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又回来陪着二刚打吊瓶,来的路上,她给二刚带了几个包子当午饭。 刚才护士给二刚打了个止疼针,二刚的手已经不疼了,但是他很不安,和崔长嘉说,“崔经理,不好意思,耽误咱们生产了。” 崔长嘉看二刚吊瓶里的液体还有很多,坐下了说道,“生产不重要,人才是最重要的。没事啊,别放在心上。” “可是现在厂里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啊。” 崔长嘉宽慰二刚,“慢慢的干就行,咱们这么多天都熬过来了,还差你这几天?这几天你就当放假休息了,等手好利索了再干活。” “你丝巾都不能要了,我再给你买一个吧。” 要不说,当初崔长嘉说要找人的时候,崔修远第一个给大刚弟兄打电话么,这兄弟俩真的都是顶实在的人。 “没事儿,几块钱的事,这还用放在心上,吃包子,不够了我出去买!” 崔长嘉的态度让二刚安心很多,包子吃了半个的时候,他忽然道,“崔经理,昨天晚上我大哥往家打电话,家里人说张老头往家里打电话问我哥在干什么了。我家里人说我们都来厂里干活了,他就说“他们回去了啊”,然后就把电话给挂了。” 第70章 远赴百里请张工 原先崔家工厂的员工,崔长嘉认识的不多,但是二刚口中“张老头”,她是认识的。 张老头大名张凤鸣,是最早跟着崔文泉一起干的老师傅,他做家具都不用工具测量,说在哪里开槽、打螺丝就在哪里下手,做出来的产品严丝合缝,稳定性又好。 崔家的工厂散了,张凤鸣也回了老家,上次崔修远给他打电话,电话是他家里人接的,说他不来了。 然后崔修远就没有再好意思联系他,没想到他竟然能给大刚打电话。 大刚、二刚都没有手机,张凤鸣能把电话打到大刚家里,那就证明他对崔家还是有感情的。 听二刚一说,崔长嘉心里有了主意,等二刚打完吊瓶带他回去,崔长嘉接着就去找了崔修远。 二刚手上的伤,要打三天消炎针,每隔两天换一次药,至少要休息一星期。 崔修远听了,也只默默的说让二刚好好的养着吧,事情已经发生了,他还能怎样?再者,这比起崔家的那场大火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 除了说二刚的情况,崔长嘉又道,“哥,我想去一趟张工家里。” 崔修远道,“张工这个人说一不二的,他说不来任凭谁去,他也不会改变主意的。” 崔长嘉沉吟,“两百多公里,也不算太远,我跑一趟,左右不过浪费一天的时间。而且就从他能给大刚打电话的情况来看,他还是挺关心咱们的。再者,就算他不来,我也想知道他为什么,万一他有什么苦衷或者遇到难处了呢?” 崔修远被崔长嘉说动了,因为他也太想让张凤鸣回来了,他就是个天生的木匠师傅,很多款式,都不用拿图纸给他看,给他一描述,他就能做出想要的样子。 张工不仅手艺好,人品也好,从不藏私,原来工厂很多成熟的木匠师傅都是他带出来的。 有这样的人在身边,崔修远能轻松很多。 第二天天才刚亮,崔长嘉就出发了,她并没有告诉崔文泉自己去干什么了,她怕自己叫不来张凤鸣,他会失望。 彼时,崔文泉和崔修远已经起床在仓库干活了。 少了一个人,昨天一整天只做出来三百多张小折叠桌,下午有两家店给崔长嘉打电话,都让她送上五十张过去,崔长嘉摸黑送过去之后,仓库里就剩下两百多张。 昨晚上崔修远给从前的员工打电话,打了四五个,只有一个叫海涛的愿意来,还是个二十岁的小伙子,之前在崔家就是学徒工,干的都是搬搬抬抬的活。 都这时候了,崔家还有什么可挑的,只要人家愿意来就不错了。 两百多公里的路,全程高速的话,一个多小时就能到,但现在只是2004年,不是2024年,再加上只有地图,没有导航,崔长嘉中间还走错了一段路,张凤鸣家又在山里,这两百多公里的路,她走了足足三个小时,等到了村口的时候,别说她了,她的面包车都快开散架了! 崔长嘉在村口的小卖铺买了五斤鸡蛋、两斤红糖,其实她想买点更好的,但是这个闭塞的小山村里,并没有太好的东西。 她就买东西的那一会时间,开小卖铺的老板娘拉着她,八卦的恨不得祖宗八辈都问出来了。 村子就那么大,恨不得谁家的羊丢了都是头条新闻,像崔长嘉这种“外人”自然是招眼了呀。 崔长嘉能理解,但是付完钱,她抓紧溜! 张凤鸣家在村里的最上面住,车开不上去,崔长嘉只能把车停在村口,然后拎着东西一步一步的往前。 从秋入冬的季节,天空高远而澄澈,几缕稀薄的云丝如同被风轻轻吹散的棉絮。 不时有几只鸡鸭在路边的草丛里悠闲地觅食,偶尔发出几声“咯咯”的叫声,仿佛时间的脚步都在这里放慢了。 如果不是因为有事,崔长嘉真想停下来,什么都不干,随便找个路边一坐,看上半天的云,什么烦心事就都没了! 村里的房子大都是建在山上的,翻盖过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红砖大瓦房,没有翻盖过的房子,大都是用石头垒的墙,墙头低矮,院子狭小。 因为建筑物都很相像,崔长嘉问了两个小孩,还让人带了一会路,才找到张凤鸣。 他家门口有个将近一人粗的板栗树,树冠高大,叶子都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随着风摆动。 板栗树的下面,有座没有围墙的院子,后面有座低矮的石头房子,上面的窗户留的很小,不知道是哪个年代的房子。 一个中老年妇女头上包着头巾,正在院子里捡豆粒。 “阿姨,您好,请问是张凤鸣的家吗?” 包着头巾的中年妇女抬头,“你谁啊?” “您好,我是州城崔氏家具的,我叫崔长嘉,张工在家吗?” 女人很惊喜也很热情,“哎呀,州城来的啊,快进屋,来就来吧,还带什么东西。” 女人一边说着一边接过去了崔长嘉手中的东西。 “阿姨,您是......” “我是老张媳妇,喊婶子就行。” 张婶热情的把崔长嘉往屋里让,一边让一边道,“我们这是老房子了,屋里暗了点,小心台阶啊。” “没事。”崔长嘉还以为张婶是客套话,一进去,眼睛差点失明,好一会才适应了。 “婶,张工没在家吗?” “去村里给人家帮忙去了,”张婶热情的拿出个碗来,里面抓了把红糖给崔长嘉冲红糖水喝,“闺女喝口水,能找到这里来,不容易吧。” “婶,您不用忙,我不渴。还行,没怎么费劲。” “别客气,老张在家可没少唠叨你们家,”张婶把红糖水端到崔长嘉跟前,“家里现在怎么样了?” “还好,我们又想办法把工厂开起来了。之前我哥给张工打电话想让他回去来着,张工不想回来,我这不是特意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吗?” 毕竟,崔家给张凤鸣开的工资可不低,年终还有奖金,工厂又管吃管住的,一年下来少说也能攒下个五六七八万。 以现在的工资水平来说,这个收入已经很高了。 张婶叹了口气,接着红了眼圈,“闺女啊,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唉......”说着说着眼泪也掉了下来,“说出来丢人哪!” 第71章 队伍壮大了 崔长嘉真诚的说道,“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家都一样,您看我们家现在,多少人都在嘲笑我们,等着看我们笑话呢。” 张婶抹抹眼睛,“唉,我和你叔啊,命不好,一辈子不能生养,要了个儿子,要个闺女,也算是齐整的一家人。前两年闺女出嫁了,也不常回来,去年儿子成家了。原本我们村里给盖了处院子,和儿子、儿媳妇一起住。” “后来,儿媳妇不乐意在村里住了,非要去城里买房。我和你叔觉得将来得指望着他们养老了,咬咬牙就同意了。那会儿钱不够,儿子说把村里新盖的房子给卖了,然后我们跟他们一起去城里住。” “我和你叔都高兴啊,谁知道.......谁知道........”张婶说着又哭了起来,“房子卖了,城里的房子也不让我们住,现在住的这屋,还是他二叔家的,畜牲啊!” 张婶越哭声音越大,呜呜的,仿佛要把这一辈子的难处都哭出来。 崔长嘉怎么想都不会想到张凤鸣家里的情况竟然是这样的! 她赶紧起身去找纸巾,找了半天没找到,只好拽了张婶他们家的毛巾塞给她,“婶,您别哭了。” 说实话,崔长嘉听到这种事情也觉得挺可气的,养个孩子容易吗,这么坑人! 好不容易找了个倒苦水的人,张婶哪里罢休呢,呜呜的又哭了好一阵子,才停下不哭了。 崔长嘉看她不哭了,才道,“那张工该回州城啊,他怎么不回去呢?” 张婶擤了鼻涕,道,“那电话是打给孩子了吧,他们哪里还管我们死活啊。” 这事闹的......崔长嘉无比的庆幸自己来了。 “婶,我叔还愿意回去吗?”崔长嘉问道。 “咋不愿意啊,天天记挂着你们家的事,前两天他给你们那边的人打了个电话,听说人家已经回去了,更是坐不住了。”张婶不好意思的说道,“闺女啊,说实话,你们家给开的工资高,趁着你张叔能干,我们也想攒点钱,不然可指望谁呢?” 张婶说着说着又掉了眼泪来。 “婶,您别哭了,”崔长嘉道,“要是张工愿意,您也跟我回去算了。到时候您就在食堂干活,到时候您就在食堂干活,打扫打扫厂里,一个月给您一千块钱的工资。” 食堂需要有人做饭,工厂也需要有人收拾,既然是这种情况,倒不如叫张婶也去,老两口在一起也就安心了。 张婶吓了一跳,“也给我开工资?” 张婶受惊吓的表情中还有喜悦,一千块钱啊,一年下来就是一万多! “是啊,不过我们厂现在的条件不比从前,活也不可能分的那么细,您得辛苦一点。” “这有什么,只要能住就行啊,闺女,”张婶又哭了起来,“你咋这么好呢!” “婶,不哭了啊,厂里管吃管住的,钱肯定能存得住。回头就在州城买个房子,您和张工就在州城养老了!” 张婶又被吓了一跳,“你说什么,在州城买房子?那怎么能买得起?” “怎么不能啊?张工工资不低,您也能挣工资了,可以付个首付慢慢还。张工也就才五十,日子还早着呢,婶,咱不怕没盼头啊。” 崔长嘉说的张婶挺直了腰背,“能行?” “房子买不了大的,可以买个五六十平的,反正你们老两口住,够了。” 张婶欣喜起来,“闺女,你坐,我去杀鸡!” “不用张婶,别麻烦了。” “这都到晌午了,怎么都得吃饭,今儿高兴,杀鸡去!” 崔长嘉拉住了张婶,道,“婶,真的别麻烦了,您和张工如果想跟我走的话,那不如把张工叫回来,我们收拾收拾就回州城吧,我爸跟我大哥还在州城等着我的好消息呢。” 张婶也是个利索人,让崔长嘉在家里等着,自己去村里找张凤鸣去了。 不大会的功夫,张凤鸣就一脸激动的跟着张婶回来了,二话不说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去州城。 还是张婶拉住了他,“快到中午了,怎么也得吃了中午饭走。” 这一天的中午,崔长嘉就在张凤鸣家里的大板栗树下吃的午饭。 分量十足的手擀面上面卧着两个煎的黄灿灿的荷包蛋,再配上张婶自己腌的酸辣咸菜,最简单的饭菜,崔长嘉却吃出了极致的味道。 张凤鸣这次去就跟搬家没什么区别了,被褥、衣服、没有吃完的米面粮油,甚至是张婶腌的咸菜.......统统装好,一股脑的往车上塞。 最难处理的就是那四只老母鸡了,崔长嘉的意思是卖给村里的邻居就行了。但是村里家家户户都有鸡,谁也不愿意花钱,张凤鸣索性把鸡往麻袋里一扔,准备直接带州城去! 崔长嘉哭笑不得,和张凤鸣说,“叔,要不咱这老母鸡就别带了。” “你这孩子可真是什么都不懂,老母鸡是最好的,回去给你爸、给你哥炖着吃,可养人了。” 张凤鸣离开村的时候,好多人都在给他打招呼,而他回答的声音也很大,十分的扬眉吐气! 养子的事让他在村里彻底抬不起了头,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就算没有养子又能怎样,他张凤鸣还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活! 中午吃饭的时候,少东家说了,让他去了就不要再想着回来了,就在州城买房养老,当时他就跟傻了一样,根本就不敢相信,但是少东家给他一分析,他就明白了,养子没良心没关系,但是他不能因为这没良心的养子,闹的自己的后半辈子活不下去了。 他有双手,有这么好的东家,他张凤鸣不怕了! “是啊,要回去上班了!” “她婶也跟着去了!” “对啊,一时半会回不来了。” ...... 终于踏上了回州城的路,崔长嘉提前给崔修远打了电话,让他们收拾间宿舍出来给张凤鸣两口子住。 别说崔修远了,就连崔文泉都高兴的不行,老伙计要回来了,他怎么能不开心? 回来的路稍微熟了点,再加上有张凤鸣的指挥,回程快了很多,但是到州城的时候,天早就黑得透透的了! 第72章 出发苏城 张凤鸣一下子见着崔文泉就掉了眼泪,抓着崔文泉的手,道,“崔总,我就不该走啊,您怎么这样了!” 五十岁的人了,当着众人的面掉眼泪还怪难为情的,但是没有人笑他。 二刚端着受伤的手过来,嘻嘻笑道,“老张头,快别掉你那金豆子了,咱崔总这就好了啊。” 张凤鸣看到二刚的手了,不禁道,“你这手怎么了?” “嗐,没有您老在旁边看着这不是不行么?电锯碰手了。” 张凤鸣板起脸来道“你这小子之前就冒冒失失的,还改不了你的臭毛病!” 崔修远道,“张工,婶子,一路上累了吧,咱们先去吃饭,正好今天海涛也来了,咱们也算是吃个团圆饭。” 崔修远一打电话,海涛就来了。 崔长嘉看了一眼那个小伙子,第一印象就是“这小伙子挺腼腆”,希望他能踏踏实实的在这干吧。 崔修远早就都收拾好了,就等着张凤鸣夫妇来了,他还特意让祥嫂过来帮忙做了一桌菜,甚至江红英带着小宝也来了。 烧鸡、红烧肉、清蒸大鲤鱼、油焖大虾.....基本上都是硬菜,自从火灾之后,这是吃的最好的一顿饭了。不 崔修远还准备了白酒,不过他和崔文泉都不能喝,二刚手受伤了也不能喝,海涛不会喝,只有大刚陪着张凤鸣喝了几盅。 值得一提的是,张凤鸣听说了他们现在生产不过来的事,吃完饭不停歇就要去工棚干活,被崔修远拦住了,再急也不差今天这
相关推荐:
这个网游策划果然有问题
签到十二年我制霸全球
腹黑美男壁咚羞涩女仆
妖娆召唤师
不辞风月远
长尾鳍与小尖牙
聊斋变异
穿书八零,嫁给病弱美男
在各个灾变世界装神仙
我与殿主解战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