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 “不要对农村妇女有偏见。” “你看,你说出这种话,就说明对农村妇女有偏见的是你。”陈越用小拇指把散开的发丝勾到耳后,正色道,“我不是说她不爱她女儿,但是,提到儿子时,她眼里是有光的,那种光会让你觉得她是一个无奈而深情的母亲,即使目前困窘,但她还是想看到他长大成人、生儿育女……那是她的希望和动力,你能理解吗?” “理解。”于燕点头,“但你不知道,李国生去世时,她听见女儿从MICU出来时,眼里也是有光的。” “……你确定你的眼睛有我的相机镜头敏锐?” “不确定,但我想,人在遭受巨大打击时,任何一个好消息都会是她的救命稻草。”于燕喝了口餐馆里附赠的白开水,“情绪都是会衰退的,悲伤和快乐一样,时间久了也会让人疲惫。” 她回想这两天发生的一切,对于张梅来说,如果她的悲伤在李国生去世时到达了顶峰,那么,经过短暂的平复,她的悲伤已经转换为独自苦撑的无奈,“无论她更爱谁,只要有理由让她坚强地面对接下来的生活,对她而言都是幸运。” 陈越不认可:“如果以后比眼下更难,逼着自己面对只会增加更多的不幸。” “……我以为你是坚定的乐天派。” “我是,但我不能只做乐天派。”他站在她的角度考虑这件事,“一个遭遇打击的寡妇固然能激起读者的同情心,但这个寡妇儿女双全,老家有房,进一步可以改嫁开启新生活,退一步可以种田打工平稳度日,你觉得她身上的人物张力是你想要的吗?” “……” 陈越以为她的沉默代表了权衡,却听她说:“我会忠实地记录。” “你还要坚持写她?”陈越不明白,“那你刚才在纠结什么?” “我在想短时间内了解一个人得有多难。” 张梅身上有很多凑巧的悲剧色彩,而这些色彩又有相当现实的考量,这让她少了朴素和怯懦,变得鲜活而更具争议性。于燕觉得有必要修改一下行文的重心:求医和丧偶是张梅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但不会是终点。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先是一个家庭的联系纽带,再是母亲,再是妻子,最后才是她自己。 陈越习惯了她这种令人费解的固执:“算了,今天交完差,你付我薪水,咱们两清,我也不必讨你嫌。” 于燕笑:“我哪里嫌你了。” “不嫌你只请我吃十块一碗的拉面?” “我可以给你加份牛肉,前提是你不减肥。” “那我只要牛肉,不要拉面。碳水更容易发胖。” “是吗?” “这是常识,大姐。你对减肥的一无所知让我怀疑你到底是不是女人。” “我当然是,倒是你,让我怀疑是该叫你弟弟还是妹妹。” “喂。”陈越警告,“孩子叫错我可以不计较,要是你也对我的阳刚之气视而不见,我会忍不住在你面前展示我的男性魅力。” “……” 陈越忽然挑了挑眉:“说真的,我们认识这么久,你有没有一瞬间被我……” “没有。” “这不正常。” “很正常,大姐不喜欢比自己小的。” “我就比你小一岁,何况我这么帅!” “大姐见过比你帅的。” “……”陈越受伤,再加了份牛肉,闷声开吃。于燕吃完则打包了两份拉面,又去超市买了些面包回医院。 她对张梅没有帮扶的义务,张梅亦不必对她言无不尽。她们的相遇是巧合,相熟却是她单方面的主动。
相关推荐:
小倌(父子)
和闺蜜男朋友睡了
后宫好乱
他的小温柔
睡遍修真界【NP 高H】
失踪一个月(骨科)
沉沦Ⅱ(H)
邻家哥哥别上我的床
(女攻)狱警
娇生灌养(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