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万象之主 > 第182章

第182章

于离开了鸿胪寺,调了顺天府丞,两位正职少卿缺一位,却一直无人补上;典乐署丞调了礼部主事;原典乐署主簿升任寺丞,又去岁从新科进士里选了一位主簿……但总体来说,变化不大。 夏天不宜带太多点心糕饼,江洛只带冰镇冰碗和绿豆汤酸梅汤,消暑解渴。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虽然衙门公厨也发绿豆汤,可林家厨子的手艺就是更好,一早满头汗过来,先喝一碗绿豆汤的感觉也不一样。 宗肃平放下碗,浑身一清,才洗了手,又仔细擦了头上手上的微汗,从衙役手中取过译稿,奉至江少卿面前。 “三月未得指点,只粗疏译出些许,不确定之处多译了几版,如有任何不妥,请大人只管赐教……”他谦恭道。 他只位在六品,不在随驾皇陵之列。一年来常得江少卿指教,忽然数月不能,他的确心有不安。 江洛先看译稿的厚度,赞叹道:“何必如此谦虚!你必是一日都未曾懈怠,才能译出这许多。”便命他坐,且随意取书来看,自己看他翻译的《实用算术》第三和第四卷部分。 国外数学科学著作之多,只她一人,便是从此刻开始一刻不停译到白头,也翻译不完。 鸿胪寺既有这样一位专业水平过硬的寺丞,又愿意信任她、请教她,她为何不与他合作翻译?还能算她的政绩。 《实用算术》共十卷,介绍西方笔算。 有一年来参详《原本几何》打下的底子,宗肃平翻译《实用算术》还算顺利。江洛自己翻译第一、二、七、八、九、十卷开头结尾较难的部分,让他负责第三到六卷。 她负责的六卷已经完成了三卷,宗肃平译完了两卷。照这般进度,年末时他们便能翻译完成,总体呈上御前了。 皇帝学数学的天赋和劲头都不如太上皇。但有太上皇的遗命,他仍在继续努力,还打算给宫中皇子开设几何算学课,说想让江洛进去做先生…… 江洛对自己是否能合格做一个数学老师感到怀疑。 但实在别人还不如她!如果皇帝有命,她肯定是不会推辞的。 她手里还有几本著作在排队等翻译。有《远镜说》,介绍望远镜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有她自己搜集整编的《西海水法》,介绍西方水利技术,约五卷……她还想仿照西方世界地图绘制以大齐为中心的世界地图,恰好她画工不错,只需腾出空来…… 要做的事有太多太多。 近两年,京中还小小起了一股女子学习外语的风潮。 她也在期盼,是否再过三年五载,她在鸿胪寺里,还能迎接一位女下属、女同事的到来? 与宗肃平讨论了一上午,中间还与黄寺丞、施主簿等人叙旧闲谈过,江洛喝了两壶茶,仍觉得口干舌燥。 已在午饭时,宗肃平意犹未尽,也不得不起身告辞。 因也勉强算久别重逢,今日又谈得尽兴,他一个不舍,便将从去年就想说的话说了出来:“大人为何只五日来一次?若一月能多来几次……鸿胪寺上下也能多仰仗大人的学问了。” 江洛早等着有人“请求”她多来! 终于宗肃平提出来,她却没立时应,只笑说:“是原以为五日来一次便足够。我只是‘在鸿胪寺行走’而已,若日日皆来,只怕不妥。且如今看来,五日一次也不算少……” “如何不少!”宗肃平忙说道,“我只盼日日都能得大人指点!还有黄寺丞、施主簿、韩主簿等,其实也想请教大人,只因总被我占住……不好与我争抢,也不好多劳动大人留下……” 江洛便道:“既如此……让我想想。” 她只是想顺其自然来鸿胪寺的频率多些,倒不必“三请三让”,有个台阶就行。 假装思考了十分钟,她便笑道:“那今日之后,每逢朝日,我都过来吧。” 大齐的朝日有固定日期,节假日之外,基本都在一、四、六、九这四日。即江洛今后平均每五天会来两次。 宗肃平喜之不尽,连声道谢:“我这就把这喜信也告诉他们去!” 江洛心情十分不错地和林如海用过午饭。 回家午觉后,她起来先教昭昭认字半个时辰,洗过澡去习武。 昭昭一步一颠跟着。 她乖乖坐在澄心院廊下,看母亲和先生你来我往,刀影不歇。 “真怕伤着二姑娘。”山静正一眼不敢错地盯着看。 “咱们二姑娘岂是寻常孩子,”山风也盯着,嘴上笑道,“冬英她们快完了,该换咱们了!” 小丫头们一日比一日进益起来,她们不加紧读书习武,早晚被别人顶下太太身边的位次! 林如海下午四点到家,先来澄心院接走昭昭,回去继续认字。 晚饭前,昭昭换了第二身衣服。 晚上不好再让她换一身衣服了,林黛玉便只自己写大字,教妹妹读诗: “天生我材必有用。”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甄英莲要亲自走访想领养孩子的人家,不得空闲。 七月初三,林黛玉便自己乘车来了荣国府。 她只打算坐半日,用过午饭就走,还要去接甄英莲,一同考虑允许几家领养。因此与长辈姊妹们见过,她便向王熙凤院中来看视。 王熙凤小产已近半年,下红竟一直未止住。 还在院中,林黛玉就扬声请她不必多迎了。 她自己进来,才要开口问好,迎面一个眼熟媳妇正从屋内出来,怀里还胡乱放了些纸页…… 自学骑射兼偶尔练武后,她眼神越发不错,一眼便看清了一页纸上的几个字,虽没见过,也认出了是高利放账的契书! ——凤姐姐怎么做这种犯法的事?! 林黛玉素知王熙凤胆大,却未曾想过她胆大到如此地步。 她且不动声色,任那媳妇问了好过去。 入了内室,她也只说些近月的家常闲话。她管了三个月家,自然难免提起。 王熙凤便极是羡慕林府下人听话明理,说起去年她生日时:“里头还没吃酒,周瑞的儿子先吃醉了,在外面坐着骂人!又带小幺儿们抬礼,别人都好好地,他洒了一院子馒头!我又打发彩明去说他,他倒好,又把彩明给骂了一顿!这样没王法的王八羔子,我本想撵了去,偏生周瑞家的求上了赖嬷嬷,和赖大媳妇都来求情,也只好算了。”[注1] 荣国府上下三等下人的难缠,林黛玉也多有见识经历过。 但这实属荣国府历年痼疾,一时难除,她只在旁听着,不给任何建议。 王熙凤也只是忍不住多抱怨一句,不是想林妹妹替她杀上这些刁奴的家门。 她又说起国丧几个月,老太太、太太们送灵不在家,她起不来身,探春三妹妹管着家,便把大观园土地都分与众婆子管了:“以后家里所有用的笤帚、撮簸、掸子,还有分例的头油、脂粉、香、纸,大小禽畜玩意儿的吃食,都不用买办去买了,不但一年能省好几百银子,年终再把这些出息算总账,我看还能多余五百出来。”[注2] 林黛玉细想,此法虽不能力挽狂澜,但一年多出一二千银子,对如今的荣国府也是不小一笔钱财,能宽裕不少,便赞道:“三妹妹一向心里有主意,总算能施展出来。” 王熙凤也忙笑道:“可不是?我还盼着她能多兴几件好事呢。”她便叹说:“说句私心话,这些年我管着这府里,不知得罪了多少人!一个个虽说是奴才,倒比主子还得意,不是这边太太的陪房,就是那边太太的心腹,或是三四辈子服侍过来的老人,要给体面。倒不似你们家,管他服侍了几辈子,当差就是当差,这才该是正理。” 林黛玉笑道:“是我家人少,才清净。” 王熙凤笑道:“也是……” 若她不心高气傲掐尖要强,不用顾全伺候这一大家子,也不至于辛苦八·九年,只留下巧儿一个,还坏了身子…… 王熙凤便又说起女儿已经七岁,今年也开始上学读书:“说来甄先生还是那年你家荐来的,来坐馆这六七年,姊妹们铱铱大了,今年都不上学了,又轮到巧儿,真是正正合适!三月时缮国公府还想请了她去,我又和老太太说了,给加了二十两年例才留下。” 坐了有半个时辰,林黛玉告辞前,才随口提起一句:“三妹妹蠲了几件事,又有园子的出息,我看这府上还算周转得开。可千万别放账弄钱,若查出来,又是削官去爵的事了……” 王熙凤大惊,忙想细问时,林妹妹人已不在屋内。 - 七夕。 有爵为官之家仍在国孝内,今岁京中便不开灯会。 林府女人们都在家里“乞巧”,却求的不只是织女星。 山青院还拜了文曲星、文昌星。 蔷薇院拜的财神爷。 澄心院拜了武曲星和关公。 正院拜的文昌星、财神爷和禄神。 家里全在胡乱过节,林如海……拜了拜菩萨,祈求一家平安康泰。 拜完禄神,江洛想了想,又叫林如海去拜关公:“如今你身为帝师,陛下一日都离不得,朝政大小事务各地奏折都要你过目,近月兵部尚书总想修好,不是还有京营提督也屡屡示好?我看早晚军权也归于你手。便没做帝师的时候,你还举荐了余总兵……拜一拜关公保险。” 林如海:“……便听夫人的。” 本朝关公的封号为,“崇宁护国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注3] 请来关公像,在夫人的注视下,林如海认真拜了三拜。 - 永泰六年,七月十八日。 宵禁后,清脆马蹄声惊醒沿路民居,惊起了紫宸殿的灯火。 ——八百里急报,东北边关告急。 罗刹国突袭攻打松原,边军应对不及,已连失三镇!! 皇帝急召帝师与京中文武重臣入宫。

相关推荐: 宋朝败家子   [快穿]萌妻难追   鞋乡之小镇崛起   小鸡快跑   「猎人」在鲨你的365日   署名:无   黑马王子   薄情总裁:囚住你的心   星雨落九天   地下城的一百万种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