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可能是她生理期情绪敏感吧。 分明算是关心的话,她却在想,他是不是想到当年重病的贾敏,才连随口的一句玩笑都听不得? 这种情绪应该不算“吃醋”,而是“莫名其妙”,或者“无语”。 这算在关心谁? “什么时辰了?”她没回应林如海的话,转移话题,也劝自己不要在意。 既然想起了当年,那当年她做妾时,难道也会为了老爷的一句话闹脾气? 这可是成婚快四个月,都在妻子月事期间也不去书房、不找姬妾的,基本无可挑剔的古代丈夫了。 她抿出一个完美无瑕的笑,林如海却怔了一瞬。 他是不该—— 但江洛已经自己拿怀表看了时辰,叫丫鬟进来服侍更衣梳洗。 林如海不能当着丫鬟与妻子谈心。 且此话……有关敏儿,敏儿已然仙逝,他也着实有些不愿对旁人倾心吐胆说明,便也暂且放下。 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是高级打工人的必修课。换个月事带的时间,江洛已经完全调整好。 出来看到林如海正看贾母的帖子,她便笑问:“是只送寿礼,还是提前把黛玉送去住两日,过了寿辰再回来?” 贾母生日在八月初三,她的月事还没走干净,不方便出门。何况续弦去参加原配母亲的寿宴……太尴尬,就算林如海让她去,她也不想去。所以她只向领导提出两个参考建议,也算表态了。 还有一件事。 江洛坐回床边,林如海向她挪近了些,她便还如平常靠在他肩头,笑说:“如今玉儿身边不缺人用,荣国公夫人送的紫鹃,不如趁哪次方便送回去吧。那孩子是荣国府的家生子,已经与父母家人分离一年。且玉儿今后不会永不过去,我也怕那孩子总跟着,一时不妨,把家里的事随口说出去。家常琐事倒也无妨,就怕惹出大祸,咱们却不好处置。” 作者有话说: 感谢铱铱在2023-12-05 12:54:06~2023-12-06 10:11: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昏头崽 30瓶;Leaf、努力上岸、云云云群群群 20瓶;声声 10瓶;北兮檀墨 5瓶;little雨 2瓶;边漉、不善言辞、菲菲大小姐想让小叽居、微雪、雪莹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55 ? 尊重他人想法命运 ◎要推他去找别人?◎ 成为林家当家夫人之后, 江洛才切实领会到,两年前林如海送黛玉去荣国府,只给带一个小丫头和一个奶娘, 的确是最好的决定。不仅对黛玉最好,对两家关系也最好。 当时林如海应隐约对贾母有托孤之意, 只是后来变了主意。 既是“托孤”, 一个六岁女孩在别家长住,一应生活待遇应在明面上与那家的女孩子差别不大。 且若受了委屈, 自己是不好开口的,自然是那家分给的丫头比自家带去的丫头更方便对女主人说。 而一家的奴才在另一家人数过多, 管理吃穿用度其实是小事。更重要的是,自家生活长时间在另一家奴才的注视下,虽然“奴才不算人”,却不知他们会对自己主人说什么、说多少, 其实很不方便。 似两年前林家与贾家分隔两地,一年不过送信送礼三四次倒还好。或两家关系很亲近, 也不在意这些。 但以现在林家和贾家的关系,紫鹃长在林家便属不妥。 尤其她还是荣国府的家生子。 往大里说, 两家政见、派系都不一样,将来在官场上有冲突,紫鹃就是现成能传递消息的人。 从江洛自己的角度, 也不希望有一个丈夫先妻娘家的丫鬟常在自家。 即便贾母不问,紫鹃回到贾家也难免会将她和林如海的生活透露一二—— 就有点闹心。 但原著里的紫鹃极受黛玉重视,两人虽是主奴, 实则亲如姐妹。所以江洛观察了三个月, 发现黛玉对紫鹃和对别的丫鬟没什么不同, 甚至还比别人不如。论从小一起长大读书的亲近, 有雪雁和澄湖。论照顾生活琐事,上有奶娘王嬷嬷,下还有林如海亲自挑的大丫鬟山雪和山雨。 紫鹃在山青院已经算退居二线,地位也比较尴尬了。 送走大家方便。 醒了有一会,江洛又觉得小腹隐隐发胀,便拿过林如海的一只手放上来,又热又舒服。 林如海放下帖子,转头看她:“若有合适的住处,便送玉儿过去住两日?” 江洛:“那老爷写回帖……还有,黛玉还太小了,那些事……过两年再讲吧?” 林如海:“好,你看着办。”又说:“紫鹃丫头的去留,便先问玉儿?” 江洛点头:“嗯,行,我明天就问。” 互相客气小心着对话几句,江洛绷不住先笑了。 林如海心中一松,也笑了。 可分明江洛不需他解释便已体谅,他心中又有些许怅然。 …… 林黛玉是对紫鹃有不舍,但更理解江洛要送她回去:“我在外便想家,紫鹃姐姐自然也是了。” 恰巧贾母的回帖送来,说暂挪贾宝玉去和他母亲住几日,好接黛玉来,并问候了江洛的身体。 ——林如海回帖写江洛不去,自然有借口,说是她身体不适。 江洛便令给黛玉收拾东西,并叫过紫鹃来通知:这次跟大姑娘回荣国府,就和家人团圆去吧,不必跟回来了。 紫鹃既有遗憾,又觉轻松。 在林姑娘身边虽好,可她处处插不进手,自己心里也不自在。不如家去,不管老太太分她去哪处,好歹能常见到爹娘。 给江夫人磕了头谢恩,她回去又给林大姑娘磕头,拿针线分送雪雁四人,又拿了体己钱请这边厨上置了些菜,请山青院里的人。 知她要走,雪雁等也有东西送她,或是一块尺头,或是几件针线。 林黛玉先问王嬷嬷,王嬷嬷教她请教太太,她便来正院问:“紫鹃姐姐要回去,她们都各自有送的,我也想送些东西,又怕过分,又怕不够。” 她记着伺候娘的几个姐姐出去,爹爹赏了许多东西。但那几位姐姐是林家的人,又伺候了娘许多年,是特地开恩放出去的,和紫鹃姐姐不同。在荣国府一年多,她也没见过这样的事,所以不清楚。 江洛笑道:“她伺候了你两年,又是你外祖母给的,亲戚家的人,一向无错,是该送些别礼。但你还是小孩子,也不需送什么重礼。比方一件钗环,既能留个念想,她日后也能用,艰难了还能换钱。只是倒不必弄得太伤感,或许以后还常见呢。” 黛玉明白了:“多谢太太!” 江洛少不得问一句:“你那里可有合适的东西?” 黛玉忙道:“太太放心,我有的。” 江洛不与黛玉住在一处,平常恐黛玉不自在,并不大去山青院,只每隔十天左右同林如海过去一次,看丫头婆子们服侍得如何,有无懈怠作反之处。黛玉年纪还小,不大用簪钗首饰,一应物品由王嬷嬷管着,也是怕黛玉拘束,她没特地查点过。 左右黛玉每天过来请安,除非下雨、大风,至少会在正院吃一顿晚饭。孩子状态怎么样她都能看见。 现在做继母继女三四个月了……她是该去看看? 省得有下人以为她不在意,趁机拐骗起来。 江洛便笑问:“等你回来便该做冬衣了,我过去你那,看有什么东西缺的,一并补上,如何?” 黛玉忙笑说:“那便辛苦太太了!” 江洛摸了摸她的脑袋:“后日八月初二送你去,八月初四接你回来,在那里住两晚,回来歇一日,初六再上学,正好给毛先生也放几天假。我有一句叮嘱你:和姊妹们如何亲热都无妨,别再让贾宝玉进你的卧房了。从前小,不怕,今后要开始注意男女之别。我会告诉跟着你的人,让她们拦住,不必你做坏人。你只管高兴玩乐。” 太太说一句,林黛玉应一句。 今日小腹的酸胀好了些,天气也好,江洛便同黛玉回山青院,看王嬷嬷等收拾了四五日的衣衫,薄厚各有一份,没什么不妥的。黛玉还给三春姊妹和贾宝玉准备了新纸新笔做礼物,给贾兰的和他们的一样,给王熙凤的是绣的一对平安符,——今年七月初七,王熙凤生下一个女儿。 江洛笑问:“这是你自己绣的?” 黛玉脸红:“我还不会这样的呢,是山雪姐姐绣的。” 江洛想起来了: 黛玉三岁开蒙,五岁上学,回家又上学,或许只在贾家那一年学了些针线?自然还做不出这样细的绣活。今年六月她的生日,黛玉送的是自己写的百福图,她也没往针线上想。 孩子身体不好,上学都够累了,还学这些劳神? 且江洛自己都不做针线了,这几个月又很忙、很忙,也没想起黛玉该学这一茬。 女红这东西之于大家闺秀并不很重要,但属于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反省完自己,江洛对黛玉准备的礼物做出指点:“既送了贾宝玉、贾探春,连贾兰都送了,怎么贾环不送?他和贾宝玉是亲兄弟,和贾探春是同胞姐弟,还是贾兰的亲叔叔。” 黛玉一愣,说:“环兄弟并不住外祖母处……见得也不多——” 以前送姊妹们东西,也都没有环兄弟的。 江洛又问:“那贾兰也不和荣国公夫人住呀?” 黛玉抿唇思索。 江洛笑道:“从前如何都不管了,今后再去,你明着送什么东西,有贾宝玉、贾兰的一份,就要有贾环的一份。东西不值什么,却是心意,——也不是强叫你和谁玩,只是咱们的礼数要做足,不管他们家里如何,咱们面上不要露出分别,不要参与到人家的
相关推荐:
[快穿]萌妻难追
平平无奇张果老
超品养女太撩人
一人之天蚕变
大宋斩妖人
「猎人」在鲨你的365日
穿越不是为了当细作
农女不简单帝君宠上天
大靖长风录
与银背在一起的日子(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