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而在这方面研究的资源投入上,相比运力技术相关研究,也是不遑多让,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是最后,算力领域的研究, 遇到了类似此刻运力领域研究的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在碳基芯片在制程上也走到了终点过后, 虽然研究员们也在用一些‘旁门左道’的方式,继续提升着算力。 但终究实现了不了跨越式的增长。 算力的提升,在单位空间上,进入了挤牙膏的阶段。 宏观上,因为大量计算单元的不断被生产,算力倒是依旧在快速膨胀。 但这相当于是,芯片性能没在涨,芯片数量再增加而已。 未来找到一种更先进的算力方案, 这段时间以来,算力领域的研究员们,也再不断寻找区别于碳基芯片的方案。 寻找一种更优异的基础材料,或者干脆将芯片设计的底层逻辑推翻重来。 夸张和保守的各种方案,都在算力领域的研究员们之间诞生碰撞, 只是目前,依旧未曾诞生那个一锤定音的新方案,新方向。 总的来说, 此刻在科研领域,人类文明处于一种类似于几十年前,可控核聚变等技术还未诞生的前夜。 科研不是没有继续下去,但各项重要的科技,都还处于一种积蓄和积累阶段。 谁也不知道,引起下一次科技大爆炸的关键突破会出现在哪个领域,会出现在哪一刻。 不过虫族化文明就这点好, 人们不会因为科技久久没有大突破而懈怠和沮丧, 在这种不懈怠,永远积极的研究中,必然最终的科技会比预期的早一些。 …… 纪年145年。 时间再过去25年。 这25年里, 对蔺道个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对他来说冬眠不冬眠都差不多,视角只是在不同人类个体存在的地方游走。 而对于整个人类文明来说, 最大的变化是, 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区域的开发建设基本完成了。 小行星带,分散着的科研探索基地和大量的资源开采基地, 主要还是作为资源来源点,算是扮演着和资源星同样的角色,承担着相同的责任。 木星,土星,区域,则是类似火星在人类太阳系规划中的定位。 但又有些区别,火星单独就是一颗工业星, 而木星和土星的多颗卫星上,分散着不同的工业集群,算是共同构成了一颗工业星,工业中心。 可以说,这25年的时间里, 人类文明在太阳系内扩张的进程,往前跨了一大步。 目前,人类文明仍旧在依托于地月,火星的生产力,水星,金星,木卫土卫的资源, 扩大木星和土星多颗卫星上的工业集群规模, 为太阳系内扩张计划的最后一步,做准备。 而同年, 运力领域的研究中, 电推进系统项目研究团队,拿出了又一型号的电推进系统。 同时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最后一个型号的电推进系统。 “……蔺先生,群星级电推进系统,就是目前技术条件下,我们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之后电推进系统如果再想要提升,可能需要一些其他关键技术,比如能源技术突破的支持。” 群星级电推进系统实验结束过后,一位研究员向蔺道汇报道。 “不过在那时候,可能我们也用不着电推进系统了,或许会有新的推进方案替代现在的电推进系统方案。” 蔺道点了点头,应了声,没有对此说什么。 只是看向已经制造出来,完成实验的新型电推进系统。 这套最新的电推进系统,严格来说,并不是为了太阳系内扩张和开发研制的了。 他的更低工质消耗,更长加速时间,更高速度极限, 在太阳系内环范围内的航行中,并不能够体现出太多优势。 这完全是适用于远航飞船上的一套电推进系统。 按照目前的试验数据预估, 按照先前远航飞船类似设计思路, 设计出来的,搭载此推进系统的,比较极端的远航飞船。 在经过十年时间的漫长加速过程之后,能够达到8.1%光速的极限速度。 这可能也是电推进技术方向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那就再造两艘远航飞船吧。” “就叫群星一号和群星二号。” 蔺道算是没有拒绝这些研究员们的提议,只是这样说了句,然后就离开了。 接收到命令的相关领域研究员们,以及工业和生产系统中的各生产单位,自然立刻就动了起来。 依托于这最新型的,也可能是最后一型号的电推进系统,完成群星远航飞船的设计和建造。 第33章 探索远航的选择 以目前人类的生产力,建造两艘已经不存在技术难题的远航飞船,自然花费不了多久。 火星工业集群在生产扩张木卫,土卫区域工业规模所需的各类物资设备的同时, 稍微余一点力出来,就在当月拿出了两艘建造完成的群星级远航飞船。 当然,细究起来,这两艘群星级飞船的建造过程还是很壮观。 组成这两艘群星级远航飞船主体的,整个飞船各系统所需要的各种设备,仪器,来源于火星表面以及火卫一上共280座火星城市。 实际有280个火星城市内部的共数千个工业区参与了制造,每个工业区内,又有若干生产模块,每个生产模块又有若干条生产链,每条生产链上,又有若干基本工业单元, 庞大数量基本工业和生产单元,构成的庞大工业集群,覆盖群星级飞船从原始材料开始,上下游所有零部件和设备,框架的制造过程。 而完成这些生产的原始材料,则可能同时来自于,土卫,木卫,金星,水星,以及火星本土, 虽然不一定这些材料是为生产两艘群星级飞船而特意调运过来的,本来火星表面工业集群的生产也需要用到这些地方的基础资源, 但生产两受群星级飞船的确是用到了这些来自于太阳系内不同星体的原始材料。 最终,两艘群星级飞船在火星同步轨道上,完成了整装,进入待命状态。 可以
相关推荐:
耀斑
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
不一样的美食家[古穿今]
三国:开局曹操用嫂嫂们求我出山
大靖长风录
天地大烘炉
捡到一颗星球:我的冒险被直播了
奶丫头so准你爱我
环飞记
穿越之货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