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家事里。还有你大舅舅家,是不是有个贾琮?他是贾迎春的亲弟弟,也该有他一份。” 黛玉听进心里,感激道:“多谢太太教我。” 江洛笑:“我从前也不大通,都是你江家舅母和你父亲教我的。你还小呢,事事都周全,还要我们大人做什么?” 王嬷嬷在旁听着,早带人原样准备出两份礼物,送上来给江洛过目。 江洛便看着黛玉说:“今后姑娘这里有什么事,你们拿不准,又做不了主的,趁早报给我。” 看大姑娘笑得高兴极了,王嬷嬷连忙应下:“是!奴婢知道了。” 她原还怕新太太变了身份,会对大姑娘肆意起来,哪知竟比从前还更小心。人家的继母巴不得早些把前头的孩子拢在手心,新太太可好,这都快四个月了,带大姑娘出了六七回门,才说这样的话! 可也正是这般,新太太才叫人放心。 江洛没看黛玉给贾母准备的寿礼,给孩子留些隐私。 而且亲外孙女给亲外祖母送什么,外祖母想必都高兴。她一看,说不定在贾母那就变味了。 她命王嬷嬷带山雨、雪雁、澄湖三个一起去,算上紫鹃是四个丫头,都在里边伺候,把“绝对不许贾宝玉进黛玉卧房”的话重复了三四遍,因不怕贾母知道,便没避着紫鹃。 山雪在四个丫头里年纪最大,也最稳重,留下来看家。 张瑞和仇嬷嬷带八个媳妇婆子、八个男子送去,到日子再原班人马接回来,做足千金小姐的派头。 她又让把两个护身符明天拿去庙里开光,正好能赶上后天黛玉过去。 一切安排完,恰好林如海回来,三人仍是一处吃晚饭。 黛玉回去歇息,江洛和林如海反省:“头一回做父母长辈,真是糊涂了,竟把学针线的事忘了。只是黛玉每日上学读书,回来还要做功课,已没多少空闲。再添一个针线……” ——大姑娘是专心读书,还是加一门“大家闺秀必备技能”的课程,请领导给点指示? 林如海一时不能决定。 拔步床里点了许多灯烛,都用灯罩罩起,以防起火,方便江洛躺坐读书。 身边林如海久久不说话,手里的书有些晦涩难懂又不好现在问,还已洗漱完毕,换了睡觉的衣服躺在床上—— 靠在林如海肩头,江洛睡着了。 她睡得眉目舒展,没有一点心事。 昨夜她便是这样坦然。 那件事似乎没在她心里留下丝毫痕迹。 林如海心中颇为纷乱,轻轻拿走滑落到她腿上的书,抱她躺好,给她盖上锦被,叫丫头们撤了这里的灯烛,也躺在她身边。 夜里凉了,她月事里更有些畏寒,林如海便拿手捂住她的小腹,头靠住她的脸,半晌,发出轻微一声叹息。 - 八月初二,贾母盼来了大半年没见的外孙女。 七个月里,林黛玉不仅长高了一寸,面色还似乎比在贾家时红润了些,双目有神眼中清亮,显然日子舒心顺意,看得贾母既高兴,又不免难过:黛玉在林家,竟真比在这里高兴。 在这里和她住,让黛玉受了许多委屈吗? 林黛玉又送上寿礼,是一个她亲手打的,算不上十分精致,却用足了心的万寿如意结。 贾母看了又是笑,又落泪,说:“你娘七八岁的时候,也送过我这样一个结子!我戴了两年,你娘长大,死活不许我再戴了。” 林黛玉想看母亲做的东西,贾母便忙叫丫头去找:“收在里边高柜最顶上的抽屉里,一个花梨木匣子,小心些拿。” 王嬷嬷趁机笑回:“姑娘总想着,不忍心紫鹃姑娘常在我们家,离了父母亲人,不如就趁今次留下吧。” 贾母生不起一点气,点头和黛玉道:“也好。你的屋子我都留着呢,她在这,你来了照旧服侍你。” 紫鹃过来磕头。 大丫头鸳鸯找来了贾母说的匣子。 祖孙俩一起打开看,一匣子都是贾敏昔日做的结子荷包等小东西。果然有一个万寿如意结,上面坠着一个青玉小葫芦,做工不算很细,一看便是不满十岁、女红还不熟练的女孩子做的。且不但样式相同,连结子的配色都与林黛玉今次送来的十分相似。 把两个结子拿在手里比了比,林黛玉不禁哭了。 贾母也哭。 王夫人、李纨等和服侍的人劝解了半日,林黛玉方把东西放回匣子里,又忍泪笑道:“我送的这个,老太太也只戴两日罢了,免得我过几年看见,也怪不好意思的。” 贾母想把这些女儿的遗物给外孙女,又怕外孙女每日看了伤心,有损身体,到底没给,让丫头们收了。 林黛玉仍回这边西厢房安顿,把带来的礼物分送众人。 三春结伴过来这边相谢。 贾宝玉也来,却独他被王嬷嬷拦在门外:“一会我们姑娘还去老太太那里,有什么话,宝二爷等过去再说吧。” 贾宝玉早被贾母耳提面命,知道请林妹妹过来一次不容易。 他也长大了两岁,比先懂事了些,虽然觉得被排在姐妹们之外,也不敢太造次,只得自己回去,在贾母怀里撒娇。 贾母哄他:“明日史侯夫人还带你湘云妹妹来呢!湘云在咱们家多住几日,又有人同你胡闹了。” 黛玉……宝玉只怕已高攀不上。 可喜湘云出了孝,从前也同宝玉极好,看看这两个孩子吧。 …… 在荣国府三天,林黛玉记得太太的话,只管陪伴外祖母,同姊妹们作伴,还看了琏二嫂子才有的姐儿,认识了新妹妹史湘云。余下,对二舅母的不喜欢、赵姨娘因她给贾环礼物派小丫头来说的胡话……她全都不管,只受了贾探春私下的道谢和歉意,八月初四午睡后,被接回自家。 外孙女走了,贾母心里发空,少不得找紫鹃来问黛玉在林家的日子,还有江夫人到底怎么样。 江夫人不来她的寿宴虽属平常,并不失礼,送了黛玉过来,也足可见无意截断她和黛玉的情分。黛玉还被养得这般好,人更懂事了,新带来的两个丫头,也都是晓事忠心本分的…… 可毕竟是继母,她又没亲见过,总不放心。 或许是那等面甜心苦的人呢? 没能留在林姑娘身边,紫鹃自知老太太对她必有不满,只不过看在林姑娘才没发作。 她本便是贾家的奴才,更不敢隐瞒老太太。老太太问,这一年在林家见了什么,她都照实说了。 从紫鹃的话里看,这位江夫人对黛玉着实无可挑剔。且并不过于热情亲密,也没冷待不管,真是不远不近,不会腻到让人警惕,也不是轻易能看出的不重视,分寸拿捏得刚刚好。 贾母又问:“你四姑太太带去的魏姨娘,她怎么样?” 紫鹃忙笑道:“魏姨娘每日到江夫人院里教习丫头们认字算账,还常与江夫人一起用饭,日子十分舒心,林府没人敢不尊重。” 贾母诧异问:“她们果真好得很?” 又问:“江夫人教丫头们认字算账做什么?” “这、这我便不知了……”紫鹃忙说她知道的,“只知道江夫人说,以后到正院伺候的丫头都要认字才行……魏姨娘也确是与江夫人好,就在八月初一,还一处吃的午饭。” 贾母大为惊诧,又心内疑惑,这江夫人连她给敏儿挑的人都收服了,难保不是个心机深沉之辈。 还是她当年看人走了眼?魏丹烟便不是个忠心的? 她更细问林府的几个姬妾。 紫鹃服侍林姑娘,与林大人的房里人连碰面都少,又是外人,还是女儿家,本不好理会这些。 但老太太问了,她又不能不答,便只好说:“林府还有三个没封姨娘的姑娘。一位张姑娘,琵琶弹得极好,得江夫人看重,也常去正院,江夫人也常留饭。许姑娘倒没听得有什么事……还有一位盛姑娘,我、我恍惚听过一两句,似是狠得罪过江夫人……” “狠得罪过?”贾母追问。 但盛姑娘是如何得罪的江夫人,紫鹃着实不知道了。 贾母换着角度,反复问过紫鹃几次,见实在问不出一句新的东西,才命她下去,听着外边贾宝玉和史湘云的笑闹声,自己思索。 …… 荣庆堂,晚饭后。 时隔两年多,贾宝玉和史湘云又重新玩到一处,哪里分得开。 史湘云住回贾母正房西稍间的碧纱橱里。林黛玉家去了,贾宝玉便立刻要搬回贾母这边的东厢房。 王夫人只得自己回房用晚饭。 贾政去找了赵姨娘,不来她这。桌上摆着满满的菜,却没人与她一起用。 随意用了几口饭,一口汤,王夫人便命撤了桌子,越想荣庆堂里的景象,越在心里冒火! 走了一个史家的丫头,便来了林家的丫头! 林丫头才走了多长时间,史家丫头又回来了! 一个个都勾得宝玉颠三倒四,只顾和她们玩耍,才弄得宝玉总是疯疯傻傻,有天无日—— 一夜没睡够两个时辰。 王夫人起来,到荣庆堂伺候老太太用了早饭,回来自己用饭,又理了些杂事,才得空命请外头相公们写信,送去金陵薛家,问嫁到薛家的亲妹妹要不要带孩子们来。 妹夫都没了几年了,妹妹一个人带着儿女,孤儿寡母的,又管不住外甥,不如到这里来作伴。 宝钗那丫头只比宝玉大两岁多,妹妹还总说宝丫头生得极好,且十一二岁年纪,正是鲜妍的时候,还比不过史家丫头一个八岁孩子吗? - 离中秋还有两天。 冬萱想好了,趁午间没人时,跪在江洛面前回话:“奴婢愿意去澄心院服侍先生们,等过两年,和、和甘梨姐姐一起……出去。” 虽早便料到了冬萱的选择,可真听到她想出去嫁人,而不是去铺子里历练,江洛心底还是泛起了淡淡的可惜。 冬萱虽然不喜欢学习,但她身上有一
相关推荐:
平平无奇张果老
薄情总裁:囚住你的心
逃妻通缉令:谁给的胆量跑
美漫里的梦境大师
农门娇
嫡妻难惹
就是爱逗你
「猎人」在鲨你的365日
地下城的一百万种活法
轻咬丝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