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张帖子。 第一张是照常语气,说元宵过了,接黛玉过去和姊妹们乐几日。 她——林如海——回帖,说黛玉也思念外祖母和姊妹们,但家里近月新来了个小姑娘,恰与借居在贵府的薛家有些渊源……不知方不方便两人同去?也叫姑娘长些见识。 林如海没吩咐,是她让仇嬷嬷亲自送回帖,进去给贾母请安。 若贾母问起是什么渊源,就照实回答。 她需要贾母的承诺,才能让英莲过去。不然不如黛玉自己去。 贾母便回了第二张帖子,语气十分热情,说务必要让甄家姑娘一同过来,家里孩子多了热闹,还说一定不会让她受委屈云云。 因为过于热情……再问到荣国府目前情形,江洛立刻就明白,这是贾母不喜欢王夫人弄了薛宝钗来,要让英莲去气一气。 那还让不让英莲去? ——错的又不是英莲,为什么不去? 她不是信任贾母,是信任黛玉,信任黛玉和英莲贴身服侍的人。 再说,难道因为薛宝钗在,就不让英莲过去练习交际了吗? 她们也该学着面对一些复杂的情况了。不与荣国府的内事相关,只关系到她们小姊妹之间。 若贾母高兴,说不定会送英莲许多礼物,去一趟还赚上许多。 收好回帖,江洛看时辰钟。 上午九点二十四分。 黛玉和英莲到荣国府该有一个多小时了,不知她们那边怎么样? …… 勉强撑住最后的体面,薛宝钗走回她和母亲住的梨香院。 婆子打帘子,她没再和往日一样回给一个笑。 她实在……没了力气了。 “妈——”薛宝钗丢下手炉,跑进里屋,叫出这一声,更不禁委屈得大哭起来,“妈!妈——” “宝丫头?”薛姨妈还正睡着,听见女儿哭了,便向她伸手,“我的儿!这是怎么了?” 薛宝钗扑到母亲怀里,说不出一句话,只是大哭不止。 薛姨妈醒了八分,想起来今日有何事了,忙问:“你说实话,是不是林家的丫头欺负你了?” 作者有话说: 来晚了(擦汗),辛苦等待! 注:本文对薛宝钗的解读大家见仁见智吧,描写基于作者个人目前的理解。 原著中,薛宝钗“慢慢的闲言中套问他(袭人)年纪家乡等语,留神窥察,其言语志量深可敬爱”,收服了袭人,又让贴身丫鬟莺儿家和贾宝玉最喜欢的小厮焙茗家认了干亲。 连贾宝玉都不熟悉的林小红,薛宝钗却认得,还认为她“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 小姐妹们一起吃下午茶的诗社,让她办成“且把诗社别提起,只管普通一请”的螃蟹宴,直接导致李纨找凤姐要经费,贪污了凤姐的五十两银子和黛玉等四人的几两。并且因为菊花诗剥夺了迎春和惜春的限韵等职责,导致两人越来越淡出诗社…… 薛宝钗的性格或者说为人行事中,肯定有“为自己和家族尽量打算”(难听点说就是算计)的一面,而且她还是十几岁的少女,做事肯定有不周全的地方,有时她的确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伤害别人——比如滴翠亭。 所以,基于本文中目前薛家的情况,个人认为,薛宝钗在本章及以后其他章节中的言行和心理活动都没有OOC。 感谢在2023-12-12 12:03:48~2023-12-12 21:21: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天天渣翻译渣古二 5瓶;小海螺 4瓶;琴、微雪、Jinmi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67 ? 江洛和黛玉的纠结 ◎鸡同鸭讲。◎ 小辈们都散了, 独自想了一会,贾母的心情还算不错。 云丫头虽说不分亲疏远近,一心向着薛家的丫头, 但她问出那一句话,就不可能不和薛家丫头有隔阂了。 薛家丫头也算丢尽了脸。 虽然作为长辈……不该如此高兴小辈出丑丢脸。从公论, 薛家丫头才十一二, 却是她一直里里外外照看着她母亲,也算可怜孩子。 可薛家事先没有一句话, 直接在荣国府外下车,又说什么“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 方是处常之法”,自顾自就要长住,还一来就打点了各处下人,显出薛家丫头“豁达端方”, 倒句句是踩着云丫头,——可恨云丫头倒不知好
相关推荐:
华娱之生于1984
卑诗系情
喜欢就是喜欢
城破时我在卖菜
恶棍大球星
我,鸣人,绝不做圣母
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穿到九零年代种田谈恋爱
史上最彪悍少年
黑簿之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