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 你…… 对方还想反驳,萧锐却不给他们机会,紧接着说道:“至于赌约?不如这样,我们去掉本侯的学生来比。” “你们怀疑我透题,那好办,凡是我萧锐门下,都不参与赌约。剩余的子弟分为寒门、贵族,以双方上榜的人数来比一个高低如何?” “总不能你们怀疑本侯能给天下寒门士子全都透题吧?” 对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 武将这边帮萧锐开腔催促道:“喂,怂了吗?侯爷这边去掉了几十人,你们如果还是不敢比,不如回家奶孩子算了。” …… “好!就依侯爷所言。” 不多时,皇帝缓缓走进了太极殿,身边内侍老高捧着一个长盒子,从表情上就能看出皇帝脸上压抑不住的喜悦。 “诸位爱卿,自朝廷推行全民识字以来,于今科取仕终见成效。本次科举破以往旧例,不考经义,以经世致用为准。科举取仕目的是选拔人才辅助治理国家,若只会死读书,不能为国为民解决困难,那读书何用?” “所以,冠军侯萧锐此提议,当记头功。” 萧锐站出来谦虚道:“陛下过奖了,全赖陛下圣心明断,萧锐不敢居功。” 李二笑着摆手道:“你潜心治学一年的辛劳,大家都看在眼里,无需谦虚。” “以往朕以为,天下英才尽入朕彀中也。可今日方知,朕实乃小觑了天下英雄。殊不知我大唐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远超我等的想象。” “来人,宣旨!” 旁边内侍老高将手捧的长盒放下,然后拿起御案上一则圣旨宣读起来,“今科会试,创下往年所不曾见的奇迹,来参加会试的考生足足有五千人之多,而且是在朝廷不曾降低乡试难度的情况下。” 嘶…… 不少人表示震惊,五千人参加会试?往年不过两三千…… 只听老高继续宣读:“故此朝廷决定,扩大人才录用人数,以会试答题优劣核准,今科会试录用前五百一十三名为今科举人。其中头二十人赐进士及第。” 嘶……此言一出,震惊朝野。 一次录用五百多人?这意味着大唐一下多了五百多新人官员。 当然了,更多人关心的却不是这个,而是这五百多人里面,是贵族多?还是寒门多? 此次扩大录取,到底是皇帝在偏帮谁? 第六百七十章 父子重逢 老高宣读完圣旨,李二接着说道:“除了今年扩招之外,礼部还报上来一份名单,是此次科举的前十名。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前十名都十分不错,至于选谁为此次科举的头名状元,礼部未曾下定论。故此要在今日朝会商议。” 他话刚说完,就听程咬金大笑着接茬喊道:“陛下,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古话早就被打破了。冠军侯可是公认的文采第一、武艺第一。” 萧锐一把将人拉住,心说这时候你拍我马屁作甚? “咳咳,卢国公别开玩笑了,不知是谁胡乱编排了一个这种排名,我可不承认啊,不承认……诸位同僚都做个见证,萧锐从未承认过。”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侯爷何必谦虚?您天下第一人的名号都喊许多年了,天下公认的,无人不服。” 皇帝李二也笑骂道:“是啊!你小子不是一向天不怕地不怕吗?怎么此时不敢为天下先了?” “不过今日不是让你跟一群小辈争风的。你是出题人,考的是年轻一辈。虽然能入进士及第者都是才俊,但总归要选一个出来当状元的。” “来呀,传科举前十名上殿!” 于是,内侍老高打开了另外一份奏折,里面是礼部递交的科举前十名单。太极殿上文武群臣全都转头看向了大门方向。 “宣梁州李景仁,夔州狄仁杰,长安黄药师,长安李承乾,长安李丽质,长安魏嫣然,汴州李魏,清河崔宁儿,潭州夏怀仁,河东裴东来上殿!” 李景仁? 又听到李景仁的名字,担任礼部尚书的江夏王李道宗还是不免一阵心神恍惚。 第一个就是这个李景仁,唉……如果是我家二郎该多好? 可迎着光线,众人看到走在第一之人,虽然不太真切,但随着对方真正步入大殿中央,李景仁还是被人认了出来。 嘶…… “真是景仁贤侄?承范王兄,恭喜,你家景仁不声不响的拔了头筹,你却瞒着大家?回头你得摆酒啊。”宗正卿李孝恭开口道喜。 “恭喜江夏王!” …… 无数人纷纷贺喜。 这、这……这是怎么回事? 李道宗颤颤巍巍的走上前去,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的李景仁,那熟悉的面庞、那记忆里多次浮现的景象……一切仿佛是那么的不真实。 “你、你真的是二郎?”李道宗伸手想要抚摸对方的脸颊,却生怕这是一场梦,自己不敢打破它。 李景仁双目含泪,扑通一声双膝跪倒,“父王!是我,我是二郎。孩儿回来了!” 三年的思念,全都化作这一声哭腔,李景仁跪着紧紧的保住了李道宗的腰,就这么嚎啕大哭起来。 李道宗俯下身,双手捧着儿子的脸颊,看了又看,瞧了又瞧,难以置信的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嘶……疼!不是做梦。 这、这到底是是怎么回事? “二郎,二郎你回来了?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让为父找的好苦啊……” 纵然曾经带领过千军万马,此时李道宗这位宗室猛将也不禁老泪纵横。失而复得的喜悦,这几年思念爱子的心酸……重重滋味涌上心头,真可谓百感交集。 就在这时,萧锐带头鼓起掌来。这么感人的场面,怎么能没有掌声呢? 满朝文武似乎还不习惯,没弄懂这鼓掌是什么意思?可随着萧锐的鼓掌,不少人跟着也在拍手,于是乎,整个太极殿掌声雷动,包括皇帝在内,所有人都在庆祝江夏王李道宗父子重逢。 父子二人稍稍平静一些,李道宗搀扶起儿子,然后转头朝着皇帝李二问道:“陛下,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到此时,李道宗绝对不信,皇帝李二能不知道这个梁州李景仁就是自己的儿子? 皇帝笑着说道:“承范,这个惊喜如何?” 惊喜? 嗯!确实惊喜。 李道宗正要追问,李二伸手指向了萧锐,“你得问这小子。” 众人纷纷看向了萧锐。 萧锐也不含糊,直接和盘托出,丝毫不推卸责任。 “实话说了吧,当年我拒绝收下景仁,是我有言在先的规矩。可皇叔不该去砸了我的醉仙楼,这么打人脸可不对。谁人不知我萧锐睚眦必报?所以呢,就排练了一出偷梁换柱。找了个机会把景仁掳走。” “让你父子二人承受三年分别之苦,是我的报复!怎么样啊皇叔?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噗…… 你、你……你够狠! 李道宗肺都快气炸了。 萧锐双手一摊,“当然,不狠点,以后怕是还有人敢随便砸我家店。” 你、你…… 这时李景仁笑着说道:“侯爷,您就别跟父王开玩笑了。父王,不是这样的……” 嗯? 不等李道宗追问,萧锐就板起了脸,“小子,你叫我什么?” “啊?”李景仁愣了一下,似乎叫侯爷不对?莫非是暗示我这么叫生分了? “咳咳,学生拜见师伯!” 师伯? 众人齐齐傻眼,怎么就矮了一辈?而且叫师伯?那意思是李景仁的老师,是萧锐的同门师弟? 再联想到刚才宣旨上殿念的考生籍贯,梁州李景仁。众人恍然大悟,莫不是李景仁的老师,是那位天下第二的梁州守将薛礼?冠军侯萧锐的结义二弟? 同在大殿的狄仁杰这才明白,难怪让我叫他师兄,原来他是我师叔的学生。 可这么叫,萧锐还是不满,走上前去敲了一个响栗:“当着你父王,还有诸多长辈的面,你要矮我一辈?随着承乾一起叫!” 旁边李承乾也提醒道:“堂兄,叫姐夫啊。” “咳咳!姐夫。姐夫,您就别跟父王开玩笑了,当初是父王的错,这几年他见老不少,您何苦再为难他?”李景仁恳求道。 萧锐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转过身来,朝着李道宗长身一礼,诚挚道歉说:“皇叔,当初一时置气,害您跟爱子分别三年,是萧锐的不是,给您道歉了。” “三年前景仁贤弟一身纨绔,想让他蜕变成人,住在萧家庄不妥,非得一番寒彻苦才行。所以萧锐擅自做主,将人送去梁州边境,让他跟在我义弟薛礼身边学艺。” “如今三年归来,以景仁的才学,足以担当今科状元。还皇叔一个状元,算是萧锐的赔礼,您可还满意?”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一切都是为了帮助李景仁成才。这么说,什么冠军侯睚眦必报之言,完全是人家谦虚,实则是一番苦心啊。 李道宗感动的说不出话来,只是连连点头,甚至要给萧锐行礼。 这时旁边有人起哄喊道:“侯爷,我家那小崽子也纨绔的紧,要不您也帮忙调教一下?别说三年分别,就是后半生再不见都没关系,只要能出个状元……” …… 第六百七十一章 再现认亲 萧锐笑着朝四周拱手道:“诸位,之前俗务缠身,实在是分身乏术,带不了太多学生,怕误人子弟。” “不过今科之后,如果陛下不给萧锐指派任务的话,我准备真正把书院办起来,曾经吹牛说要办一所超过国子监的书院,吹了几年一直没时间,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萧锐开玩笑呢。” “如果大家信得过萧锐,等书院办好了,可以把孩子交给我,不敢说个个状元,但绝对不会有纨绔。” 长孙无忌第一个带头叫好,“好!侯爷号称天下第一名师,把孩子交给你是最放心不过了。我先给我家二郎定个位子。” “侯爷,我也定一个……” “侯爷,还有我呢,有好事可不能忘了我……” …… 众人纷纷争着要给萧锐送学生,这所书院连围墙还没建呢,就解决了生源问题。 太子傅赵德言朝身边的国子监祭酒笑着调侃道:“孔祭酒,看来,等侯爷的书院建成,你国子监就要黄摊咯。” 原本以为孔颖达会生气的,没想到这老头却哈哈一笑,“老夫盼着这一天呢,到那时,我就去找侯爷,哪怕去他的书院当个看门的门房也行。” 啊? 孔颖达反将一军,让赵德言呆立当场。 “赵太傅,孔某虽然是国子监祭酒,但家祖可是孔圣人。家祖的治学理念一直都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可在下执掌国子监以来,除了给学问分门别类以外,却什么都做不了。至今为止,国子监也未能收入一员平民的孩子,更别提因材施教了。实在愧对先祖,愧对陛下的期待。” 孔颖达说的情真意切,情绪渐渐激动,“侯爷如果真的能建成一所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书院,孔某愿意去当一门房,乐意之至!” 嘶…… 赵德言朝着孔颖达躬身一礼,“孔祭酒品行高洁,赵某佩服。” 随即突然凑近了,小声说道:“侯爷可是说过的,等书院办成,给我一个常务副院长的。” 啊? 孔颖达微微一愣,随即直接拉住了赵德言的手,压低了声音说道:“那到时候请赵院长多多提携,最好跟侯爷美言几句,孔某也想进他那书院。” 好说、好说…… 两人凑近了交头接耳,像极了两只老狐狸。 这边萧锐朗声道:“不过在下有言在先。我要办的书院,志在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不拘门派,因材施教各有传承,目标是恢复当年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风采。所以……学生们成才之后,未必都是做官的,若是培养出了木匠、花匠、酿酒师傅什么的,你们可不要骂我误人子弟。” 众人齐齐愣了一下,听这口气不像是假话。 于是不少人陷入了纠结,心说我们当然是为了孩子有个更好的前程才送给你培养的,可不是让你培养他们做工的。巫医乐师百工之流,说到底还是不如科举功名的地位。 就在这时,鸿胪寺卿唐俭开口了,“侯爷说笑了。哪有什么传承不败的功名利禄?父母无非盼着孩子一生无病无灾而已,把孩子交给你,却不是为了将来做官,只要您能把孩子培养成人,将来能有一技之长傍身立世,而不是靠着祖上余荫混吃等死、做个纨绔祸国殃民,在下就感激不尽了。” 众人一听,还真是这个道理。 而长孙无忌接茬哈哈大笑道:“大家可别被侯爷谦虚的话唬住了。在侯爷门下,哪怕是一个颠勺的厨子,哪个不是一身本事?若能做到长安厨神的水平,也不算辱没门楣。孩子交给你准没错,你随
相关推荐:
坑货江山,总有刁民想害朕
朝夏
月染卿人意
高达之超级G宇宙
我在洪荒搞基建
冲喜新妻高冷总裁宠上天
北宋小厨师
拜托,别碰我呀!
为动画制作献上美好祝福
朕的爱妃只想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