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那丫头忙道:“老爷好容易今日不忙,回来得早,大姐儿也大好了,不咳嗽了,太太正高兴呢,这会子快别去说这个。这点子事,什么时候说不得?” 甘梨:“我也是这么想。” 那丫头看她神色,问:“怎么,你如今真个心向芙蓉院了?” “哪有!”甘梨忙说,“是我和江姨娘说的,等回过太太再好出门,我是怕不好回话。” “这有什么!”那丫头笑道,“等得空,我替你回了就是。她难道还来对质?” 甘梨忙谢她。 几人说会闲话,屋里叫人,几个丫头忙应声进去,甘梨便也回去了。 她回来时,江洛还在抄经,正抄到最后几个字。 甘梨便静静站着,等姨娘抄完,才同冬萱伺候洗手。 江洛:“太太怎么说?” 犹豫片刻,甘梨说了实话:“老爷回来了,我……便没进去,请霜菊得空回给太太。” 江洛:“辛苦你了。下次替我多谢她。” 人家两口子享受夫妻儿女天伦之乐,她多宅一天、少宅一天无所谓。 反正大夫来了,也未必许她吃油腻辛辣。 姨娘这样不在意,甘梨心里反而更不是滋味。 太阳将落。今日天气很好,趁还不算冷,江洛又裹上斗篷出屋放风。 她住正房,西厢空着,白玉兰在东墙外,从正房窗里看不见。 院里倒有一株铱铱木芙蓉,可惜不是这个时节的花期。 江洛赏着花,一面心里猜,今天晚上她会吃稀饭配什么小菜? 如果能有鹅脯或炖鸽子,也能略解解馋了。 …… 桌上摆着满满的菜肴,只有几道动了。 难得在家吃晚饭,林如海的心思却全不在饭菜上。 他和贾敏都在看女儿吃饭。 过几天就是黛玉三周岁的生日,按虚岁她已四岁。 从去年冬天开始,贾敏便不许奶娘再喂她,叫她自己吃。女儿生来先天不足,从会吃饭就吃药,林如海心疼,还说贾敏太心急了些,再让人喂两年何妨。可看着黛玉如今自己吃得斯斯文文、干干净净,他又自豪得很,唇角含笑眉眼生春,显然是高兴极了。 贾敏好笑地看着丈夫。 见女儿吃完,她让奶娘领着在屋里慢慢走走消食,才嘲笑:“看你这样,倒像玉儿是中了状元。” 林如海依旧满面春风:“玉儿天资聪颖,这就学完了‘三百千’,若是男儿,将来未必不是状元。” 贾敏一顿,没忍住轻叹:“青儿……还是不见好。” 林如海放下筷子,走到妻子身边,俯身安慰:“儿女缘分,皆是天定。你身上又不好,也不必太在意伤心了。” 贾敏向上握住丈夫的手。 夫妻俩依偎了一会,她转笑道:“快吃饭吧。” 一桌菜最终没动多少。 临睡前,林如海教女儿读诗,贾敏却悄悄出了门,来至西厢房。 奶娘丫头都不出声地请安,低声回:“哥儿吃了药,才睡安稳了。” 贾敏点头,转到内间,看庶子睡在锦被里,清秀的小脸和丈夫有三五分像,在昏黄的灯光下,却仍然透着不吉利的青色。[注] 这孩子,真能养住吗? 她想摸一摸林青的脸,又怕把孩子弄醒,还是收回了手。 如海宽慰她,可青儿从出生就养在她这,一年多的母子情分,她怎能全不伤怀。 何况,若无兄弟扶持,等她和如海都不在了,谁还能给黛玉撑腰? 父亲去了十多年,荣国府…… 贾敏站在西厢廊下,望着正房窗里透出来的暖色灯光,问:“下午甘梨来过?” 丫头们忙推霜菊。霜菊快步上来:“太太,甘梨说江姨娘想来谢恩。” 贾敏在心里快速把家里的姬妾过了一遍,命:“明日先请大夫来给她看。” 作者有话说: 注:原著中林如海三岁死亡的幼子没明写是贾敏生的还是姬妾生的,本文设定为姬妾所生。 又开新文啦,祝大家看得愉快! 该说的应该在文案都有^^,再次强调一下,其余不多说了哦^^ 2 ? 哥儿的病 ◎未必能陪黛玉长大了。◎ 隔着珠帘,大夫弯腰恭声回话:“夫人宽厚,江姨奶奶再这么养一年半载,大约便能和常人无异了。” 大齐诰命,只有一品和二品才可在官面上称“夫人”。贾敏是三品淑人,大夫显然在有心恭维。 但她神色并未有丝毫改变,只问:“她落水受凉,终究于子嗣有没有妨碍?” 这大夫常来往于官宦之家,也是林家的常客,自然能听明白贾淑人真正在意哪方面,忙道:“依在下看,多半没有妨碍。只是……江姨奶奶身子毕竟没好全,还是——” 贾敏:“我知道了。” 江洛还不能伺候如海。可惜了。 她又问一句:“现下天暖了,她出门多走几步无事罢?” 大夫忙笑道:“只要不过分累着,想来无碍。” 贾敏让送走大夫,把药方拿给药房,吩咐:“明日起,让江姨娘每朔望年节来请安,别的日子不必,再养一年。”想了想又补充:“她想在家里逛逛无妨,别闷坏了。” 丫头们都笑称“太太心善”,贾敏摆手叫不必说。 她来至东厢,黛玉正端端正正坐在桌前练字。 看到女儿写的“字”,贾敏好容易才忍住笑,歪身把住女儿的手,一笔一划同她一起写。 黛玉年小,怕写伤骨头。再练过一刻钟,贾敏就叫收拾桌子,等黛玉的字晾干,都收好放起来。 黛玉说想去看弟弟。 贾敏便要抱她。 黛玉抿嘴笑出梨涡:“娘领着我,我自己走。” 她长大了,会累着娘。 贾敏牵着女儿,母女俩沿游廊慢慢走。 院中草木葳蕤。一阵轻风吹过,几朵梨花飘落,黛玉伸手去接。 贾敏便走到院中,踮脚摘下一朵,给黛玉轻轻放在手心。 西厢,林青醒着,正在奶娘怀里要娘、要姐姐。 贾敏把黛玉抱上床。 两个孩子一个快三周岁,一年不到就学完了开蒙书,一个虚岁三岁,实际才一岁零三个月,连话都说不囫囵,一次只能说两三个词,竟很快玩到一起。 孩子们玩得高兴,做娘的开始走神。 贾敏想的还是家里几个姬妾。 她和如海十七成婚,到如今正是十八个年头。如海婚前没有过旁人。少年时情深意浓,她也年轻,婆母慈铱铱和又去得早,如海无心,她便当真六七年没叫他多一个女人。 后来,父亲去了,她伤心太过,掉了一个孩子。 为贾家名声,也为长久有个可靠的人,她松手把丹烟给了如海,不过挂个姨娘的虚名。 如海和丹烟并无男女之情,一年也不在一处一次。 直到如海三十外放,她再没怀上过,才真正着了急,外头买来柳双燕和李蔓青,都是十五六岁,花朵一样的年纪,花朵一样的模样,合过八字看过大夫宜生养。 那时,想有一个孩子的心焦,已经压过如海会和旁人过夜的心痛。 再深的痛楚,习惯了似乎也就好了。 比如,再想起父亲,她都已很少落泪,何况只是丈夫收用了她亲自买来的丫头。 只是两个丫头里,如海有了偏向,他去李蔓青屋里更多些。 可大约就是世事无常吧。 柳双燕和李蔓青进门的第二年,她就又怀上了。 转年春天,她生下黛玉。 黛玉虽是女儿,也是她心头的宝贝。 但林家、但如海、但她……还是没有子嗣。 天不绝人。 黛玉满周岁不久,柳双燕有了。 当年冬日,柳双燕生下一子! 可柳双燕摔倒早产,青儿比黛玉出生时更弱,到现在还不一定能养住。 青儿出生后,如海便有些灰心,自云林家向来子嗣不丰,或许就该绝在他身上。 但她还是劝着如海,又买了两个丫头进来。 “不贤”的名声已沾不到她,但她想让黛玉有个兄弟。 大夫说,男女情意相合,会有益于子嗣。所以,她寻访数月,买到了能弹会唱,模样娇艳的张夏萍,和清丽袅娜,识文断字的秀才之女江洛。 果然,如海更喜欢江洛,甚至,还有了几分欣赏。 她亦觉得不错。 江洛若能给黛玉生出一个心地良善、知恩本分的兄弟,她也能放心些。 她身子亏虚……未必能陪黛玉长大了。 只是,还没等到江洛有孕的好消息,李蔓青竟因失宠心怀嫉恨,推了江洛下水! 这般心思狠毒,不肯安分的人,自然留不得。 李蔓青被官府打死,也算震吓了家里其他不安分的。 如今家里三个姨娘: 丹烟只比她小一岁,或许还能生,只是未必愿意。 柳双燕虽还年轻,可生育后自恃有功,越发拿大,还隐约有了犯上不敬之心。 江洛倒是样样好,偏身子没好全,被救回来后的性子也…… 想起那总是浸满了泪的芙蓉面,贾敏真有些头疼,不知该希望江洛就这么柔弱啼哭下去——这样如海对她很快就会淡了,还是希望她赶紧改回来,好快些给黛玉怀个弟弟? 还有一个丫头张夏萍,年轻、身子好,人看着还算老实,偏如海不喜欢。 去年才买了人,今年就再买,也显得太频了。 贾敏轻抚鬓发,心中犹豫。 总要顾及如海的声誉。 不如,索性就在家里挑人? 外面买的也终究不如家里的知底细。 以前她嫌家生子麻烦,盘根错节,牵扯太多,现在想想,家生子顾着爹娘家人的命,起码不敢明着行凶作乱。 * 正院的大丫头带来贾敏的话。 江洛站着领了,亲自把人送到门口,才细问甘梨:“太太让我朔望年节去请安,那我明日还去谢恩吗?” 甘梨很是想了一会,才道:“姨娘有心,太太自然高兴。哪有人嫌礼多呢。” 江洛点头。 有个贾敏的人在身边,还是方便更多。不然,方才她至少要花五百钱请教正院那大丫头。 她一个月的月银才二两,按市场波动,一两银子大约能换一千二百到一千五百个钱。
相关推荐:
云海囚心[出书版]
鬼影遮天
黑马王子
影后她又刚又飒
南海归龙
皇陵守墓日常
星雨落九天
华娱璀璨时代
权少的腹黑小妻
极品美女的杀手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