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下意识都想去争取,倒是忘了过犹不及,“多谢你提醒。” 唐陌笑道:“你不嫌弃我多事就行。” “我是那么不识好歹的人?” 辛安问他,“要不要越过父亲提拔几个族中人?” 唐陌坐在她身边,“用不着,族中人本就以侯府马首是瞻,且老头子不会允许,我也没什么需要他们做的。” 他眼下是不愿意沾上族中人的,主要是族中人也没看好他。 “今日如何,孩子听不听话?” 他笑着凑上前抚上辛安的肚子,“他们有没有踢你,需不需要我教训他们?” “怎么教训,拍我肚子吗,可千万别。” 辛安抬手覆在他手背上,哀怨的看着他,“真是恨不得明日就生,太难了。” 尤记得上辈子怀着孕还要打理许多事,好似也没觉得怀孕多难,如今日子好过了,人也娇气了好多。 唐陌侧耳贴在她肚子上,嘴里嘟嘟囔囔说着话,辛安笑着,说是要教训,实则尽是许诺好处去了。 天一日日的凉,偌大的京城却每日都有新热闹,最热闹的那日当属大牢里平顺伯等人被处斩的那日,据说那日囚车从大牢出来的那那刻烂菜叶子满天飞,叫骂声跟了一路,行刑的时候阳光格外的好,监刑的官员们神色格外凝重。 平顺伯死了,但他留下的把柄却在皇上的手里,谁知道皇上会不会等待恰当的时机处置了他们呢? 到了十月初,天已经彻底凉了下来,处处都能瞧见菊花的影子,茶楼酒肆依旧如往常般热闹,闲来无事的人总能找到引人入胜的话题。 今日休沐,赵通准时坐到了他常坐的位置上,一壶热茶一碟咸豆,作为御史台的人,他的职责就是监察百官,茶楼着实是个好地方,香的臭的消息一箩筐。 几个商人打扮的人进了茶馆,要了一壶茶两碟茴香豆感慨起了京城的热闹...... 第541章 成功吸引赵通的注意 几个商人感慨这京城的繁华,感慨京城百姓和其他地方百姓截然不同的精气神,半点看不出什么异样。 “真不愧是天子脚下,这气象哪里是咱们松阳县能比的。” “可不是,咱们哪里死气沉沉,卖儿卖女的,瞧这京城,气派繁华。” 几人的声音不大也并不算小,恰恰能传入赵通的耳朵,尤其是‘卖儿卖女’几个字,不免让他竖起了耳朵,又听一人道:“我看也就是面上光罢了,别忘了那位也是来自京城,还是那样显赫的门第...” “莫说这个,小心祸从口出。” 几人很快又说起了京都货物的齐全,这可让赵通有些心急,今年各处报上来的都是风调雨顺,秋粮充盈,何来的‘卖儿卖女’一说? 坐了小半个时辰都没听到那几人继续说这个话题,反倒人家还准备走了,赵通也不愿再等,笑着上前,“听几位兄台的口音不是京城人士?” 几人拱手,“我等来自梧州的松阳县。” “松阳县?” 赵通笑问,“那山阳县?” 其中一人道:“都是一地方,早些年叫山阳县,后来改叫松阳县,都是一个地方,先生可是去过?” “倒是未曾去过,只是略有耳闻。” 赵通笑着说他一人坐着吃茶也无趣,方才听几人说话觉得很有意思,“并非在下有意偷听,实在是几位说话颇为有趣,忍不住多听了几句。” “几位不介意再坐坐?” 几人面面相觑,复又重新坐了下去,赵通忍不住就问起了方才他们说卖儿卖女的事,“在下甚是好奇,今年可是丰年,处处风调雨顺,百姓也多收了两袋粮,怎还会卖儿卖女?” 几人一脸警戒,连连摇头,“我等方才是胡说的。” “对对对,胡说,先生千万莫要当真。” 赵通笑着摇头,“几位看起来可不像是胡说之人,莫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几人起身告辞,慌忙离开,赵通也不拦着,不管是松阳县还是山阳县,主事之人就是唐荣,之前的弹劾没有起到作用,事后他又收集到一些证据,如今来了几个当地的客商,他焉能放过? 唐陌很快将此事告诉给了辛安,道:“直接将消息都吐给他未免显的刻意,让他自己抽丝剥茧的去查,更显真实。” “那几人的安全可有保障?” 唐陌说人家本就是正儿八经的买卖人,来京城就是为了做买卖,经得住查,“且我还暗中派人保护,不会出事。” 辛安叮嘱接下来要密切盯着唐纲的动静,上次唐荣被弹劾后唐纲带着重礼亲自去了一趟欧阳首辅府上,难保不会多几分小心,“你去和母亲通个气,让父亲这段时间莫要闲着。” “另外祖母在外住了有些日子了,该回来了。” 得要让唐纲忙起来,让他无暇顾及外面的事。 唐陌点头,很快就去了前院,随着天气转凉,药膳坊的生意重回了去年刚开张时的紧俏热闹,今晚唐纲在药膳坊起吃酒,已经早早派人回来知会过。 唐陌到的时候王氏正在和罗姨娘说话,见她来罗姨娘便起身告辞,王氏笑着让唐陌坐下,“今日下面送了几样野味来,你媳妇不要,你可想吃点儿?” 唐陌摇头,说野味也就那样,他兴趣不大,“我来是有事要回禀母亲。” 平秋带着人退了出去,唐陌在王氏耳边一阵低语,王氏点头,“外头事忙,府中的事你莫要担忧。” “天气转凉也该接了你祖母回来,也是你一片孝心。” 唐陌笑着点头,“要辛苦母亲了。” “应该的。” 母子俩相视而笑,等晚上唐纲回来的时候王氏就说起了老太太,说天气转凉,老太太带的衣物也不是很多,该去接了。 唐纲担心老太太回来知道府中的事身子会受不住,王氏叹息,“总不能让老太太一直住在外面,老太太迟早会知道的。” 唐纲有些犹豫,到了这个时候又想缩起来,让王氏自行定夺,“到时候你好好的母亲说,别让她老人家动怒。” 王氏心头冷笑,到时候老太太昏过去还不得怪罪到她头上? “还是侯爷亲自去说吧,我和老大终究是隔着一层,此事我来说怕是老太太会多想,侯爷是老太太亲子,有些话老太太和你说起来也方便些。” 唐纲一时语塞,“此事...” “此事侯爷去说最为恰当。“ 王氏半点不让,唐纲不得不点了头。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次日午时未到老太太自己回来了,王氏得到消息忙去府门迎接,扯出笑来,“昨晚才和侯爷商量好让老二去接了母亲回来,天气凉了,担心母亲在寺中住着不舒坦。” “母亲小心台阶。” 老太太停下脚步,眼中带着怒气,“我若不回来,你们是不是什么都不让我这个老婆子知晓?” “母亲这话从何说起啊?” “你心里清楚。” 老太太并未直接回春荣堂,而是到了前院正堂,坐下后冷眼看着王氏,“府中发生了这样的大的事,你们是一点口风都不透露,打算将我老太婆瞒到死?” 甘露出声人提醒王氏,“昨日有香客在寺中上香,说了些关于侯府和陶家的事,涉及到大少夫人,老太太听后心里着急,这才一早赶回。” 王氏恍然,略微福礼,“母亲息怒,并未有意要瞒着母亲,实在是此事不便出口。” “昨晚已和侯爷商议,等接了母亲回来会由侯爷亲自向母亲说明缘由。” 说罢转身,“来人,立刻去请侯爷回来,就说老太太回来了。” 又对老太太道:“母亲万不要心急,一切等侯爷回来便都知道了,今日一早儿媳已命人将春荣堂上下洒扫干净,母亲一路辛苦,先回去歇歇吧。” 说完也不等老太太拒绝,直接吩咐甘露,“送老太太回春荣堂,救心丸可还有,等老太太歇息片刻服侍老太太用一粒。” 老太太不满意她的强势,一听‘救心丸’心里更不舒服,“何种大事,需要救心丸?” 王氏道:“母亲就听儿媳的吧,侯爷和儿媳当时也都用了,儿媳和侯爷不告诉母亲是希望母亲身体康泰,长命百岁,救心丸也是一样。” 第542章 让人看不懂的老太太 老太太带着怒气而回,和寻常婆母那般,遇事舍不得埋怨儿子,总是下意识去责怪儿媳妇。 但王氏并没像往常那般将事都揽在自己身上,且态度强硬,老太太瞬间就猜到事情可能比她听到的还要严重,且还和王氏无关。 又有甘露在一旁打圆场,婆媳之间那点剑拔弩张很快消弭于无形。 “事情竟如此严重?” 王氏道:“等侯爷回来母亲便会知晓,万望母亲保重自己,侯府再经受不住任何的波澜了。” “甘露姑姑,送母亲回去吧。” 甘露上前搀扶着老太太起身,老太太也不再追问,神情凝重的离开。 王氏并未去送,只等老太太离开后便吩咐府医做好准备,万一老太太被刺激狠了需得及时救治。 头顶的天不知道何时飘来好大一片云层,黑压压的,瞧着是要下雨,王氏幽幽叹气,也不知道侯府头顶的这片天何时才能放晴。 想来...应该快了。 老太太回了春荣堂哪里可能歇着,当即叫了人来询问,可惜内情除了唐陌夫妻就只有唐纲和王氏知晓,下面的人无论怎么问也都枉然,他们知道和外头人说的没什么差别。 偏老太太不相信,不相信陶氏会自戕,还被什么陶家老太太的魂迷惑了,简直无稽之谈。 甘露想劝又劝不住,只希望真相不要太刺激老太太,默默地转身去准备好了救心丸。 唐纲已经是近期第三次被王氏喊回来,前两次都没什么好事,这次是更没有,想着要说的那些话脸色就不好看,怨王氏不能替他分忧。 他前脚踏入侯府的大门,后脚辛安就得了消息,吩咐春阳将库房里的老参拿出来备着,她怕救心丸都顶不住,就看唐纲是选择全部说,还是有所保留。 “你说吧。” 春荣堂,老太太已经服下了救心丸,唐纲欲言又止,最后重重叹息,“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待老大回京后重新给他相看一门亲事就是,母亲实在无需担忧。” “尘埃落定?” 老太太冷眼看着他,“老大媳妇的死没有蹊跷?” 她已经想过很多可能,甚至怀疑了王氏。 “并无蹊跷,一切都已经查清,母亲不必为她感到惋惜,都是她咎由自取。” 唐纲是真怕老太太倒下,并不愿意说出实情。 老太太让甘露出去守着门口,叹息一声,“都说不聋不瞎就当不好老人,我已经尽量让自己聋了、瞎了,但发生这样的事情却没有不追问的道理,我的身子没你想的那么弱,你总不能让我以后下去见了你父亲也是糊涂鬼?” 唐纲半晌没说话,最终还是告诉了老太太,“陶氏与人有染,几番厮混,侯府容不得她。” “一切都是儿子和陶家商议后的结果。” 老太太眼前一黑,“是谁?” “以前的南广郡王,如今的慎国公。” 唐纲深吸一口气,“母亲,此事已了,皇上也不让再追究,不光彩的事没必要提及,儿子总要为老大考虑。” 老太太不明白,陶怡然怎么会认识南广郡王? 唐纲又将平顺伯的事说了,至此老太太没有再说话,而是挥手让唐纲离开,唐纲不放心,老太太道:“我想静静,你放心,不会有事的。” “就算是为了侯府,我这把老骨头也不会轻易倒下。” 唐纲神色凝重,回房后就是一阵长吁短叹,交代王氏明日早点去请安,若是察觉不对要立刻请大夫,多陪着开解一二云云。 王氏心中冷笑,上下嘴皮子一张一合孝心全有了,既然如此孝顺为何不能亲自去? 这一夜,老太太盯着老侯爷当年留下印章看了一夜,一个伯爵就敢算计侯府的世子的夫人,一个郡王能直接染指,让老太太一点点的明白过来,没了老侯爷的侯府,早已没了当年的威势。 唐纲没能延续侯府荣光。 这一年多以来的事桩桩件件的浮现在脑海,从未有过的清晰,唐纲不行,唐荣又可以吗? 次日一早甘露才发现老太太精神不太对,满心担忧。 王氏还是早早的来了,无关唐纲的孝心,只是念在这么多年老太太对她的照拂。 人无完人,若是都盯着对方不好的地方,日子又该怎么过? “昨日你选择闭口不言是应该的。” 老太太本也不是刻薄之人,见王氏也带着憔悴之色,便道:“是母亲让你为难了。” 王氏福礼,“多谢母亲体恤。” 老太太苦笑,“原本也是怨你的,谈不上什么体恤。” “老二最近如何?” “挺忙的。” 王氏说廖直已经出发去了西北,北衙军好些事都落到了唐陌头上,比以前忙了不少,“那小子有心气,想要自己争一份前程,自是要吃些苦的。” 老太太总算是得到些许欣慰,“有心气是好事,想要有一番成就哪有不吃苦的,你将他教的好,这些年府中也委屈了他,他虽嘴上有些抱怨但却没做过什么有损侯府声望的事,足以说明他心性好,识大体顾大局。” 王氏不明白老太太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便想着转移了这个话,“老二夫妻遇事有商有量,她媳妇比他稳重些,相处这一年多以来变化的确挺大,您莫要担心他,倒是您,身子要紧。” 老太太露出了笑,“我这身子养了这么些年,我是心里有数的,你们都放心,三年五年还能活。” “行了,你忙去吧,我歇歇。” 王氏有些猜不透她的想法了,再三确认她没事才出了门,等人走后老太太又是一脸疲态,甘露上前搀扶着她,“去睡会儿吧,您这个岁数,哪里能熬整宿。” 老太太道:“不算白熬,有些事也算想明白了,你也别担心,一时半会儿我还死不了。” 辛安的老参白准备了,老太太无事自然让人松一口气,但老太太的态度又着实让人猜不透。 这日辛敞父子领了鸿胪寺译官的差事,虽不是多大官,也没什么权,但也算是勉强端上了朝廷的饭碗,激动的父子俩在辛宅设案桌祭拜祖宗,案桌上的祭品多的让唐陌看了咂舌,那头磕的格外响亮...... 第543章 世子可能保不住了 辛家今年可谓是喜事连连,先是辛宽协助慈善捐款有功,得了皇上的恩赏; 后有辛桓带着族中兄弟协助谨王世子做慈善募捐,第一批捐款的已经送回京城; 如今辛敞父子又得了为朝廷效力的差事,除了自身的本事外活着的人要道谢,下面的祖宗也不能忽视。 如此三喜之下,既是祭祖宗,那必须要隆重。 唐陌去凑了热闹,回来比划着的祭品的丰盛,“牲畜就有好些,海货摆了三排,燕窝摆了六个匣子,酒几坛子,还有别的林林种种好些东西,摆下半个院子,二叔是不是太激动了。” 辛安道:“那不是挺正常的嘛,没有文采和功名,只靠着糊口的本事就到了好多人梦寐以求的位置,都不晓得辛家的祖宗在下面使了多大的力气,该表示的时候哪能吝啬。” “这也就是二叔一家在京城,若是族中祭祖,这点祭品是远远不够的。” 当真是一方水土一方风俗,唐陌颇为感慨,随即又笑道:“想想也是,都保佑儿孙如此富贵了,若是儿孙来祭拜就一碗肉一只鸡,也说不过去。” “我今日给二叔送了几个人过去,从那些老兵的后代里挑的,也有廖直下面的人,汪郎将也给我送了两个来,都是些体格健硕能吃苦的。” 这回换辛安惊讶了,“怎的各处都有人?” “你当这些人很容易找到个糊口的活儿?” 唐陌说各家都有各家的难处,尤其是带兵的武将更难,想要人家关键时刻出力,作为将领的就得时时想着收买人心,处处施恩,然有本事的人多吃饭的碗却不多,就得想法子。 “二叔也需要人手,各取所需罢了。” 辛安点了头,“汪家那里我一直让南风负责,你得空的时候也要多盯着些,还是那句话,事情都是汪家在办,我们多出点钱是应该的,莫要在小钱上计较。” “我知。” 唐陌现在的日子可谓是十分充实,白日里忙着差事,还要抽空盯着赵通的进展,在他进展不顺的时候偷偷给他喂点消息,给点线索。 到了傍晚还要赶回来陪辛安散步,和他尚未出生的孩子说说话,偶尔还要在天黑之前出门去应酬一番,唐纲想要见他一面也是不容易的。 “侯爷,二公子今日晚上在药膳坊吃酒,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张管事躬身站在书房内,呈送上一封书信,“这是松阳县的人送回来的,请侯爷过目。” 赵通早前弹劾了唐
相关推荐:
怀中玉(军婚 高h 黄暴 先婚后爱)
炎心录——调教记事
就喜欢被他日(rou合集)
暗香浮动(现代 1v1,h)
乐可(高H)
铁血丹心系列(高H SM)
翡玉(校园h,1v1)
快穿之睡遍男神(nph)
性感长腿儿媳敏婕和公公的淫欲日常
师生(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