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回报。” 说着笑眯眯朝辛安道:“当然了,也是你我夫妻联手走到今日的结果,不是我们让人家看到了我们的本事,也没人会愿意帮我们。” “你居首功。” 辛安笑了笑,辛家人生来目光向上看,习惯仰视;而唐陌生来就是向下看的,是俯视。 在想法上天然就有不同。 好在,这两种她都有。 “祖母要去寺中小住,明日你回来后去给她请安,看看有没有要帮忙的,祖母不在府中母亲更能放开手脚,对祖母身体康健也有好处。” “别管祖母内心怎么想,面上对你我还是不错的。” 唐陌点头,拉下辛安的裤腿,又拉过被子给她盖上,“到时候我送她去,再派几个人护卫着,到了后我再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周全的地方。” “嗯。” 辛安侧身躺着,肚子渐大她平躺已是极不舒服,“我没见过怀双胎的人,这个月份肚子就如此显怀,等到了月份得大成什么样?” 唐陌也挺担心的,“明日我给母亲说说,看能不能找会伺候双胎的人来。” “母亲已经找了。” 两人说着话睡了过去,唐纲又是睁眼到半夜,王氏一大早就给他送了碗滋补汤水,生怕他把自己给熬死。 这日天气不错,唐陌亲自送老太太去了城外寺中小住,早上去的,下午才回来。 到了傍晚陶家派人来报丧,陶家老太太去了,王氏亲自登门慰问,做足了亲家的体面。 唐纲也去了,和陶大人在书房商议了半晌才叹息着出门。 这日夜里下起了秋雨,凉意更盛,枝头树叶不知何时掉落一地。 “书上说秋日天地一片肃杀,冬日更是萧瑟,原来总也不解,到了京城总算是明白了。” 辛愉陪着辛安坐在廊下说话,“姐,我怎么瞧着京城的秋日有些心慌?” 淮江的秋日是另外一番美景,虽也有落叶,但枝头依旧茂密,“那树叶掉的,能坚持几天?” 辛安笑道:“习惯就好了,等到了冬日你走出京城看看,那才叫一丝绿意也无。” 辛愉捧着脸颊,“想瞧,又觉得无趣。” 姑娘家,生来最爱春日。 此时南风快步而来,“少夫人,方才陶家人来报丧,大少夫人自戕了。” “自戕?” 这个时候的辛安说不清楚是什么心思,南风上前一步,“陶家少夫人亲自来的,并且送来了大少夫人亲笔写下的休书,夫人颇为震惊,已经跟着去了陶家。” 第533章 唐陶联手VS南广郡王 陶怡然自戕,辛安在廊下站了小半个时辰,静静地看向春华院的方向,前世的画面在脑海一幕幕浮现,慢慢模糊,最后又都消失不见。 “姐,你都站了好一会儿了,进屋吧。” 辛愉扶着辛安转身,“天凉了,总这么站着也不好,陶家接连出事,我留在这里陪姐两日。” “好。” 辛安笑了笑,“一会儿开了库房挑几匹料子,做两身好看的衣裳。” “好啊,听说京城秋日也赏菊,也不知道有些什么不一样的品种。” 侯府还是以往一般,宁静中偶尔也能听到姑娘们开怀的笑声,并没有因为陶怡然不在就有了不同。 府外却是热闹了起来,陶怡然自戕还在自戕之前亲自写下了休书,自己把自己休了,此事一出不不少人议论纷纷,实在是想不明白她有什么要自戕的理由。 “你们说会不会是被陶家那个老太太带走的,听说在弥留之际还惦记着她。” “不能吧?这事吓人。” “我看像,她在侯府日子过的多好,那王氏不是个恶婆婆,侯府大门都由她进出自由,连晨昏定省都没有,又生了儿子,怎会好端端的自戕?” 找不出缘由,只能归于鬼神,王氏也做足了姿态,红着眼圈说有千张嘴都解释不清楚,好端端的回了次娘家送老太太,怎么就突然自戕了? 陶家请来了和尚念经道士作法,又将许多人的猜测坐实。 宫里,唐纲和陶大人跪在皇帝跟前老泪纵横,皇上手里是陶怡然亲手写的遗书和休书,遗书上清清楚楚的写着平顺伯府是如何给她下套,将她一步步引到南广郡王跟前,最后被欺负了的事。 说平顺伯府出事她心中惶惶不安,胆战心惊,食不下咽夜不能寐,以至精神恍惚,又说陶老太太是她最为敬爱之人,说她从小长在祖母跟前和情分不同,如今祖母去了,她也觉得自己活不下去了,又觉得对不起唐荣,对不起侯府,无颜苟活于世,只能自休自身,到下面去伺候祖母。 “皇上,老臣...求皇上为老臣做主,老臣的女儿死的冤啊。” “皇上,微臣的大儿媳妇虽是多才情,也曾有不周全之处,但自从微臣的儿子外放后她便甚少出门,在府中带孩子,不过是去参加了一场水华宴就埋下了祸根~~~” “我侯府虽不是百年世家,微臣也是庸碌之辈,但家父声威尤在,他南广郡王怎么敢的?” 皇帝眼含怒气,立刻宣召南广郡王前来,南广郡王办事得力,皇上一直也重用他,若是别的事也就罢了,若是这所谓的遗书属实,他还真没想要要如何处置那个混账。 南广郡王正在为陶怡然的死感到遗憾,两人的露水情缘也叫他很上头,若不是此事被郡王妃知晓,合该是被他金屋藏娇。 “卿本佳人,奈何造化弄人。” 若是相逢于未嫁时,他的身旁该有一个她的位置。 感慨之时得到皇上召见,心头便有了不好的预感,陶怡然为何死他清楚的很,此时被召见...... “果然,会咬人的狗都不会叫。” 还以为唐纲会忍气吞声。 “郡王进宫了?” 郡王妃检查完她孩子的课业后才起身,贴身伺候的嬷嬷点了头,“已经出府。” 郡王妃站立于门前,“此一去,他不会那么容易脱身,十有八九爵位不保。” “嬷嬷,你说我可能与他和离?” 为了她的孩子,她提醒过他先一步去找唐纲,将此事推到平顺伯身上,左右此事也是平顺伯做局在先,也不算冤枉了他。 偏那人自负,料定威远侯不敢张扬此事,就没想过泥人也有火气。 “此话莫要再说,您该知道,您的婚事是两情相悦,也是两家联姻,牵扯太多,老郡王他们不会答应。” “何况皇上还是郡王的舅舅,有情分在的。” 郡王妃嘲讽一笑,“又不是亲舅舅,过去了这么多年,什么情分都该消磨的差不多了。” 南广郡王的母亲是当年皇上还是皇子时认下的义妹,还是私下认的,看重的不过是人家父兄的本事。 “与其指望这层关系,那还不如指望祖父和父亲。” 南广郡王的祖父和父亲在皇上跟前面子还大一些。 说罢闭上了眼睛,她曾想过寻一味药来坏了那到处作恶的坏根,可惜他身边伺候的人不少,还有医术高绝的大夫伺候,太容易被查出来。 “不能让他再这样下去了。” 嬷嬷也为自己的主子忧心,谁能想到那个处处周到心细的郡王会是处处留情的种,还惹出这样的事。 南广郡王进了宫,走进御书房的那一刻看到唐纲和陶大人,明白了这是两家联了手,倒是有些意外。 行礼问安后皇帝将陶怡然的遗书给了他,“看看吧。” 这遗书是李氏哄了陶怡然亲笔写下的,真的不能再真,看到上面那些指控南广郡王眉头轻蹙,如今人已死,无论他怎么解释都没用,脑子飞快转动,而后跪了下去,“回皇上,唐少夫人这份遗书上所说为真。” 他承认了,没等皇上发作又继续开了口,“然此事有内情,请皇上容臣说清楚。“ “你说。” 南广郡王说他敬重侯府的老侯爷,从未有过要毁侯府名声的想法。 “臣不修身,有些花名,是以给了平顺伯机会,每每受邀去往平顺伯府下棋都有唐少夫人的琴声在一墙之隔,次数多了如何能猜不透其中用意。” “臣虽多年不在京城,回京后也听过平顺伯府的事,如此行事只不过是想要抓住臣的把柄,为他自己谋取好处。” 反正他严词拒绝,并再未去过伯府,但此事他却没有告诉陶怡然,主要是两人也不熟悉,突然有一日陶怡然从伯府出来后找到了他,“那个时候臣才知道臣被倒打一耙,平顺伯府的少夫人告诉唐少夫人臣对她有非分之想,唐少夫人气不过亲自来警告微臣,那时她便有些不对......” 在他的嘴里陶怡然当时就已经被下了药,身上还散发出一股奇怪的香味,两人坐下只是说了几句话他就有些头晕,陶怡然却在那时有一些控制不住自己,最后两人双双毒性发作,等清醒过来时已铸成大错。 第534章 南广郡王降爵 无论是唐纲陶大人还是南广郡王,仗着的都是陶怡然死无对证,真相是什么全靠一张嘴,编成这样后续就顺理成章了。 发生这样的事谁也不敢说,存着侥幸,作为男子虽然他也是不得已,但还是觉得很亏欠,这才提携了陶家人,求的是些许心安。 “臣所说句句属实,皇上可以提审平顺伯。” 陶大人看向了唐纲,唐纲有些懊悔,他怕还在等候问斩的平顺伯乱话说,早给弄成了哑巴。 如今倒是给了他胡编乱造的机会。 “求皇上彻查此事,南广郡王就是仗着死无对证信口雌黄,什么药在伯府用下,走那么远才发作?” “若是真的,为什么他只是闻了闻就立刻发作了,他身强体健,难不成还比不过一个后院女子?” 南广郡王极力辩解,不惜将自己身子被补过头的事说了出来,他火旺,更能激发药效,不可以吗? “此事随便请个太医来诊脉就能知晓。” 他自以为稳操胜券,此时的唐纲头脑无比清晰,瞬间抓住了漏洞,“谁不知知郡王嫉恶如仇,若真如你的是被算计的,为何事后你不去找平顺伯理论,讨要说法,而是整日花街巷柳逍遥自在。” “如此算计与你,你都能当做什么都没发生,只是愧疚到提携陶家,你堂堂郡王莫不是泥捏的?” “还是说此事本就是你和平顺伯勾结,故意做的局?为的就是今日?” 说着跪着向前两步,准备乘胜追击,“皇上,南广郡王不修德行,放纵欲望,虽没亲自出面强抢民女,但却纵容下面之人当街掳走良家女子供自己玩乐,臣有证据。” “七月初八早上,城中百姓吴家母女上街采买出嫁的物品,因那吴家姑娘貌美便被想要巴结的南广郡王的人看上,并当街掳走送到别院,当晚南广郡王便现了身,次日清晨方才离开,从此那女子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吴家人到官府报官,到现在依旧在苦苦寻找。” “请皇上下旨彻查此案。” 杀手锏一出陶大人也开了口,说即便是陶怡然被下了毒,只要南广郡王心无邪念此事都不能成,又哭诉陶怡然死的冤枉,要皇上给个公道,严惩南广郡王。 南广郡王看了唐纲一眼,扭头磕了头,“启禀皇上,臣不知此事,臣的身子有些毛病,给了下面的人可乘之机,但臣真不知道那女子来历。” “蒙皇上恩重,臣二十那年便承继郡王爵位,凭臣身份实在不必抢夺良家女子,臣...” “皇上。“ 唐纲直接打断了他,“若以郡王的说法,平顺伯也就走不到今日。” “不是因有权有钱就不会犯这样的错。” 平顺伯难道抢了良家女子来招待平民吗? 南广郡王闭上了眼睛,他怎么不知道唐纲是如此的会咬人? 皇帝冷眼看着跪着的三人,最后目光落在了南广郡王身上,“是你自己交代清楚,还是朕命人去彻查?” 这句话,看似对他极大的不满,实在是在给他机会。 南广郡王自然听的明白,磕头后道:“一切都是臣的错,若不是臣不修德行,那些人也不会为了迎合臣的喜好做下错事,侯爷说的对,虽然当时臣也中了药,但若是臣心志坚定极力克制,也不会将唐少夫人逼上绝路。” “臣有错。” 皇帝这才满意了,“你是有错。” “不修德行,驭下不严,威远侯说的仅是一桩,有多少你心里清楚,念在你立过功,也看在父亲的份上,朕不将你下狱,但牵扯到了人命,郡王爵位你是保不住了,罚俸三年降半级,当个国公吧,赐你一个‘慎’字,望你往后多慎重。” “但若再让朕你晓得你游荡花街巷柳定不饶你,府中也不可再进美人妾室,从今日起修身养性,少拿你身子说事,受不住就给朕跳到冷水里泡着。” “给你半个月严查你下面那些人,该送官送官,该给苦主一个交代就要给,至于侯府和陶府...” 皇帝略微停顿后道:“人死不能复生,但不能白死,你看着赔偿。” 看似没有严惩于他,但仅仅是爵位降下半级就足以让他在接下来几年里都不得安宁,他的父亲和族人不会轻饶了他。 他已经能想到他的父亲会亲自带着家法来京城招呼他。 “是,臣遵旨。” 皇帝看向了唐纲和陶大人,“此事传出去有损你们两家的声誉,便止于此。” 两人虽有些不甘心,也晓得老郡王和皇上之间的关系,爵位能降半级,已经是极为严厉的处罚。 “臣,遵旨。” 皇帝让两人先走,留下了南广郡王...不对,是慎国公,没等两人走出去太远慎国公的额头就被砸出了血,皇帝起身站在他跟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骂了他半盏茶。 “你给朕说实话,到底是怎么回事?” 慎国公不敢隐瞒,说平顺伯的打算那些都是真的,他拒绝也是真的,只不过事后是他自己先勾引陶怡然,陶怡然自己愿意上钩,两人就苟且上了,结果东窗事发陶家弄死了陶怡然,还不知用什么办法让陶怡然写下了这样的遗书。 至于唐纲检举他的那件事他是真不知道,只晓得见到那女子的时候就已经是被下过药的,下面的人说已经打点好,他也就没深究 皇帝又给了他一脚,“降你爵位都轻了,朕就应该就将你直接斩首。” “你父亲多正直的人,一辈子就守着你母亲,怎么就教养出这种货色。” 慎国公抬起头,“舅舅,你别告诉父亲。” “你闭嘴,别叫朕舅舅。” 皇帝怒不可遏,“当年在军中你祖父最看重的人就是老威远侯,你父亲就是老威远侯带出来的,还几次救了你父亲的命,你如今做出来这样的事,他若知晓必定直接打死你。” “你今日能全身而退,只是降爵半级,依仗不是朕对你的偏袒,是老威远侯他不在了,唐纲不清楚那些年的过往!” 慎国公不敢说话了,他知道,所以他才总说敬佩老威远侯,结果...... “臣错了。“ “滚,接下来的事你自己处理,处理不好朕会下旨让你父亲来帮你处理。” 第535章 能锤死唐荣的证据 陶怡然自戕之事尚且还好事之人嘴里议论着,南广郡王办差不利还触怒龙颜被降爵的事又像是一阵风吹过京城,朝中各家真相打探内情,那可是备受皇上信任的人,怎会突然从郡王成了国公? 就连太子府和二皇子府也在打探,想要知道到底办的是什么差事。 更有人猜想是平顺伯留下的那本册子里记录的事给南广郡王带来了灾祸。 唐纲和陶大人闭口不言,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般。 “你当真不知?” 在府中安胎的林窈忍不住到了侯府,“我可听说了,说是陶大人和你公爹先一步到了御书房,而后南广,不是,慎国公才去的,郡王进去国公出来,这里头定是有事。” 辛安抚着她的肚子,“这些日子府中大小事又重新回到了我婆母手中,我就剩下个养胎的活儿,门也没出,早就成瞎子了。” “不过...” 她四下看了两眼,回头的时候林窈已经往她的方向伸长了脖子,一脸等着听内情模样,当即忍住笑意告诉她,“我虽不知道具体内情,但晓得和我那自戕的大嫂有关。” 林窈倒吸一口凉气,“你的意思是这两人?” 辛安表示不好说,“我也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林窈和她关系是不错,但还没到什么都要说的地步,何况有些东西就应该烂在肚子里。 “不是,这两人怎么走到一起去的?” 林窈是百思不得其解,不过很快她就想通了,“就她那种看什么男人都含情脉脉的模样,慎国公又是那种管不住自己的,勾搭成奸也有可能。” 辛安作势让她小声些,“我可没证据,你可别说出去。” “放心,我不怕你公爹找麻烦呀。” 林窈自然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罢了,人死债消,不说她了。”
相关推荐:
血战江湖
重生日常修仙
话梅狐
结婚对象带孩子跑了
慾擒故纵
原欲之血色玫瑰
盘龙:从水系主宰开始超脱
鹤形十二
脂粉模特茵茵
伯恩的身份(谍影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