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大朝奉 > 第73章

第73章

按照研究员们的预估,最终常驻在火星表面的人数,至少应该是此刻月面人数的几倍以上。 只有这个人员基数,才能够支撑起人们对于火星工业的规划。 等火星彻底建设为工业星,它将成为人类文明殖民整个太阳系的核心动力来源。 纪年104年。 人类文明在金星的开发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 在这一年,金星位置的常驻人员数量,超过了一百万人。 和火星有些差别的在于。 由于金星表面环境更加恶劣, 虽然人类文明目前的技术条件也能够克服这些恶劣环境,只是增加一些建设开发的难度。 但考虑到必要性。 最终,金星城市的建设,相关领域的研究员们,学者们,最终是制定了另一套不同于火星和月面的方案。 金星城市并不修建在金星表面,而是悬浮于金星同步轨道。 对于金星城市的终极规划就是,金星轨道城市,形成一个圆环,将整个金星圈在其中, 就像是给整个金星系上一条细细的丝带。 金星表面的资源开采工作,主要就是由智能机械以及金星轨道城市内部的常驻居民远程完成, 以及在必要的时候,由常驻居民临时下放到金星表面的一些作业基地,并不在金星表面长留。 最终形成的结构和运行模式,实际上很像是地面城市的工业区和生活区互相嵌套的结构。 环金星轨道城市群,就是生活区,整个金星就相当于被生活区套在里面的工业区。 当然,最终采用这种规划, 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对于金星的定位和火星是不同的。 金星在人类文明太阳系规划图景中,更偏向于资源星的定位,而非火星这样的工业星。 金星表面和环金星轨道,也会有一些工业集群,但绝不会有火星那么大规模。 同时,对于金星轨道再内环,水星的定位,基本也和金星类似。 纪年105年,106年,一直到110年。 从火星能够自主完成一艘启明级星际飞船的建造开始,又过去了十年时间。 十年时间,以人类文明永不懈怠的姿态,不断递增,暴涨的生产力,能够发生什么? 这一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 火星工业星的建设初步完成了。 火星常驻居民,短短数年时间,以一个倍增的速度,从一千万,攀升到了一亿人。 超越了此前月面保持着的记录,成为人类文明在地外最大的人类聚居地。 同时,火星的工业规模,也取代了此前月面工业在人类工业和生产系统中的地位, 成了规模最大的地外工业集群,工业和生产中心。 当然, 哪怕再暴增,和地面还是没有办法比的。 火星表面暴增的常驻人员数量,还没有地面一年增长的人口数量多。 在那一年,蔺道同意一众学者和研究员们的建议,让人类人口数量增长率提升到1.5%开始, 此刻人类文明的人口数量,已经在开始朝着200亿的节点快速冲刺。 不过这种程度的人口增长,对于人类文明也基本没有任何压力。 蔺道的存在,让这个庞大的系统运行起来几乎没有管理成本。 哪怕再来更多的人,目前人类各系统的运行也能够正常持续。 其次,就是不考虑可控核聚变问题, 此刻人类文明实控区域也从原本的蓝星一颗,到现在一直蔓延到水星位置。 资源总量的膨胀,别说是200亿,就是2000亿也不是养不起。 特别是在虫族化的人类文明此刻基本就是采取的配给制的情况下。 …… 纪年115年。 火星的工业规模并没有完全停下扩张, 倒是对金星开发建设,再又经历五年过后,算是进入了本阶段建设的尾声。 对金星的开发和建设,已经基本符合人们对于金星半资源星,半辅星的定位。 从金星源源不断开采出来的各类矿产资源,基础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回蓝星地面,月球以及火星, 同时,有金星一些配套工业完成的生产,也能够辅助火星进一步提高各类所需工业产出的产能。 环金星轨道城市上的常驻居民数量,也达到了八百万人。 另外, 这一年,距离探索一号,远航一号两艘远航飞船起航,已经过去了24年之久。 当初踏上两艘远航飞船的船员,基本都是青年或者中年,此刻都已经步入中年乃至老年。 第一批在远航飞船上诞生的人类新生代,也已经成年,并逐步接手着上一代船员们的工作,继承着他们未完成的期望。 虫族化文明在这儿,也体现出来一个优势了。 哪怕过去二十多年,这两艘远航飞船已经离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很远,人们依旧知道这两艘飞船大概行驶到哪儿了。 此刻,这两艘依旧在奥尔特星云范围内行进着,只是和二十多年前相比, 算是终于走到了奥尔特星云的内圈。 按照预期,距离冲出奥尔特星云,彻底走出太阳系的范围,可能还再需要二十多年。 …… 纪年119年。 这一年,人类在太阳系内扩张的脚步依旧再继续, 对外探索的两艘远航飞船也依旧在远行。 不过对于蔺道来说, 这一年,还有一件这之外的一件事情发生。 ——除了蔺道自己以外,属于上个时代出生的最后一个人,在这年也离世了。 在她离世前,蔺道去看望了她。 …… “蔺先生,我有想过您会来见我。” 地面,亚欧大陆,01核心城,022生活区医疗中心的一间病房内, 蔺道见到了她。 这是一位很年迈,很年迈了的一位老太太。 年龄已经来到了120岁。 此刻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没有任何其他的原因,就是太老了。 在过去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里, 人类文明内部个体的平均预期寿命,因为生产力的提升,社会形态的变化, 各种间接影响下,提升了许多。 但对于极限寿命,并没有生物技术在这方面实现突破,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资源也并不特别多。 1

相关推荐: 狂侠江湖   青眉煮酒   异能之超能学院   斗罗之葫芦   燃烧浪漫   龙啸大秦   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   我有一双蛇眼   谋略大师   假三国:天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