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檀深似羽 > 第19章

第19章

经历了一番揪扯、耍赖,未来的正道魁首就差没满地打滚撒娇之后,天书终于给出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一旦宋从心遇到危险,天书将为宿主提供最基础的人身安全保障。比如,在危急关头直接将她丢入空境…… “如此简单粗暴。”宋从心忍不住嘀咕,“但是天哥,我是躲起来了,你怎么办?” 天书翻了翻书页,哗啦啦的翻动声仿佛一句冷嘲。 没得到回答,宋从心也不觉得沮丧。一通插科打诨之后,宋从心心中的恐惧也消散了不少,她从粟米珠中取出一盏照明灯点亮,鼓起勇气在山峰密密麻麻的山洞间徘徊,最后确定了一个大概的地方。 “这个山洞吹出来的风是热的。”宋从心轻阖眼帘,感受了一下空气中流淌的燥热之气,“若是魔患与流火有关,应该朝着火气较旺的地方寻找。” 宋从心说罢便钻入了洞窟,甫一进入山洞,扑面而来的便是一股子干燥呛人的木灰的气息。山洞内的甬道不算狭窄,却只能容一人通行。宋从心一开始还担忧往后的甬道会越走越窄,最终将人困死其中。但后来她却有些意外地发现这些崖洞竟越走越深,越走越宽敞,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虽然山洞内的可见度很低,但因为干燥炽热的缘故,洞中也没有潮的霉味或是恼人的蚁虫,这让宋从心紧绷的心弦逐渐放松了下来。 “从体感上来讲,我们应该是一直都在往下走的。”宋从心小心地跳下一处矮坡,提灯四下一照,发现灯火已经照不到甬道的穹顶,此处空间已经相当于一座宫殿,称得上宽广了,“没想到这处山居然是空心的,那么多窑洞,不知道地还以为这座山是被蛀空的。” 咸临国的调查应该没有深入到这里。因为凡人仅仅只是在密林外围徘徊都会受到魔气的影响,严重的便会像那些山妖一样失去常性以及五感。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人族还没有创造出可以远程自主行动的机械造物,仙家的机关偃甲之术也需要灵力御使。因此凡人调查魔患相关的情报基本都是靠人命堆出来的。魔气越是浓重的地方,凡人的肉-体凡胎便越是难以涉足。 “我闻到了硫磺的味道。” 宋从心皱了皱眉头,她越往下走便越觉得炽热,空气甚至已经逐渐变得浑浊仄,令人难以呼吸。就连不知寒暑的仙骨都已经感受到了这极其异样的温度,更别提凡人身处此地会有什么后果。宋从心不由得提高了警惕,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宋从心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魔气与呛人的硫磺味混在一起已经让人喘不上气了。若不是修士肺腑内清气自生,她还真不一定能探索下去。 就在宋从心近乎麻木地走过一个拐角,习惯性地举高提灯之时,眼前却忽而一亮,前面有什么东西反射了她手中的灯光。 “这是什么?”宋从心好奇地望去,却见甬道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她站在一处澄黄剔透的山壁前,用灯去照眼前的墙,“是黄玉吗?” 此时,宋从心手中不算明亮的灯光映照出了一面金棕色的山壁,这堵「墙」十分古怪,整体呈现出略显浑浊的水晶质地。看着这非石非玉的山壁,宋从心正想伸手摸一摸,却突然间一股恶寒顺着脊椎骨袭上天灵,冻得她猛一哆嗦。 不对劲。于空境中几经生死磨练出来的危机意识让宋从心满头大汗地后退了几步。直到退至一射之地,宋从心才高高地举起照明灯。 略显黯淡的灯光照亮了洞窟深处的全景,宋从心却在看清那山壁真面目的瞬间停止了心跳与呼吸。 那哪里是黄玉? 那分明是一只金棕色的、属于兽类的竖瞳,此时正死死地盯着她。 第14章 外门弟子 宋从心想起自己的前世,邻居大妈是个居家礼佛的居士,面相慈眉善目,性情也很平和。除了总是将「因缘」、「善果」之类的词语挂在嘴边,大妈其实是个很好相处的人。只是宋从心一般会避着大妈走,因为大妈经常看见她就眉开眼笑,逢人便说她有灵性,有慧根。 宋从心还记得自己是这么回答的:“姨,红尘那么多美食美景,我才舍不得出家咧。” 大妈也不在意,只是笑着揉揉她的头:“那是因为时候未至,以后啊你便明白了。因缘到了,堪破红尘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后来,宋从心没能等到大妈口中的因缘,而是在最青涩美好的年华中离开了人世。这眼睛一闭一睁,便从彼世来到了此世。仿佛是被阎王爷仓促一脚踹下忘川一般,急急忙忙得连孟婆汤都忘了喝。 宋从心一直坚信自己这种满身烟火气的俗人是与「出家」无缘的,直到今天。 “我悟了。”宋从心双手合十,满脸都是写满了生无可恋的微笑,“大妈诚不欺我,堪破红尘果然是一瞬间的事。” 篝火旁的天书沉默无言,它一点都不想知道自己选定的正道魁首是因为什么而大彻大悟。 然而,它不想听,双手抱膝缩在篝火旁的未来魁首却不放过它。她挂着那诡异的笑容,披散着冰河般的长发,整个人宛如枉死的女鬼般幽幽地道:“天哥,你知道吗?要不是我修行了三年的《心修青莲诀》,我刚刚就已经死了。” 天书:“……” “未来的正道魁首因惊怖而暴毙山洞,出师未捷便身死于外门大比,对此天哥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天书:“……” 宋从心嗓音发颤地碎碎念念,到后来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撕心裂肺。天书以为这孩子只是在习惯性地抱怨,却不想她说着说着竟嘴唇颤抖,眼圈一红:“我真傻,真的。明明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工作,怎么就忘了把原本的故事仔仔细细地看两遍呢……” 宋从心此时仍旧在崖洞的甬道里,甚至距离那险些吓得她驾鹤西去的「黄玉山壁」不过百丈之距。她已经不记得自己是如何逃离那里的,等她回过神来,她已经浑身发抖地坐在篝火旁,藉由火光的些许温度去平复灵魂深处的惊惧。 大抵是因为人在恐惧时容易想东想西,宋从心盯着篝火发呆时,突然间便回想起了一件事情。 “原书中,纳兰清辞引女主角入门时曾经提过一嘴,说无极道门的外门考核放眼天下也是最苛刻最危险的。甚至有一年外门大比,调查魔患的弟子不慎惊扰了沉眠山林中的凶兽。不仅殃及了平民百姓,同期考核的弟子更是死伤无数。”宋从心抹了一把脸,深吸了一口气,“因为这件事,设立了内门过高门槛的明尘上仙受尽非议,当期负责考核的长老引咎责躬,从此隐世避居,不问世事。” “我一开始没注意,以为这一段描写只是为了让初出茅庐的女主感受到修真界的残酷。”因为明尘上仙说到底是他们这群后生的长辈,宋从心不敢多看长辈的情史。所以《倾恋》那本书,宋从心都是燥着脸皮囫囵吞枣地翻过,“但是后来我才想起,在原书中,「持剑长老」的确不是如今的纯钧仙上,而是一位以修真世家为靠山背景的玄中道人。在故事的中后期,他是仙门迫害女主的主力之一。” 宋从心对这位玄中道人有点印象,因为这位在原书中是跟她一起被丢进魔窟的小伙伴。 “无极道门的持剑长老乃武系的领头人,与辅佐掌门的文职领袖佐世长老平起平坐。这么重要的位置,怎会让一个迂腐刻薄之人来担当?” 宋从心换位思考了一番,如果原书中的持剑长老仍是如今的纯钧上仙,以这位的品行。哪怕女主是妖魔混血,他也是绝对做不出那些事的。 “纳兰清辞本身就是一个细腻温柔、不愿在他人背后乱嚼舌根的人。更何况死伤惨重这等凄楚之事,她必然是不会轻率提起的。她会拿一件事来警醒后辈弟子,只可能这件事是她亲身经历过的。”宋从心心中隐隐有些悔意,为自己没有去认真深究那故事中的细节。 “不行,我得回去看看。”宋从心扶着崖壁站起身,她两腿还有些发软,面色更是惨白得无一丝血色。 做出这个决定倒不是因为宋从心多么大义凛然或者胆大包天,她之所以还敢往回走,主要是因为天书给那片「黄玉山壁」的注解。 若是看到前面这一段话,宋从心已经汗流浃背,差点想跪,那么后半句话便险而又险地将她从崩溃的边缘捞了回来。 而后在之后天书的详解下,宋从心才知道那「黄玉山壁」并不是这巨大的凶兽正在瞪她,而是因为九婴这凶兽天生没有眼皮,醒着睡着都是一副模样,看着吓人罢了。虽说这解释来得太晚根本无法弥补宋从心直面冲击造成的心灵创伤,但好歹也让她缓过了劲来。 “缄物是什么?”宋从心提着照明灯一步一步地往回挪,她的发冠在先前仓皇的逃离中散落了些许,有一缕发凌乱地黏在额头上。 天书尽善尽责地讲解: 束之者曰缄。传说仓颉造字之,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慧眼开,洞世事,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 缄物乃容器,一切「言语」的载体,因本身承载天下口舌之报业,令言灵束缚其间,故为「缄物」。 天书的解释很是详尽,但对于只是半个古人的宋从心来说依旧有些晦涩难懂、云里雾里:“也就是说,缄物是承载了某种言语力量的容器?那是不是跟符箓相似?符箓也是将书字汇聚成咒,两者是否相同?” 天书否决了这一点,但是即便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天书也无法在没有实例的情况下让宋从心明白这么抽象扭曲的东西。恰好这附近正好有一件缄物,宋从心便决定去将这件缄物找出来,让天书给自己分析分析。 重新回到那面黄玉山壁跟前,宋从心仍旧感到一阵后怕与惊惧。她刻意移开照明灯,不去看那只充满暴戾而无任何知性的兽类竖瞳。而在宋从心小心翼翼地绕开了那庞大的蛇首。从山壁的罅隙间穿过之后,眼前却突然一亮,视野骤然变得开阔无比。 “我的天啊……”宋从心压着嗓子低喃,被眼前的景色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穿过那狭小的甬道走到尽头,崖洞的最深处竟然别有一番天地。 眼下出现在宋从心面前的是一处自然形成的钟乳石洞窟,广如宫殿,深似崖谷。那绵延不绝的钟乳石穹顶悬于上方,如一根根倒挂的冰锥,而在崖洞的下方竟有一片滚烫的火光。宋从心在山洞中待得太久,甫一被这火光照耀,忍不住闭了闭眼。她朝下方看去,却见这处地下崖谷的底端居然有十数个巨大的岩浆池。九婴庞大如山的身躯便盘伏其中,九个蛇首向四方伸展而去,被铁链桎梏在山壁的洞窟之中。

相关推荐: 扒灰公公 奶牛儿媳 风骚婆婆 变态丈夫   调教练习生(nph)   勾引男人股间之物(H)   师傅不要啊   女主爱吃肉(NP)(H)   长媳不如妻(现言公媳,1v1,he)   背着爸爸和叔叔滚床单(虐心)   凤凰玉   绿帽传(H)   散场后(校园1V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