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性子,长大一点之后简直是撒了欢的闹腾。陆晨阳和安王一对,发现两人跟陆雪吟和燕行小时候一模一样,天天好动的不行,而且求生欲旺盛,整日问别人一堆问题。 “天离我们有多高?” “为什么会下雨?” “……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堂堂六元及第状元郎,落荒而逃离开京城。 和他一起离开的还有沈意欢,此时的沈意欢已经是工部尚书了,整个工部是她的一言堂。 她也是奉旨出京的,她要去渠州修建码头。 渠州的码头已经很多年了,出产的水产可以说养活了整个渠州。这一次,陆雪吟打算再修运河码头,以渠州为源头,连接安州、宁州、一直到冀州,形成一整条运河,就为沿途的商业货物运输。 这是陆雪吟下一个五年规划中,最重要的一步。 沈意欢赶赴渠州,修建新的码头;陆晨阳也出发,为了新建学堂,让所有孩童可以入学,两人这一走,也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沈意欢这边没什么好说的,陆雪吟亲自下旨,是为了民生百姓,底下的官员都知道她的性格,无人敢怠慢。 陆晨阳这边进行的却并不顺利,因为陆雪吟的命令是七岁到十五岁,无论男女,所有适龄的孩童都需要入学堂读书,并且入学后要至少读满两年。 即使陆雪吟免学费,甚至纸墨笔砚都免费,但很多百姓都依旧很抗拒。 可能很多人奇怪,为什么免费读书还有人拒绝?因为对农家人来说,七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是个劳动力了,十五岁的男孩子那已经是成人了。 让他们去上学,家里就少一个赚钱的劳动力。一些富裕的州县还好,那些落后贫穷之地,是不愿意的。 学又能学到什么?反正也不可能去科举,学个两年,认识几个字确实是好的,可是家中两年无人干活,那得损失多少银子? 陆晨阳还很天真,他没想到,会有人不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 他听着那家长理直气壮地说:“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多下地多耕几亩地,家里多存点粮食来的实在!” 陆晨阳气得简直不知该说什么好。 安王倒是习以为常:“这些百姓,本就愚昧无知,目光短浅,何苦与他们一般计较?” 陆晨阳沉吟片刻,却是说道:“我现在明白了,为何陛下这么注重教育。他们不是目光短浅,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不知道读书识字的好处。这不是他们的错。” 安王:“……”他觉得陆晨阳对他妹妹无脑信任,总觉得他妹妹什么都是好的。 安王若有所思地说道:“给百姓开智可不是什么一件好事,若是知道了读书的好处,对掌权者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这话也就是对陆晨阳,对陆雪吟的话,安王是绝对不会这么说的。 陆晨阳听出了他的意思,百姓一旦读书多了,知道的多了,就会生出别的心思来。 陆晨阳却道:“若是读了书,知道了道理,只要掌权者爱护百姓,以仁治国。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他们就该一心一意为君效忠。” 安王张了张嘴就想说,那若是为君者残暴不仁呢……不过转念一想,陆雪吟不是这样的人,那是他爹干的事,于是就又不说了。 陆晨阳目光坚毅:“我一定要为陛下促成此事。” 于是陆晨阳便跟当地的县令去商讨,“将所有适龄孩童的户籍全部整理出来,若是有人敢拦着孩子不让去上学,那就加这家的徭役。” 陆雪吟登基之后,已经数次减少徭役,就算要服徭役,百姓们的境况也好很多。但这并不代表,百姓们就愿意去服徭役。这依旧是百姓们最惧怕的事情之一,陆晨阳这次算是打蛇打到了他们的七寸了。 “所有阻拦孩子入学者,一经发现,朝廷发放的农具、种子,全部延迟发放!”陆晨阳又道。 现在朝廷每年都会更新农具,只为了让百姓过的轻松一些,这也是有一种制衡手段。 县令迟疑着说道:“这……这怕是不好吧?陛下三令五申,绝对不允许任何阻碍百姓耕地的情况发生。若是陛下知道了……” “本官一力承担,我会跟陛下解释。”陆晨阳断然说道。 县令也不再劝了,行吧,你是皇上的亲哥哥,你说的算。 陆晨阳在这件事上展露出了从未有过的强硬姿态,但是效果非常好,所到之处,没有一个孩子能在外面疯跑,全部都在学堂里读书。 陆晨阳每每听到读书声,都会露出一个笑容来。 为了此事,陆晨阳都瘦了许多。 安王心疼不已,忍不住抱怨:“其实那些家长说得也不错,就学两年,能学出什么人才出来,消耗人力物力。” 陆晨阳听到这话,诧异地看向他,然后衷心庆幸,还好当了皇帝是雪吟而不是他。 陆晨阳道:“其实不需要他们有多成才,只要学会几个字,至少能看懂契书,不至于上当受骗,其实就已经足够了。若是他们能够学会算学,学会算账,日后也能有别的路走。陛下这么做,是在教他生存的技能。” 安王怔了一下,可是陆雪吟为此却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就只是为了让百姓们生活的轻松一点吗? 学堂普及用了三年,陆晨阳走遍了整个宁国。 然后一个喜讯传来,陆雪吟又有喜了。 如今皇太女已经六岁了,女帝又有喜了,一些官员们觉得他们的希望又来了。 但是这一年,宁国并不太平。 第404章 番外:二胎 首先是长江泛滥,导致受灾百姓多达数万人,这是陆雪吟登基以来,第一次大型灾害。 皇夫亲自率军前去赈灾,这一忙,就是大半年。 在灾情过后,皇夫依旧在受灾的第一线,安置百姓,而沈意欢也赶往长江,为灾后重振做准备。 这一次的灾情对陆雪吟的打击非常大,同时也下了要治水的决心。 陆雪吟决定重修长江与黄河河堤,坚决杜绝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 陆雪吟因为在孕期忧思过度,导致早产,怀孕七个月的时候,生下了一名女婴。 宁国的二公主诞生了。 这位公主的诞生,让一些蠢蠢欲动的守旧派彻底死了心。能怎么办?女帝生不出儿子来,是不是皇夫不中用? 陆雪吟这些年殚精竭虑,又是早产,招喜态度强硬地让她坐了双月子,并且坐月子期间严格控制她处理公务的时间。 为此,招喜和卫东夫妻俩还特意去找了朝中几个爱挑事的大臣谈话。比如说御史台大夫,比如说刑部尚书,温言软语的劝他们最好别搞事,别给陛下添堵。 他们若是不听劝,她最近研究了几种让人生不如死的毒药,也正缺人来试药。 这位姑奶奶的丰功伟绩至今是个传说,没看见陆家军中不管再野的兵痞子到了招喜面前都乖巧听话吗? 所以陆雪吟坐了一个安稳的月子,在招喜不余遗力的调理下,又面色红润,活蹦乱跳了。 招喜给陆雪吟把完脉,陆雪吟无奈说道:“怎么样?终于能放心了吧?朕的身体是不是已经好了?” 招喜点了点头,眼睛却红了:“陛下要好好的,要长命百岁,要健康平安。” 这次陆雪吟早产,还大出血,招喜现在还记得她面色苍白的躺在床上的样子。她恐惧的手都抖了,还好最后有惊无险。 招喜成亲多年,却一直不想要生孩子,她没做好当母亲的准备,也不认为自己会成为一个好母亲。 她所有的爱都给了陆雪吟、陆家人,现在还有个卫东。她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所以她很怕自己成为不好的父母。还好,卫东也是父母情缘薄,也不催她,两人过的也快乐开心。 陆雪吟摸了摸她的头,就像小时候那样:“好,我知道,我会长命百岁的。” 招喜依恋的抱住她,这是大不敬的行为,可是她不怕,这是她的小姐。 陆雪吟轻叹了一口气,然后就听到了一阵哭声。 招喜顿时站起身,她家姑娘也不要了,转过头风风火火的去看小殿下了。 小殿下因为早产,身体羸弱,需要更多的照顾。 招喜和王氏两人整日不离,就是为了给小殿下调理身体。 皇太女在一边看着,捏了捏妹妹的小手:“你要快快长大呀。” 陆雪吟身体痊愈之后,就开始带着皇太女一起上朝了。 天知道,六岁的小娃娃啊,卯时就起床,听着一群大臣在唠唠叨叨。 但是小家伙很争气,哪怕听不懂,也瞪着大眼睛,小脸严肃地看着他们,时而点头,似乎都听明白了一样。 陆雪吟看着她小大人的样子,忍不住弯了弯唇角,捏了捏女儿的小手。 陆雪吟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宣告皇太女的地位稳固,哪怕生了小殿下,皇太女的地位也不会变。 皇太女感受到了母亲的温柔,她弯了弯唇角,越加瞪大眼睛,嗯,她不困! 她、一、点、都、不、困! 从此以后,皇太女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学习生涯。 上完早朝之后,母女两人会一起打半个时辰的拳,然后沐浴过后母女俩一起吃早饭。用过早饭,陆雪吟去处理公务,皇太女去读书,到了中午,母女俩会一起回后宫陪着小殿下和太后一起吃午饭。 吃过午饭,便是要睡一个时辰的午觉。然后下午,陆雪吟继续处理公务,皇太女继续读书。 皇太女小小年纪就体会到了当皇帝的不易。 陆雪吟带着皇太女上朝是为了巩固皇太女的地位,但也担心小女儿长大会生气不满,闹出姐妹不合。但,她的担心是多余的。 皇太女集合了陆雪吟和燕行身上所有的特点,两人大胆,好动,也敢冒险。但小殿下则不是,她和皇太女是反着来的。她温吞,性子慢,说白点就是有点懒。 小殿下长大了一点之后,对于姐姐,唯一的感觉就是同情。皇姐她……真的太可怜了! 每日要学那么多东西,要起那么早,这活着还有什么快乐?! 小殿下翻个身,继续抱着温暖的被窝睡懒觉。这皇太女,谁爱当谁当,还好不是她当! 小殿下一直坚定的认为,因为有皇姐在,可以让她快快乐乐的当个小公主,不需要为朝政而忙碌,皇姐真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姐姐!她最爱她了! 陆雪吟的担心是多余的,但姐妹俩还是反目成仇了。 十八岁的时候,皇太女被陆雪吟扔出去体察民情,小殿下吃着点心喝着茶,悠闲地看着话本子,然后对她说:“皇姐你慢点走,我会想你的。” 皇太女看得咬牙切齿,转过头就跟陆雪吟说要带她一起去。 “皇妹也该去外面看看了,总不能当个天真无邪的小公主。” 陆雪吟想了想,觉得有道理,就答应了。 小殿下目瞪口呆,小公主的天都塌了。 小公主被姐姐拉着出了宫,小公主挣扎:“爹,娘,外祖母,我不去,我不去啊,我不是你们最爱的孩子了吗?” 皇太女当时就堵了嘴,把人带走了。
相关推荐:
星际拍摄公司(H)
蛇侵(人兽,推荐)
[快穿]BOSS没有告诉你
沦为奴(H)
脱下她的情趣内衣(高H)
笨蛋美人又又被“欺负”了(1v1,高h)
总裁!不要!(H)
臣服于同学胯下的母亲
大陆演艺圈艳史
【斗罗大陆同人】生死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