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给这个工件,打上:一等品。 第21章 她可以!(3k营养液加更) 她可以走…… 对工件质量最严格的王柏强。 他给学生的作业打了一等品! 模具即将搬进三车间的库房, 一旦需要加急生产,或者主力模具出了问题, 随时上流水线! 三车间的车间主任池民,带着两个车工把模具搬进来,大清早还没上工的工友们,都围过来看。 “让我看看。” “林家那丫头才学了多久?连老师傅的模具都给她替换下去了?” …… 池民赶紧虎着脸,驱散人,然后道:“围在这儿做什么,今天活很少吗?” 这模具他领到手里, 仔细检查过后,可是签了字的。 日后要是发现有个磕碰,得他来负责! 三车间的工人们笑着闹哄哄:“看看嘛, 池主任,多久没见一等品了?你天天给我们打合格品, 还老给不合格,让我们返工, 也得让我们见识见识什么才是好的不是?” “就是就是!” “让我们看看呗, 王工打出的一等品啊, 多稀奇。” 那可是王工。 每次来巡视,一整个车间都得被他挑剔得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不合格品多了, 倒是不至于丢掉正式工工作,但是会被退工,调去其它工作岗位。 那些可都没有钳工好, 能干技术活,谁想干体力活?说句直白的,调级升工资都不好升! 池民:“行,让你们也开开眼, 好晓得为啥王工挑剔你们的做的工件。” 池民让人都退开一步,小车下面垫了厚厚一层稻草,上面盖了一块缝了稻草在里面的粗布披单。 他把披单掀开。 闪闪发亮的模具出现在众人眼前。 “嘶——” 车间出现一阵吸气的声音,然后又一点点安静下来。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他们一看就知道,这工件绝对是从第一道工序起,就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做,用锉刀、铲刀、砂轮一点点地细心打磨,就连内侧犄角旮旯的弯折处,处理得都非常精细。 模具制作的整个过程,但凡有一个步骤松懈一点,对自己要求降低一点点,都绝做不出眼前的效果。 有些人打心底服气了,没说什么,转身走了。 也有的人还围在旁边,对着模具啧啧称奇。 “林家小丫头有一手啊,也不怪王工给她评一等品,反正给我手上,我闭着眼也给打不出合格品。” 池民把保护的披单一盖:“瞎喊什么呢?等人家入厂工作了,就这手艺,上三级迟早的事,你得喊人家林工!” 他可得把模具护好了。 这玩意别看是铁做的,金贵,但凡多一条划痕,说不定整条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零件质量都得下降。 重新护好模具,又道:“指不定还有哪天,你要请人家帮忙,得噙着笑脸喊人师傅。” 那人嘴唇翕动,似乎想说什么,又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讪讪一笑。 半晌,冒了句:“那这模具精度怎么样?” 池民感慨:“也就是吃了精度的亏,这个精度基本在5丝7丝左右,要是精度再提个两丝,就能直接上流水线了,一个月能多拿8块钱技工奖金呢!” 路工是个非常注重模具细节和产品质量的钳工。 他一手带出来的红旗厂,自然上行下效,也贯穿了这个风格。 红旗农械厂非常鼓励技术工人钻研提高技术。 模具钳工制作出来的模具,至少评上一等品,才能上流水线。 每个钳工只要觉得自己技术进步了,自己技术比别人好,就可以去做新的、更高精度的模具,取代流水线上正在使用的。 只要模具在生产线上,一个件按照模具难度不同、在拖拉机上重要程度不同,能提1分5厘到4分钱,厂里有一套自己的效益算法。 工人们心里自然也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大概就是一个模具一个月5-12元左右的技工奖金。 就是鼓励大伙提升技术,精进手艺呢! 长此以往,他们红旗厂生产的拖拉机,质量和口碑越来越好,他们厂的拖拉机配件,也是一等一的好,压根不是普通机修钳工自己打出来的零件能比的,公社大队也不傻,时间久了,都买他们厂的原厂配件。 效益好,福利就好,招工也多,还能修宿舍。 红旗农械厂,就是这样一步步成为雄踞南方市场的拖拉机龙头大厂! 可惜林巧枝不知道还有这个事。 要不然这会儿,肯定心疼擦肩而过的8块钱奖金,那是八块钱吗?那是热干面三鲜豆皮重油烧麦油条面窝鸡冠饺啊! 她这会儿正看报纸呢。 那口憋着的劲儿松下来,她才注意到,报纸上的风向好像已经有一点点开始改变了。 “巧枝,你先喝点水,孟主任去街道和街道办的同志协调工作去了。”许干事给她倒了一杯水。 林巧枝接过水,笑笑:“许干事麻烦你了。” 她喝了一口水,心里被撩起的那点涟漪,稍稍安定。 她垂眸,目光落到报纸上。 其实她没有那么敏锐的政治敏感度,但算算梦里的停课时间,没有几个月就到了。 带着这个感觉再去看那一行行文字,尤其是人民日报等官方报纸,就隐隐能感觉到文字里那一丝丝不同寻常的谨慎。 措词都没有前几年大胆了。 非常严谨克制。 她又一连看好几份最新的报纸。 “看什么呢,你这表情严肃得。”孟主任从门外走进来,看到的就是林巧枝一脸苦大仇深的蹙眉,盯着桌上的报纸看。 林巧枝抬头。 孟主任笑着看她。 林巧枝心头一跳,莫名有些紧张。 她手心有点黏腻发汗,干脆站起来给拿靠墙柜子上的暖水瓶,给孟主任到了一杯水,“才回来,您也喝点水歇歇。” 孟主任把外套脱下来,挂在椅背上。 喝了口水,松快松快,而后笑着对林巧枝道:“我都听说了,没想到王工能给你做的那个模具打一等品。那会儿你 春鈤 说你说想要提前毕业,王工条件一开,多少人说不可能,这才多久,八个多月吧。” “真是给我们妇女同胞争光。”孟主任还回头,跟大伙开玩笑,“连咱们今年宣传工作都省事多了,是吧?” 办公室里一片笑着应和声。 林巧枝被夸得脸有点微微发红,耳朵也发热。 气氛很好,她向孟主任说她此行来意,“目前我就缺几门考试的成绩了,但厂里一直没有消息。” 她有点着急。 想更主动一点争取! 于是想请孟主任这边敲敲边鼓,“等我入厂定级了,还是以更优秀的成绩,更短的时间达到的,完全可以作为我们红旗厂对内,对外宣传妇女工作的一面旗帜。” “很多强技术,好调级晋升的工作,都下意识在很多女性的考虑范围之外,觉得自己力气小,那是男人干的活。但其实我们力气大的也有很多,农村多得是挑担下地一把子力气的妇女。” “还有开拖拉机,那些被大队公社推荐来我们厂学开拖拉机的,都是男青年。” 她可以做江城的这面标杆! 就像是小时候她在报纸上看到“新中国首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一样。 她也可以走在前面,开出一条路来! 她不信家属院没有别的女孩不羡慕不崇拜路工,也不信农村没有妇女同志想开拖拉机。 开拖拉机,多体面,多光荣的活儿啊!农忙时,一个公社那么多村,全都争着抢着说好话请拖拉机先到自己村里来。 她越早进厂,这分量就越足。 瞧,就是有女孩比整个学校都强。 当以后再有人想走这条路被拦住,她可以大声的说:“谁说不行,林巧枝就可以!” 孟主任晓得她的来意,有点意外,也有点意动。 她想了想,“你现在是学生,其实学校里的环境还算单纯,等真的开始工作了,会遇到更多更难的问题。” 林巧枝昂首挺胸一笑:“我不怕!” “就知道你是这性子,提醒你也没用。”孟主任揉揉她的发顶,“咱们巧枝笑起来真好看,看着就精神亮堂,就该多笑笑。” 林巧枝知道提前批工作岗位,是需要在厂里大会上提的。 她得多找几个人支持她才行! 她不喜欢忐忑地坐着等命运的垂怜,主动把命运牢牢握在自己手里,多安心? 找完孟主任。 林巧枝又去找厂里分管生产、质量检查的领导。 这次她又换了一套说法,她提前毕业进厂,对厂里来说绝对是好事! 虽然嘴上不承认,但很多男同志,其实接受不了自己的专业技术不如女同志好,会觉得丢脸。 “我给您讲个故事吧,据说古时候有个渔夫,他卖的鱼总是还不到鱼市就奄奄一息了,直到有一天,他无意中放进去一条鲶鱼,鲶鱼凶猛好动、生命力强,激得一木桶鱼到鱼市都还活蹦乱跳的……” “所以呢?” “我就是那条鲶鱼啊!” 抓生产的是一位干练爽朗女领导,她当时就哈哈大笑:“行,我帮你催催。学校也是,怎么这么墨迹。” *** 林巧枝还真不知道。 实际上不是因为有什么顾虑,或是顾及着八个月时间太短没有先例。 而是因为她太优秀,有人在争她。 “是这样的,柏强,我这次找你来啊,有件事跟你商量……”路工看着这一屋子几个徒弟,稍往座椅里靠靠,开口对王柏强道。 “您有什么事吩咐一声就好。”王柏强不敢大意,有什么技术难点还需要路工和他商量。 他即使现在和路工级别只有一步之遥了,但无论经验还是技术底蕴,或是功绩,都还差不少,更何况他这一身技艺都是师父当年几乎手把手带出来的。 路工对上王柏强的目光,咳咳两声:“就是关于你前两天跟我提的林巧枝的事。” 王柏强怔了一下:“之前不是说好了吗,就嘉奖大会上,您说她脑子活,刚好适合跟我们组。” 发现路工看他的眼神微微游移。 王柏强忽然看向这屋子里几个高工。 第22章 入厂 很高兴认识你,林巧枝同志…… 见王柏强看过来。 翁工良也开诚布公地把他们找路工的事说了。 按照一般路线。 学校的学生们, 到了三年级,就会陆续有一些实践课, 在这个过程中,会进入厂区各个车间,实际了解整个红旗厂的运作。 也给学生们机会,去了解那些不参与学校工作的高工。 这是一个相互挑选的过程。 但是呢,林巧枝比较特殊。 她提前在一年级就毕业了,略去了这个过程,在大家看来这是什么?相当于被王柏强半路截胡了! 翁工良把这些话说清楚, 然后继续说:“柏强啊,咱们都是搞技术的,有时候眼界还是要开阔一些, 你说林巧枝,她这个进步速度和天赋, 如果专心走高精模具的路子,是很有可能给国家带来惊喜的。” “七八年前, 上头从城东仪器仪表厂调走的那个七级青工你还记得吧?我们建国时军工几乎是白手起家, 当年都被打空了, 要什么都没有,国家是需要这方面人才的, 那些保密项目有多重要也不必我多说,” “林巧枝今年才十六岁,才只练习了一年, 就可以把铁牛55发动机侧盖板模具做到一等品的水平,她为这个也明显付出了很多时间和努力。让她跟着你去研究拖拉机,实在是浪费这份天赋。” 翁工良说完,还是笑着平和说:“当然, 你毕竟先和林巧枝、路工都通过气,还是要看你的意思。” 听了这番话,王柏强直接就有点脑袋发懵了,翁工良这话,嘴上说看他的意思,但话里话外哪里有看他意思的想法? 翁工良比较特殊,他年龄也比较大,其实算是和路工一辈的人,是路工来红旗厂之前就在厂里的钳工,跟上了厂里发展的步伐,如今也是五级工了。 这会儿差点辈儿、差点资历的都不敢讲话。 王柏强脸色黢黑,沉默了片刻,才说:“翁工,你说的这个事确实意义重大,但毕竟还是太遥远了,我们还是得着眼当下,林巧枝没有和我提过想专精技术的想法。” “不过她这个技术水平,确实进步得比较快,不仅手法好,对机械也有一套她自己的理解。” 王柏强转头问乔元:“老乔,你有听过林巧枝想专精技术这方面的想法吗?” 乔元当然摇头:“没听过。”他也不是白吃一顿饭的人,“之前我邀请过她一次,没答应。” 说完,乔元还对翁工良笑。 翁工良当然明白,他们俩这一唱一和,就是为了让他打消想法的。 “柏强,有时候年轻人经验太少,往往做出的决定不成熟,做老师的就要担负起这个引导的责任。你说如果林巧枝心里不想做高精尖模具,何必如此卖力、
相关推荐:
在狗血文里当万人迷后[快穿]
红捕快被撩日常
暴躁狂郎
爱人,没走远
当网红不如养球[GL]
魔法花学园4:花冠月未眠
诡秘:幸运儿
花无缺倚天游记
勾搭老板的小日子[穿书]
恐怖游戏:我真的只是一名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