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式画下形相: 不离不弃 芳龄永继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 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 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不去倒茶,一面又问宝玉从那里来。 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 (后略) 感谢在2023-12-16 12:01:20~2023-12-17 12:03:1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伊萨卡、砂糖橘喵子 22瓶;一颗甜汤圆 16瓶;小楼听雨、彻玖、黑紙描白畫、非cythia 10瓶;小小的小和锦、心嗅蔷薇 5瓶;tingting 3瓶;孟无、哈哈哈哈哈 2瓶;安娜、品客洋葱、随便吧、雪莹、嘟嗜宁芙、parallel、流年、层层、巍、四季递嬗、Ther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72 ? 父与子 ◎“朕必不负先生!”◎ 又到给皇帝授课的日子。 今日天晴, 却因才下过两日大雪,比前些时日还冷。晨间日光照在琉璃飞檐顶端未化的积雪上,天蓝得像玻璃。 林如海准时来到东宫, 在临敬门外整理衣冠,被太监请入临敬殿偏殿。 皇帝早已等在殿中, 态度比往日还热切许多, 竟是亲自向前迎:“林先生!” 林如海心内稍惊,连忙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快快请起!”皇帝亲手扶起他。 回想这几日朝中并无大事, 皇帝又不再主动开口,林如海便暂且不动声色, 照常给皇帝讲解先贤著作。 《资治通鉴》已讲至《唐纪三十一》。 陛下幼时不好学,老圣人便命吏部、户部、礼部三部尚书,及翰林院掌院学士、国子监祭酒五人排班,轮流给陛下重授经典。 他回京后, 亦得老圣人点名给陛下授学,又与礼部尚书共同教授陛下重习书法, 课程不少,是以每逢月一、四、七日皆要至东宫。 仅他所见到的, 陛下天资……不算聪慧,但两年来笃学不倦,竟未有一日耽延功课, 自云“勤能补拙”,不敢叫老圣人失望。 不过,陛下今日显然罕见地心不在焉。 林如海放下讲义, 笑道:“陛下不能静心, 不如今日先从练字开始吧。” 皇帝惭愧应是。 皇子们在上书房需自己裁纸、磨墨, 可皇帝不但要精心学业, 还要顾全政务,已无此等闲暇,都是太监代劳。 林如海捧茶坐在旁边,对皇帝正在为难何事并非毫无头绪。 一定是与老圣人相关了。 皇帝坐在案前。 他知道林先生一定看出了他有话想说。可他不知如何开口。 ——还未发旨的后宫之事,好与外臣相商么? 皇帝提起笔,指尖收紧,却迟迟下不去一笔。 他现在写的字一定不能入林先生的眼。 六位先生中唯有林先生最年轻。 林先生不似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几人一般年高德重,早便做过他们兄弟们的先生,知道他年幼时功课如何平平无奇。甚至夺嫡最激烈的那几年,林先生在外任职,还不像户部尚书见过诸皇子在各部历练掌权,而他仍与未成年的兄弟一处读书。 是以六位先生里,他最看重林先生,也最期望得到林先生的认可,能赞许他有所进益。 别人……即便嘴上不说,心里也难免会将他与兄长们比较。 皇帝想起了从前,想起了他还年幼,在尚书房的时候。 那时,他也不敢动笔、不敢开口,却不是怕的先生不满,而是怕先生满意。 宫中生活不易,自三四岁他就明白。在兄弟之间,他排行不算靠前,母亲又只是宫人,走运得了父皇一夜恩幸,才有孕晋封,又生下他。宫里有许多娘娘们,各自皆有依侍,皇兄们也更得父皇的宠爱。宫里死过他多少兄弟姐妹,连母亲也说不清。 他这一辈子,平安长到成人封王,将来能把母亲接出宫奉养,已经是不容易了。 所以他一直“不上进”。 读书上过得去、不被父皇教训就好,习武也只敷衍糊弄,不敢让二哥再说“五弟有几分我当年的样子”。 他在兄弟们里赔着小心,哪一位也不敢
相关推荐:
王冠与月亮
[综英美] 霸总总是格格不入
重生之不走老路
楚休齐梦蝶
二世祖
皇后来敲门
记忆之城
这般深情只为你
仙道大狂徒
傲视九天之杀手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