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有趣得很。还未办大礼,就这么拿得准我们大姑娘一定是他媳妇了?” 陈嬷嬷知这是谢太太在给江大姑娘撑腰,忙赔笑道:“是我们老爷求娶心急。回去我一定把恭人的话原样回禀。” 江洛全程一句话也没说,只当自己是个摆设坐在旁边。 等陈嬷嬷被江家的管事娘子请下去吃茶,她才从嫂子手里接了东西,发现这回竟有三封信。 林如海的一封,黛玉的一封,还有一封是夏萍的? 哇,夏萍会写信了?她不是最懒得念书写字了吗? 心里好奇又高兴,江洛把这封信拿在手里多看了一会,看信封上那不甚美观的,“江大姑娘亲启”和“张夏萍”几个字。 还真是她自己写的?也不知写了多少字,花了几个时辰。 江洛看信封,谢丹晴看她。 二妹妹的笑容着实不搀一点别意,谢丹晴看了片时,问:“这是林大人姬妾给你写的?” 江洛解释:“她是与我一起到林家的丫头,琵琶弹得极好,我帮过她一个忙,她便常来给我弹琵琶解闷,到今日也有四年了。和嫂子相识前,她便是我最好的朋友。” 谢丹晴问:“从前是好朋友,今后也会是吗?” 江洛笑道:“即便未来或许会反目成仇,从前相交的情谊也是真实不虚的呀。” 谢丹晴说:“妹妹豁达。” 江洛补充一句:“我也只和女人这样。对男人不适用。” 谢丹晴笑道:“以后和这‘夏萍’不好了,别写信给我哭。” “才不会。”江洛自信满满,又后知后觉——她是不是算插了个旗? ……不要吧! 信且不急着看,江洛先和谢丹晴看林如海给她准备的嫁妆。 压箱金子一千两; 京中三进宅院一所,共五十二间;姑苏三进宅院带花园一所,共八十九间; 京中铺面两处,共六间; 京郊田庄一个,六百亩;姑苏田庄一个,一千亩; …… 看了第一页,谢丹晴就笑:“林大人这般大方,倒显得我们小气了。待我给你哥哥写信再添。” 江洛正沉浸在再次暴富的不真实感里,愣了两秒才答:“嫂子别玩笑……这可攀比不起……” 江家的家底不薄,但和林家比还是有些差距的…… 扶着江洛的肩膀笑了半日,谢丹晴看她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了,才拧一把她的脸:“好了,一人一份,你自己回去看吧。” 江洛清清嗓子……溜了。 江家备的嫁妆总价值约四万,林如海准备的更多,总价值约有五万,再加上嫂子说,聘礼中能带的都会给她带走……江洛粗略一算,短短一年,她的身家就过十万了? 一年前……不,半年前的她,还是因为四年攒了三百两银子而分外满足的朴素群众…… 躺在床上迷茫了有半个时辰,江洛才慢吞吞坐起来拆信。 先看夏萍的。 张夏萍在信里的字比在信封上的还差一点,几乎难以辨认。江洛忍不住想,等回去……一定要督促她练练字了。 她信里说的是一件事: 江大姑娘见信安。前日后门上有女人自称甄家四姑太太,说跟老爷有婚约。盛霜菊转性了,把人拦住,没让乱说。过后老爷来,把人打发走了。盛霜菊得了赏赐四匹缎子两对金钗。我不敢问老爷和魏姨娘,盛霜菊也不说,只好写信告诉大姑娘(此处有涂改痕迹,原写“姨娘”)。大姑娘何时回来?回来我再弹琵琶给姑娘听。 张夏萍 某年月日 夏萍一定是心里急得很了,才拿起往日最拿不动的笔给她写信吧。 江洛先给她写回信,安慰她不用心急,放宽心就是,她一切都好。实在着急呢,不如去魏姨娘那讨教一下怎么练字…… 随信附上一只绣了萍叶的香袋儿,她亲手绣的,算补给夏萍的生辰礼。 再看黛玉的。 黛玉说父亲接她回家了,她住在山青院中,离正院很近。山青院的匾额是父亲亲手提的,她觉得父亲的字渐渐和大姑娘也有些像了,父亲还不肯承认。家里正在修缮正院,不知大姑娘有什么想要的花木、家具、摆设,如果能同她说,她便去和父亲提。 家里虽然人少,却住着更舒心。虽然可能有些冒犯,但她还是想说,她等着大姑娘回来。 随信还附了一首五言诗,写林家花园冬日景色。 江洛把信和诗都读了两遍,含笑放在一边。 最后看林如海的。 他的信只有一页
相关推荐:
动心则乱
风花雪月情
电话牵情线
捡来的相公是皇帝
被妹妹抢亲,嫁进大杂院吃瓜开摆
[综英美] 霸总总是格格不入
请你原地投降[娱乐圈]
玄幻:过往曝光,女帝们哭求原谅
纨绔追妻录
半步情错,上司滚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