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家开始施粥,她正忙着让人搭棚子,明日粥桶就要摆出去,大灶上的厨子们揉面将手臂都给揉肿了,一想到施粥要到年三十都觉得有些生无可恋。 次日一早侯府门口就响起敲锣打鼓的声音,几大桶粥被抬了出来,掺杂了粗粮的馍馍冒着香气,两大篮子的咸菜丝也全都准备好,没一会儿那些得了消息的人乞儿和贫苦百姓端着碗就来了。 有护卫维持秩序倒也没有发生争抢的事,见馍馍又大又软,白面加的还多,粥桶里的粥插筷不倒,排队的人一脸欣喜。 “一人一勺粥,两个馍自己拿,拿了过来拿咸菜。” 侯府没那么多人打粥,辛安提议弄个大勺子让那些人自己打,一大勺就是一碗,刚刚好。 这样省了人力还能落个好名声,只需要派人看着就行。 至于咸菜还是要发的,别看咸菜不起眼,那可是盐,若是人人一大把的抓下去,几下就没了。 “自己打?” “那是不是可以捞干的?” 这还是第一次有施粥可以自己打,排在后面的人一脸喜色,前面的人说了,“捞什么干的,加了白米的杂粮粥,插筷不倒浓稠着啦,根本不用捞。” “插筷不倒?” 这又是意外之喜,施粥的人家不少,大多都是薄粥,侯府往年也是这般,吸溜两口就没了,哪里见过插筷不倒的 有个满身补丁的老太太笑眯眯的开口,“要是真不倒回去加了水再熬一熬,一碗熬三碗,家里人就都能混个肚儿饱。” 即便是在京城,天子脚下,三餐不继的人也不算少数,往往家里壮劳力一旦倒下,这家子吃饭就会成问题。 浓稠的粥让大家都很欣喜,不说还有两个大馍馍,拿到咸菜的人都会朝着侯府鞠躬,出门来看的老太太眼眶酸涩,也不知怎么的,每次见到那些穷苦百姓为了一碗粥两个馍感谢她,她就鼻酸。 “今年的施粥办的好,往后也要这样的,不能糊弄。” 搀扶着她的王氏说今年粥这么浓,馍馍加一半的面粉都是因为辛安贴钱了,“那孩子心善,也没声张,只让人拿了银子去买了大量的米面回来送到大灶上,说熬粥的时候多加点米和豆子,顶饱。” “灶上的厨子揉面揉的手臂都肿了,她知道后又给了赏钱,那孩子真是再心善周全不过了。” 一旁的赵氏也将辛安狠狠夸奖,“都说人家有钱,那点银钱对她来说不值当什么,但有钱的人多了,有这份心却是难得。” “是个好孩子。” 老太太很欣慰,不免又想起了过世的老爷子,心中酸涩。 侯府施粥的事在很快传开,不免有些并不困难却想占便宜的人来,侯府也不撵,年节上图的就是一个喜庆,天寒地冻走几条街来,也该他喝这碗粥。 这日辛安宴客,唐勇一家和王家人早早的到了,包厢很大,足够几家人说话,又有炭盆早早的就屋子里烤的暖暖的,屋子里新添了一盆水仙和几盆菊花,处处考究。 唐陌带着五个堂弟和王仕以及唐耀铭说话,唐勇的小儿子唐耀真一直是没什么存在感的,七八岁的孩子和谁都说不到一块儿,现在好了,族中来的儿郎里有一个只比他大一些,两人叽里呱啦的说个不停。 王家的王宝儿见来了这么多姐妹也是欢喜的不行,尤其和唐可儿能说到一块儿去,三言两语就说到要一起出门赏花。 卫家的人也来了,钱财损失太大,张氏瘦了一圈,再见王氏和辛安的时候也不再剑拔弩张,没什么精神样子。 卫家姐妹有些尴尬的站着,辛安笑着朝她们招了手,“站着做什么,都是年岁差不多的姑娘,自是有话说,无需拘谨。” 稳重的唐泉儿上前去拉着姐妹俩,“我们正在说新发髻,你们也来,你们跟着卫伯父在外赴任,定是见过好多别致的样式,快和我们说说。” 卫家姐妹被牵着走,心里也是松了口气,张氏扫了一眼辛安,什么也没说。 “舅母可是哪里不舒服?” “我看气色不太好。” “没...没事...“ 张氏认定王氏婆媳克她,根本不愿和她们有什么交集,只想赶紧离开侯府,再不想来了。 辛安笑眯眯的开口,“舅母还在为之前的事后悔呀,没事,咱们一家人有什么误会说开就好了,不值当记在心里,我都忘了。” “一会儿有提气养颜的汤水,您多喝两碗。” 都说成熟稳重的人要喜怒不形于色,心里恨不得将对方凌迟也要笑着不能让对方看出来,她正在学,张氏和陶怡然都是很不错的练习对象。 “大嫂可还好?” 凑到了陶怡然跟前,“我给大嫂准备了燕窝和鹿茸汤,燕窝养颜,鹿茸能让孩子强健,生出来不容易染病,就是有些腥味,若是大嫂能喝就喝两口,喝不下也没关系,还有四物汤和银耳炖雪梨,清爽润肺。” 说完这话她都佩服自己,等能和陶怡然说话心里完全没波澜后,她就能出门去和那些心眼子多的夫人过几招了。 陶怡然表示不能接受辛安这般热情,但还是扯出笑来多谢了她,这一幕被老太太看在眼里,觉得辛安当真是成长了不少,别管心里怎么想,在外就是要全了侯府的颜面,不能让人看笑话。 嗯,陶怡然也比原来顺眼些了。 卫良才自然在和唐纲和唐豫等人说话,见辛安和唐陌体面周全,心里也松了口气。 唐荣体面的站在一群堂弟跟前说笑着什么,还不时和唐陌说话,唐陌也稳得住,并没在这个场合阴阳他,要知道这是他们夫妻第一次宴请亲戚,必须要尽量的完美,狠狠堵住老头子的嘴。 这让心里有些担忧的唐纲很是满意,即便晓得兄弟两个都是装的,但能装也是一件好事,要是能一直装下去就好了...... 第338章 这就是父慈子孝 包厢里的场面和谐热闹,等到各色佳肴陆续上桌,辛安招呼着众人落座,男女各一桌,汤汤水水的基本上考虑到了所有人的需求,唐纲端着酒杯站起来说了几句体面吉祥的话后众人纷纷举杯,场面越发热闹。 男子们推杯换盏说着祝福吉祥的话,女眷们笑意盈盈,任谁来看了不说这是关系极好的一大家子人呢? 老太太对这个场面再满意不过了,这就是她心目中上下和乐的样子,父慈子孝,其乐融融。 一场晚宴用了整整一个时辰,众人好似有说不完的话,唐陌和唐耀铭勾肩搭背,王仕和唐楠等人说着前门学院的趣事,唐勇和王勉说着买卖,唐纲和卫良才以及唐豫说着官场上的一些趣事,老太太的娘家人很是开怀,整个包厢笑声阵阵。 笑累了的老太太有些疲乏,见时辰差不多了辛安便起了身,问大伙儿都吃好了没,女眷们说太晚想回了,男子们还想继续说说话,辛安让人来收拾了桌子,换了茶水果子上来,还想再说说话的可尽可自便,想回的她就要开始送客了。 “表嫂,得闲了你能来接我吗?” 王宝儿抱着辛安的手臂不撒手,以前侯府没有小姑娘,她每次去给姑姑请安后就要回,现在想去侯府小住,想和几位姐姐说话。 “接,要不你今晚就别回去了,跟着我们一块儿回府,晚上就和可儿一起睡。” “好啊,让宝儿和我一起睡,我们还能躺着说话呢。” 唐可儿这话一出王宝儿就心动了,王夫人很无奈啊,哪家的姑娘是跟着大人出门吃饭后就不回去的,刚要拒绝王氏就说了,“就让宝儿去住两天,等到年三十那日再回家过年。” 王宝儿眼巴巴的看着她娘,王夫人无奈的哟,人家侯府还有五个儿郎,凑过去干嘛。 但架不住闺女撒娇只能同意,“晚些时候给你送换洗的衣裳来,到了侯府要听你姑姑和表嫂的话,和你几个姐姐好好相处...” “知啦知啦。” 都没等王夫人将话说完,王宝儿便笑眯眯的和唐可儿先后钻进了马车里,王氏笑道:“宝儿没姐妹,平日里兄长和弟弟都要念书,她也无聊,就让她开心几日,等年后我再接她到府中小住。” 辛安也说会照顾好表妹,王夫人道:“我哪里是担心你们照顾不好她,就是这丫头越发跳脱了,怕给你们添麻烦。” 能去侯府小住自然是好事,但人家眼下忙成那样,这个时候去不合适。 王氏笑着定下了此事,“我自己的侄女,还怕什么麻烦。” 赵氏带着一车的姑娘先行回府,王氏和辛安转身又开始送尤氏婆媳,“小心些,路上慢些。” 古氏有孕,气色还不错,不过到底是第一胎也是格外小心,辛安将人搀扶上了马车,王氏又叮嘱了好几句。 剩下的张氏带着卫家姐妹出来,卫家姐妹上前道了谢,辛安笑道:“这么客气做什么,没事的时候别一直待在院子里,出门转转。” 姐妹俩又道了谢,张氏欲言又止,最后扭头上了车,姐妹俩讪讪一笑跟了上去。 刘姑姑搀扶着陶怡然出来,陶怡然还很客气的和辛安说了几句话,等她的车离开婆媳俩才松了口气,接下来只需要回包厢和那些男子交代一声,然后接上老太太就可以回去了。 车上的老太太一手抓着辛安一手握着王氏,极为欣慰,说她今晚是如何的开怀,又说若是老爷子还在,看到这样的场面该多高兴,说着说着又红了眼圈,王氏陪着抹泪,辛安有些无措,不晓得是该陪着哭还是劝两句,最后干脆闭嘴。 次日一早听唐陌说昨晚女眷们走后男人们又加了菜,又喝了酒,最后除了他和唐耀铭以及唐荣,都吃醉了,幸亏女眷们离开的时候都留下了伺候的人,“要不然我还真没办法都给送回去。” “一个个喝的拖都拖不动,隔壁那个也是倒霉,去扶老头子,老头子直接栽他身上,他没站稳跟着一块倒了下去,怕是压到他的肋骨,疼的呲牙咧嘴,冷汗都出来了。” 还在床上的辛安觉得有趣,“多好啊,这不就是父慈子孝?” 唐陌穿好衣裳转身,“这叫雪上加霜,老头子身强力壮的,隔壁那个虚货受得住那一压?” “我出门了,晚上可能不回来吃饭。” “应该说接下来几日都不回来吃,还得带唐楠唐烨几个出去见见人。” 一想到都回来两日了,还没能和媳妇赤诚以待,然后还要继续吃酒,什么时候才能赤诚? 等到年三十? “你那是什么眼神?” 辛安单手撑着脑袋,“自己稳着点,少喝些,别喝起来就忘了天地。” “知道了。” 凑过去在辛安的嘴上啄了一下,“走了,你再睡会儿。“ 目送他出门后的辛安重新躺回了被窝里,想着唐陌回来其实也帮不上她什么忙,该忙依旧还忙,但心里就踏实不少,最主要的是被窝暖和不少。 取暖,这是一个男人冬日里最大的用处。 婆媳俩又忙了两日,各家年礼已经全部送出,别家送的年礼也已经造册入库,施粥顺利进行,接下来就只用为年三十做准备,总算是能歇一口气。 到了腊月二十九这日,皇帝封笔,百官从这日开始便不用上朝,只等着初八那日开朝就是。 这日的皇帝心血来潮,得知各家权贵都在施粥便想去看看,一番乔装打扮后出了宫,马车拉着他一家家的看出去,发现大同小异都是薄粥加粗粮馍馍,又有内侍说大多都是这个标准,别看不起眼,但粥棚一开就要到年三十那日才停,加起来也不少粮食。 何况年节上的粮食还不便宜。 皇帝觉得也说得过去,逛了几家后想着回宫,毕竟外头实在太冷,可就在马车要掉头的时候遇到了唐纲,只是轻轻一撇,唐纲就认出了皇帝身边的赵公公,忙下车去请安。 第339章 运气也是本事的一部分 唐纲得知皇上是来看施粥,想着自家今年的粥绝对可以拔得头筹,便厚着脸皮邀请皇帝去侯府坐坐。 皇帝又来了兴趣,出都出来了,去臣子家中看看也行,唐纲目的达成笑的脸上的褶子都多了两道。 果然一到侯府的大门就看到排队的百姓比别家都多,那些百姓还是自己打粥,打完粥又自己拿摸,都是两个,没有谁多拿,下车后的皇帝觉得有意思,让赵公公去打碗粥来。 “呵,挺稠。” 唐纲恭敬的说着什么自己秉承家父遗志不敢忘怀的话,厚颜无耻的将功劳据为己有,可惜这个时候竟没一个人来阻止他,只能任由他往自己脸上贴金。 皇帝又听见有百姓感激侯府的话,赵公公差了人去和那些百姓说了几句话,得知从施粥那日开始粥就是这么浓,皇帝对唐纲很是满意。 觉得他不忘本。 “皇上您里面请。” 兴奋中的唐纲小心的请皇帝进了府,皇帝也不让惊动府中人,只说去和老太太说两句话,再去侯府的院子转一圈即可。 老太太的春荣堂坐着一众女眷,说笑声阵阵,皇帝还没进门就听到了笑声,唐纲忙差人进去传话,又殷切的请皇帝朝里走。 得知皇帝来了,屋里的女眷皆是惊诧,赵氏竟还想带着几个姑娘躲起来,还是王氏拉住了她,说一会儿只管跟着请安,而后垂首不张望就是。 这里是后院,想来皇帝不会过多停留。 都进了门皇帝才觉得不妥,但来都来了还是进了门,老太太已经带着一屋子女眷迎接,刚跪下皇帝便伸手虚扶,“朕今来的唐突,老夫人无需多礼。” “皇上驾到是侯府之福,礼不可废。” 待老太太行了礼后才由王氏搀扶起来。 皇帝也没进屋去坐,只站在院子里和老太太说了几句话,又问老太太身子可还爽利,又说唐纲才事办的不错,是老太太教子有方,又说唐陌不错,有老侯爷风采等等。 老太太是欢喜的,也知道这个时候应该将故去的老爷子抬出来,说了几句古话,又表了几句忠心,皇帝很是欣慰,又说侯府今年的施粥办的好,老太太笑着说都是她媳妇和孙媳妇的功劳,原本也是实在,再则也是婆媳俩着实辛苦,该给她们一点念想,求的也是一家和乐。 但唐纲却变了脸色,辛安飞快的扫了一眼心里就有了猜测,补充了一句,“也都是父亲的意思,父亲说祖父在世的时候最是心疼的百姓疾苦,让我和婆母将施粥的事办的实在些,多用的米粮自家稍稍节省些也就有了。” 王氏也笑着说是,唐纲这回舒坦了,觉得老二媳妇还是识时务,顾大局。 皇帝免不了又夸了唐纲几句,至于垂眸站着几个姑娘皇帝也只是扫了一眼,并未多问,而后就说去看看侯府的院子。 唐纲领路,王氏婆媳跟在身后,见院子里各色菊花开的绚丽,又有梅花装点,隐隐还有腊梅香,皇帝心情很是不错,“你这院子虽不大却精巧,打理的也好。” 唐纲投桃报李,说这院子都是辛安在张罗打理,“微臣闲暇也会来坐坐,满园幽香也让人心中舒畅。” 见有凉亭坐落其中,皇帝信步而去,炭盆是撑着皇帝在春荣堂就摆上的,茶水瓜果也都齐备,张管事办事向来细致。 “都坐吧。” 皇帝是觉得这院子真好,御花园也好,但看多了也没意趣,侯府这个乍一看还是新鲜。 皇帝抬眼看向辛安,“前廖指挥使送了两盆粉菊进宫,林家那头说她也有,是你送的?” 辛安笑着回答,“原也是廖夫人送我的苗,花匠精心养着,我看开的花儿好看就送了林姐姐两盆,她最是喜爱新奇的花。” “你和廖夫人很熟?” “廖夫人和我一般出自商户人家,能说到一块儿去。” 辛安有些紧张了,她连正眼看皇帝都不行,怎么可能猜透人家在想什么,只能小心作答。 “听闻你们还一块儿做上了买卖,生意可还行?” 皇帝像是在闲话家常,辛安却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我有一处一排五间的铺子,林家有商队往来京城贩卖货物,我们便合伙开了个杂货铺子,货物也算齐全,赶在年前开业生意一直不错,算是薄利多销。” “生在商户家,从小耳濡目染,即便是女子也是有经商天赋的,好。” 皇帝笑着喝茶,辛安心里突突的,“也是祖母慈爱,父亲和母亲宽厚才容许我这般随心行事。” 皇帝又笑了起来,正当辛安心头一松之时唐荣来了,应该说是被唐纲差人去喊来的。 见他上前恭敬行礼,辛安识趣的站了起来,让出了位置。 皇帝没让坐,唐荣也就只能恭敬的站着,唐纲自是不遗余力的为唐荣说话,说他即便闲赋在家也不忘钻研学问,梳理早前办过的差事,从中获得经验感悟。 “微臣想着等过了年还是要再为他谋个差事,也好叫他有机会为皇
相关推荐:
快穿之古代啪啪啪系统_御书屋
不配[火葬场]
烽火金兰(民国)
舅舅_御书屋
她的调教生活(道具,sm)
悍卒斩天
军体淫乱部队(H)
[穿越]调教皇帝(H)
兽人超级人兽(高H)
就喜欢被他日(rou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