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吻我请关灯 > 第67章

第67章

人的德行,他又不是不知道,一个个都是不定时的炸弹。 不过这时候再想这事已经是晚了,只能等以后再找机会,心里想着这事,又顺手拿起来一本奏疏。 却还是年富那本,当时走得急也没仔细看,只记得说开封的菊花盛开,邀请自己观看。 一想到年富,就又想到了当时在火烧营村遇见的二旺,那个小伙子人挺好,当时占了人家便宜,也没能报答,现在想起来,可是不能忘了。 正巧此时门外传来敲门声,金英闪身出门,又迅速回来,对朱祁镇说:“皇上,熊太医来了,现在让他进来吗?” 一听是熊宗立,心情又好了一分,朱祁镇笑呵呵的说:“让他进来吧。” “臣熊宗立,叩见皇上,皇上圣安。”熊宗立带着药箱拜见。 “道轩,这里没有皇帝跟臣子。在这你是大夫我是病人,先生快请坐!”朱祁镇说。 “臣不敢!皇上这么说臣心里感激,可是君臣之礼也不敢不从。”熊宗立忙拒绝道。 “皇上请先将左手手腕,放于脉枕上。”熊宗立迅速进入角色。 朱祁镇依言照做,不多时,又将右手放了上去。然后又看了舌苔,问了问情况,望闻问切之后已经是一盏茶的时间过去。 这期间熊宗立始终面色沉静,看不出来忧喜之色。 “皇上,您这风寒,主要还是天气变化所致。加之忧思过度,气息郁结,所以显的较为凶猛。臣为您开服药,三副之内一定去根。”熊宗立终于开口。 朱祁镇有些好奇的问:“宫里其余太医开的方子,都是要朕静养个十天半个月的,你这三副药就要去根,莫不是在哄朕开心吧?” 熊宗立微笑着说:“宫里的太医大多精于政事,并不一定是不能开,而是不敢开。怕万一有个闪失,自己用药激进倒成了罪过,所以索性就四平八稳的慢慢调养,也顺便给您固本培元了。” 朱祁镇点点头,心里却有些看不上,说的再委婉,大夫也是以看病为主,不能药到病除算什么大夫?怪不得历朝历代的名医,都是出自民间,治病的胆子就是进步的基础啊! “皇上,您上次问的那个问题,臣有答案了。” 就在朱祁镇胡思乱想的时候,熊宗立突然开口,一时间没有反应回来。 “什么?”朱祁镇有些纳闷的问。 熊宗立还以为是问自己的答案,于是胸有成竹的说:“臣亲自做了对比,口服汤药见效在一刻钟后;而您所说直接自血脉中注入药液,最少需要两刻后才能完全与气血融合。” 朱祁镇这才露出恍然神色,原来是说输液跟口服药这事,自己都忘了,不过熊宗立说的口服见效更快,确实是他没有想到的。 “您提出的这个方式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它可以解决脾胃虚弱之人,甚至战场上受了伤无法进食的将士服药难的问题,只不过……”熊宗立好像不知道怎么开口。 “怎么?还有什么顾虑?”这下朱祁镇倒是有些好奇了。 “只不过臣为了好区分,以桔子汁液注入了血脉之后,竟致实验对象死亡,也不知是不是不能这么做,还是臣操作方式有问题。”熊宗立有些不确定的说。 这可给朱祁镇下了一跳,一下从床上跳起,抓着熊宗立的胳膊就问:“你医死人了?” 熊宗立愕然的说:“臣当然是是用豚了。” 朱祁镇长出一口气:“早说你是用猪做实验,吓死朕了。” 却不料这话一出口,熊宗立更是惊愕的愣在原地,朱祁镇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自从老朱家坐了天下,猪就不能叫猪了,小猪叫豚,大猪叫豕,刚才这一激动算是自己把自己骂了。 “呃,哈哈,朕刚才口误了,口误了!”朱祁镇打了个哈哈。 熊宗立很上道的说:“刚才臣在回忆当时细节,没听清您言语,请皇上责罚。” 朱祁镇欣赏眼神已经压抑不住,他接着问道:“所以你经过多次对比,甚至牺牲了多头的--豚之后,才最终确定了口服会更快使人吸收?” 熊宗立点点头表示确定,只是脸上疑惑的神色更重,显然还在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致死。 朱祁镇也在考虑这件事,虽然以前生物学的不怎么样,可基本的知识他还是懂得。 于是斟酌着说道:“朕以为如果是带有果肉的桔子汁,那会不会是因为血管里有了异物之后,阻拦了血脉的通畅导致?” 可熊宗立直接就摇头否定了这个猜测,他说:“臣皆是榨取过滤的果汁,不会有这个问题。” 朱祁镇一听也是皱眉沉思起来,他也不知道橘子水能不能直接注射到人体。 “血液应该有其独特性,或许是橘子水不能直接注射到血管中。” “对了!注射!你怎么将汁水注射进去的?”朱祁镇突然意识到自己下意识忽略的一个问题。 熊宗立有些感慨的说:“臣可是费了好大的劲,才造出了一根中空针!” 朱祁镇认真的点点头,找到罪魁祸首了! “你是不是没消毒?”朱祁镇问。 熊宗立先是一愣,然后后知后觉的问:“是将用具用热水清洗?” “也是也不全是,反正就是让它很干净!”朱祁镇说道。 “那臣也做了,在热水中煮了煮后才开始的!除了没用麻沸散清洗,其余跟战场外伤处理流程几乎一致。” “目前来看,不是橘子水本身的问题,就是注射过程中,有细菌感染了豚,才导致了豚的死亡。”朱祁镇判断道。 然后又意识到刚才熊宗立所说的麻沸散,于是问:“麻沸散不是华佗用来麻醉人,做外科手术的吗?怎么听你说还很常用的样子?” “麻沸散还可以扶正祛邪,用在患处伤口就不会恶化了。”熊宗立理所当然的说。 这不就是古代版的抗生素?华佗三国时候就发明了?朱祁镇震惊的看着熊宗立,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只觉得自己对历史了解的太浅薄了…… (关于麻沸散是看有节目说的,并没有官方权威依据,权当看个乐子) 第56章 熊宗立被朱祁镇看的一阵发毛,他摸了摸自己脸颊,好像要找出点什么东西来。 “皇上,您别这么看着我,有什么问题吗?” 朱祁镇摇了摇头,没有在这件事上再纠缠,毕竟没有亲眼见到,也没办法确定熊宗立所说跟自己所理解的是一个意思,否则也解释不了二战为什么抗生素类药物这么金贵。 朱祁镇一时间间思绪飘远,他迷茫于华夏大地上的传说,是不是真的都有现实依据,那些神奇的人和事又是不是都存在。 熊宗立看着明显心思不在的朱祁镇,有些不知所措,自己就是说了句麻沸散,皇上好像联想了许多东西。 “皇、皇上?您请按这个方子抓药就是,臣就先告退了。” 朱祁镇这才回过神来,看着明显带着年轻人朝气的熊宗立,他竟觉得对方是如此的自由,甚至嫉妒他可以如此的洒脱。 “道轩,这么着急回家,是夫人在等你?”朱祁镇打趣一句。 熊宗立无奈摇头:“皇上就不要取笑臣了,只是日前皇上所说的治疗疟疾的方子,臣想再回去研究研究,以备尽快去到琼州试用。” 朱祁镇一听也来了兴趣,就问:“怎么样?可是有用?” 熊宗立摇了摇头有些不确定的说:“臣仔细查阅医术,寻找此前的典籍之后,确定了当时葛天师,是以黄花蒿入药。可毕竟没有在病人身上使用,现在也无法取得更大的进展。” “那为何不在京城找几个病人试试,是病情不同?”朱祁镇不解的问。 “京城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有龙气保护,自古以来各种疫病就很少发生,疟疾病人更是几乎不见。”熊宗立回道。 朱祁镇当然不会相信什么龙气保护的说法,仔细一想,应该是京城对街道环境的管理更严格。各级官吏都怕万一皇上出宫,看到自己辖区脏乱差了,一怒之下降罪,这才是少有各类疫病的根本原因吧? 顺便提一嘴,在殷墟的甲骨文中已以疥、疟、首风、疾年等文字记载瘟疫。此外《山海经》、《周礼·天官·豕宰》、《吕氏春秋·季春纪》中皆有关于瘟疫的描述。 最早可追溯到秦朝时,中国就有将环境卫生与防疫结合起来的先见,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例如明文规定不能乱倒垃圾,甚至在路边倒灰就要处罚,而在发生疫 情,出入秦国的马车要经过烟熏消毒才行,隔离措施更是早就出现了。 (此前有同事说古人都是很脏的,路两边都是堆成山一样高的垃圾。我虽然不信却也不知道真实情况,今天也算是为古人伸冤了。) “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出发?”朱祁镇问。 “原是准备这两天就走的,可您突然染上风寒,就等您病好了之后再走。”熊宗立也没给朱祁镇留面子。 “不能让当地的人试吗?”朱祁镇有些好奇。 可熊宗立却异常坚定的说:“臣必须亲自确定药方是安全的!而且臣也想亲自见证疟疾的消亡!这是作为一个大夫的追求。”丝毫没有避讳朱祁镇在场,因为药方是朱祁镇提供就有所顾忌。 “倒是朕耽误你救人了。” “臣不敢,药方的验证与普及,都需要长期追踪不同病人的情况,并不在一两日间就会有区别,皇上您不必自责!况且臣也确实照您所说,将您的想法送到了琼州让他们先试了。” 朱祁镇心中一动,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想法,而且在越来越强烈,他迫切要去看看现在的大明! “不如朕也一同去看看,这古方到底有没有用!” “皇上不可!您是国家根本,万万不能轻动!”金英惊骇失声。 朱祁镇没管他,手里翻开了年富的奏疏,想法越来越强烈。 熊宗立也被朱祁镇吓了一跳,他急忙跪在地上说:“臣请皇上在宫中静养!” “你刚才不是还说朕是气郁?在这皇宫中,朕恐怕只能闷出病来。” “好了,金英,你就说朕风寒不能上朝,着于谦处理日常政事,让他相机决断。” 说干就干,朱

相关推荐: 【高H】王女殿下不可以!   豪门浪荡史(未删节1…696章)   南岛联合军事学校(H)   香江:娱乐帝国   螺旋深井(骨科 校园)原名伪君子哥哥死活不承认爱   蛞蝓的夏天(百合gl)   鸳鸯眼(古代 高h 短篇)   入将怀 (古言 1v1)   淫墮乳牛   捡到一条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