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万象之主 > 第194章

第194章

丹暄却替兄长担心:“明岁春闱,四哥必然得中,将来难免外放。林大夫三年后若得中授实职……自是不能擅离职守。便是分离一两载……甚至三年五载都不算什么,若似江家姐夫一般,已外放九年尚不能回京,或一二十年不得相见,四哥又当如何?” 他问:“四哥难道愿意放下仕途,追随林大夫吗?” 十九岁的举子,二十岁的新科进士,前程如何,便不能与弱冠探花定国公相较,看江家姐夫也能知晓! 谢丹时默默良久,笑道:“总有办法的。” 他说:“即便无法……无缘,与她相识相知这些年,我亦无憾。” 林府筵席过半,谢丹时来至碎月阁。 林黛玉已等在此处,正远望天边流云。 听见脚步声,她并未回头,只笑说:“还未亲口恭喜你秋闱得中。” “林大夫爱惜,晚生不胜感激。”谢丹时行到她身边,侧脸看她的眼睛。 山河万物,都似在她眼中。 真美。 “虽然这‘林大夫’不算我实功得来……”林黛玉说,“可男人能凭辞藻得封,我亦能心安理得接受。——这还是陛下说的。” “大夫诗赋传遍疆土,自当得封。”谢丹时笑。 “你能不能别再故意叫我‘林大夫’了!”林黛玉微恼,回身拍了他手臂一下,“你认真当我是‘林大夫’,跪下喊一声‘青天大老爷’?” “那我叫你什么?”谢丹时又靠近她几寸。 四目相对。 林黛玉先移开眼神,笑道:“我父亲新给我取字‘明远’,你便以字称呼吧。” 谢丹时忙抛下心中淡淡的遗憾——他还是……更想直接称她做“黛玉”——张口唤道:“明远。” “嗯。”林黛玉应声。 “我现在不嫉妒你了。”她说。 “三年后秋闱,我定能榜上有名。你只管等着恭喜我就是!” 作者有话说: 嘿嘿,来啦! 写到“青天大老爷”的时候我满脑子“清汤大老爷”“红烧大老爷”……饿了…… 注:我国古代对郡主的尊称的确是“郡主娘娘”,不是虫哦。 感谢在2024-01-18 13:01:46~2024-01-19 12:56:5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诶?哦!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公孙幽竹 50瓶;猫步 45瓶;小张小张 30瓶;佛了、猫猫、bread11 20瓶;喵喵 18瓶;虹 14瓶;诶?哦!、世界第一萌源、叫我咕咕 10瓶;徐生有悔 8瓶;七国的天下,我要九十 7瓶;别看这是我的老婆 3瓶;一江暮暮暮暮暮雪、番茄炒鸡蛋、端木玥、宸居暇豫、筱荷、温软如玉、晞墨、娜雅露露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16 ? 男女同招的新衙门 ◎贾母:“林丫头可说过谢四公子什么?”◎ 永泰七年除夕。 江洛入宫朝贺是在臣子队列里。 林黛玉亦在。 她们二人, 一人为平国郡主,一人为从四品大夫,位置分别在臣子队列中的几乎最前与靠前。 两人都身着官服, 头戴官帽,身材俱算高挑, 尤其平国郡主几乎比半数在朝官员都高, 林大夫也只比其母略矮一寸。是以,除非站在他们近旁的官员, 否则一眼望过去,她们与寻常臣子并无不同。 聆听陛下圣言完毕, 诸臣入含元殿领宴。 郡主之爵仅次于亲王,与诸郡王同列,因此江洛在含元殿中的位置也在诸位郡王之间。 而林黛玉既有“在翰林院行走”之封,位次便在翰林学士之后、翰林院侍读学士之前。 翰林院侍读学士虽只为正五品, 却是翰林学士之下第一人。而翰林院中,即便只是正七品编修, 亦能在御前行走,替陛下记录起居、草拟御旨。虽然已经是在这时代生活的第十三年了……但真正看到黛玉坐在侍读学士之前, 江洛才有些后知后觉: 皇帝给的这份恩赐着实不算轻了。 她收回看黛玉的目光,与身在下首席上的林如海相视而笑。 除夕宫宴本便比庆功宴更严肃郑重,即便多了两位身着官服的女官员, 似乎也与往年无甚不同。 或者说,所有人早便接受和适应了女官员的存在。 即便不想接受的——龙椅上的皇帝的态度,平国郡主与定国公的诸般功劳, 聚在林家周围的诸多在朝实权文武官员, 还有与林家作对的闫婕妤的现状……也让他们不敢明着表露分毫反对立场。 席铱铱散。 与身旁不算相熟同僚礼别, 林黛玉只在原地等待父母。 江洛与林如海很快携手而来。 三人才要一同出殿, 忽听一阵恭敬称呼“陛下”之声,便忙回头看,见皇帝正走过来。 皇帝自行至三人面前,先对林黛玉说一声“免礼”,才笑问江洛道:“师母,正值新年,不知昭昭在家如何?若哪日无事,不如送昭昭入宫来玩耍两日,——母后也想她了。” 江洛与林如海在九月二十九日回京,至今日正是三个月。昭昭只在冬月末时被接入宫中住了两日,回来还没再去过。 皇帝亲手养了昭昭五个月余,为怕她有个闪失,真正是早起第一句便问“林二姑娘睡得如何”,睡前最后一句也会叮嘱警告“定要小心照看”,一日三餐,只要腾得出空来,必是与她一起用,实是连养亲生嫡出的皇子都未曾这般用心过。昭昭骤一回家,他自然想念。但又怕有碍先生、师母与昭昭的父女、母女亲情,是以克制住,三月只接了一次。 昭昭虽然寡言少语,却格外灵慧,世间诸事一点即通,又生得极好。如此乖巧可爱、健康聪明的孩子,太后也的确喜爱。 江洛尚不清楚皇帝对昭昭的“真心疼爱”里有几分是对昭昭铱铱,又有几分是对林如海和她,但他都这般主动来求接人了,也不可不应。 她便笑道:“前日昭昭在家练字,还说起上次入宫,陛下亲手教她写了‘君子不器’几句,她练了一个月,已比上月大有不同了。不知宫中哪日方便?我们送昭昭入宫便是。” ——她已是皇帝的“姑母”辈,寻常说话,这声“我”的确自称得起。 从称“妾”,到称“臣”,再到称“我”,竟只过去了三年。 “那便正月初六日,朕让人去接!”皇帝忙笑道,“在宫里住三日,到了初九,再叫人送回家里。” 又说一两句过年的闲话,江洛三人便告退出殿。 能得皇帝在这般场合亲自下龙椅来说话问候,直到出宫,三人身上还围着许多羡慕的目光。 江洛却并不觉得何等荣耀,只有些疲惫。 皇帝和太后眼中,昭昭“乖巧可爱”,她当然不否认自己的女儿乖巧可爱。但她还是更希望昭昭能处在完全自由的环境里,想说话就说,不想说话的时候,也不必“不得不应对”。 九月末,他们才回家时,昭昭的确话多了些。 可他们在家的时间一长,昭昭就不觉恢复到了她春日还没离京的状态。 冬月末,昭昭入宫两日,回来话又多些。 江洛却不为孩子的“进步”感到高兴了。 昭昭在宫里说很多话的时候,她是愿意的吗?是高兴的吗? 再换个角度想,是不是一直在家里没有说话的“压力”,昭昭才能不开口就不开口,多去宫里反而对她更好? 江洛是第一次当亲妈,又从林如海养黛玉上借鉴不到太多经验……所以有时她为难半天,想出一二三四种方法与后续种种可能,最后还是会顺其自然,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不去强行改变。 也或许昭昭既能在家里拥有不说话的自由,又能在宫里得到多说话的“锻炼”,已经是最完美的情况? 回到家时,江洛已经调整好了心态,用平常的语气和昭昭说:“陛下初六要接你进宫哦。” 她不褒不贬,好与坏就让昭昭自己体会吧。 总归孩子在宫里没危险。 昭昭只用点头表示“知道了”,便给妈妈、爹爹和姐姐展示手里的窗花。 她自己剪了一个望远镜,还有一支火·枪。 昭昭:“这里不好看。” 三人便一齐看,果然这一处有些粗糙。 昭昭:“我要再剪一个,给陛下吧。” 过年要带礼物。 江洛想了想,决定教女儿:“那给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的呢?” 皇子公主们都是昭昭的“晚辈”,不用管。 昭昭没养在任何一位妃嫔的宫里,也不用管。 太后不用说。 而皇后—— 皇帝近月又数次强调嫡出皇子尤其是二皇子的特殊性,显然立储之心已定,皇后又是皇帝嫡妻,六宫之主,母仪天下,是昭昭正经的“师嫂”……自然也该顾及到。 昭昭抓着手指想了一会,笑说:“那妈妈教我剪福字吧。” 太后娘娘一对,皇后娘娘一对。 江洛:“……妈妈不太会。” 她本来很会。但这么多年没动剪刀针线……感觉已经忘光了。 林如海跃跃欲试:“爹爹会!” 江洛便和黛玉把舞台让给做爹的。 她正好和黛玉商议:“你下一个生辰正当及笄,是办一办及笄礼,还是只当寻常生辰过去,等二十再办及冠?或是及笄和及冠都办?”她笑说:“左右咱们与众不同不是一日两日了,家里也热闹得起。” 及笄礼虽说是女子独有的成人礼,但“及笄”的含义简单来说只是:这个女人身体发育成熟,可以结婚生小孩了。 再引申些,也不过是鼓励她做一个“好女人”,要孝顺公婆,辅佐丈夫,教养子女……要“三从四德”,要修妇言妇工…… 而“及冠”的含义却还

相关推荐: 与君绝   在DC谈笑风生的日子   沙雕影帝觉醒了(穿越)   反派以才华服人[快穿]   考古大玩家   南风知陈意   喜欢藏不住   魏影帝今天追妻成功了吗   三国铁骑踏天下   霸总又让我继承亿万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