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实在难以判断那一刻的张遮在想什么。 她能听到的,只有自己擂鼓似的心跳。 那一天晚上,张遮终于还是一句话没有再说,从那长长的宫墙下离开了。 去取落下玉佩的谢危也久久没有回来。 姜雪宁在夜里站到露气重了,听着宫里报时的声音了,才回了坤宁宫中。 接下来的每一日,对她来说都是煎熬。 直到半个月后—— 周寅之党羽营私受贿一案,经由三司会审后,消息传出,一半涉案者证据确凿,依罪革职流放或秋后处斩,另一半人却因证据模糊、口供前后矛盾而幸免于难,有的官降一品,有的则官复原职。 且审理此案的过程中还将萧氏一族在朝中结党的事情查出一点来,引起了沈玠的忌惮。 萧氏的图谋功亏一篑。 姜雪宁的后位保住了。 那一日她真是发自内心的欢喜,接连使人去打听前面何时下朝,连周寅之都不想见,只想着一会儿要在哪里拦住张遮,又要同他说些什么。 可她万万没料到,回来禀报的人竟然说,张大人下狱了。 她正拿起来要挂在耳边的耳坠顿时掉下去,砸个粉碎。 千算万算算不到,人心易变。 又或者,周寅之本就是一头养不熟的狼。 她在这一场危机之中,竭力地想要保住自己的势力,保住周寅之。却没有想到,早在此事刚被捅出来的时候,周寅之便权衡过了利弊,不知何时转投了萧氏,效命于萧姝。 那一半人究竟是不是真的无辜,姜雪宁不知道。 她只知道,是周寅之在三司会审结束之后又提出了这帮人营私受贿的确凿证据,瞬间将先前断他们清白的张遮陷于了险境,又在朝堂联合上下言官弹劾张遮徇私枉法,且诬他与皇后有私情。 半生清白,终究蒙污。 昔日他是锦衣卫的死对头,一朝落入诏狱,在周寅之的手底下,又怎讨得了好?更别说还有一个与他针锋相对的刑部右侍郎陈瀛,长于种种酷刑。 姜雪宁不敢想,他在狱中过的是怎样的日子。 也不敢想,他会不会以为是她算计他,终究是要为了除掉他。 她只知道,张遮入狱后不过半月,家门被抄,无人照顾的老母因日夜忧心独子安危,忧困病倒终至不治,撒手人寰。 张遮是出了名的孝子。 可人在狱中,他竟连她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人传,冷面冷情的张侍郎,在得知其母病故的那一晚,在狱中失声恸哭。 他一身清正,断案无数,从无错漏。 百姓中多有贤名。 当时审理张遮一案的所有判官皆不敢或不愿下笔为其定罪,朝中亦多有为其请愿者。可最终,是他自己在母亲去世后第三日,请狱中卒役铺上笔墨后,自己提笔,一字一句地自述其罪,为自己写下了定罪的判词,处己以极刑,定于秋后处斩。 判词上呈三司,半个朝廷都在叹息。 现在回过头去想,那一晚在宫墙下的哀求,竟是姜雪宁与他见的最后一面。 也不知,上一世的谢危,是否言出必行? 人已在那雨幕遮挡的长街下渐渐行远,风从窗外灌进来,吹到人骨头缝里去,姜雪宁慢慢地收回了目光,终于感觉出了几分寒凉之意。 再抬手扶面,竟是满眼的泪。 张遮,上一世,我是皇后,是个坏人,欠了你好多好多。 这一世,我不当皇后,当个好人—— 是否,可与你相配? “姑娘,您、您是见着什么了,怎么哭了?” 眼看着她站在窗前,久久不动,莲儿棠儿都上前来查看,却被她满面的泪痕惊呆。 姜雪宁却笑了一笑,拿了绣帕擦着自己红红的眼圈,道:“没事,风太大,迷了眼罢了。” 她叫两个丫头把窗关上了,等燕临等得有些倦了,便靠在屋内的贵妃榻上小憩,微微垂眸闭上眼时,心内竟是一片的安然。 只轻轻道:“等燕临来了唤我。” 两个丫头都低声应道:“好。” 可这么晚了,燕世子还会来吗? 作者有话要说: * 一更√ 二更晚上。 第041章 酒气 “当年你姑母是何等要强的脾气?临去之前拉着我的手, 病得说不出话来,只用那双眼睛看着我,一直掉眼泪…… “便是咽下最后那口气时, 眼睛也没闭上。 “浩浩一个大乾朝竟要一个六岁的孩童站出来, 面对这天下最残忍的刀剑!终究是我对不起你姑母,更对不起那个孩子!” …… 父亲在承庆堂中那含泪而悲愤的神情依旧浮现在脑海里,伴随着的还有那不甘而藏着怨怼的沙哑嗓音。 这小二十年来,燕临从未见过他如此。 仿佛积压在胸臆中的所有情绪都在那一刻释放出来, 要化作炽烈的岩浆将一切焚毁。 大雨瓢泼,好像是将整条天河的水都倾倒而下,淹没人世。 偌大的京城, 此刻不过一条孤舟。 他抬头看了看屋檐外漆黑的、时不时划过闪电的夜空, 竟然径直走了下去! 跟在他身后本打算随着他一起回房的青锋惊呆了,愣了一下才连忙撑伞跟上, 忙问:“世子,您干什么去?” 燕临的声音在雨中有些模糊:“备车,去层霄楼。” 青锋这才反应过来, 他是要去见姜二姑娘。 可…… 雨点掉下来砸在伞上, 跟冰珠子砸下来似的,俨然有将伞面都打穿的架势。 青锋忍不住劝道:“可都这么晚了,早已经过了约定的时间, 而且今夜还下了这样大的雨, 姜二姑娘久等您不至,应该早就回去了吧?您去恐怕也是白去一趟,若要担心, 府里派个人去看看也就是了。” 燕临头也不回:“即便只有万一的可能,我也不愿叫她白等。” * 大约是外面的雨声太过喧嚣, 在姜雪宁闭上眼睛之后,这雨声便钻进了她的梦里,勾勒出了一场炎炎夏日午后的豪雨。 她与宫人匆匆走在荷塘边。 那避雨的凉亭就在前方。 可等她们赶到时,里面已经坐了一人。 于是那半亩方塘与满池的雨荷,都成为这个人的陪衬。 她身上沾了雨,从亭外走进去。 周遭的场景顿时水墨一般融化了。 重新凝结出来的竟是山村茅舍,她坐在那唯一一张干燥的桌上,蜷着双腿,抱着自己的双膝,眨着眼睛看沉冷地站在角落里的张遮,心跳也不知为什么忽然加快。 然后她听到自己有些艰涩且藏了一点紧张的声音:“你、你要不过来一起坐?” 张遮转头看了过来。 那是一双清冷的眼,一下便将她摄住了。 这一刻她想伸出手去触碰着双眼,可周遭那满溢的泥土与青草的味道中,不知为什么,忽然混杂了一丝酒气,由远而近,渐渐浓烈起来。 明明只是丝丝缕缕的气味,却像是刀剑般将那一场雨划破。 姜雪宁一下就坠入了梦魇。 避暑山庄的荷塘与凉亭没了。 遇刺逃出生天途中的茅屋也没了。 她赤脚站在坤宁宫那冰冷的寝殿地面上,正用香箸去拨炉子里的香灰,怔怔出神。 宫里再无别的宫人。 她感觉到冷,感觉到彷徨,感觉到害怕。 果然,没过多久,殿外就传来了脚步声。 只是这一次不同以往。 这一次的脚步声有些凌乱,有些不稳。 在那道身影出现在门外,用力将殿门推开时,外头的风顿时将一股浓烈的酒气吹拂进来,姜雪宁的手颤了一颤,原本执在指间的香箸顿时掉在了地上。 刺耳的一声响。 燕临那一张已褪去了所有少年时青涩的脸庞,带了几分混沌的醉意,一双眼却比往日都要明亮,好像又回到了少年时最春风得意的时候。 他向她笑:“宁宁,别怕……” 而她却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危险,一点一点朝着后方退去。 可坤宁宫本来也不大,更何况是这小小的寝殿? 他一步步逼近,终于还是将她擒住。 那醇烈的酒味立刻逼近了她,笼罩了她的口鼻,如同囚牢一般将她困锁,侵占,浸染…… 恍惚之中,有谁的手指从她脸颊抚过。 那冰冷的触感像是带着鳞片的蛇一般,激得她毛骨悚然。 歪在贵妃榻上浅眠的姜雪宁带着梦中的余悸睁开眼时,只看见一道背光的身影坐在自己的榻前,少年的轮廓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即便是被冷雨沾湿,那身上带着的浅浅酒气隐隐约约,却萦绕不绝。 这一刻她瞳孔剧缩。 完全是下意识地往后一退。 下一刻才辨认清楚,眼前少年的轮廓尚未有风霜雕琢的痕迹,也没有边关苦寒压抑的深沉,尽管似乎有些少见的沉默,可并不是上一世那个燕临。 燕临是半刻之前到的。 窗外的雨还没有小。 他进了层霄楼之后才看到她歪在贵妃榻上睡觉,巴掌大的一张小脸埋在薄薄的绒毯里,越发娇俏可爱,在这样特殊的时候,更叫他觉得心疼。 该是等了许久吧? 燕临只道自己刚从外面进来,手指太凉,望着她轻声道:“吓着你了?” 姜雪宁眨了眨眼:“你喝酒了?” 燕临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确满身的酒气,这一念间又被带回了在府中与父亲说话的时候,沉默半晌,才垂眸道:“先才陪父亲谈了些事,喝了几杯。” 周寅之已得了千户之位,又是风雨前夕,他和勇毅侯能谈些什么呢? 姜雪宁能猜个大概。 她今日本是想找燕临说个清楚的,可此时此刻看着他,却不知为什么,一句话也说不出口了。 房间里没有旁人。 丫鬟都退了出去。 一时安静极了。 燕临的心绪却在不断地翻涌,让他感觉自己就像是岸边的一块礁石,浪头一个接着一个地打过来,可他无法躲避,只能立在原地,承受着,忍耐着。 如果没有今夜,如果没有周寅之,如果没有先前与父亲的相谈,或恐直到将来某一日面临抄家灭族、万劫不复之境以前,他都不会意识到,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还记得重阳灯会那一天晚上。 宁宁转过头来问他:“燕临,你总是这般宠着我,护着我,可有没有想过。若某一日,我没有了你,会是什么样,又该怎么办?” 他是勇毅侯府的世子,家里宠着,皇上喜爱,文武都不差,甚至比起京中斗鸡走狗安心享受父辈余荫的那些纨绔子弟而言,他已经随着父亲走过了很多的地方,也见过了许多的疾苦,自问既有不下他们的远见卓识,也有承继自父辈的雄心壮志。 什么艰难困苦,从来不在他
相关推荐:
女配她只想被渣(nph)
重生后,弃妃不要夫君了
病爱摇篮曲(np,现代,含父女)
夭夭拥有催眠能力
恋父情事录(父女1v1)
陶然月令(舅甥1V1)
八零年代年少成名
性宠小奶牛
爸,我要做你的女人
设陷(校园1v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