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里自己伤心不成? 还是说,二妹妹相信林大人不会出事? 这信着实毫无问题,谢丹晴折好装回去:“明日就派人去了。你还有什么想送的没有?一起拿来吧。” 既然喜欢林大人,什么荷包、香袋儿、扇套这类东西总会做几个,这些送去还无妨。但再过分的鞋袜汗巾子就不能了。 哪知江洛摇头,眼中有些茫然:“没、没东西了……” 她还该送什么吗? 还没定亲,送什么东西都不合适吧? 谢丹晴看她不似作伪,又不懂了。 二妹妹对林大人,究竟是什么心思? - 中秋之后,林如海收到了江家回信。 江子麟的且放在一边,他急拆江洛的看。 数月未见,他着实在思念她。 书信展开,入目是一张干干净净的纸,上面只用浓墨写了一个字。 “好”。 把这张信纸翻来翻去看了几遍,林如海只能接受: 两家人在路上往来奔波两个月数千里,她真的只给他回了这一个字。 哪怕身在娘家,不便多写相思,她就不能再慷慨些,多施舍他几个字么? 林如海觉得自己应该生气,但他不必照镜子,便知道自己已经笑成了什么模样。 看来是把人逗狠了。 他也是……仗着旁人看不懂,哪怕丫头看懂了也不敢说,竟那般孟浪起来。 想了一会江洛,他叫来管家,笑问:“聘礼备得如何了?” - 八月末,皇帝终于重开大朝,重新出现在百官面前。 一夜之间失去了九个儿子、六个女儿和更多孙子孙女的陛下似乎与从前没有什么变化。 江子麟回家叹道:“陛下应是打算从宽处置,不株连太广了。” 今日朝会,陛下立五殿下为太子,立五殿下之母赵妃为皇后; 二殿下只是削爵废为庶人,仍关押在王府,终身不得出府门一步; 太子追封了“义忠亲王”; 枉死的皇子们都追封了亲王; 六殿下封“忠顺亲王”,母妃晋了贵妃。 陛下又隐隐露出退位之意…… 谢丹晴早想到会是这个结果:“认真株连起来,连你我都未必逃得过,朝廷总要有人办事。” 宁国公府的贾代化去世前便是太子一党。贾敬虽然早早辞官修道,可真要细究,他也逃不脱同党一罪。荣国公府又一向和甄家亲密。 若非甄家一案是林大人亲自查出,只怕宫中想多加连坐,他也祸福难料。 江家还算亲友不多,也和太子产生了瓜葛。共有四位皇子谋反,七皇子的王妃还是她娘家弟妹的亲姊妹,她继母的娘家也有女孩儿入了东宫……真要严查,京中多少人能逃得过? 陛下已经年老。为使朝局稳定,只有从宽一路。 或许不过两年,为了制衡新太子,陛下又会将这些与诸位皇子谋反逃不脱关系的旧勋贵抬起来。 江子麟已经洗完了澡,便放心搂住妻子,笑道:“不提这些了。今日岳父大人说起,两淮地方官职多有空缺,我已在大理寺六年,也该外放历练了。丹晴,依你看——” 谢丹晴笑道:“你去哪,我便跟去,这有什么好问的。正巧两淮不拘哪里都离扬州近,也好发嫁二妹妹。” 与妻子耳鬓斯博,江子麟早已心猿意马,又听她说“你去哪,我便跟去”,这于妻子已经不啻于亲口说出山盟海誓…… 他试探着凑近。 算了算离月信的日子,谢丹晴没有推开丈夫。 …… 九月初三,吏部升江子麟为金陵知府,令即日上任。 他庶吉士出身,又在大理寺六年,功劳不小,从无劣迹,又有岳父谢尚书提着,外调一事必不可能出差错,谢丹晴早便打点起人手行李,告诉江洛也准备着。 是以调令下来,江家满盈欣喜,却并无即将远行的慌乱。 只有杨素云百事不知,见人家各司其职、忙而不乱,只有她屋里乱糟糟的,心里便不痛快。 过一日江子麟来,云雨过后,她便俯在江子麟胸膛上抱怨:“连大姑娘都知道老爷要有喜事了,偏我不知。我在这家里十来年了,怎么在太太心里,还不如大姑娘才来的亲热。” 换在从前,爱妾事后这样娇声缠他,江子麟心早偏了,虽不至于拿这事问妻子,却少不得温声安慰和过后拿东西赏她。 可今日他虽然满足欲睡,这话听在耳中却怎么都不舒服,不由皱眉说她:“你也知道二妹妹是家里的大姑娘?” 他自觉这话不重,
相关推荐:
华娱之生于1984
卑诗系情
喜欢就是喜欢
城破时我在卖菜
恶棍大球星
我,鸣人,绝不做圣母
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穿到九零年代种田谈恋爱
史上最彪悍少年
黑簿之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