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在开始筹谋……? 但习武强身健体,总归是好事。他都这个年岁的人了,应该也不用她担心硬撑着熬坏身体。 江洛还是说了一句:“若精力不济,老爷别强撑。” “这自然不会。”林如海本该说完这一句就停,嘴却似不服他管了一般,又说出一句,“我还没到那般年岁——” 他闭上了嘴,目光移开,看窗外的绿荫。 江洛……明白了什么。 原来如此! 原来他在担心这个! 她盯着他的眉眼细看,看得他想躲。 林如海终究撑住了,扶住她的肩膀:“夫人为何这般看我?” “在看岁月为何对老爷如此优容——”江洛伸手,指尖轻抚他的长眉,“多年过去,竟没留下痕迹,还如我初初见你一般。” 甚至比那时更迷人了。 那时他幼子病弱,眼看要养不活,嫡妻、女儿皆体弱,每日都有操不完的心,自然没有如今这般潇洒意态。 而且,此时此刻,他眼中多添的犹疑和不自信,反而更令她欣喜。 ——她可真喜欢他这样为她自卑! “夫人——”林如海唤她。 丫鬟们的衣角消失在门边,房门也轻轻合上了。 江洛引着他的手向自己身后,摸到裹胸在背后的系带。 “老爷究竟是否年老——”她兴奋地看到他眼中蓦然染上欲·色,“试试不就知道了?” - 休沐前一日下午,林如海到谢府指点谢丹明的功课。 江洛也携黛玉和英莲过来,与沈夫人作伴说话。 没了谢丹晓的谢家内宅,实是冷清不少。 “哎……丹晓都出阁快两个月了,”沈夫人无奈叹道,“我还常觉得她在家呢。晨起不见她跑来说话,我又差点叫丫头去问‘二姑娘是不是病了’。” 在这里,大部分女孩子成婚“出阁”,便是离开自己的家,去往别人家。对疼爱她的父母——尤其是从前日夜相伴的母亲——来说,不管女儿的夫家、丈夫再是如何精挑细选的,终究是一件伤感的事。 劝慰的话已经说过很多,但江洛知道这些都只是不起作用的漂亮话。 婆家再好,怎么比得上自家舒心顺意? 没有血缘,只有礼法维系,别人的父母又怎么能与亲生父母相比。对“婆家”来说,儿媳妇再亲近也只是外人。连她自己,其实是从林家“嫁回”林家,短暂在江家的半年多,也叫她舍不得离开。 沈夫人只是在亲近交好的夫人面前忍不住感叹,并不想真正坏了客人的心情。说过一句后,她便忙不再提,转而说起谢丹瑜的亲侄女、她和谢尚书的族孙女,谢蓉与谢英选秀的事。 “六月进宫复选,八月才出结果,也算折腾了。”沈夫人笑道,“我也不知该不该盼着她们选中。两个都留在宫里,省了我再给她们找婆家。可以后又免不了沾惹宫中之事。” 去年秋天宫中发旨选秀,先选皇帝妃嫔,从九月一直到四月,都是各地初选。上百太监女官走遍全国各处,把在朝七品官以上家中适龄的女儿、侄女、孙女等一一选验过,出挑合格的再送往京中,参加复选。 外省之家初选瞒天过海的多。许多人家不愿让女儿入宫,又一时寻不着好亲家,便将来至本省的太监女官上上下下打点一遍,报个初选不中就是。 即便曾与人结仇,除非深仇大恨,也甚少有政敌仇人以此揭发报复。采选妃嫔虽有一定的标准,但还是看择选人的眼光偏多。且揭发一家贿赂太监女官,这些收受贿赂的岂不报复回来? 宫中之人,天子、皇后身边,有时能做的事比六部尚书还多。 因此便有知晓的,也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但就在京畿为官的人家便没那么好混过去。 一则是天子脚下,不论官员还是采选的太监、女官,都不免更谨慎行事。二则各家交际,都知道谁家女孩子好,且谁知有没有人在宫内贵人面前提起过?有着实极好的女孩子没过初选,宫中降怒令彻查因由……也不是没发生过。 谢氏族中送谢丹瑜和谢蓉、谢英过来,本便是请沈夫人悉心培养,好入宫为妃嫔的。谢丹瑜已嫁人不选,谢蓉和谢英本皆有花容月貌,来这里四五年,若都初选还不中,沈夫人也不能和族中交代了。 “幸好只是给陛下择选妃嫔,皇子们且要靠后。”沈夫人道,“给陛下为妃,总好过做皇子们的妃妾。谢家前岁虽说无事,到底担惊受怕了许久……这次她们有人选中,下次族中再要送人,我便好相拒了。” 林家不但自家人少,连族中几家堂亲都未曾来多扰过。但沈夫人的烦难,江洛虽不能感同身受,却颇为理解。 连林如海想和前岳家贾家疏远,都要顾着亲生女儿的心情。何况本时代的宗族比岳家联系紧密得多。 “我长兄的幼女还圈在义忠亲王府里,快两年了,想见一面都不得……”沈夫人说着红了眼圈,“她才十九啊,也没有孩子,空得了一个亲王庶妃的名分,就要在里面等死了……” 大哥那时真是糊涂了,任人怎么劝也不听,非要把音儿送到东宫里!孩子进去还没两年,义忠亲王就反了,他又怕牵连自己的仕途性命,颜面都不要了,痛哭流涕来谢家求救,还一句都不提音儿—— 落得个被贬外放也是活该! “好歹……还活着呢。”江洛只能如此宽慰沈夫人,“有位分、又有分例,总归不缺衣食。没有孩子……更是好事了。那些生了儿子的妃妾,不是都和孩子一起被老圣人给——” “赐死”了吗…… 虽然不知道这么安慰对不对…… “或许过几年老圣人心意回转,又念起儿子们的好……”想一想不大可能,——义忠亲王可是杀了太上皇六个亲儿子,江洛便忙改口,“再或许,老圣人连义忠亲王府都不想留了,都把人遣散出来——” “你说得倒是……”沈夫人勉强笑了一笑,忙擦泪说,“你看我,又提起这些伤心事。” “人世不如意十之八·九,”江洛笑道,“哪有桩桩件件都圆满的。” 沈夫人洗了脸,又同江洛说贴心话:“你虽是继母,我看你疼黛玉的心,倒和我疼丹晓的一样。今年选完圣上妃嫔,最迟再有两年,便该皇子们选妃。大皇子年已十四,与黛玉年龄相差颇大,应还无妨。可二皇子只比黛玉大三岁,到他选妃大婚时,黛玉也十二三了。你家大人又身处这般高位……若不想女儿入宫,你们可要早做打算。” 这一语真是惊醒了江洛! 就算给黛玉上过了生理卫生课,在她眼中,黛玉也仍然只是九岁孩子。一个九岁孩子需要操心什么婚事? 黛玉又心有远志,更该以专心读书,养好身体为要。至于谈婚论嫁,且过个五年八年十年再说。 她心里更没想过要将黛玉嫁入皇室宫中。林如海不需要、也不会卖女求荣,她更不在乎所谓“皇子岳母”的“高贵”名分。 可林如海已经处在这个位置上,孩子入不入宫,或许已不单单是他们做父母的能决定得了的了。 江洛深深感激沈夫人,要起身相谢。 沈夫人却拽住她,接着说:“我还怕不止皇后娘娘和吴贵妃会作此打算。虽说皇后娘娘去岁又添了一位皇子,与吴贵妃各有两位皇子,如今中宫更加稳固,可陛下……又并没有得力的妻族,难保不会给皇子娶高门贵女,以增己身之势。听得陛下又十分信重林大人,若不早想出应对之法,万一陛下不待黛玉长大,提前下旨赐婚,那就悔之晚矣了。” 至今皇帝宫中只有一后二妃。 李皇后是皇帝发妻,生有二皇子与四皇子。她父亲曾为广州巡抚,但已于五年前病卒,母亲尚在。 她还有一位姐姐,两位兄弟。 长兄李大国舅,现已年过四十,尚无功名,只领了“承恩公”之爵,在家中安享富贵。 幼弟今年二十有三,倒是在三年前中了二等增生,但离能下场秋闱、乃至春闱得中……还有段距离。 总结便是: 李皇后娘家现今没有一人在朝为官。近亲中只有她姐姐的丈夫,于去年秋天调回京中,现任正三品通政使司通政使。据传,李皇后正积极为姐夫谋求一有权的实职,至少是一部侍郎职位。 吴贵妃是皇帝从潜邸里便宠爱至深的爱妾,生有大皇子、大公主、三皇子、三公主共四位皇子皇女。 皇帝初登基就被封为一品贵妃,可见圣宠优渥。 不比李皇后曾为巡抚之女,只是李家如今无人在朝。吴贵妃被选为庶妃时,其父才中进士两年,只是京畿一七品县令,如今也只才升了四品道员。不过吴贵妃家历世领着皇商之职,他二叔读书不成,便接了世侄,户部挂名,买办杂料,家资有百万巨富。 她三叔便是去年将地契放入梅瓶夹层中,想以此贿赂林如海,好让自己小舅子逃脱杀头之罪的那个……江洛认为不长脑子的前工部主事,——现已是工部营缮司郎中了。 还有一位周贵人,宫人出身,没有母族,育有二公主一女,恩宠实不能与吴贵妃相较。 连赵太后也是宫人出身,没有母族。 如此数来,皇帝在朝中还真没有一家得力的、亲密的、可以放心倚重、交托私事的亲族重臣。 江洛心中危机感更加浓烈。 …… 谢府书房。 “你这位置太得罪人了……” 谢丹明自在外间修改文章,谢尚书嘴唇翕动,对林如海密言:“趁今岁恩科,明岁又是春闱,各处调动,你还是趁早筹谋起来为好啊……” 林如海亦知此理,只是:“两位圣人都未曾露意,只好且耐心等等。” 况且暂还没有合适接替的人选。 “倒也不必太担心
相关推荐:
云海囚心[出书版]
鬼影遮天
黑马王子
影后她又刚又飒
南海归龙
皇陵守墓日常
星雨落九天
华娱璀璨时代
权少的腹黑小妻
极品美女的杀手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