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顿点心,顿顿肉。褚曜厨艺再好,她现在看到肉也有些腻。 “我是长高了,看着自然就瘦了。” 这阵子长得快,原先不算单薄的身躯看着就像是一张纸。褚曜出差回来,连夜让东厨杀了一头猪,亲自下厨给沈棠做了顿全猪宴,还叮嘱后厨每天送大补之物过来。 恨不得将少掉的肉加倍补回来。 沈棠都担心自己会被喂成大胖子。 林风扇着风,她埋头干饭。 院里蝉鸣不止。 沈棠揉了揉滚圆的肚子,有种食物堵到喉咙的错觉,一边手动消食,看着林风收拾碗筷,她倏忽想起来一事儿:“元良最近怎么没见到人?算算时间,素商也该生了吧?” 猫猫的孕期似乎很短。 林风笑道:“前儿就生了。” “前儿?我怎么不知道?” “这种小事也不值得挤占郎君的时间啊。”郎君忙活公务,常常连饭都忘记吃,其他几位先生也是忙起来就十天半个月不见人影的主儿,偶尔能想起彼此就不错了。 沈棠气鼓鼓:“分明是他忘了。” 有事直接青鸟传信,能占多少功夫? 林风并未搭话。 过了两息,沈棠别扭道:“生了几只?” 林风回答:“九只,全活下来了。” 这是非常难得的。 素商第一次怀孕就九胞胎。 一般情况下,总要夭折大半。 祈先生熬着夜给接生,小心翼翼用文气包裹猫崽保持体温。林风为什么知道这么清楚?因为林风天不亮就去褚曜那边上早课,听到隔壁动静,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热闹。 “九只?这么高产?” 林风回想那几只猫崽的模样。 道:“大概是随了猫父,长得没有素商漂亮,祈先生的脸色可嫌弃了。” 根据老师科普,这一胎猫仔应该有三个不同的生父,听得林风目瞪口呆。 一胎出来的猫崽会是同母异父? 褚曜道: 林风好奇心萌发: 褚曜: 浮姑喵霸躺在“产房”之中,被九只猫崽淹没,祈善看了心有不忍,让东厨去熬一大锅浓白的鲫鱼汤给素商补营养,下奶。 思绪回转,便听自家郎君啧啧地调侃道:“这个素商真是一点儿不体谅它的老父亲,它只有八个nienie,生下九只仔,剩下一只要元良这位新晋姥爷帮忙喂了吧?” 林风愣了愣,起初并未明白。 待听懂,闹红了脸。 沈棠也注意到自己口嗨,尴尬地咳嗽:“待我处理完这些公务就去看看素商……” 顺便慰问一下可怜的猫姥爷。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 沈棠还未处理几份竹简,徐解来了。 这位现在可是大忙人,沈棠上一次看他都是一个多月前了,忙碌各地生意,只有“进货”的时候会来浮姑停留一两日。 “稀客啊,什么风把文注吹来了?” “见过沈君。” “你我之间还用这么多礼吗?文注,坐。”沈棠见徐解风尘仆仆,眼底还泛着憔悴青黑,便用打趣的口吻关心了一句,“钱这种东西是赚不完的,文注怎么不去歇息?” 徐解都这么有钱了,还这么努力。 ε=(′ο`*)))唉 反观自己,越努力越穷越不幸。 徐解神色意外凝重,他道:“非是因为这些,沈君近日可有听到什么风声?” 沈棠懵了一下。 “风声?什么风声?” “莫不是哪里又在打仗了?” 春耕开始到现在,这几个月间,河尹陆陆续续多了四五千的难民。这些难民给沈棠带来不小的工作量,所幸河尹已经有治理经验,按照章程安顿他们就行。 那些不肯顺从的―― 沈棠一向不惯着他们。 想在她的地盘扎根下来,受到庇护,那就要按照她的规矩来。 若有作奸犯科,该抓抓,该杀杀,可不会因为他们是无家可归的难民就网开一面。一番血腥手段下来,很快就镇住局面。大部分难民还是老实巴交的,不吵不闹。 沈棠招他们干活,给予食物和临时住所,不赶他们,是该感恩戴德。 若是再来一批难民…… 沈棠仿佛看到了硕大赤字。 徐解摇头:“不是打仗,是疫病!” 沈棠听到这两个字,心下突突乱跳。 “疫病?何处爆发了疫病?” 在医疗手段落后的当下,疫病一旦传染开来,死伤数目甚至比一场战争还大。 沈棠手底下就这么点儿人。 经不起折损。 徐解道:“是上南!” “上南?谷仁的地盘?” 沈棠闻言并未放心。 又问:“规模大不大?情况如何了?” 徐解道:“听消息说是已经封村,情况――怕是不容乐观,这病来势汹汹……” 他原先是要去上南收账的。 刚到边境就听到一众人在茶肆闲谈,说是有俩村落被兵卒严密看守,村落通往各处的路段都有警戒。谷仁的六弟,那位医术超绝的前任御医已经带着人过去了。 徐解当即就改了道。 先去了天海通知消息,严密防范上南过来的人,听从吴贤的安排又来了河尹。 嗯,顺便进个货。灵酒这玩意儿在天海大受欢迎,各家各户都上赶着求呢。 徐解靠着它谈下不少大生意。 沈棠闻言,脸色凝重。 问道:“可有打听清楚疫病源头?” 徐解做事谨慎,早有准备。 “具体消息不知道,但从疫村传出来的青鸟信函来看,源头应该是难民。他们是最先发病的,从发病到死亡仅用七天。病亡之时,浑身青黑,周身遍布淤紫,骨瘦如柴,仿佛有什么东西吸干了他们的精血气。初时发病十六人,无一活口……” 目前只知病灶是难民身上传来的,但不知难民又是从何处染的病气…… “七天……就死了?” 饶是沈棠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脑中不断回忆符合症状的疫病。 这么高的致死率,发病之后还会让人骨瘦如柴,皮肤呈现青黑和淤紫…… “文注可知那些难民原籍?” 徐解摇头:“这就不知道了。” 他的眼线也没强到啥都知道的地步。 这些消息都是他打通各处换来的。 沈棠暗中深呼吸压下思绪。 “多谢文注相告。” 不管如何,先做好防范最要紧。 难民也要格外注意…… 沈棠脑中浮现出防范疫病数十条例,只是还未等她理出具体章程,林风去而复返,带来一个极坏的消息:“郎君,郎君――” 见徐解还在,剩下的话咽回肚子。 沈棠只是象征性斥责一句,轻轻揭过林风的无礼:“何事,慌慌张张?” 林风眼底流露出焦色。 “是,是阿紫……” “她怎么了?” “阿紫她突然吐血昏了过去……”真是一点点征兆都没有,她慌得六神无主,道,“除了阿紫,还有万老先生几位也……” 林风口中的万老先生其实是浮姑治所的老官吏,行事一板一眼,能力虽平庸,但执行力不错,沈棠有什么指令他都是第一个冲最前。一把年纪,加班比年轻人还狠。 若是旁人劝他,他还会生气,以为对方是嫌他老了、干不动活了,非要拿出证明给人看,几乎是朝着007看齐。沈棠见老人家一头白发还这么生猛,都忍不住劝他歇两天。 入夏之后,他病了两天。 病体刚愈,立马来治所点卯。 逢人关心他的病,他就中气十足地说自己身子骨硬朗,还能再干十年八年。 怎么也吐血了? 沈棠几乎是第一时间想到了什么。 她看着徐解。 徐解脸色同样难看地看着他。 一时间,二人脑中萌生同样的念头。 疫病! ------题外话------ ?(???)? 明天万更。 340:西北乱局(三) 电光石火间,沈棠已有决断。 她第一反应便是扭头吩咐徐解。 “文注暂且在浮姑多住几日。” 徐解起身欲起,恼羞道:“沈君这是何意?且不说这是不是疫病,即便它是,沈君便认定疫病病气是我等从上南带来吗?” 竟然还想将他扣留下来。 沈棠反问:“倘若真是疫病,文注是准备带着病气乱跑,到处投毒吗?” 相貌已有几分成人模样的少年,目光坚定,语气是不容置疑、不容反驳的强硬。 “徐文注!若真是疫病,即便是死,你我也要死在浮姑城!”话音落下,不待徐解此时何等心情和反应,沈棠温声安抚林风,“令德,莫慌!先将那几人转到治所空房。” 她又招出数只羽毛油光水滑�A青鸟。 它们身形矫健地向天际振翅而去。 “传我命令,封城!” 沈棠不确定那是不是在上南村落肆虐的疫病,但先找个借口――例如捉拿潜逃的恶徒――封城一时半刻还是没事的。若事后证明是她小题大做,也能很快揭过此事。 庶民甚至可能注意不到这么个细节。 褚曜等人收到青鸟赶来的路上,沈棠在几人安置的小院落外等候消息。 不多时,一老一少两名医者出来。 沈棠上前问:“董老医师,情况如何?” 虞紫几人吐血倒地,林风便让人去请他们过来。二人俱是在外行医的医师,不仅是师徒关系,还是爷孙。他们是靠着给庶民治疗头疼脑热的毛病维持生计的。 特别是其中的老者,年少时给医署退休的御医当学徒,不分寒暑,毕恭毕敬伺候数年才将老御医打动,学了人家的真传,之后辗转各地,行医多年,练就不错的本事。 只是,他出身贫寒,没有拿得出手的身份家世,找他看病的庶民又贫穷,时常连几钱诊金都付不起。老者怜悯庶民,时常会免了他们的诊金,偶尔还要倒贴几贴药。 日子过得穷困潦倒。 先前冬春交替,不少人病倒,沈棠才发现偌大一个浮姑城居然没一个像样的医馆,庶民生病不是硬熬便是用土方治病。 她一拍脑袋觉得不行,便让人去物色。 有些名声的医师一听是河尹浮姑这个破穷地方,说什么也不肯搬过来开医馆,哪怕沈棠许诺免费给建医馆,送一栋院子也不答应。正为医馆医师苦恼,顾池出差一趟带回来这俩爷孙,说是路边喝茶时捡到的,彼时老者正在为一个老乞婆诊脉看病。 顾池一眼相中他。 当场给人家发了份浮姑城offer。 董老医师倒是没像其他医师那般一口回绝,他跟贫穷庶民打交道最多,这几月时常从他们口中听到河尹郡守沈君如何爱民如子。自打沈君过来了,河尹彻底脱胎换骨。 他这才知道,为何自己最近出诊总能收到诊金,甚至倒贴药都少了…… 合着都是这位沈君的功劳。 一听顾池是沈棠的郡府属臣,董老医师没多做犹豫便答应下来,第二天就被人用马车,恭恭敬敬拉到浮姑,那老乞婆也被顺手带回来了,在医馆谋了份洒扫的活儿。 郡守沈君亲自接见。 董老医师何时见过这样的阵仗? 他也不是医署太医令,这阵仗属实让他手足无措、受宠若惊。 但沈棠这么干也是有目的的。 董老医师和他的孙子在浮姑城开医馆,主要任务就是给上门的庶民看病。 看一个庶民就能收到一份来自治所的补贴,若出诊还能额外获得一笔“差旅费”,相当于治所替庶民支付了诊金、出诊金。 抓药的钱还是要庶民自个儿自费。 沈棠还给董老医师抓来一批孩童。 这些都是学徒。 这一行为,褚曜几个反对。 他们知道沈棠是觉得浮姑城医师太少,求爷爷告奶奶也找不来俩,恼了,干脆自己培养。且不说培养医师耗费多少时间精力,单说董老医师这边儿就是个大问题。 人家董老医师可是年少当学徒,毕恭毕敬将老御医当亲父亲伺候,兢兢业业多年才让人松口,一点点学到人家的真本事,这一身本事也要传给自己的孙子。 说白了,这已经是家传了。 不是血脉至亲或者胜似血脉至亲,谁愿意倾囊相授?白白将本事传授给一群陌生学徒?老师傅带徒弟都要留一手。 董老医师初时也不愿意。 沈棠二话不说,星夜上门相劝。 彼时,董老医师借着那盏昏暗腥臭的油灯微光,看到那双比油灯还亮的眸,被少年赤诚打动。他怜悯庶民疾苦,而沈君所作所为也是为了惠及更多的庶民。 一个小爱,一个大爱。 他一把老骨头,岂能自私? 沈棠也不是爱占便宜的吝啬老板,不仅用了思想攻击,占领道德高地,还用了“投其所好”攻势,例如送董老医师几卷医书。 这玩意儿沈棠没有,但其他人有啊。 顶尖的文心文士可是移动硬盘! 祈善和康时,这俩都是闲时翻过《农桑辑要》残卷,前者能默三卷,后者反手又给补上一卷。褚曜更是能默五卷《齐民要术》,要知道它一共才十卷九十二篇! 这些文心文士抓起来抖一抖,总能抖出几卷能打动董老医师的医书。 董老医师在前:“见过沈君。” 身后的孙子和学徒跟着行礼。 沈棠道:“免礼。” 董老医师问:“沈君可否借一步说话?” 沈棠心下微沉:“自然可以。” 董老医师并未说虞紫几人的病情,而是问她知不知道河尹曾经发生过的疫病。 “知道。” 此事发生在沈棠上任之前两年,她印象极深――先前处理河尹张氏问题,便有张氏家主胞弟遣家仆哄骗受难庶民,谎称手中有治病良药,但还缺一味药引,需要庶民家中儿郎稚女配合,借此手段,残害无辜孩童二十余人又全身而退,民怨沸沸。 “两次疫病同出一源?” 董老医师脸上皱纹沟壑渐深。 沉重道:“是,症状几乎完全一致。” “几乎一致?” “那就是说还有不一致的地方?” 董老医师:“比之先前更加凶险。” 沈棠:“……” 简单来说就是上次疫病的PLUS版本? “上次怎么治好的?可有病案留下?” 董老医师摇头,吐出一个让人心惊的真相:“没有人治好,染病的无一活口。因郡府下发文书而来的医师,十有七亡……” 爆发疫病的两个村落被郡府派人封锁,只有身体康健的人能活着出来。 董老医师并未参与那次征召。 具体情况也是听幸存的医者说的。 他笃定这次的疫病跟上一次有干系,或许是那一次的病气蛰伏两三年又卷土重来了,病情更加凶险迅猛。沈棠作为郡守要尽快拿定主意,为一城的庶民考虑啊。 沈棠深呼吸一口气。 她道:“我知道了。” 让人排查虞紫等人接触过的目标,并且将浮姑城划分隔离开来,分成互不相通的几个地区,每个地区不得随意流窜。路口有兵卒持武器把守,已经发病的被安置在治所,接触过的安置在另一个观察区域,剩下的照旧生活,杜绝与新来的难民接触。 浮姑四道城门。 关闭两道。 一道用于庶民的日常进出劳作,一道用来转移已经出现疫病征兆的庶民入疫区。 尽管当下医术发展不怎么好,但勤劳智慧的庶民也逐渐摸索出一套防疫经验,例如焚草驱逐虫豸病气、薰艾、洗手,甚至在发现疫病之后也知道将病人集中安置,隔开他们跟健康的人,在疫病发生的地区布下人手,隔绝染上病气的庶民乱跑…… 医师能救则救。 不能救―― 那只能封闭疫区等病灶杀光宿主。 董老医师接触过病患,也知道自己作为医者不可能离开此处,心中并无波澜,但见沈棠也没走的意思,反而准备踏入安置人的屋子,阻拦:“沈君不该留在此处。” 沈棠态度坚决:“我作为河尹郡守,不留在治所主持大局,那该留在哪里?文心文士好歹还有文气护体,倘若疫病真凶险到连我都能撂下,我就更不能离开!” “可……” “我进去看看!” 脚步还未迈入屋内,停了下来。 她扭头吩咐跟在身后的林风:“令德,你去库房清点一下有多少葛麻,全部调出来!再传信去百货杂铺找杨公,那里的葛麻也调出来……若还不够,再去庶民家中收!” 葛麻是庶民制衣常用布料。 家境稍微富裕一些,或者家中女眷手艺不错,葛麻凑凑也能凑出来几匹。 “郎君要这么多葛麻作甚?” 沈棠:“用来做口罩。” 鬼知道这个疫病靠啥传播。 口罩先戴上。 “口罩?” 林风不懂这是何物。 但根据字面意思,估计跟面纱差不多?只是面纱遮面,此物用来挡住嘴? 沈棠道:“礼记不是有载――掩口,恐气触人?口罩此物就是隔绝、过滤人与人之间的气,不然病人口中呼出的浊气再被没病的人吸进去,没病的也会中招染病。” 董老医师眸色亮起,惊道:“吾多年前偶得残卷,上面有先贤记载――疫者感天地之疬气,在岁运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在四时有盛衰!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沈君欲以口罩阻隔疬气,确实可行!” 341:西北乱局(四) 不少医者都认为疫病源头,不外乎是六淫之邪,诸如风、寒、暑、湿、燥、火。 是某个时令出现不符合时令的气候,例如《伤寒论》残篇记载“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由此产生“瘟疫”。 但偶得的残卷却不这么写。 残卷作者认为寒热温凉属于四时季节常规存在,这些因素会受到天气影响而变化,导致�A病情凶险跟“瘟疫”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没有“瘟疫”那般可怖和特殊。 导致“瘟疫”的,应该另有元凶! 那就是疬气! 疬气一来,不管男女老少统统撂倒,于是推测疬气会从口鼻处进入人的身体。 按照这推测,若能防住口鼻入口,便能减少疬气对人的威胁!用葛麻做口罩,掩住口鼻,防止病患浊气流入正常人身体,其防疫核心与残篇的描述不谋而合! 事实上,现在有些医者出门看诊也会用手帕等物掩住口鼻,不过不是为了避免浊气或是疬气,纯粹是因为有些病人身上的病会让身体奇臭无比,掩鼻是为了降低刺激。 董老医师默默记下口罩。 准备看看这个口罩长什么样,怎么用,以后再行医或许能派得上用场呢。 林风小跑着去调取葛麻布匹。 整座浮姑城悄无声息地开始运转。 出人意料的是,赵奉最先抵达。 他手下的人负责划分区域,有武气的武胆武者防守疫病蔓延的治所――武胆武者的身体素质极强,有武气护体的他们被疫病撂倒的几率比普通人小了几十倍。 没有跟虞紫几人接触过的转送到观察区域,忙碌的治所不多会儿便空了大半。 赵奉化出一身武铠,行走间,甲胄碰撞摩擦发出悦耳肃杀的金属声。 沈棠许久没见到他这副装扮了。 “沈君!” 沈棠眉头舒展。 “大义来了,外头怎么样?” 赵奉:“庶民并未察觉,还算安稳。” 沈棠舒了一口气:“如此便好。” 倒不是沈棠不肯说实话,而是疫病源头没有查出来,庶民又多无知,容易被有心人煽动。沈棠手中人手不足,倘若疫病直接传扬出去,庶民会因为惶恐而冲击城门。 拦都拦不住。 本就混乱的局势会乱成一锅粥,一旦演变成那样,疫病失控,后果更糟糕。 沈棠道:“人手都安顿好了?” 赵奉回答:“尽数安顿完毕。” 按照沈棠的意思,区域开始划分隔离,每个区域只留一道有兵力轮值的出口。 只是―― “这般大的阵仗,庶民迟早会察觉。” 沈棠:“那便悄悄放出消息说我得了重病,有心人意图投毒加害我与治所其他属官!记着,是投毒不是疫病。凶手歹毒,如今还潜伏城中,随时准备第二次加害!” 恐惧源于未知。 凶手投毒,抓到凶手就行,但疫病无处不在,任何人都可能在不知觉的时候中招。 庶民一定要听从治所指挥行事。 他们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只要跟着照做就行,待庶民安抚好,再慢慢透露真实情况。这次疫病来得过于蹊跷突兀! 上南谷仁中招,紧跟着就是她倒霉。 好家伙,怎么会这么巧合? 要知道沈棠接收难民也不是瞎接收的,被发现的难民都要被带到统一的地方看管,清洁衣物、清理身体毛发、清洁他们的随身物品,一切做完了才能带去登记造册。 防的就是这种情况。 万万没想到还是中招了。 最先发病的,不是庶民或者负责难民安顿的人,而是虞紫和治所的老官吏! 怎么染上瘟疫的? 瘟疫源头又是什么? 沈棠方才入内看过虞紫几人,几人昏迷不醒、浑身发热、呕吐吐血、皮肤发绀,某些病症非常像是一种叫“黑死病”的鼠疫。 但直觉告诉她,乍看很像,但不是! 她握着年迈的万老先生。 尝试着往其体内输入文气。 很快便发现文气犹如泥牛入海。 不过,效果还是有的,万老先生时而急促、时而缓慢的呼吸似乎稳定不少,脸色也没先前那么难看,沈棠又去看了其他人。 绕一圈回来,万老先生情况又恶劣。 这些人之中情况最好的反而是虞紫。 她虽吐了血,但没有发热,肤色看着只比正常人惨白一些,胸口起伏稳定有力。 “他们此前接触了什么人?” “或者吃了什么东西?” “喝了什么东西?” 若是疫病,总有一个源头。 或是鼠蚤叮咬,或是饮用带着病源的水,吃了有问题的食物,再不济也是去了同个地方碰到什么……当下的瘟疫往往在自然灾害或者大型战争之后,生存环境
相关推荐:
你的flag真好看
盖世神医叶秋白冰
带着化妆品穿到古代赚大钱!
异界种植大师
粉绸
那家伙对我图谋不轨
甜甜的[竹马竹马]
我打造了旧日支配者神话
末世,我有一家希望酒店
老千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