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万象之主 > 第181章

第181章

,即便无人敢放肆议论,这消息也逐渐传开了。 京中气氛稍有低迷。 即便将近新春,朝堂上、衙门里和各官员家中,也无多少新年的喜气。 不过,新帝登基业已六载,朝政诸事和顺:虽历有天灾,百姓仍算丰衣足食;还清剿了倭寇,战事亦有成功;宫中五位皇子皆平安,其中两位为中宫嫡出……即便老圣人驾崩,大齐应亦能安稳十数载。是以,宫内宫外虽然难免悲伤,倒无甚慌乱之相。 永泰五年除夕。 诸皇亲、勋贵、大臣、诰命朝贺,依然只在含元殿见到一位圣上。 永泰六年,二月十八日,老圣人驾崩于紫宸殿。 临终遗命: 少师林海加封太傅,为皇帝之师。 凡大齐政事,不论大小,皇帝如有不决之处,皆可请教林太傅之意。 老圣人遗体前,皇帝领旨,从此改称林太傅为“先生”。 受此顾命,林如海虽无摄政之名,实则只要皇帝一日仍如今日信重,便一日仍有摄政之实了。 …… 皇帝坚持要为大行皇帝服孝三年。 此乃仁孝之举,皇帝决心坚定,众臣不敢多劝。 大齐国孝: 有爵为官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注] 庶民之家,三月内不得婚假。 此皆常例。 从皇陵送葬归来,已近七月。 江洛与林如海皆随驾。 听了皇帝皇后四五个月“师母”的称呼,江洛早从一开始的略觉忐忑变得习惯。 这是他们称林如海为“先生”顺带的嘛。 四月初五启程,六月二十七才到家。 离家近三个月,江洛没有一日不想孩子们。 回程的路上,她心内一直有未对人言明的期待: 爹娘这么久不在家,昭昭便不想吗? 既想……那会不会,他们一到家,昭昭就会扑上来,叫爹,叫娘呢? 昭昭都两周岁八个月了,真的该说话啦! 她知道,林如海也有一样的梦想。 但他们谁都没说。 ——说出来就不灵了! 车停。 江洛赶在林如海之前跳下车,一眼看见窈窕明逸的黛玉稳稳抱着又长大了一圈的昭昭,和英莲都在大门等候。 她不敢多看昭昭,先和黛玉对上目光。 作者有话说: 来啦!! 注:参照原著。 感谢在2024-01-13 10:05:31~2024-01-13 18:13:0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端木玥、卿卿有酒、宸居暇豫、娜雅露露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10 ? 不语的天才 ◎“长风破浪会有时。”◎ 奇迹……没有发生。 昭昭远远就向她张开了手。 黛玉和英莲都叫出“太太”, 可昭昭没有发出声音。 在意识到昭昭还是不会说话的瞬间,江洛就习惯性地掩饰住了所有失落。 她接过昭昭,抽出帕子给昭昭擦泪, 一手用手背抹掉自己脸上的泪,笑问黛玉:“抱着她站了多久?累不累?她如今可沉得很了。” “不累……”林黛玉一开口, 声音也有几分哽咽。 她忙偏头拭泪, 笑道:“虽然昭昭沉手,我也不是两三年前了呀。何况只等了不到一刻钟。” 一次分离三个月, 太多话一时也说不完。 林如海从后面走过来揽住江洛,几人便且回府安顿。 回房路上, 昭昭一直紧紧搂住江洛的脖子,把脸贴在她胸前,热出薄汗也不肯放松一点点。 孩子分明一声不吭,没说一句“想念”, 江洛却觉得自己的心都要碎了。 到了屋中,江洛林如海要洗澡更衣, 昭昭还是紧紧抱着江洛不肯放。 正值暑夏,天气热, 不怕着凉,江洛索性带她一起洗澡。 东西两间浴室,江洛带昭昭在靠近卧房的这间。 泡进浴桶里, 昭昭逐渐止了泪,开始玩水,并把水泼得满地都是…… 才到家, 又是第一次和孩子洗澡, 江洛舍不得教训孩子, 只能在漫天水花里问丫鬟:“她和旁人洗澡也这样?” 她记得没有吧!! 还是孩子一天一个样, 去年夏天是还小,闹不动,今年两岁多快三岁了,就开发了许多新本领? 这三个月,山月和山静留下来照顾二姐儿了,闻言笑道:“原本不大闹,上月开始和大姑娘洗澡,姐儿两个就玩起来了。” 江洛小声嘀嘀咕咕:“黛玉也不嫌水糊脸上难受。” 先把孩子收拾好,擦干了抱出去,江洛换一桶新水,狠狠泡了一刻钟澡才起来。 三个月不在家,光路上就耗费了月余,随御驾出行比以往出远门都累……林如海还几乎每日都在御前……为了表明看重,皇帝、皇后也隔三差五宣她去……圣人娘娘的车驾虽然更宽敞舒服,可在御前要时刻小心谨慎,紧绷精神……林如海这些年不容易啊…… 但和身上的官职重用相比,这点不容易就不算什么了! ——可恶,皇帝还没给她加封!她还是只有“在鸿胪寺行走”“位比少卿”这不实无根的虚名! 所以随行送葬,她依旧在诰命之列,不在朝臣之间。 回到卧房,江洛抱住昭昭就往床上一滚。 林如海笑抱她们起来:“晾干头发再躺,不然头疼。” 江洛滚了几圈,坐到临窗炕上晾头发,一面叫人拿启蒙书。 她和林如海对视一眼。 林如海抱住昭昭在腿上,打开《三字经》,笑指第一个字道:“‘人’。昭昭,此字读‘人’,“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你我为‘人’,你母亲为‘人’,姐姐亦为‘人’。你出生至今,目及所见之先生、丫鬟、嬷嬷,皆为‘人’。” 昭昭盯着父亲的指尖看。 她没有走神,也没有再和从前一样撕书。 她嘴唇动了动,微微张开。 江洛很想深呼吸,但她不敢眨眼。 她轻手轻脚挪到林如海和昭昭一侧坐,怕一直正面直视昭昭,给孩子太大压力。 昭昭合上嘴唇,点了点头。 江洛看见林如海的肩膀也垮下去了半寸。 “昭昭……是会认了吗?”她摸上孩子的脸。 昭昭就转头看她,又点了点头。 江洛先对昭昭笑,又对林如海笑:“那不如边教边写?这般记得更牢。” 林如海低头看一眼女儿,也笑:“就按夫人说的来!” 两人抱着昭昭到东侧间。 林如海亲自去挑笔裁纸磨墨,江洛就拿着书,且教昭昭第二个字。 “之。” …… 和所有学龄前孩子一样,昭昭第一次写字写得一塌糊涂……弄得满手满脸浑身是墨。 黛玉找过来时,便看见妹妹乌黑着一张小脸,呆呆坐在炕上,连父亲太太身上都是墨汁,不禁笑问:“妹妹学会几个字了?” “若她点头就算会的,得有四十个了。”江洛笑,“若按会写才算……就是还没有。” “我看看。”林黛玉伸手拿妹妹写的纸。 江洛连忙替她挡着,别叫他们身上的墨和这满榻黑点也沾上黛玉。 黛玉看了又看,放下问父亲:“我第一回写字……也是这样?” 林如海笑:“认真说起来,昭昭写的或许还好些?” 林黛玉:“真的假的……” “真的,”林如海起身叫丫鬟快快送水,和大女儿笑说,“你从小到七八岁写的字都留着,咱们看看去?” 林黛玉思考后决定:“还是算了!” 收拾完残局,正当晚饭时。 昭昭捧着小碗一起吃饭,吃得又快又好。 晚饭后,林黛玉便说些三个月来的家事。江洛和林如海也讲了讲皇陵上的建筑、人物。 随行送丧,倒没什么有趣的。 为让黛玉安心,江洛还特地说起,虽林家与贾家的下处相隔甚远,近三个月里私下都没见,但每逢大祭时远远看过,贾母的身体还硬朗,身边邢夫人王夫人服侍的也算尽心。 贾母年已七十有三。这般年岁的诰命经不起远路折腾,大多告病不去皇陵,宫中准假准得也宽松。但为了荣国府的颜面和在皇帝面前的表现,贾母还是强撑着在外过了这三个月。 她几乎已经做到了身份所限的极点。 江洛觉得,贾母如果能亲身上阵替子孙们做官,贾家绝对不会是现在这般光景。 林黛玉不由也提起了王熙凤:“凤姐姐……自从正月小月之后,竟一直没大好。秦先生去看,说凤姐姐还起不来身呢。” 江洛便道:“左右我们回来了,家里的事你再放给许姨娘,想去就去住两日吧。” 林黛玉笑道:“我过几日再去,先在家里陪陪太太。” 她留到二更才回房。 望着她灯下的背影,林如海忽道:“她已快和她母亲一般高了。” 江洛抱着昭昭笑:“她还要再长两年,今后会比先夫人更高。” 林如海偏头,看着夫人与小女儿。 江洛靠近他一步。 他把她们都抱在怀里。 将睡熟时。 江洛忽然后知后觉。 她边坐起来就问:“昭昭还不到三周岁,若真一日就会认了四十个字……你说,她是不是其实是天才?” 林如海也被说得坐起来。 他心中既喜又忧,思索半日,终究不敢太过期待,笑道:“可她还不开口……” “不会说话的人里便没有天才了吗?”江洛说,“寻常人家或是孩子多,或是没耐性、没家底多教不会说话的孩子……咱们家可不一样!” 认字“读”和“写”一样重要。昭昭虽“读”不出来,林家却有的是纸张笔墨让她写! 她上辈子还有一句俗语,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昭昭起步就是以写记忆,说不定……说不定将来还比别人都强! …… 在家修整几日,七月初一,江洛仍去鸿胪寺坐衙。 这一年里鸿胪寺进出了几个人。比如吴贵妃之父吴少卿终

相关推荐: 平平无奇张果老   薄情总裁:囚住你的心   逃妻通缉令:谁给的胆量跑   美漫里的梦境大师   农门娇   嫡妻难惹   就是爱逗你   「猎人」在鲨你的365日   地下城的一百万种活法   轻咬丝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