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从零开始:我的天赋是烹饪 > 第140章

第140章

太后娘娘,张遮张大人乃是近来调任到刑部,才没半个月就已处理了江西清吏司积压了大半年的刑名之事,乃是个中一把好手。今日宫中着人来传您懿旨时,张大人也正好未曾离开,下官一想也不知宫中之事是否棘手,所以才请张大人同来,有他与下官一同查明,也可更好地为太后娘娘办事解忧。” 他这样一说,萧太后便明白了:“总归是个查案的本事人。如此,便依你所言。自前些日那玉如意上出现忤逆之言,哀家与皇帝下令在内宫中清查一番,方才知道这宫中藏污纳垢,早已不知渗进多少奸邪之辈的耳目。你二人现在便好好地查上一查,看看背后是什么小人在作怪!” 说罢她的目光从姜雪宁身上扫过。 陈瀛便顺着她的目光看了姜雪宁一眼,想起入宫途中谢危派人递来的话,又琢磨了一下萧太后此刻对此事的态度,深觉棘手。 还好他机警,早料这趟差事不好搞,干脆带了张遮来。 此人性硬情直,眼底除了查案治律就没别的事儿,把他推在前面,便是往后各方角力再出点什么事,也有他挡上一挡,不至于就祸到自己身上。 陈瀛想着,应了声“是”,随后便看向萧太后左右:“敢问今日一案的物证现在何处?” 萧太后一摆手。 那内宫总管汪荃立刻便将先前放到漆盘里的那页纸呈给了陈瀛。 陈瀛拿起来看了一眼,皱了皱眉。 但他不过是做个样子罢了。 片刻后便将这页纸递给了旁边的张遮,道:“张大人也看看。” 白鹿纸。 普通信笺尺寸。 字是端正的楷体。 张遮搭着眼帘,接过来一看,那隐约清冷之感凝在他眉睫,随他轻一敛眸的动作颤散开,便道:“字迹大小体例都与前些日青海玉如意上所刻一般。” 没有起伏的声音,显得格外冷冽。 他需要竭力地控制着自己,才能不往身后看去,才能不去回应那一道暌违已久的视线。只是心中终不免打了道结:如今她连皇后都不是,怎也同这件事扯上关系? 陈瀛道:“那这东西在谁那里,谁便与乱党有关了?” 张遮看了陈瀛一眼,情知此人是酷吏,且向以自己利益为上,这会儿该是不想参与进这烂摊子的,但也并不出言拆穿,只是道:“未必。” 萧太后眉头一挑:“未必?” 陈瀛不作声了。 张遮不卑不亢平静地回道:“与乱党有关之事本就错综复杂,律令有言,无证不罪。单有一页纸尚不能定罪,还需查清原委,方能断言。” 萧太后忽然就感觉到此人似乎与朝廷中其他官员很不一眼,这说话的架势像极了朝中那些不给任何人面子的言官、直臣。 这种人向来是最难相与的。 她眉间不由阴沉了几分,但又想是陈瀛带了此人来,所以没有发作,冷冷道:“那你要怎么查?” 张遮垂眸凝视这页纸上所书四句逆言,只问:“此物是从谁处抄来?” 这是明知故问。 但众人也都清楚这是衙门里查案时例行要询问的。 汪荃便站了出来道:“是咱家带人亲自去查的,在仰止斋,从为长公主殿下伴读的户部将侍郎家的二姑娘房中查出,放在案上一本书中。” 张遮道:“什么书?” 汪荃一愣,下意识向角落里一名小太监看了一眼。 那小太监会意上前,但回答时却有些尴尬:“回大人话,小的不大识得字,就知道那书皮上是四个字,只认得一个‘话’字。” 张遮顿时皱了眉:“没把书一起拿来吗?” 陈瀛也不由撇嘴。 但没想到此刻却有一道格外冷静的声音从他们背后响起:“是《围炉诗话》,臣女的书案上只放着那一本,且在汪公公带人来搜查前一个时辰,刚刚读过。案上其余都是笔墨纸砚,是以记得清楚。” 众人一怔,闻声后都不由转过头去。 姜雪宁却只看向了张遮。 张遮沉默。 她跪久了,也累了,素知张遮是如此脾性,也未多想,转头便向萧太后道:“太后娘娘,既然刑部来的大人都说了‘无证不罪’,可否请您恩旨赐臣女起身?臣女自小体弱,久跪气血不畅,若一时晕厥过去恐难受询,只怕耽搁案情。” 萧太后当了那么多年的皇后,又当了这几年太后,连当年平南王谋反打上京城她都熬了过来,见过这世间千般百般的人,可还从无一人敢像姜雪宁一般放肆! 看这架势,她一旦不答应,她立刻就能倒下。 真真刁钻! 只是萧太后也深知忍她一时看她还能蹦跶多久的道理,倒不太同她计较,竟装出一副好说话的模样道:“瞧哀家,都忘了,你先起来吧。” 姜雪宁当然知道这老妖婆装出一副好人样,但这恰恰是虚伪的人的弱点,毕竟人前要装装样子,哪儿能说“不”呢? 那可没有什么母仪天下的风仪。 心里这般讽刺地想着,她便用手撑了一下地面,想要起身。 不远处就有宫人,可谁也不敢上前来扶她。 姜雪宁跪久了双腿早已僵麻。 凭着自己艰难站起身时,几乎都没知觉,只是很快血脉一畅又跟针扎似的,她差一点没站稳就摔了下去。 这一瞬间,张遮看着,手指颤了一下。 用力攥紧,克制住下意识要去扶的习惯。 他注视着她在自己面前身形摇晃不稳,在偌大的慈宁宫里显得孤立无援,硬是凭着自己的力量站稳,然后俯身去轻轻用手锤着小腿和膝盖,缓解久跪的僵麻。 竟觉不好受。 低下头的那瞬间,姜雪宁是感觉到了一点莫名的委屈的。 甚至有些荒凉。 可一转念便将这种情绪从心中抹去了:世上谁人不是踽踽独行呢?何况张遮现在可不认识她。 她感觉到自己双腿的知觉渐渐恢复,才重新起了身,向张遮躬身一礼,道:“请张大人明察,这一页纸与臣女绝无关系,也非臣女字迹。” 张遮当然知道不是她。 可眼下难的是如何证明不是她。 他停顿了片刻,才能以寻常的口吻回问:“不是你的字迹?” 姜雪宁想说,仰止斋和奉宸殿中都有自己写过的字,可取来对照。 但没想到侍立于萧太后身旁的萧姝在此刻开了口。 她竟道:“姜二姑娘写初写行草,后虽随先生习楷书,可尚如孩童蹒跚学步,断写不成此页字迹。不必取她字迹对照,臣女肯为姜二姑娘作证,此四行字确非她所写。” 殿下所立的其余伴读都有些惊讶。 谁也没想到萧姝竟肯在这时候站出来为姜雪宁说话。 就连萧太后都看了这侄女儿一眼,只道:“那不过是写于人前的字迹罢了,焉知她没有仿写之能?” 姜雪宁听后却没什么格外的反应,只道:“多谢萧大姑娘。” 张遮略作思量,便回头继续问汪荃:“汪公公是何时去仰止斋抄查,消息又都有谁知道?” 汪荃一怔,回道:“咱家未时得太后娘娘之命,从西宫开始查起,夜查仰止斋是酉时正。因兹事体大,咱家也怕完不成太后娘娘托以的重任,不敢提前声张此事,怕奸邪之人得知后有所藏匿,拢共也就咱家与手底下一班忠心的太监知晓,一路都从西宫查起。中间有两个时辰,也许有走漏风声。” 结合前后,姜雪宁便已知晓—— 若那小太监所言是真,陷害她的人必定是在她放下书离开房间去流水阁后,至汪荃带人来查之前,将这一页纸放入她书中。 而当时流水阁中,所有伴读都在。 且不说幕后究竟是谁,动手的必定是在宫中四处走动也不打眼的宫人。 果然,张遮听后已经问道:“敢问公公,仰止斋中宫人现在何处?” 汪荃道:“出了这样大的事,已按宫规暂作拘禁。” 张遮点了点头,又道:“还不够,所有今日进出过仰止斋、从申正到酉正还在的宫人,都当拘禁,以备讯问。” 萧太后在上面听着已颇有些不耐烦,竟觉这张遮是要为姜雪宁脱罪,一时皱了眉:“张大人这些言语听着怎像是要证明此事是旁人陷害,也不说先讯问最有嫌疑之人?” 张遮脸上神情都没动一下。 他向来是谁来也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只道:“太后娘娘稍安勿躁,若要证明此物与……姜二姑娘有关,并不困难。” 陈瀛在旁看着,虽则官阶更高,可隔岸观火,愣是半天不说一句话。 直到此刻才道:“张大人有办法?” 张遮再次垂眸看了这页纸一眼,指腹轻轻压在其边角,平淡道:“诸如伴读入宫之初在宫门前一要验明正身,而要查过所携之物,所以若非姜二姑娘买通了当时检查的太监宫人,此页作乱妖言便该出自宫中。宫中一应纸品皆有定例,不许私以火焚,便有用过也收在一处,管之甚严。仰止斋乃是伴读所居之所,这一页纸乃是宫中所用之白鹿纸,送到多少,内务府处该有记录。太后娘娘怀疑此言乃是姜二姑娘写成,与玉如意一案有牵扯,不如下令调内务府用度账册,再查仰止斋中纸数。若姜二姑娘之纸数对不上所发,却少些许,此罪之嫌疑便要添上五分。” 宫中用纸甚严,仿的是内宫中有人私自传话。用过的每一页纸将来都要往上呈交,若审出上头所写什么“不合适”的话,自有人来“收拾”。 这是前几朝定下的规矩了。 姜雪宁刚听张遮此言实在惊讶,没想到竟然可另辟蹊径从纸本身查起,初听不觉,可转念细究,又觉这话略显草率,万不是张遮这样谨严的人应该说出的。 她目光落到张遮手中那页纸上,忽然皱了皱眉:内务府发下来的纸,可不是这般大小。 旁人乍一听都觉得若要依着太后的意思,去证明是姜雪宁写了这一页,这的确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以都觉得大有道理。 唯独萧姝忽然蹙眉。 也不知是不是同姜雪宁一般,觉得他此言太过笃定草率。 但这时汪荃已经眼前一亮,夸赞起来:“这是个好法子。” 太后也没觉出异常,只道:“无论是不是她,这纸都是要查上一查的。即便不是她,这仰止斋中其余伴读也未必就能脱得了干系。” 汪荃便主动请命:“奴这就带人去查。” 张遮却眼帘一搭,道:“仰止斋毕竟是闺秀居所,查纸是细事,既有先前拘禁之宫娥,不如命她们从旁协助,毕竟都伺候过伴读,也知道得细些。夜色将深,下官与陈大人

相关推荐: 裆中有狐仙(古言玄幻,GL,h,百合1v1)   我要上你   操狐(强制甜宠、1v1、古风玄幻、高H)   【快穿】金庸汉子任我操(简)_御宅屋   蓄意勾引(np)   非你不可(校园糙汉h)   快穿之软萌易扑倒_御书屋   白日梦之家(H)   优穴攻略系统   娱乐圈之艳色妖精(NP 超H)_御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