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大朝奉 > 第164章

第164章

提升到了光速的百分之九十五。 这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员们,学者们来说, 是一个好消息的同时,还是一个坏消息。 新的无工质推进系统相比于上一代无工质推进引擎在速度上的提升是切实的。 从光速的百分之七十五到光速的百分之九十五,提升的比例看起来不多, 但绝对值层面,是一个夸张的数字。 但问题在于, 按照目前研究员们,学者们对于这种基于引力技术的无工质推进系统的认知, 在抵达光速百分之九十五之后,这种无工质推进方案基本就已经走到头了。 就跟当初电推进路线走到头时一样, 这不是什么通过优化,还能够大幅度提升的问题。 而是这个研究路线,就最多只能支撑着人类文明的推进系统走到这种程度。 或许通过加大能源功率等方式,还能够将百分之九十五光速的这个极限速度慢慢磨到光速百分之九十六, 甚至慢慢磨到光速的百分之九十九。 但靠目前这条路线,是不可能让人类文明的飞船抵达光速甚至超过光速的。 如果不改变方式的话,从光速的百分之九十九,将飞船极限速度提升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需要的能量可能不止上升一个量级, 再提升到小数点后两个九,可能将此刻人类文明能源生产总量全砸进去都不够。 要想以现目前这种方式让飞船强行持平光速,那大概率人类文明的技术水平也不需要考虑什么光速不光速的问题了。 此刻, 在人类文明的推进系统极限速度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五光速之后, 意味着,人类文明在运力方面的研究,可能紧跟着,进入到一段漫长的僵持时间,沉寂时间。 不过,对于相关领域的人们来说, 虽然能够理解其中艰难,但也依旧不会感觉到太恐惧这个问题。 或许在此刻,在完成极限速度逼近到光速百分之九十五的他们手里, 大概率是此后一生,都无法看到人类的飞船航行速度突破光速了。 但他们也很确信,只要人类文明始终延续下去,只要蔺先生还在, 这只是早晚的事情。 哪怕是在一千年以后,一万年,乃至十万年,百万年之后。 或许那时候,他们的遗骸都已经成了化石。 但人类文明还在,‘我’就还在。 而他们会替后来的研究员们,走完这百万年之中,属于他们的几十年,上百年。 …… 这一年, 人类文明建造出了基于新一代无工质推进系统的新一代星际飞船。 按照之前一贯的命名规则, 新一代星际飞船被命名为红巨星级星际飞船。 相比于黄矮星级飞船,红巨星级飞船在体型上并没有太大的提升。 单艘红巨星级飞船,在正常情况下,也只搭载三千万人常驻。 主要提升还是在极限速度上。 此外,一直有相关领域学者,研究员们负责研究的, 基于引力技术的,巨型飞船上的直接重力模拟技术, 在红巨星级飞船上得到了更加彻底的运用。 先前的一些其他辅助重力手段,在红巨星级飞船上都没有再使用。 在红巨星级飞船的大部分区域,都能够保证接近人类母星地球的重力。 这项技术对于人类文明来说,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引力技术的一点精准小应用。 然后, 当年,按照惯例,本来新一代红巨星级飞船诞生过后,也应该派遣出去几艘作为远航飞船。 不过,在红巨星级飞船起航之前,发生了一点事情, 对红巨星级飞船作为远航飞船起航,造成了一点影响。 …… 纪年467年,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多项重要技术突破的影响, 让人类之眼项目,也沾染上了一些好运气。 一直没有什么动静的‘人类之眼’项目, 终于还是在无垠的星空宇宙之中,发现了一些特别的东西。 而且,不发现则已,一发现就是短时间两个。 而这个‘人类之眼’,对于蔺道来说, 基本就相当于是他的一只眼睛, 当研究员们捕捉到人类之眼综合探测装置反馈出的特殊数据之后, 蔺道自然也同时知道了。 …… 蔺道出现在了第一时间发现人类之眼捕捉到星空之中特殊数据的空间基地。 研究员们向蔺道做了程序性的汇报, 虽然哪怕蔺道可能更清楚发生了什么。 “蔺先生,人类之眼捕捉到了一段有些异常的引力波活动迹象。” 这里的异常,就是不属于星空中一些天体活动产生的引力波活动。 而人类文明自己活动造成的引力波迹象,也早就在人类之眼探测装置中过滤掉了, 自然也不是来源于人类文明自己。 “该引力波活动大致来源于一千光年外,较为微弱。按照目前捕捉到的引力波特征数据进行分析,并不来源于一些明显的天体活动,也不像是引力波通信信号的扩散,很有可能来源于基于引力的无工质推进引擎。” 这段引力波数据的发现,算是验证了人类文明此前的猜想。 基于引力的这种无工质推进引擎这么好用,自然不太可能只有人类文明用。 在蔺道抵达这里的时候, 这道从一千光年外传来的引力波涟漪,实际上还未中断。 整个人类文明范围内,相关领域的研究员们,已经在就这段引力波信号进行分析。 对于引力推进系统,人类文明算是比较熟悉了。 基于对于这种引力推进技术的了解,这些看似平常的数据,实际上对于人类文明来说, 其实能够分析出不少东西来。 蔺道借由人们的视角,看着那转化成数据之后,有些数据量庞大的引力波信号。 凡是研究员们能够看出来的东西, 他就也能够看出来。 “按照数据,这大概是一艘整体规模能够达到大卫星级,甚至行星级的星际飞船,或者说,引力引擎能够推动如此规模星际飞船移动的星际飞船。” 信号来源的体型规模,对人们来说是一件可以预料的事情,要是对方的飞船再小点,人类之眼在这个距离未必能够捕捉到

相关推荐: 从一张照片开始   再续前缘:情意潺潺   最强风水师陈阳苏荆   踢踢足球修个仙   穿越时空的青铜门   不灭妖祖   长者文集   大唐:从种土豆开始   [洪荒]魔祖   斗罗之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