们何不认真一些,将之执行到极致,看能否为兵法再开一篇?” 嘶…… 为兵法再开一篇? 李绩起身,躬身行礼,“陛下胸怀,老臣佩服!” 他已经看明白了,这位皇帝似乎开始不满足于攻城略地,竟然想要在兵法上面青史留名?啧啧……还真是帝心难测!也只有这般人物,才能以天地为棋,众生为子。 虽然面上附和着皇帝,但李绩心里却是关心战局胜负的,真的让高句丽变法成功,全民皆兵,拉起几十万拼死抵抗的兵马,我们怎么打?总不能掉头回去吧?这场仗已经打了一年多,半途而废,岂不是步了前隋大业帝的后尘? 转头出了皇帝的大帐,李绩命人给冠军侯送了一封急报,想让他劝劝皇帝。 如果说这个战场上,还有谁在意士兵的生死,那非冠军侯莫属。 萧锐在新罗也收到了情报,说高句丽大刀阔斧的铁血变法,甚至主动学着大唐这边,打土豪分田地。 “这渊盖苏文不错嘛,是个人物!可是主动割肉,去腐求生,真的能成功吗?我很想看看。” 无论在哪个时代,让权贵主动放弃既得利益,都跟割他们的肉没区别,基本上没听说谁成功的。所以得知这个消息的萧锐,嘲讽的看了一眼北方,渊盖苏文还真是自大了。 “不行,我得给陛下去封信,这个时候别出兵灭国,给高句丽一个机会,看看他们能不能成功。” 他信发出去了,皇帝李二收到的同时,萧锐也收到了李绩的书信。 “呵呵,英雄所见略同,陛下跟我是一样的好奇。既然如此,李将军这封信就不用回了,估计我那封信也该到了。” 高句丽这边,渊盖苏文把变法大计全都托付给了手下文武,他自己亲自坐镇边境,带领手下七万大军严密防御,生怕这个时候大唐趁机进攻。 朝臣有如此大的决心,自己这个君王也不能怠惰怕死,七万对十五万大唐重兵,即便是打不过,也得拼死多争取一段时间。只要此次变法成功,高句丽就能绝处逢生。 可让渊盖苏文纳闷的是,足足一个月了,消息应该早就传了过去,为何大唐却纹丝不动呢?是对我们不屑一顾?还是背地里有什么阴谋诡计? 他哪里知道,大唐君臣拿他当演员了,一直在围观看戏呢。 第七百六十九章 要不孩子随你姓? 新罗王宫里,女王金德曼挺着大肚子在妹妹的搀扶下,来回的挪动脚步,眼看着距离临盆没几天了。所以萧锐干脆直接搬到了新罗居住,亲自处理新罗的一切军政要务。 把百济这边的事务全都托付给了冯智戴兄弟两人,为此,冯智戴还调侃说:不是说好的兵分两路灭国的吗?侯爷您倒好,出来打仗顺便纳了个妾、然后还不耽误生孩子…… “侯爷,最近下面有些流言您听说了吗?”公主金胜曼小声问道。 流言?什么流言? “就是不少人看到姐姐快生了,所以就有了其他想法。” 女王金德曼呵斥道:“妹妹,不要胡说!” 萧锐却好奇的摆手,“不,说下去,我倒要看看,谁敢造我们的谣?莫不是以为危机已经过去,反悔了?” 金德曼连忙解释:“没有的事侯爷,您别多心。其实是下面的人看到了新罗的变化,在这几个月里,侯爷把新罗治理的很好,比以往强盛许多,所以都盼着侯爷能一直留下来。” 一直留下来? 萧锐有些错愕,“这怎么可能呢?仗打完的话,本侯是要回去的。毕竟长安才是我的家。” 金氏姐妹眼神有些暗淡。 “当然了,你们现在都是本侯的人,也要跟我一起回去,那里也是你们的家。这新罗嘛……民少国弱,又怎么比得了长安的繁华?” 公主金胜曼撇嘴道:“侯爷,这里好歹是我们的娘家,故土难离,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这里,几乎没离开过。将来跟着侯爷去了长安,再回来,就不知道何年何月了。” 萧锐揉了揉金胜曼的头发,柔声安慰道:“这里既然是你们的娘家,自然是什么时候想回来了,随时都可以回来看看的。就怕将来你们见过了繁华的长安城,就不再思念故土咯。” “长安城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金胜曼好奇问道。 “呵呵,本侯说好不算,得你亲眼所见才行。对了,接着说流言的事。” “哦哦,对,流言还没说完呢。”金胜曼连忙讲述起来,“大家知道侯爷不可能永远留在新罗,所以害怕万一您走了,朝廷再派来的人,不用心治理新罗怎么办呢?所以,所以……他们就想,能不能……” 说着,她眼神看向了姐姐金德曼的肚子。 萧锐明白了,脸色也拉了下来,冷哼一声:“所以,他们就想把主意打到本侯的孩子身上?” 女王金德曼连忙解释:“侯爷息怒。下面的人未必是坏心思,只是担忧而已。而且如果是我们的孩子将来能治理新罗,是有许多便利的,毕竟这里也是他的家……” 萧锐眉毛一挑:“哦?要不,等孩子出生,让他随了你的姓吧?” 公主金胜曼惊喜道:“啊?真的吗?这个不用……” “够了!不必再说了。”萧锐呵斥道:“收起你们那些不该有的小心思。本侯的孩子,不是政治的牺牲品,本侯也不会拿孩子跟别人做交易。如果有人胆敢不安分,本侯不介意把这处土地重新血洗一遍!或许只有流血才能让人清醒。” 说完,萧锐拂袖而去。吓得两女浑身颤抖,直接瘫软在地。 萧锐已经看穿了一切,这不是什么流言,而是两女借着流言之名试探自己呢。 想屁吃呢?我萧锐的孩子留下来,给你们新罗当酋长国王?就你们这点家业,在老子眼里屁都不值。 盘算的可真好,姐妹两个委身于我,既能解了新罗之危,又能获得大唐的帮助,从而使新罗走向富强,将来超过高句丽和百济,已经是肉眼可以预见的。 但把我的孩子留下执掌新罗,这味道就完全变了。孩子有一半新罗王室血脉,继承新罗大统没问题,甚至还非常方便,新罗百姓会夹道欢迎。但在萧锐的角度就不是这样了,这就相当于新罗女王找大唐冠军侯借了一颗种子。 然后不仅有了优秀的血脉继承新罗,还能以此获得大唐各种资源帮扶……啧啧,这哪里是举国投降啊,分明就是高明的借鸡生蛋! 难怪萧锐会如此生气,这新罗姐妹两个是把人家当傻子吗?拿萧锐当种马? 几天之后,萧锐在玄甲军的护卫下,来到了百济。 “哟,不是说好的,在女王生产之前就不回来的吗?是有什么要事?还是担心我管不好一个区区百济?”冯智戴笑着调侃。 萧锐黑着脸说道:“没什么要事,想跟你换换,我来治理百济,你去治理新罗。” “哦?这是为何?发生了什么事?”冯智戴很好奇,“再说了,新罗那是你新夫人的娘家,我去插手治理,万一掌握不好分寸,得罪了新媳妇,将来枕边风一吹,你还不给我小鞋穿吗?” 咳咳…… 一旁的张士贵将军轻咳提醒,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冯智戴这才看出萧锐脸色不对。 “张将军,出什么事了吗?” “这个……”张士贵不太敢说,抬头看向了萧锐。 萧锐冷哼一声,“怕什么,他早晚要知道,全部告诉他。” 得了军令,张士贵愤怒的说道:“娘的,新罗人不仗义,看侯爷对他们太好,竟然敢在背后玩小心思,想算计侯爷……” 听完前因后果,冯智戴的脸也拉了下来,沉思片刻,冯智戴含怒说道:“明白了,这件事你不方便出手,全交给我了,我一定办的明明白白的。” “等下咱俩交接完百济的事务,我收拾收拾就出发。你放心,我一定给你出了这口恶气。” “对了,那金氏姐妹好歹算是你的人,而且还大着肚子,我派人给你送过来吧,你如果看她们不喜,送回长安就是。留她们在新罗,难免会碍手碍脚的。” 萧锐点了点头,“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生了,这一个月内不宜奔波移动,等她生了孩子,坐完月子,安排船送长安吧。” 冯智戴点头说道:“哼,蛮夷之国就是不懂礼数,该早些送回长安学学礼数的。” 萧锐对张士贵说道:“老张,派五百玄甲军给智戴,新罗这帮人已经不能完全信任了,智戴,你要注意安全。” 冯智戴哈哈大笑道:“不妨事,女王还在手上呢,我们在百济兵强马壮,又培养了几万本地城管,他新罗敢动我?借他们十个胆子!” 第七百七十章 出事了 自从萧锐含怒离开新罗,金氏姐妹就一直惴惴不安,想追上前去跟萧锐认错,奈何女王金德曼挺着大肚子,根本无法出行。 而萧锐走后,新罗又无人署理,给百济这边去公文也需要时间,所以只能是让公主金胜曼代理,由女王在背后指点。可越是这样,那群大臣们越发有想法,如果能把公主金胜曼留下,那就更好了。 他们哪里知道金氏姐妹的苦楚,恶了萧锐,新罗上下谁都没有好下场。偏偏这种私事,还不能拿出来明说,所以金氏姐妹有苦难言。 缺了萧锐的悉心护理照料,金德曼又是个三十岁的高龄产妇,情况很是不好。 虽然在后世三十岁算不上什么高龄产妇,但在大唐这个年代,绝对算!而且这个年代生孩子就是鬼门关,新生儿成活率不足七成,许多妇女都是在生孩子的时候,不幸难产,导致了一尸两命,悲剧数不胜数,可以称得上是世间常态。 当然了,古代生育成活率低,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结婚太早,许多十三岁就嫁人的,十六七不嫁人生孩子,就是大龄剩女,朝廷有政令——官媒包办强制婚配的。 而女子十三——十八岁,往往还未长开,盆骨没有发育完成,这个也是后来导致难产的重要因素。 这不,
相关推荐:
给豪门纨绔塞男科名片后[娱乐圈]
主角没有好下场
缚网
爸上妻下
奔跑吧,小妞
皇夫大计
恋爱动物不吃素
被读心后这手分不掉了
最强谍影特工
白衣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