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贾迎春才九岁,见一见亲姑父无妨。 家里三个女孩儿虽各有缺处,妙在都不是掐尖要强的性子,谁家父母见了,都不会不放心自家孩子与她们相处。 林如海见三春姊妹都与黛玉信中所写一样,贾迎春柔静寡言,贾探春文彩精华,贾惜春虽然年小,也能看出性情无有骄纵,与她们一处,黛玉必不会委屈。 让黛玉受委屈的,也的确不是她们。 敏儿已然离世……他身为姑父,与三个侄女头一回相见,自然有表礼代为送予,又有新书和笔墨纸砚等礼物,都由家下女人捧上。 铱铱终究男女有别,林如海虽知她们都读书上学,也并未考问一二,只是心中不免感叹:这三个女孩子自是不错,也都是嫡庶一样养大,却终究比不得她们姑母一辈了。 三春退回原处,贾母又令贾宝玉去见礼:“这是你二哥家的宝玉,从小养在我这里,性情最是古怪,只当他姊妹一样养大的。” 她笑推宝玉:“还不快去见你姑父?” 林如海从见三春时便在暗中留意这贾宝玉了。看他面如满月,眼似秋水,目如点漆,唇若涂脂,倒真是好一副相貌。走过来行礼,行动言谈也一点不见玉儿信中的发狂无礼。 是见了长辈便知礼么。 林如海叫他起身,令人送上礼物,笑道:“你这个年岁,想必已上了两年学了。我问你,‘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此句何解?” 这是玉儿在家时便读过的书。荣国府这样门第,以此考问再有一个月便已九岁的男子,想来不算为难。 林如海温和看着贾宝玉。 贾母紧张地看着他。 上月她便叫宝玉紧着把书念一念,不指望他一两个月便越过黛玉,起码要在格儿里。他总说读了读了,究竟读没读? 贾政不但紧张,还已提早觉得羞愧愤怒满盈胸口! 宝玉如何会这些! 五岁叫他上学,一年辞馆了两个先生,到今日竟还没读完《孟子》,岂非叫如海知他教子无方! 贾宝玉答不上来,倒也未见太惊慌,只回头求助看一眼黛玉,见黛玉侧过脸不理他,便向林如海说:“姑父,小侄鲁钝,还未学到此处。” 这倒让林如海高看他一眼。 若不知他的顽劣,只看今日,他也能算进退有度,言实心诚了。 一个八岁孩子而已,林如海没多难为他,令他回去,只向贾政笑道:“存周兄也不必太急,或许大器晚成……也未可知。” 贾政羞得满面涨红,恨不能这就把不成器的儿子好好管教管教,几乎在这里站不住。 他忍怒向贾母道:“酒宴已然齐备,儿子这便请如海入席了。” 贾母心知此时不能勉强,不然老二怒气当头,和宝玉闹起来,那才叫难看,只得令他们去。 贾琏又在后面暗暗咋舌。 当年林姑父也是这么问他和珠大哥。 珠大哥句句都会,他答不上来,回去挨了老爷好一顿板子呢。 林如海便起身,向贾母行礼道:“将要年底了,外孙女一年多不在家,小婿着实想念。还望老太太允准,今日且让小婿带外孙女回去过年。将来老太太思念时再送来。” 他姿态放得这般低,句句只提岳婿父女之情,并无以势压人,贾母丝毫没有拒绝的道理。他又已经说了将来思念时再送来,贾母也不好赶着叫定准时间送回,只能应下。 当日看他人生得好,心里清明又有计较,知他必能上青云,才把敏儿许了他。哪知这份计较还会用在她、用在贾家身上! 贾母瞄一眼缩着脑袋的宝玉,心里更气闷了。 若宝玉能听她的好生念两个月书,现下也不至于这般无力说话! 林如海直起身,对女儿一笑。 出了房门,被冷风一吹,贾政过热的脑袋稍有缓解,向林如海叹道:“今日叫你看笑话了。” 林如海却道:“我看存周兄倒不必为宝玉气恼。” 他叹说:“当日兄如何教导珠儿,我都是亲见的。珠儿夭亡,老太太难免对宝玉放松些。再有——” 他略靠近贾政,低声道:“请兄恕我冒犯:宝玉既有那块玉,只怕不成材才是好事。想必老太太也是这样说?我今日也并非有意难为宝玉,只是……确是未曾想到……” 贾政心里才好受了些,又被哽住。 如海还能没想到什么?不过是没想到宝玉已近九岁,按理说已上了三四年学,却还连《孟子》都答不上来! 设宴处已到。 贾琏忙着请林姑父和二叔入席,又张罗上菜上酒,一面在心里庆幸,他已经二十来岁了,将要做爹,林姑父从前就知道他读书上不行,不如珠大哥,想必现今更不会考他;一面又好笑,宝玉不但惹了二老爷生气,还惹了老太太,只怕近日少不得要倒霉咯! …… 荣庆堂。 贾母点了几个丫头帮黛玉回房去收拾东西。三春姊妹看老太太神色不对,都借口走了。 贾宝玉也想走,被贾母留下,问:“不是早便叫你温书,预备你林姑父问?怎么连《孟子》都答不上来?” 贾宝玉垂了头,支支吾吾,这才觉得后悔。 往常都是老爷让他念书,念得不好要罚,老太太都拦着。这回老太太叫念书,他便没在意……今日才知林姑父看着温煦,实则叫他比怕老爷都怕。林妹妹的父亲不喜欢他…… “老太太,林妹妹要家去了,还回来吗?”贾宝玉舍不得林黛玉,因见祖母正生气,也不敢大闹,只小声问,“云妹妹那回家去了,就再没来呢。” 林黛玉来荣国府之前,贾母的娘家侄孙女史湘云也长住荣庆堂。只那年史湘云的嫡母去世,史家接她回去守孝。史湘云虽没了父母,却有两个亲叔叔,贾母这边又只是姑祖母,不是亲外祖母,所以至今三年的孝期未过,史家也还没再把人送来过。[注] 贾宝玉眼巴巴看着贾母,期望祖母能说出让他放心的话。 可贾母这次没再顺着他、安慰他。她面上没有一点笑,冷声说:“不过叫你稍读两个月书,你就阳奉阴违不肯做。你再这般不长进,叫人看笑话,你林姑父哪里放心总把你林妹妹送来。” 贾宝玉垂头丧气,心里难过。 难道以后想和林妹妹一处玩,只能先读好书吗? …… 宴请林如海的酒席摆在荣国府花园里。只算自家人吃酒,不必那么多礼数。贾琏坐在下首,只管殷勤服侍林姑父。 酒过了几轮,丝竹声盈耳,林如海微醺,又笑提起贾宝玉:“恕我多嘴,即便不盼着宝玉成材,他翻年便已九岁,也实不好再住在内宅了。存周兄别忘劝一劝老太太才是。” 苦酒入喉,方才又提起过贾珠,贾政心里更痛,不由倾吐道:“如海,我又何曾没劝过!可宝玉自小身子不算结壮,老太太不放心别人,定要亲自照管。我只好想,老太太年事已高,又说宝玉像父亲,有他伴着,老太太每日开心些,也能算我的孝心了。” 林如海笑道:“若只是自家姊妹,倒不必太拘礼。只是亲戚家——” 他举杯赔罪:“才在老太太面前,还说只要老太太思念,便送外孙女来——” 话不必明说,贾政已懂了其中意思,也吃一杯回敬,叹道:“你虑得也是,待我再劝……” 孩子们年岁渐长,宝玉总住在内宅里,外甥女是不好再来长住了。 林如海笑道:“如此,就全靠存周兄了。” …… 酒宴到申初方散。 贾政难得开怀,吃得大醉,被扶回书房歇息。贾琏在外间陪侍林如海,也奉上醒酒汤,问:“姑父要不要歇息片刻再走?” 林如海笑道:“不必。如今天短,再晚几刻,恐车马不便。” 贾琏便急令人去荣庆堂看林姑娘收拾得如何,又提心吊胆怕林姑父也吃醉了,还和小时候一样,把他考得一塌糊涂。 老爷正没处使性子,再因不读书把他揍一顿,他多冤呢! 幸好,林姑父只问他些家常琐事,十分和煦。 贾琏本便仰慕林姑父,又思及只有他们姑侄两人,只林姑父问、他答,不好。连二老爷都不敢提起朝堂事,他一知半解,自然更不敢了,趁林姑父喝茶,便将媳妇有孕的好消息说出来。 “真是喜事!你已成婚二三年了罢?”林姑父笑问。 “去年三月办的,快满二年了。”贾琏正有些不好意思,忽见林姑父神色添了落寞伤怀。 他赶紧想自己是不是说错了话—— 嗐呀!! 贾琏很快想到,林姑父的小儿子才走了没二年,到现在只有林妹妹一个女儿。连他这小辈都快有孩子了,林姑父怎能不伤情?他、他可真是,没得提凤丫头的孩子做什么? 贾琏觉得屋里安静得下人,只听见外面风声越发大了,二老爷在里间的呼噜像打雷。 幸好,派去的人回来了,回话说:“林姑娘已经出来了。” 贾琏忙请林姑父起身,亲手搀扶着。 林如海本便只有三分醉,方才装成七分,喝完醒酒汤,早已清明了,也任由贾琏搀着,在二门接到女儿。 女儿身边除了奶娘和小丫头雪雁,还多了一个十四五的大丫鬟,林如海知这应是岳母给女儿的丫头鹦哥,后来改名叫紫鹃的。见她样貌清丽,行动有方,一直护着黛玉上好软轿才放手,便没做声。 贾家的丫头一向还不错,尤其是岳母调理的。 魏氏便十几年来都很知情识趣。 林如海也上软轿,到大门处下轿,与女儿分乘自家车回去。 林如海之父在时,林家尚有景文侯之位。林家于本朝的功劳仅次于“八公”,是以比之荣国公府,景文侯府也只南北东西各小了几丈,正堂有规制差别,其余整体不大相差。 后林如海之父离世,朝廷收回侯府,林家在
相关推荐:
夜伽
巫师:我能提炼万物
取我匣中斩仙剑
指尖风
神棍劳动合同
初出茅庐之巅峰人生
豪门冷少的贵妻
风如雪容华
闪婚第一天,获美食签到系统
模拟诸天:从一代剑魔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