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反反复复看了三遍, 却不住在想,玉儿说的这些是好的, 没说的呢? 她的舅舅们、舅母们怎么样? 那个衔玉而生,被老太太爱如珍宝的表哥贾宝玉怎么样? 玉儿为什么不说? 若非心中还记着“非礼勿视”,这是玉儿写给江氏的信, 他不好私自拆看,他早就等不及江氏回来了。 江洛看信,林如海看她, 看得她非常不自在。 她把信铺在膝盖上, 拿手按住, 回看林如海:“请老爷再耐心等一会儿, 别盯着我了。” 林如海摇头叹气,转过身去。 ……且让着她! 江洛这才能看下去。 越往下看,她也想叹气了。 原著里写的那些,王夫人让黛玉“不要沾惹”她的“混世魔王”贾宝玉,贾宝玉摔玉,还有他给黛玉取字“颦颦”,仍然全都发生了。 虽然黛玉写这些的字句没有一点点抱怨、难过,只是用轻松地语气讲了这些事,问她应对得都好不好。可江洛看完,胸中还是不能自抑地涌上一股怒气—— 荣国公府——尤其是王夫人——实在是…… 太过分了!!! 都知道自家儿子是“混世魔王”了,为什么警告一个六岁的,第一日到她家做客的小女孩“不要沾惹”? 都知道自己丈夫不在家里,还叫人先把黛玉先领到一处,再换一处走来走去,还让黛玉坐贾政的位置…… 这就是当舅母的? 这就是国公府的待客之道? 也就是黛玉天性聪慧,应对得一丝不漏。若换个寻常六七岁孩子,出一点错,还不知让人怎么笑话!!! 还有那贾宝玉,虽然的确是孩子,可都七岁快八岁了,难道还不知道女儿家的字不能随意取吗? “颦颦”什么“颦颦”!!贾宝玉全家都“颦颦”! 他怎么不给他爹他妈取字啊! 是,或许他们前世今生有缘,可这也太混账了! 穿过来三年多,原著的剧情江洛其实已经忘了不少,很多细节都记不太清了。 可看到黛玉的信,有些信中没写的——比如贾母哄贾宝玉说,“你妹妹原本也有玉,是你姑妈去世的时候舍不得她,就把玉带了去云云”——她也清晰回忆了起来。 ……就算贾母是贾敏的亲娘,可为了哄亲孙子,在亲外孙女面前这么说,真的合适吗? 当年看书时,她并没有这么生气。一是因黛玉终究是书中的人,二是因那时她也年幼,不太懂得这些。 现在她的怒火……可能也有一部分是对自己的。 明明她做不了林如海的主,有什么好愧疚的。很不必。她对自己说。 江洛拿着信纸站起来,要和林如海一起看,偏生在走到林如海身边之前,看到黛玉在信末写的是: 父亲送她到外祖家,必然期望她顺心如意。父亲还格外费功夫将贾先生举荐给二舅舅,她不希望因她让两家不快。所以她给父亲的信里没有提这些。想必父亲不会偷看姨娘的信,她才写给姨娘,若她做得有不妥之处,还请姨娘直说。可若父亲定要看,姨娘不必太难为自己,便给看吧。再请替她向魏姨娘问好,还有,不知澄湖在姨娘处可好? 听到动静,林如海转身,恰好看到江洛后退了一步,又把手背在身后。 他知道必然有事,向江洛伸手:“拿来我看。就说是我定要看的。” 江洛又退后半步:“……老爷,真的要看?” 林如海无奈:“要看。说是我偷看的也行。” 江洛便转过身,把头一张黛玉说想她的话留下,余下三张给林如海。 他都这么“自污”了……那就给看呗。六七岁的女孩子受了委屈,还不能让亲爹知道? 江洛把剩的一页信仔细折好,暂放在荷包里,倒一杯温茶来,在旁边瞄他的看信进度:“老爷……别太生气。” 林如海一目十行,已看到玉儿写,岳母安排贾宝玉就住在她碧纱橱外的大床上,那贾宝玉还成日要丫鬟嘴上的胭脂吃,眉头皱得死紧。 一封信看完,他面色铁青。 江洛赶着把信拿回来,生怕他生气之下给捏皱了,又把茶往他那边推了推。 林如海看她一眼,拿起茶杯,却一口也没喝,只是握着。 江洛在旁边低头坐下。 他会朝她发火,责怪她没有力劝把黛玉留下吗? 炭火有些暗了,冬萱提着新炭,过来也不是,不过来也不是。 看林如海还那么坐着呢,江洛招手让冬萱
相关推荐:
我,鸣人,绝不做圣母
至高主宰【三元大陆】
千金百味
银麟纪
城破时我在卖菜
真心错付
卑诗系情
人生啊就是这样
机关算尽
这是病,得治[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