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十六岁的花季 > 第77章

第77章

该先开口,但她实在不知道要说什么,老太太的目光落在了辛安身上,辛安笑道:“大哥文采出众君子端方,合该是要配了大嫂这般才情出众之人,不过是命定的姻缘,至于我和夫君,也算得上是进错了新房遇对了人。” “有人好奇是正常的,只要我们自己坦然面对,旁人的那点兴趣也就淡了。” 老太太要的就是她的态度,谁让她看起来才是吃亏的人呢? 果然,老太太很是满意,“说的不错,就是天定的姻缘。” 陶怡然也松了口气,她最担心的就是辛安不知轻重出门乱说话,出生低微在府中又不占长被人说几句没什么,但她现在是侯府的长孙媳,是世子夫人,名声何等要紧。 太阳出来了,替老太太养肤的人也来了,辛安和陶怡然一同告退,出门后原本要先走的陶怡然改了想法,落后一步和辛安走在了一起,眼睛看着前方的路嘴上却道:“事已成定局,弟妹何必耿耿于怀,若是让二弟知道弟妹心中不静,怕是要伤心了。” 辛安同样没有看她,唇角轻勾,“大嫂许是不知,耿耿于怀的并非是我,人你是抢到手了,但能不能把握住可不好说的很,且...” “我们是一家人,出了问题当然要互相帮衬,尤其大哥还是侯府未来的继承人,多照顾我两分合情合理,即便是传到外头去,也只会说他重情重义,有担当。“ 这些话是都以前陶怡然说给她听的,今日原原本本的还给了她,也该让她好好体会个中滋味。 陶怡然停下了脚步,侧身迎上了辛安的目光,辛安回以她一个微笑,“长嫂如母,大嫂不该斤斤计较,若是计较太多便是要阻了大哥的前程,得要有未来当家主母的宽容大度才行。” 同样是陶怡然曾经说过的话,辛安笑如沐春风,再次将一句话还给了她,“大哥是要做大事的人,大嫂还是莫要将他管的太紧了,以免传出去外头人说你善妒不容人。” 第98章 赴宴恩国公府 辛安的几句话让陶怡然眼前一黑,差点双眼一闭晕了过去,偏一句话都回不得,辛安笑的越发明媚,这些话她当年听来极其的憋屈,自己的丈夫被弟妹给抢去,还得被弟妹说小气不宽容,最可恨的是明明是她受了委屈,最终只要陶怡然两滴眼泪下去,唐荣必定要来给她脸色看,说她心胸狭隘。 唐陌劝她不要总想着过去,该要向前看,其实唐陌对她不错,她应该顾忌唐陌的想法,顾全唐陌的名声,所以她决定不再搭理唐荣,但有的事真的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有些憋屈合该也让陶怡然都感受一遍。 刘姑姑扶着陶怡然,欲言又止,陶怡然的丫头更是恶狠狠的瞪着辛安,春阳春绿回以了同样的眼神,春阳还撸了一下袖子,一副胆敢造次她就动手的模样。 好在辛安没想一棍子将陶怡然给打死,总该要细水长流,“听闻春华院多了位月姨娘,大嫂从此多了姐妹,还没恭喜大嫂,大嫂以后有福气了,有人替你分忧呢。” “母亲还有事吩咐我去办,先行一步,大嫂...随意。” 等她离开陶怡然顿时将身子都靠在了刘姑姑身上,刘姑姑赶忙劝说,“少夫人莫要往心里去,世子对少夫人的心奴婢们都看在眼里,丝毫不作假,二少夫人是故意的,就是想激怒你做出出格的事。” 丫头们也忙着劝说,力证唐荣对她有多真心,说辛安就是虚张声势,是纸老虎不足为惧,如此陶怡然才算好了些,可即便是这样回去后还是躺了半日。 反观辛安,去处理了两件王氏交代的事后便回去清点自己的嫁妆,将可以送人的都拿了出来单独放在一处。 这日晚上唐陌没有回来用饭,差了二山回来说去了武馆,请武师傅指点他功夫去了。 陶怡然本想在唐荣跟前好好的哭一场,奈何最近礼部事情太多,唐荣也没回,连唐纲都在外头吃酒,无人给她撑腰只能憋憋屈屈的歇了下去。 水华宴转眼就到,这日清晨辛安起的比往常都要早,忙着梳洗打扮的她都没去看唐陌练功,等到她装扮妥当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今日的她不仅穿戴华丽,妆容上也没有半分马虎,瞧着镜中那艳丽的模样嘴角轻轻扬起,“走吧。” 今日照旧要去给老太太请安,而后一同前往。 春阳南风两人已将出门所需的东西全都带齐,不仅带了两身换的衣裳,脂粉首饰也都精挑细选,保证无论哪一套都能让辛安光彩照人。 为了不单独遇上她,陶怡然先她一步到了老太太的院子,今日的她也细心打扮了,一身茶白和天水碧的衣裳给人极为清爽之感,发间是百玉簪,其中一只还是白玉荷花,坠着细碎荧光色流苏,清丽脱俗,论容貌她自然是上乘,再这么一打清冷脱俗中带着些许羸弱,让人多了两分保护欲。 “大嫂今日的装扮当真不俗,清丽的很呢。” 侯府的世子夫人,不走端庄贤淑的路子倒是走了我见犹怜的道,有意思的很。 陶怡然侧首,见辛安的衣裙主要用的是胭脂红配蟹壳青,整体鲜亮清新中又带着喜庆,发簪是也是以花卉和彩珠镶嵌蝶恋花为主,白玉的花托,绿玉的花叶,嵌以宝石珍珠,华贵明艳。 “弟妹这身装扮倒是喜庆。” 宴席向来就是她的主场,就不信辛安今日不丢人。 辛安回以微笑,两人站在一起一个娴静温婉一个热烈明艳,无论是哪一种都和今日的水华宴相得益彰,老太太很是满意,王氏看出了端倪却并未出声,还将两人都夸了一番。 夏日炎炎,赴宴的人都会早些去,等日头升高烈日当空,那时才去观荷太晒,且那时大多的宾客都已经进了清幽殿贪凉去了。 马车从侯府出门堪堪过了两炷香前行便开始艰难起来,无数的马车朝着恩国公府的方向汇集,车水马龙。 辛安挑开车帘,瞧见前方排着长队缓慢前行的车马人群浩浩荡荡,微微咋舌,哪怕是再来一次也惊讶于恩国公府的权势滔天,放眼京城除了皇家只怕再也找不出第二家如此鲜花着锦的场面了。 可惜盛极必衰,算算时间太后也已老了,等到二皇子几年后即位这样的场面就再也看不到了。 放下帘子后微微愣神,想着若是她是恩国公府的当家主母,能在活着的时候年年都这般风光,儿女个个出息,她保证死后不会有什么怨气,老老实实去投胎,就这一辈子就顶了旁人的十辈子。 道路拥堵,好在恩国公府的人都经验丰富,也只是过了一炷香侯府的马车就到了恩国公府跟前,国公府的管事上前核验请帖,而后有丫头前来领路,将人领了进去。 水华院,顾名思义乃是国公府的荷花园,放眼望去是超过两亩地的荷花池,荷叶青绿荷花娇艳,有草鱼从叶下滑过,有鸳鸯戏水成双,池边有凉亭水榭,假山堆砌,三五成群得夫人和姑娘们在其间说话亦或者作画,说笑声随着一池青绿散开,清幽当中又多了一分鲜活。 和预料当中的情形分毫不差,几人一进水华园便迎来了许多打量的目光,有人眼中兴味颇浓,有人窃窃私语,也有人故作不屑。 老太太面色带笑的走在最前面,王氏搀扶着她走在一旁,陶怡然和辛安并排走在后面,面对众人的打量,老太太神色不变,王氏也是唇角带笑,辛安没事人一般大大方方任由人打量,毕竟她有经验,陶怡然扯出笑来压低声音和辛安道:“弟妹无需太过紧张,只是今日来都是京中显贵,轻易得罪不起,还望弟妹谨言慎行。” “多谢大嫂提点。” 辛安唇角含笑,“今日我一切都听祖母和母亲的,听说去年大嫂在水华宴上一曲《流光》引的无数人称赞,今年没了大嫂的琴声,这水华宴都要失色不少呢。” 京中贵女众多,若论琴艺出众陶怡然必在前三,每次一展才艺就能引来无数吹捧,如今成婚不能再当众抚琴,心里指不定多遗憾。 “大嫂,出众的琴艺需得下苦功夫磨练,仅仅是因为成亲便束之高阁,实在是叫人遗憾,不过能听一听别的姑娘抚琴也是乐事。” 第99章 夫妻谋划初见成效 陶怡然侧首,虽然不知道辛安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却说到了她的心上,从十五岁开始只要是有她的宴席她必定是最受瞩目的姑娘,若是以后再不能当众抚琴,她为学琴吃过的苦又算什么? 辛安不再说话,目不斜视的跟着继续往前,陶怡然以她的琴艺为傲,上辈子唐陌没了后便经常半夜抚琴,说是心中难受烦闷,思念唐陌,她最开始还以为真是这样,后来才晓得是用琴声勾搭唐荣,每每她的琴音一起唐荣哪怕是睡着了也会醒来,披着衣裳就去了。 琴声悦耳,但陶怡然的琴声她不想再听了。 跟在陶怡然身后的绿衣裳丫头飞快抬眼看向辛安的背影,而后垂眸,低眉顺眼的跟在身后。 片刻后视线里出现一水榭凉亭,天水碧的薄纱悬于四周,清风习习薄纱轻舞,让整个水华园都灵动了起来,走近后便察觉多了一丝凉意,目光微扫便瞧见了那一排排的三脚虎头缸,里头装满了冰块,凉意便是来自此处。 水榭中已坐着许多人,不少家世不如唐家的人纷纷起身寒暄,老太太笑着朝众人客气点头,而后径直朝着坐在首位的人走去,那是一位满头华发的老夫人,雍容华贵,老太太笑着上前,微微欠身,“国公夫人,近来身子可好?” “好,老夫人快快免礼。” 这位老夫人便是恩国公夫人,是当今太后的大嫂,也就是这京城里的极有体面的老夫人了。 “远远的瞧见你来了,步履轻快可见身子康健。” 抬眼看向辛安和陶怡然,“这就是侯府新进门的两个新媳妇?” 一句话让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两人身上,陶怡然她们都认识,辛安虽是个新面孔,但谁不知道她原本是嫁给唐荣的,还拜了堂,最后却成了弟妹,这其中关窍让无数人好奇。 老太太笑着给国公老夫人介绍了两人,“这个是陶家的姑娘,现在是我大孙子媳妇;这个是淮江辛家的姑娘,是我二孙子媳妇。” “你们二人快快给国公夫人请安。” 两人同时上前一步,福礼问安,礼数皆是分毫不差,恩国公夫人连连称好,“这两个新媳妇一个温婉清丽一个明艳动人,两个美人同一日入了威远侯府的门,老夫人,你好福气。” 不少人笑着点头,单论模样,这两人在京城也是拔尖的,有人笑着开了口,“老夫人,听闻这位淮江来的辛家姑娘才是和侯府世子定亲的人?” 说话的人是京畿府尹府上的张夫人,许是和唐纲结过仇怨,面上笑着眼中的不怀好意一闪而过,老太太笑道:“原本也是,但这有时候这命定的姻缘非人力能左右,阴差阳错之下这姻缘拨乱反正,皆大欢喜,要说这缘分二字当真是玄妙至极。” 勇双伯府的夫人笑着附和,“我儿庄实在北衙军当差,听他回府说起唐二公子,除了赞其稳重负责就是说他夫妻和睦,说唐二公子每每和人说起他的媳妇便是眉眼带笑,可见是真心欢喜,这缘分果真玄妙。” 庆侯府的侯夫人也笑着赞同,同时也将唐陌拿出来夸赞了一番,“要说唐二公子也着实有心,担心自己媳妇初到京城无人说话,还特意宴请好友引荐女眷照拂自家媳妇一二,细心周到,也算少有的好儿郎。” 她儿严世茂已经将唐陌拜请的事和她言明,又收到了这位唐家二少夫人送厚礼,自然也不介意帮着美言几句。 有这两人开口,陆陆续续又有几个夫人附和,说唐陌如何如何。 人都会随波逐流,如此一来张夫人这类想要唐家闹笑话的人便也只能歇了心思,老太太只略微一想就明白今日为何几位夫人向着唐陌说话,心里对唐陌和辛安更是赞赏,就是不知道陶怡然能不能看出这其中的问题,想想法子迎头赶上,正巧传话侍女来禀,二皇子妃到了。 一听此话陶怡然明显瑟缩了一下,随即不着痕迹的往后退了半步,想来也是怕二皇子妃将她岑曾经在二皇子跟前又唱又垂泪的事说出来。 辛安浅笑不语,随同众人侧身等待迎接。 远远的瞧见一袭宫装打扮女子在一群女眷的拥簇中款步而来,环佩叮当华贵异常,众人纷纷行礼,那女子在距离国公府老夫人三步远的地方停下,略略欠身,“国公夫人安好?” 按理该要喊一声‘舅祖母’,却和常人一般叫国公夫人,一声称呼多少能品出几分意思来。 辛安心下微动,她和唐陌一同打听了恩国公府的消息,据说皇上是周太后所生,如此皇帝的儿子都流着恩国公府的血脉,然而皇帝并不亲近周家,皇子们也更愿意亲近自己舅家,更无一人愿意迎娶周家女,毕竟皇帝的后宫也只在几年前出过一位周家女子,却因小产坏了身子后再不能有孕,最关键的一点,恩国公府这些年已经无人身居高位。 虽还没将其中的弯弯绕绕彻底搞清楚,但结合已知的未来也能看出现在的国公府不过是烈火烹油罢了,但在辛安的记忆里,恩国公府并未倒下。 国公夫人对二皇子妃客气有余亲近不足,闲话家常了两句水榭里又来了其他人,这回是诚郡王府的郡王妃和郡王府世子妃。 郡王妃保养得宜,岁月并不曾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身旁的李玉燕和之前辛安见的时候判若两人,用心打扮过后的她比之前多了几分华贵威仪,让人瞧着就不太好相处。 互相见礼后李玉燕还给辛安打了个招呼,“今日辛妹妹瞧着格外明艳。” 淮江银花茶让她在诚郡王跟前得了好感,连她夫君也说可以说辛安多往来,淮江富商云集却各有势力,辛家一直都在侯府势力之下,侯府虽势微,但唐老爷子余威依旧,以前也只能干看着,如今辛安自己送了上来,没有不接受的道理。 辛安福礼,唇边一抹浅笑,“今日再见世子妃差点没有第一时间认出来,贵气天然极为耀目,让人移不开眼。” 第100章 二皇子妃有请 陶怡然料定今日的辛安必定十分窘迫,无论她如何花言巧语都改变不了她卖盐女的身份,低贱的商户女闯入水华宴这样的盛会,有的是人看她,谁知道她居然认识诚郡王府的世子妃。 郡王府和侯府简直天壤之别,侯府凭借老爷子的勇武功绩而来,诚郡王府可是皇室宗族,不可同日而语。 辛安和李玉燕说了几句话,两人轻笑,风吹来荷叶摇曳,众人纷纷看向这一池的荷花,有人见辛安还巴结上了李玉燕,心有不服的笑着上前,“听闻淮江富庶,二少夫人可否给我们说说那淮江的荷花是否也如京中的艳丽?” 辛安抬眼,只觉得眼前这人面生,原本应该陶怡然帮她介绍,但陶怡然为避二皇子妃装死不开口,还是李玉燕主动帮了她,“这是京畿府尹张大人府上的小姐,辛家妹妹可称呼她一声张二姑娘。” 辛安道了谢,心道是她母亲方才落唐家的面子不成,当女儿的见她好欺负就凑了上来想找回面子,笑着朝这位张二姑娘道:“淮江种莲多以产藕之用,荷叶田田接天莲叶,多叶而少花,荷花形态不一,多以白色和粉色居多,白色莲花下的藕脆爽清甜,粉色莲花下的藕香甜软糯。” “京城莲花我知道不多,但眼前这方荷塘想来就是文人墨客眼中的夏日绝色,只此青绿,就眼前这一株彩云飞便已美若云霞,宛若仙子,让人移不开眼。” “两地荷花都美,但用途不同实在很难一分高下。” 张二姑娘没想到她一个外地来商户女竟然能堵了她的嘴,面上不太好看,好在她母亲见机的快,三两句化解了她的尴尬,这才悻悻离开。 辛安唇边依旧带着浅笑,心里幽幽叹气,她只是来自淮江,也的确是商户女,但这不代表她是乡下来的泥腿子没见过世面,相反,钱多见的就多,很多东西没资格用不代表没资格见啊,这些人怎么就会以为她好拿捏呢? 小丫头片子!!! 李玉燕朝她笑了笑,而后就到了二皇子身旁和她说话,说起来她们还是一家人,都是皇族中人嘛。 越往后来的人身份越发显赫,辛安也没离开,就站在王氏身后认人,不点她的名她绝对不会开口,显的很是乖顺,加上方才张二小姐给她设套没成,让人没那么轻视她,至少没那么小看她了。 等到宾客来的差不多了,严文惠约了她去逛园子,“恩国公府的院子

相关推荐: 爱欲横流的芭蕾(H)   大唐双龙之重生边不负   潮湿(H)   老师好甜(1v1师生h)   快穿之娇宠入骨(h)   师生(H)   写黄文的妹妹和沦落为素材的哥哥【限】   [双性]一步到胃(古代,高H,1V1)   他在火葬场(快穿)   地下室SM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