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轩辕修神录 > 第140章

第140章

是这都是偷来的。 第一次,凤影恨天,为什么要叫她来这个莫名其妙的地方? 她做了什么?一开始在青楼里是不能反抗,被打被骂被迫…… 终于离开那里,却只有这一点点的温暖。 也许这漫长的一生,都要自己度过了。 可是她做错了什么呢?为什么,她要来这里,受这些罪呢? 小菊看着她哭的气堵声噎,也跟着抽泣,姑娘命苦啊。 女人都苦,可是女人做错了什么呢? 这天杀的世道啊! 第379章 带孩子 泰山之巅,康熙爷跪在蒲团上,举着三支清香,恭敬的磕头祭祀天地。 这时候,他心里总是有无尽的豪情壮志。 他是天子。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唯有他,能求来大清风调雨顺! 哦……是,他并不信这个,可是他要信啊,他要信,他的臣民也得信! 只有他才是唯一能与天地对话的人,只有他! 康熙爷的腿很疼,尽管如今好了很多,可是一步一步从山底走上来,还是很疼。 可是他坚持要走上来,诚心也是祭祀的一部分。 看着手腕粗的香在香炉里燃烧着,康熙爷起身,将早就写好了的敬告天地的祭祀文拿出来念。 大意是先忏悔是他的错,导致大清有战火。 然后忏悔了一番过错,再就许愿亲征爱民,最后求五谷丰登,四海安定等。 一通祭祀文念下来,半个时辰就过去了。 这时候,康熙爷再带着皇子以及文武百官叩拜天地。 终于结束下山的时候,康熙爷已经走不动了。 他蹒跚着脚步上了撵,被一路抬下来。 皇子们个个都是神情紧张,却不敢多看一眼。等他进了御驾中,宁神医忙来检查:“不碍事不碍事,这是皇上多时不曾这样行走了,上山劳累了,晚上泡过药浴就好了,明日就不会如此。” “朕自然是信宁神医你的。”康熙爷豆大的汗珠子落下来,明明是冬日,他只觉得浑身都是疼出来的汗。 “多谢皇上!只是草民医术不好,不能立时三刻就叫皇上好了。”宁神医抖着手。 “岂有立时三刻就好了的?好了,你不必害怕,既然是正常的反应,朕便也安心了。”康熙爷摆手,李德全忙来伺候他躺好。一路躺着回去就算了。 泰安行宫已经准备好接驾了,这里路不远,一会就能到了。 四爷骑着马,面上看不出什么,可心里已经拧成疙瘩了。 皇阿玛…… 真的好了么?那个宁神医,他也见过,真的那么神奇? 可他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安。 那个须发皆白的老神医,叫四爷觉得不舒服。 可是又说不出是哪里不舒服。 “四哥,这泰安有个普光寺,说是很灵验的,回头去瞧瞧?”十三爷小声道。 四爷想事情出神,这会子很随意的点头:“好。” 十三爷一笑,满足的很。 十四爷看着,就哼了一声。 “四哥,那我也去,给额娘求个福气!” “嗯?去哪?”四爷这会子反应过来了。 “普光寺啊!四哥你也太偏心了,只和十三哥去啊?我就不能去啊!”十四爷这就不满意了,声音很大的叫道。 四爷皱眉:“一并去就是了。” 御驾里,康熙爷好了不少,自然就听见了十四爷咋咋呼呼的:“老十四怎么了?” 李德全叫人去问过,才回来道:“回皇上的话,十四爷是醋了。十三爷约着四爷去普光寺逛逛,十四爷嫌弃四爷不带着他,这就恼了。” 李德全说的轻松无比,就是兄弟之间的小事啊。 康熙爷嗯了一声:“前几次,老四去看德妃,都是黑着脸出来的?” 李德全应是,这事,还是他报给皇上知道的,自然是瞒不住。 “德妃偏心老十四,朕是知道的,她对老四不好。”康熙爷冷哼:“到底出身低,没见识。” “四爷懂事,不计较这些个,十四爷也是想和四爷亲近呢。四爷很照顾十三爷呢。”李德全赔笑。 “嗯,老四是个好的,老十三……也可怜,他亲近他四哥是好事。”康熙爷叹气:“罢了,不管他们兄弟了。” 李德全哎了一声,给康熙爷拉了一下毯子,就跪坐着不说话了。 宁神医从头到尾听着,垂着头,不敢说话。 他心里明镜儿似得,这样的话,皇上都当着他说,这不是信任…… 这是…… 就不打算叫他活着的意思了。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所以,无论什么话,他都听得…… 回了行宫不久,四爷就被十三爷和十四爷叫着去寺庙里了。 他后悔不跌,方才怎么就走神,叫十三爷叫去寺庙了呢? 没发现这个弟弟这么粘人啊! 十四爷更是乌眼鸡似得,只要是十三哥要做的,他一定跟着! 小孩子心理,四哥是我亲哥,是我一个额娘的哥哥。必须和我最亲近! 十三爷让着他,倒是也还算和睦吧。 普光寺不大,总共没有多少地方。 一进去寺庙里,过了照壁,就是个放生池。 这池子连着外头的河流,是个活水。 也是放生的好地方,那些鱼和龟放生之后,几日就会顺着水流去了外头,真正的放生了。 不过如今是冬日,那水面上结了薄冰。下面有没有鱼虾就看不见了。 池子边上,是几株大柳树,相当大,看起来有年头了。 怕是几百年也有了。 如今光秃秃的,只有垂着的柳条。 然后就是一排僧舍,正面,就是大雄宝殿。 供着的不是释迦牟尼佛,而是弥勒佛。 弥勒佛是铜铸的,经年累月,竟也不见灰尘,想必是总有人打扫的。 背后,是韦陀佛祖,凶神恶煞,与前面的弥勒佛对比明显。 四爷上了几炷香,心里却什么都没有求。 他并不信这个,来上香不过是随手。 如果神佛真能管了人间世,这时间,就不会是如今这样了。 明朝的时候,后宫女子多数信佛,可明朝的后宫里,还是生不出孩子…… 所以,有什么用呢? 十三爷和十四爷也分别上了香,然后十四爷就跃跃欲试:“这里的签儿灵的很,抽签去!” 这是他不甘落后,叫自己的太监打听出来的。 说是这里有个解签的老和尚,老的不知道岁数了,很是有些本事呢。 四爷实在是没心思,可两个弟弟一个可怜巴巴的,一个跃跃欲试的看着他……要说一声不去,还真是不好办。 十三爷十四爷两个差几个月过生辰罢了,都是十岁的孩子。 正是上天入地的时候…… 四爷头大了,怎么就成了带孩子的了? 抬头望天,四爷心里无比的郁闷…… 第380章 签文 签筒很老旧,不知什么木头的,磨得早就看不清颜色了。 不过上头的花纹还有,只是也看不清是什么了。 隐约看见几朵祥云罢了。 四爷第一个,上去摇出了一根签儿。 吧嗒一声,落在四爷的面前。 他捡起来,之间那签儿上是一行字:天下谁人不识君? 四爷不太明白,等着十三爷和十四爷的签儿。 十三爷的是:纵马奔南山 十四爷的是:功名还需公正 “什么意思?功名?爷还要功名?”十四爷皱眉。 小沙弥过来作揖:“三位施主,可要解签?若要解签,请随贫僧来吧。” 四爷抬脚跟着他,往后头一处地方去了。 那里有一棵硕大的桃树,不过如今,也是一树萧索。 只见那后头的三间房中间开着门,里头正坐着一个灰布衣裳的老和尚。 他没有胡子,但是单看他下垂的下巴肉都知道,他年纪是在不小了。 前一个解签的妇人走后,四爷几个便进去了。 老和尚抬眼,只看了一眼,就站起身,细细打量起四爷来了。 四爷皱眉,苏培盛正要说话,就见老和尚忽然笑起来:“哈哈哈,贫僧住普光寺快一百年了!如今得遇贵人,不枉此生!” 四爷眉头皱的更深了。 虽然他们几个穿戴不凡,可是也不至于叫一个耄耋之年的老和尚这样激动吧? 他们不曾表明身份。 “解签么?这两位小施主先来吧。这位施主,就稍后可好?”老和尚笑问。 “好。”四爷退后一步。 十三爷和十三爷都看了一眼四爷,十三爷先递过去。 “纵马奔南山。”老和尚念了一遍:“小施主年纪轻轻,却有不少心事。肩上压着担子呢。” 十三爷一惊,这和尚说的极是。 “然,人生在世,便是如此辛苦。你瞧着不辛苦的人,他指不定更辛苦些。这南山一说,源自于陶渊明施主的那一首诗。可这南山下,真就轻松自在不必辛苦了么?贫僧看,倒也未必。” 老和尚摇头:“这普光寺的签儿也不见得就那么准,小施主生而富贵,要是刻意追求桃源,大可不必。南山既然悠闲,又何须纵马奔去?这世间所有的闲适,都该是随遇而安。” “眼前的困境不是困境,一叶障目罢了。小施主坚定心智,往前走就是了。” “多谢大师,我心里豁然开朗了。”十三爷拱手。 “哈哈哈,能叫你豁然开朗,也是贫僧的功德了!”说着,将那签儿扔进筒子里。 十四爷递上他的签儿。 “哈哈哈,这位小施主也是抽的妙!”老和尚失笑:“这位小施主这一根签儿啊,自打贫僧做了这解签的和尚,只见过三次。” “功名还需公正,若是用在文武官员身上,便是告诫官员不要忘本。公正做事,才有功名可言。可用在施主您身上……这道理,就只有小施主您自己参悟了。”老和尚说着,就将那签儿丢尽了筒子里。 十四爷瞪大眼,半晌没说话。 还好是寺庙里,他虽然不满,也不能发火。 “那我如今不懂!还请大师解释解释啊!” “说不得,说不得!小施主还是自己参悟吧!”老和尚笑呵呵的。 十四爷憋气,甩手出去了。 “这位施主,久等了!贫僧这就帮您解签,只是……可否请这众人出去?贫僧单独与您解签可好?”老和尚笑道。 “奴才伺候爷。”苏培盛一步不敢退,万一这老和尚包藏祸心呢? “哎,你还是出去吧。”老和尚摆手。 四爷看着这个做派与别的和尚囧然不同的老和尚,心里却不是很怀疑:“都出去吧,出去等。” 十三位应了是,一步三回头的出去了。 苏培盛带上门,走远几步,死死的盯着,一旦里头有事,就冲进去。 四爷坐在椅子上:“大师请说吧。” “哈,施主这个签儿倒是常见。读书人抽了,便是预示要一朝出人头地,金銮点名。习武的人抽了,许是要带兵打仗,天下皆知。妇人抽了,许是要进那紫禁城,伺候在君王侧。” 老和尚看着四爷,呵呵笑:“施主您抽了,便也是要进那紫禁城的!坐在那至尊之位上!届时,自然是天下谁人不识君?哈哈哈!施主一身的金光龙气,竟是压不住了!压不住了!哈哈哈!” 老和尚笑的很是开怀。 四爷皱眉,手紧了紧握住椅背:“大师!你可知你说什么?妖言惑众,你不想要你的寺庙了?” 是这样说的,可四爷的心跳的像是要出来一般。 这老和尚的意思……他再是明白不过! “哈哈哈!贵人,真正的贵人!来年这时候,施主您也该再来这里。也该再祭祀泰山!哈哈,那时候,老和尚若是还在人世间,定要再瞻仰贵人风姿,哈哈哈!就只愿贵人留着老和尚性命!” 老和尚似乎很是兴奋,他笑的很是开怀。 四爷猛地站起身,就要出去。 “施主!顺势而为,顺势而为!天意如此,不必人力干预。施主是天生的贵人,天定的……” 老和尚走上前一步:“哈哈,施主慢走,贫僧有幸见施主,有幸的很啊!” 四爷回头,看着这个苍老的不可思议的和尚,半晌没有说话。 老和尚始终带着笑意,悲天悯人的笑意。 四爷忽然轻声道:“你可真不像是和尚。” “哈,真正出家人,本该肆意……贫僧正是和尚!施主请吧!愿还有再见之日。”老和尚伸手,做出一个请的样子来。 四爷点了点头,转身,拉开门。 外头正是阳光灿烂的时候,四爷眯了眯眼,大步的走出去。 或者……这个和尚是蛊惑人心吧? 他本该怀疑,这是哪个兄弟害他的手笔。 可是不知为何,他却不能怀疑。 也许是那和尚太过与众不同吧?四爷想……从不信这些的他,就信一次又如何? 反正,那老和尚说了,顺势而为…… 就是……什么都不必做。 也许呢。来年这时候,就该知道了不是么? 也许真的……有那个命呢? 第381章 舍不得 凤影和小菊离开的那个早上,天阴沉沉的。 带走一些细软和衣裳,留下一封信而已。 她们搬家之后,就从皇城的西边,搬去了东边。住在东直门里头的巷子里。 所以,今儿便打东直门出京城南下。 顾好的马车一路送他们去天津,然后坐船南下。 凤影坐在马车里头,掀起帘子,看着东直门里里外外进进出出的人。 人这么多,可是没有她想看见的人。 终于放下了帘子,马车开动起来。 小菊与她,便离开了京城,一路往江南去了。 她们走后两个时辰,天下起了雪。 太子爷带着东宝,去了牛头胡同。就是当初搬家之前的小院。 太子爷枯坐在屋里,这里并不寒冷,一直有人看着,如今点着火盆子,像是去年冬日里一般。 可寂静的很,只有太子爷一人坐在屋里。 桌上的信,是从新宅子里拿来的。 一早,他就知道凤影要走了。 他不想叫她留恋,走了好,走了就不会有危险。 以后…… 以后他也许还能接她回来。 “东宝。”太子爷叫了一声。 “爷,都预备好了,他们都跟着去了,姑娘要去杭州,到了那边的事也都安排好了。到时候姑娘不管怎么过活,都有人照顾着呢。” “哦,她那么聪慧,早就知道有人跟着。”太子爷自嘲一笑:“可不叫人跟着,孤如何安心?” “爷,还没走远,要不……奴才追姑娘回来?就……就进毓庆宫吧!”东宝道。 看着太子爷这样,他实在是…… “不必了。好好叫人看着她,照顾好就是了,不要干预她的生活。半个月回报一次就是了,小心些,别叫人拿住把柄。”太子爷说着,挥手叫东宝出去。 东宝应了是,就弯腰出去了。 太子爷终于打开了那封信。 寥寥几行字罢了…… “此生不幸,投生大清朝。此生之幸,得遇太子爷。 此一去,今生不知可否再见,心中唯念你是否安好。然凤影出身低微,毫无本事…… 愿你此后万事顺遂。可若不顺……也请保重自身。 进若无路可走,退便海阔天空。 ——-凤影留。” 太子爷看着那不多的字,眼眶酸痛。他此时,很想凤影。 想那个与众不同的女子。 想要将她抱在怀里。 可是这两年,他与她总是见不到面。 她无怨无悔的等着,等他偶尔来看看她。她从不抱怨。 即便如今要走,也是怕连累他而已。 否则,那傻姑娘怕是一直会这么等着他…… 便是现在,她也是换个地方等着罢了,可这一次,要何时想见呢? 太子爷将那信纸扔进火盆子。这样的信,不能留着,不敢留着。 他怕一时不舍得,就害死她。 都记在心里吧,记在心里,是最安全的。 “这里好好打扫,不要动,就这么留着。”太子爷出来,回头看着那屋里:“把搬走的东西都搬回来吧。” 他也不喜欢换了的地方,还是喜欢这里,这里虽然小,可一草一木都是凤影打理的…… “院子里的花花草草都照顾好,用心些。” “是,奴才吩咐下去了,一定好好打理,就跟……就跟以前一样。”东宝忙道。 太子爷点点头,再不敢多看一眼,抬脚出了小院,上马回宫去了。 与此同时,康熙爷也起驾了,正在回京的路上。 四爷那日之后,只夜里没有睡着。然后就恢复了正常。 倒是一丝一毫也没有露出来。 御驾回京之后,已经是十一月初二了。 这几日一直有雪,所以御驾走的很慢。 终于回京之后,四爷几个皇子也冻得够呛,他们都是从小被要求要骑马的。 所以康熙爷坐车,他们是一路骑马回京的。 各自回府更衣之后,还要去宫里一趟。 直到康熙爷说了各自回府歇着吧,三日后早朝。 这才敢各自回去了。 四爷没去后院,只是叫人将孩子们都带来,一个个都看过了之后,这才歇了。 当夜,就哪都没去。 次日一早吃了早膳,去了正院。 正院里,福晋也不防备他这时候过来了,惊讶了一下,

相关推荐: 从一张照片开始   万年龙套   巫医诡话:寻骨问长生   不灭妖祖   在三国争霸的日子[基建]   Hi,被反套路的渣男们   大宋桃花使   最强风水师陈阳苏荆   再续前缘:情意潺潺   空山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