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希望这次回去,我们能成功制作出适合丘陵地形的新型号拖拉机。” “肯定可以的!”林巧枝信誓旦旦。 王柏强对比着几个村的数据:“你就这么确定?” 林巧枝得意洋洋:“我可是运气特别好的人,我说行肯定行,您信不信?” 大伙都笑了。 已经忙碌这么久了,谁不想这次真的能成功呢? 王柏强笑着指指她,对着刘国友几人说:“听到没有,都学学这心态。” 笑过后又继续整理。 差不多快到江城,才开始收起这一堆资料数据和笔记。 心情也不免有些迫切和期待。 离开家这么久了,即使湖南口味再吃得惯,但还是会想念家乡,想念江城那一口独特的味道。 林巧枝把最后一份笔记装好,思念道:“我想吃热干面了。” 这一说,可把大伙的馋虫都勾起来了。 “我也可惦记这一口了。”方子勤咽了咽口水,“少加汤,拌得干干的,芝麻酱的香气简直糊满嘴,光想想我就流口水了。” 这是通往江城的绿皮火车。 载的多是江城人。 或许是回家的路上乡音有同样的共鸣。 在他们拎着行李快要下火车的时候,竟然听到隔壁车厢传来热闹哄哄的合唱高歌:“我爱江城的热干面~” 林巧枝讶然:“这声调好像是《我爱祖国的蓝天》?” 方子勤点头:“好像是这歌词改的。” 积极跑去打听消息的胡清挎着包,提着行李,满脸兴奋地挤回来:“是从黑龙江北大荒回来的,支援生产建设兵团的,说是他们那儿江城人改的词儿的。” 他们对视一眼,又看向王柏强。 王柏强松了口。 林巧枝和胡清、方子勤兴冲冲地跑到车厢头,声音一下就大了起来。 只见在朴素拥挤的车厢里,满车厢挤挤攘攘的乘客,都随着一个在座位撑起半边身子的青年,在他手势挥舞下高歌,用江城话相互笑着唱: “我爱江城的热干面,二.两.粮票一角钱;四季美的汤包鲜又美,老通城豆皮美又鲜;王家的烧饼又大又圆,一口就咬掉一大边。啊——,河南人爱大葱,湖南人爱辣椒,要问江城人爱什么,我爱——江城的热干面——”* 乡音里洋溢着思念。 听得人眼泪都直往外冒。 哪个在外的江城人听了能不动容? 林巧枝他们也没忍住心里的情绪,跟着这满车厢的江城乡音唱着这好听好记的江城乡歌。 “我爱祖国的蓝天 CR ——” “我爱江城的热干面~” 江城火车站。 车到站的时候,踏上熟悉的土地,感受着独属于江城湿润的空气,林巧枝觉得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这边也有人来接。 是厂长带着人来的。 他笑着迎上来,让随行的人给接过去大包小包的行李:“王工,这趟实在是辛苦了。” 又笑着看看出站口:“我刚刚怎么听到里面有人唱歌,唱什么爱热干面?” “出去这么久,馋这一口了吧?” 王柏强简单两句说了下火车上的事,笑道:“还别说,这么久不吃还挺想念的。” 厂长哈哈大笑两声:“在江城想吃热干面还不简单?回去就让食堂李师傅给你们做。” 笑着聊了两句,话题就自然地转向了拖拉机。 王柏强道:“这趟收获挺大的。” 厂长乐得一拍他的胳膊:“好样的!” 他激动地说:“真成了,我亲自去给你请功!” 林巧枝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厂长。 厂长年龄不小了,名叫温东鸣。 据说他出生在战争严峻艰难的时刻,所有人都抱着亡国灭种的悲壮决心在打,他父亲是知名学者,当时怀着中华即使亡国也要留下文明痕迹的悲鸣在写史书,于是给孩子起名“东鸣” 在林巧枝心里,他一直都站在前面,宣讲课上,工会活动时,庆祝厂里有突破时,宣布重大决策时,一直都是稳重、威严、大气的。 没想到,还有这么和蔼可亲的一面。 厂里准备了一桌好菜,给他们接风洗尘,还真特意又让人去下了热干面。
相关推荐: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差生(H)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云翻雨覆
盛爱小萝莉
醉情计(第二、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