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独家偏爱 > 第186章

第186章

在明面上与那家的女孩子差别不大。 且若受了委屈, 自己是不好开口的,自然是那家分给的丫头比自家带去的丫头更方便对女主人说。 而一家的奴才在另一家人数过多, 管理吃穿用度其实是小事。更重要的是,自家生活长时间在另一家奴才的注视下,虽然“奴才不算人”,却不知他们会对自己主人说什么、说多少, 其实很不方便。 似两年前林家与贾家分隔两地,一年不过送信送礼三四次倒还好。或两家关系很亲近, 也不在意这些。 但以现在林家和贾家的关系,紫鹃长在林家便属不妥。 尤其她还是荣国府的家生子。 往大里说, 两家政见、派系都不一样,将来在官场上有冲突,紫鹃就是现成能传递消息的人。 从江洛自己的角度, 也不希望有一个丈夫先妻娘家的丫鬟常在自家。 即便贾母不问,紫鹃回到贾家也难免会将她和林如海的生活透露一二—— 就有点闹心。 但原著里的紫鹃极受黛玉重视,两人虽是主奴, 实则亲如姐妹。所以江洛观察了三个月, 发现黛玉对紫鹃和对别的丫鬟没什么不同, 甚至还比别人不如。论从小一起长大读书的亲近, 有雪雁和澄湖。论照顾生活琐事,上有奶娘王嬷嬷,下还有林如海亲自挑的大丫鬟山雪和山雨。 紫鹃在山青院已经算退居二线,地位也比较尴尬了。 送走大家方便。 醒了有一会,江洛又觉得小腹隐隐发胀,便拿过林如海的一只手放上来,又热又舒服。 林如海放下帖子,转头看她:“若有合适的住处,便送玉儿过去住两日?” 江洛:“那老爷写回帖……还有,黛玉还太小了,那些事……过两年再讲吧?” 林如海:“好,你看着办。”又说:“紫鹃丫头的去留,便先问玉儿?” 江洛点头:“嗯,行,我明天就问。” 互相客气小心着对话几句,江洛绷不住先笑了。 林如海心中一松,也笑了。 可分明江洛不需他解释便已体谅,他心中又有些许怅然。 …… 林黛玉是对紫鹃有不舍,但更理解江洛要送她回去:“我在外便想家,紫鹃姐姐自然也是了。” 恰巧贾母的回帖送来,说暂挪贾宝玉去和他母亲住几日,好接黛玉来,并问候了江洛的身体。 ——林如海回帖写江洛不去,自然有借口,说是她身体不适。 江洛便令给黛玉收拾东西,并叫过紫鹃来通知:这次跟大姑娘回荣国府,就和家人团圆去吧,不必跟回来了。 紫鹃既有遗憾,又觉轻松。 在林姑娘身边虽好,可她处处插不进手,自己心里也不自在。不如家去,不管老太太分她去哪处,好歹能常见到爹娘。 给江夫人磕了头谢恩,她回去又给林大姑娘磕头,拿针线分送雪雁四人,又拿了体己钱请这边厨上置了些菜,请山青院里的人。 知她要走,雪雁等也有东西送她,或是一块尺头,或是几件针线。 林黛玉先问王嬷嬷,王嬷嬷教她请教太太,她便来正院问:“紫鹃姐姐要回去,她们都各自有送的,我也想送些东西,又怕过分,又怕不够。” 她记着伺候娘的几个姐姐出去,爹爹赏了许多东西。但那几位姐姐是林家的人,又伺候了娘许多年,是特地开恩放出去的,和紫鹃姐姐不同。在荣国府一年多,她也没见过这样的事,所以不清楚。 江洛笑道:“她伺候了你两年,又是你外祖母给的,亲戚家的人,一向无错,是该送些别礼。但你还是小孩子,也不需送什么重礼。比方一件钗环,既能留个念想,她日后也能用,艰难了还能换钱。只是倒不必弄得太伤感,或许以后还常见呢。” 黛玉明白了:“多谢太太!” 江洛少不得问一句:“你那里可有合适的东西?” 黛玉忙道:“太太放心,我有的。” 江洛不与黛玉住在一处,平常恐黛玉不自在,并不大去山青院,只每隔十天左右同林如海过去一次,看丫头婆子们服侍得如何,有无懈怠作反之处。黛玉年纪还小,不大用簪钗首饰,一应物品由王嬷嬷管着,也是怕黛玉拘束,她没特地查点过。 左右黛玉每天过来请安,除非下雨、大风,至少会在正院吃一顿晚饭。孩子状态怎么样她都能看见。 现在做继母继女三四个月了……她是该去看看?

相关推荐: 华娱之生于1984   卑诗系情   喜欢就是喜欢   城破时我在卖菜   恶棍大球星   我,鸣人,绝不做圣母   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穿到九零年代种田谈恋爱   史上最彪悍少年   黑簿之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