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十六岁的花季 > 第243章

第243章

声舒畅。” 唐纲有些奇怪,老太太对陶氏的事表现的太过淡然,是豁达了还是另有所想? “去春荣堂看看。“ 老太太今日的心情的确不错,摸了一个时辰的牌就知道了不少新鲜事,以前总想着既然不让她知道她就不问,但说实话,装聋做瞎的日子并不好过。 唐纲到的时候老太太也笑着,见到他的瞬间脸上的笑意就没了,唐纲更疑惑,“母亲看起来气色不错。” “嗯,你来有事?” 老太太抬眼打量着他,忽然觉得他好像也苍老了不少,“你也上了年纪,该要多歇息保养。” “诸事繁杂,儿子不敢懈怠。” 唐纲本想问问老太太到底是怎么想的,老太太却先一步开了口,“既然如此你就去你父亲的牌位前坐坐,想想,你父亲在天之灵会保佑你的。” “母亲的意思让儿子去祠堂?” 老太太点头,“你父亲在的时候侯府是何等荣耀,人人敬畏,这才走了多少年,什么人都敢来算计了。” “等再过几年,你父亲的那点功绩彻底被人遗忘,你又该如何?” 老太太这两句话如一记闷锤敲打在了唐纲的心头,老太太抬了手,“去吧。” 唐纲缓缓起身,躬身退下,于他而言,老太太并没责骂他,但却比直接骂他严重的多。 当侯府祠堂大门缓缓关上那一刻,赵通也出现在了几个松阳县商人的跟前,几人跪在他跟前,一个个瑟瑟发抖,“大人,别不是我等不说,我等不过是寻常商人,可开罪不起那些权贵啊。” “是啊,求大人给我们一条活路。” 他们本来就是专程来给赵通送消息的,但消息吐的太快就显的不真,非得好好的磨一磨不可。 赵通好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恩威并施,再三保证会确保他们的安全后才有人吐了口...... 这一吐便是事无巨细,说唐荣是如何贪图享乐,平日里根本就看到他的人,但府衙后院总能传出丝竹声,府衙的大小事都是下面的人在处理,各路官员送礼上门来者不拒,为了满足他的口腹之欲,下面的百姓苦不堪言,有为了给他捉鱼淹死,有为了给他打野味丧命山间,更有为他挖兰花从悬崖摔死...... “秋收那会儿县令要下去巡视,唐县令出门的前两日各处就开始洒扫街道和道路,怕尘土飞入唐县令的眼,村子里家家户户都要抽调人手挑水浇泥路,要求那路不能浇太多水脏了鞋,也不能浇太少扬尘,更不能有坑洼......” “这些事随便一个松阳县的百姓都清清楚楚,都晓得唐县令家中显赫,不敢多说什么。“ 赵通得知这些事气的青筋暴起,这比他知道还要令人发指,如此祸害不早日剪除,留着岂不是要祸害更多的百姓? “就没有人看不惯他的做法,或者被他迫害,状告与他的人?” 商人表示不敢,“那梧州上下据说都是威远侯故旧,京城还有威远侯在,谁能告得了他?” 赵通眉头紧蹙,没有原告就只能强参唐荣,“你等几人可愿做人证?” “大人,小人只是想做些买卖养家糊口,万万开罪不起侯府,求大人饶命啊。” 几人是说什么都不答应,赵通也拿他们没法子,只能回去再想办法,但今日得到几人的口述,已经是极大的进展。 次日一早辛安就从南风口中得知唐纲在祠堂待了一整晚的事,“可知是何缘由?” 南风说唐纲先去的春荣堂,在春荣堂待的时间不超过半柱香,出来就去了祠堂。 辛安设想自己是老太太,到底会怎么想,想来想去应该是对唐纲的失望,平顺伯算计陶怡然,实则是没将侯府看在眼里,若是将陶怡然换去谨王府,给他几个胆子他也不敢有这样的想法。 老太太应该是对侯府如今的地位有了新的认知,并且怪上了唐纲。 不过这些都她的设想,“走吧,别让徐姐姐等急了。” 今日她还要去廖家,顺便问问买地的事如何了。 徐夫人已经回徐州去了,她一个娘家母亲不好一直住在女婿府上,家里也离不开她,人一走廖夫人就忙了起来,“我娘在我都懒了好多,她一走我是真不习惯,这里里外外的操不完的心。” 廖夫人见到辛安便开始大吐苦水,说府中里里外外全都靠她,还不敢找帮手,有可能那点权力给出去就收不回来,“下面有两房要娶媳妇了,跑来找我借钱,借人,还说要借我库房里的几件好东西撑场面,说是借,压根儿就没想还。” “娶媳妇找我,嫁闺女找我,当我是这家里的财神爷。” 她现在是越来越喜欢念叨了,辛安笑眯眯的听着,心想着她要是在这宅子里过活,只怕是要先打死两个再说。 说着话廖小郎又哭了,廖夫人翻了白眼,对辛安道:“你稀罕,一会儿你将人带走吧,这小子太难带。” 辛安笑道:“我要真给你带走了你就该心疼了,公羊先生不就在你府中吗,给他抱去,孩子就适合老年人带。” “老年人耐心好,又没那么多要烦心的事,最适合带孩子,就你这样没个长辈帮你看着,多累。” 男人要忙着撑门立户,管不了家中,家里牛鬼蛇神一堆,身后还没老人帮衬,这日子过的瞧着都累。 廖夫人幽幽叹气,辛安又说她应该拿出当家主母的派头来,要厉害些,让那些人不敢轻易舞到她跟前来,“不为别的,就为了廖小郎,孩子渐渐大了,府中可不能有隐患。” 廖夫人拉着她的手,“你说的也是我娘说的,对下面那些人是应该有个章程了。” 第547章 唐荣一事箭在弦上 廖夫人和辛安如今已是无话不谈,大多时候也并非想从辛安口中得到什么建议,只是想说说内心的憋屈而已。 抒发完了烦心事就说起了去西北买地一事,说她已经交代下面的管事跟着廖直一起去了,到时候能拿下多少土地就尽可能的拿下,“带了钱去的,不够传信回来拿就是,等地都到手了我再和你分。” “之前没找你是因为不确定能不能买,能买多少。” 辛安表示理解,“我等徐姐姐信儿就行,左右也不着急,即便买不到也没什么,我也不瞒着你,我现在手里也无人可用。” 廖夫人略微一想也明白了缘由,眼中带着艳羡,“辛家因你喜事频传,说起来还是你爹眼光独到。“ 辛安笑了笑没接这个话,也接不了,上辈子她可是完败,还连累了娘家。 不过是多活了一世,没什么可称道的。 这个时候吃饱了廖小郎也被乳母抱来了,一段时日不见又变了模样,越发的可爱,黑黝黝的大眼睛好奇的盯着辛安瞧,还会咧嘴笑,“我可真想给抱回去,多机灵,多招人稀罕。” 廖夫人在一旁笑着,说累的时候看看这小子就觉得没那么累了,又带着廖小郎的手去摸辛安的肚子,“快摸摸你媳妇,上回你都得罪她了,这回不得笑一个找补回来?” 辛安笑的欢,“你别说,我看着小郎心情都好了不少。” 她也喜欢奴儿,但廖小郎让她格外稀罕,这是不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 坐了没到半个时辰唐陌就来接人,又在心里对廖小郎嫌弃了一番,回头就对辛安说那小子笑起来不值钱,“一看就不是好东西。” 辛安...... “怎么那么小心眼,一个孩子还能惹到你,多可爱啊。“ 唐陌斜眼看她,“你可别头脑发昏干出什么定娃娃亲的事,咱们不搞那个,万一我闺女长大后看不上他呢,那小子狗皮膏药一样缠着我闺女,多烦人?” 辛安笑道:“万一你命中就没当岳父的命呢,万一人家还看不上你闺女呢,想太多了,小心眼。” “当不了我女婿,我回头就认他当干儿子。” 唐陌有点憋屈,但憋着憋着就笑了起来,“你别说,那小子还真招人稀罕,能看出长大后也是身强力壮的主。” “不过以后你少去廖家,廖直带了好几个廖家的儿郎走,他那些叔伯也被他打发到别地任职去了,一府全剩女眷,戏太多,小心伤着你。” 辛安点头,“说来说去还是廖家太穷而徐姐姐太富,都盯着她手里的银子。” 唐陌说这其中还有内情,“廖家老爷子在的时候就放了话,徐家一半的陪嫁都要归廖家所有,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谁也没想到廖直会下狠手,那些原本指望靠着徐家发达的人后来指望不上了,心里可不就难受?” “说来说去,还是廖家老爷子糊涂,希望祖母不糊涂。” 唐荣一事已是箭在弦上,赵通应该不会让他等太久了,还不知道到时候会闹成什么样子。 又过了两日,不少买了昆仑奴都说说这些人学东西快,力气还很大,高大威猛,不仅是干活的好手充做护卫也是很有面子的事。 总之,昆仑奴在京城火了,一奴难求。 京都城那些纨绔就为了昆仑奴的事攀比了起来,作为早前一批的纨绔,唐陌表示他也应该挑两个带在身边,也好拉近和那些纨绔的关系。 如今的他已无需亲自巡街,但有了两个昆仑奴后也愿意出去走走,还因此结交到两个人。 这日唐陌和柳明远慢悠悠的走在街上,一边走一边说着什么,迎面逃命一般飞奔来两人,再看后面还有人追,等人派过去柳明远忽然发现自己的荷包不见了,唐陌打了个手势,身后的黑护卫转身狂奔,很快连人带荷包一起带了回来。 当时的刘明远只觉得眼前‘嗖’的一道黑影闪了过去,很快又‘嗖’的回来了,这个时候也顾不上自己的荷包,只将黑护卫仔细打量,“他怎么跑的这么快?” 唐陌道:“要是不穿鞋,跑的更快。” 唐陌特意看过这些昆仑奴的身手,不穿鞋跑起来真是比狗都跑得快,“不仅跑得快,耐力还足,就你眼前这个,跑了半日不带休息的,跟着他跑的还是廖指挥使手底下的兵士,差点没给人跑死。” “他们扔枪,扔石头还扔十分准,以前是靠打猎糊口的。” 唐陌乐呵呵的介绍,柳明远抓住了他的手臂,眼带渴望,“二弟,分我一个,就一个。” “那怎么行,这是我媳妇的,我都是借来使。” “给弟妹说,分我一个。” 柳明远太想要一个了,都还没得手骑马的严世茂来了,翻身下马,“二弟,你的昆仑奴分我两个,这次我们府上是一个都没买到,听说你有十个?” “十个?” 柳明远更激动了,“我也要两个,二弟,我的好二弟~” 唐陌后悔了,不该炫耀的,回到秋实院就和辛安好一阵长吁短叹,后悔自己不该张扬。 “二少夫人,张家小公子来了。” 话音刚落张言睿就冲进了院子,肉球在第一时间躲了起来,辛安好奇,“天都快黑了,怎么这个时候来?” 他身后走出来一个嬷嬷,满脸堆笑,“回二少夫人,今日小公子听说昆仑奴如何的威风,又得知二少夫人手里就有,闹着要来看看。” “安姨,我想看看。” 张言睿一开口唐陌就黑了脸,怎么又来一个。 辛安让唐陌带着张言睿去看,等唐陌再回来的时候就让他给柳明远和严世茂各送两人去,并且表示,“他们对我们多有照拂,又难得开一次口,若是手里没有就算了,偏还有十人,但这些人是我二叔特意为我选来供我差遣,实在不好轻易转增他人,就说给暂借给他们的,等以后他们有了再将人给我送回来。” “如此也能两全。” 唐陌觉得也行,“一家借两人就是四人,会不会太多了?” 辛安看了他一眼,“人家言语不通,两个人还能说说话,一个人不得将人憋死?” “莫要小气。” 第548章 赵通再次弹劾唐荣 唐陌亲自领着人给严世茂和的柳明远送了过去,两人乐呵呵的收下了,其实也就图个新鲜,并不是一定要拥有。 几人又约着晚上一起吃酒,又说要带着刚到手的昆仑奴去比试一番,眼下朝中各家的纨绔都在兴头上,对昆仑奴新鲜的很,没事就约着比谁家的昆仑奴更有本事。 唐陌为了迷惑唐纲,为自己以后脱身找理由欣然答应,唐纲得知此事只当他暴露了本性,虽不满也没管他。 在祠堂坐了一晚上,也明白了老太太的目的,虽心有愧疚却也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大的问题,从侯府不再掌兵开始威势就已经不如以往,这些年来侯府还能有今日,他以为是他苦心经营的结果,老太太不应该怪他。 母子俩交谈过一回,气氛并不算融洽。 老太太是失望,唐纲则是觉得自己的一番苦心没有得到理解,朝中各家相互算计不在少数,算计到侯府并非难以理解,何况他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善后,没让侯府吃太大的亏,已是殊为不易。 这日早朝,当各部大臣商议完朝政之后赵通站了出来,当着文武百官和皇上的面弹劾唐荣奢靡无度,欺压百姓,以至民不聊生。 “据臣所闻,松阳县令唐荣人在任上,心还在京城侯府,衣食住行皆比在京城有过之而无不及,炎炎夏日用冰无数,劳民伤财,为享口腹之欲,松阳县所属城镇轮流上贡时令果蔬,山珍奇味,为此更有百姓殒命.....” “巡视秋收,本该是县令职责,当与民一同劳作,然唐荣竟要净水扫尘黄土垫道,所到之处抽调百姓沿途伺候,耽误秋收,以至于不少地方抢收不及被雨水淹了部分粮食,欺上瞒下......” 赵通越说越愤慨,恨不得现在就将唐荣就地正法,“求皇上彻查此事,还松阳县百姓一片青天。” 众臣哗然,都是沉浮官场多年之人,唐荣下去历练不过是走个过场,只要混个无功无过回来都能得到升迁,走这个路子的人不在少数,但这些人下去身边都有人约束,玩乐也有度,秋收这种大事上更不会含糊,享乐成这样的少见。 唐纲只觉得天都塌了,心里明镜一般晓得赵通并未说谎,这个时候儿皇帝冷笑了一下,当即就有人站出来说唐荣本不堪大用,在礼部时便时常告假,动辄半个月一个月不去当差,理由不是被狗咬就是被黑衣人打了。 谁知道是不是真的? “京城治安在廖指挥使的治理下不敢说夜不闭户宵小绝迹,那也是安泰平顺,走夜路的人多了,偏偏就只有唐世子屡屡遭遇意外,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如今到好,作为一方父母官为不为民做主,躲在后院欣赏歌舞,一县大小事竟交给几个跑腿的去办,侯爷,好教养啊。” 又有人站了出来,“刘大人此话严重了,想来和侯爷的教养无关,听闻侯府二公子在北衙军当差那是早出晚归,街上时常能见到他巡街的身影,所管辖的几条街平顺安泰,可见还是要因人而异。” 虽然赵通弹劾唐荣拿不出实质性的证据,但不少人却觉得没有冤枉了唐荣,他像是能干出那些事的人。 “净水扫尘黄土垫道,若此事为真,实乃大罪。” 谁能享受这等待遇? 那必须是天子出行。 皇帝的目光落在了唐纲身上,“威远侯,你如何说?” 唐纲忙不迭的跪下,他只能说自己不知,还要浅浅的维护一下唐荣,他明明都已经打点好了,不明白赵通为何还会当众弹劾。 脑子嗡嗡作响,心里慌的不行。 “臣觉得这里头有误会,还请皇上给微臣一点时间,让臣查清楚。” 皇帝冷哼,“朕已经给过你一次机会,既是如此那就查清楚。” 唐纲浑身发麻,等到退朝后就跪到了御书房求见皇上,赵公公出门,道:“皇上的意思,请侯爷回府等待结果就是,若是误会了世子,查清楚了也好给世子一个公道。” 皇帝并不打算让唐纲参与此事,他去年就叮嘱过唐纲,可他是半点都没听进去。 此时的唐陌和严世茂正在蹴鞠场看昆仑奴蹴鞠,他们蹴鞠队各家纨绔出的人,硬生生的用昆仑奴凑在了两支蹴鞠队,刚学会了规矩,以后就准备用这些昆仑奴上场,也算京都头一份。 “要不说是海外蛮夷,未经教化,这种事若是发生在我朝周边,刚有苗头就应该灭了。” 严世茂说的是那些贩卖昆仑奴的海外商人,为了钱财是毫无底线,“就你借我这两个我仔细看了,遭了大罪来的,能活到现在不容易。” 唐陌给他添了茶水,“说是商人,实则就是强盗,无人伦纲常,这些昆仑奴若是不能出手,极大可能会被随意杀掉,据说来的路上很多人都被推下船喂了鱼。” “该感谢咱们大乾国力强盛,边境将士戍卫边境,方得眼下四海升平。” 严世茂端起茶

相关推荐: 灰与白   渣人不成反被艹【古言np】   地下室SM实录   他好听话(触手H)   迫入歧途(1v2 强迫 囚禁)   触碰(校园1v1)   鬼压床(h)   机甲爸爸与机甲父亲[ABO]   主攻美强短篇集(H)   零时(父女,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