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授起初还以为闺女是为了陪他,发现不是这回事儿,倒是没嫌弃赵瑞,反而打趣她,“我就知道,我这个爸爸没那么重要……” 苏荷撒娇,“您在说什么呀,当然是爸爸重要。” 苏教授失笑,随后便起了打听赵瑞情况的想法,工作间隙休息,拉着他在客厅闲聊:“我对乡下的情况有些了解,本地农民让孩子读书的少,被推荐入学的学员多数是知青,你有这样的基础,很不容易啊,父母很开明吧?” 赵瑞回答:“我爷爷是老兵,他和我爹都是我们村儿大队长,都觉得应该读书。” “怪不得。” 苏教授暗暗评价,根正苗红,能读起书,条件也不是很差。 他又问:“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赵瑞沉默片刻,肯定地回答:“有个妹妹,还有个对象,已经定下了,就是还没扯证。” 这是事实。 他用道德和责任约束自己,不能直接说是媳妇儿,那就是已经定下的未婚妻。 苏教授惊讶,下意识看向女儿的房间。 那里,原本开着一条缝儿的房门已经合上。 苏教授失语片刻,若无其事地说:“我是看你校正工作细心,有些文科天赋,学畜牧有些可惜,想问问你,不要转专业?” 赵瑞很高兴受到肯定,却并没有骄傲,很诚实地说:“我的名额,是我堂妹让给我的,她是高中生,比我优秀很多,我现在的专业很实用,谢谢您的看重,我没有转专业的想法。” 苏教授微微蹙眉,并不是因为赵瑞拒绝,而是因为堂妹让出大学名额。 赵瑞今天一再让他惊讶,没想到连名额都是别人让的。 他下意识以为,是重男轻女之类的缘由,有些不喜。 可很快又想到,一个能念到高中毕业的女学生,家里肯定是支持读书的…… 新闻人,更不能因为片面的信息,未考证就无端下结论。 苏教授便问道:“你堂妹为什么让出名额?” 赵瑞说起赵柯,一反之前的谦虚和沉默,极其骄傲地说:“我堂妹是我们大队唯一的高中生,特别聪明,这名额就是她帮着我们双山公社用卖白菜缓解灾后困境,公社奖励给她的。” “她是我们大队的妇女主任,要留在大队带领社员们增产创收,就把名额让给了我。” “白菜?”苏教授从事新闻,对几个月前的涝灾相关新闻当然有印象,就连大学食堂也采购过双山公社的白菜,“原来是你们公社。” 关于双山公社的赈灾解决办法,有报纸报道过,不过侧重点是在全省各单位上下一心助力受灾公社上,没想到还有这些内情。 苏教授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新闻价值,追问起来。 赵瑞知无不言,一五一十地跟他讲涝灾前前后后发生的事儿,对赵柯的夸赞源源不断。 苏教授越听越有兴趣,迫切想要见一见赵瑞口中的“妇女主任”是不是真的这么出色,这么有魄力,直接提出:“你二月初回村儿是吗?我跟你一起去你们公社。” 他要深入挖掘一下,拍些照片,做些采访,若是具有真实性,写成文章,完全可以树立成模范典型。 赵瑞没拒绝,赵柯能上报纸的话……应该不是坏事儿吧? 而赵瑞从苏教授家一走,苏荷便走出卧室,站在苏教授面前,不甘心道:“我也要去!” 苏教授皱眉,“我是为了采访,你去干什么?下乡很辛苦的。” 苏荷执拗,“我就要去。” 她很确定,赵瑞看她的第一眼惊艳而痴迷,之后的表现,分明就是喜欢她。 明明只要他不说,没有人知道他以前有没有对象,可他偏偏说了。 他在抗拒她。 苏荷非要去看看,赵瑞的对象什么样儿,比她这个教授的女儿,大学生强在哪儿。 苏教授拗不过她,只叹气道:“到那儿别胡闹。” 得知苏教授要带着苏荷一起去赵村儿的赵瑞沉默,无法自抑地焦躁,不安。 第107章 “采访?” 赵棉举着话筒, 白净的脸上,闪过惊讶。 话筒里,赵建国道:“是赵瑞大学新闻系的教授,赵瑞放假帮他做文稿校正, 他听说你妹妹在今年涝灾里发挥了大作用, 想做报道。” 能上报纸, 是赵柯有本事。 赵棉不觉得荣幸, 只替妹妹高兴,“等后天妈和小柯来公社接你们, 我跟她说。” “好。” 赵棉挂断电话, 走出传达室。 门卫笑问:“赵同志, 心情很好啊。” 赵棉含笑点头, “我爹要回家过年了。” 门卫知道赵棉和赵柯的爹在省城大医院培训,恭喜她:“要一家团聚了,喜事儿。” 赵棉眉眼弯弯。 门卫好奇地问:“咱们还得坚守到年前,大医院放假这么早吗?” 赵棉温声解释:“我爹本来就不是医院的正式医生, 上个月连续大半个月加夜班, 医院允许他调休放假。” “都排班儿了?”门卫就是本地人,很清楚公社的大夫都是什么水准,“那将来你爹培训结束,还回你们大队吗?” 赵棉摇头,“我不太清楚,不过我们全家都在这儿, 我爹是想回来的。” “还是前途重要嘛, 要是能当上大医院的大夫, 全家都能养活。” 赵棉并不接话, 笑笑便与他道别。 另一头, 省城的赵建国挂断电话,交了钱,便回火车站和赵瑞三人汇合。 三人之间的气氛,很奇怪。 苏教授面带无奈。 苏教授的女儿苏荷板着一张漂亮的脸,时不时看向赵瑞,好像志在必得。 而赵瑞始终垂头沉默。 打从今天一见面,赵建国就发现了异常,当时便心里一沉,以为赵瑞犯了错误。 但他看着侄子长大,实在不相信赵瑞会做出对不起媳妇儿的事儿,只是当着陌生人,不好说什么。 进站后,四个人分开,苏家父女去卧铺车厢,赵建国和赵瑞去硬座车厢。 两个人艰难地穿过挤在过道上的人群,挨个座位瞧,好不容易找到他们的座位,坐下后,没多久,火车鸣笛,“哐哧哐哧”地启动。 赵建国这才看着对面的赵瑞,严肃地问:“你跟那位苏教授的女儿,怎么回事儿?” 赵瑞手指一颤,回避他的眼神,“只是说过两句话,没怎么接触。” 其实在他知道苏荷也要跟着苏教授一起去采访的那天,苏荷任性地堵住了他,“你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男女之间,一方不释放信号,另一方很少会自作多情地误会。 赵瑞不受控制地反应和慌张地应对,释放了错误的信号。 但他实在没有应对这种事情的经验。 曲茜茜是他爹妈给他选的对象,当时两人相亲的时候,都很害羞,对对方也都满意,很容易就成了,后来顺理成章地摆桌结婚。 婚后的日子,一直也很好,曲茜茜是很好的媳妇。 只是太突然了…… 赵瑞真的不想犯错。 苏荷早晚会开学,他很长时间见不到她,一定会调节好。 赵瑞并不希望她去赵村儿,便低着头说路上辛苦,乡下条件不好,不建议她一起去。 但他越是这样,苏荷越是要去。 甚至对爱情有幻想的年轻姑娘看他这样,只觉得他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她就是拯救他冲破“牢笼”的进步青年,带着一身对抗世俗的冲劲儿,宣告:“思想永远自由,我不能看着你身体走出乡村,精神依然困囿在腐旧中!” 赵瑞想要反驳:“不是的……” 他不是腐旧。 然而有自己思想的姑娘眼里燃烧着炽烈的火,坚定着自己的想法,不容他多说。 “没接触,那姑娘咋那个态度?” 赵建国提醒他,“咱们老赵家没有那种家风,你要是做了啥难看的事儿,你爹指定要打断你的腿。” 这些日子,赵瑞一直在经受着内心地谴责,双手扶着膝盖,才能支撑起沉重的身体,“三叔,你也不相信我吗?” 他看起来并不好受。 赵建国叹气,“不是不相信你,就是让人瞧见,多误会啊……” 采访上报,是挺荣耀的事儿,咋还有个姑娘一起跟回村儿呢? 别人也就罢了,赵瑞媳妇儿看见,得多伤心。 赵瑞垂着头,双手缓缓攥成拳,对赵建国解释,又像是对自己强调:“苏教授说,他女儿一年放不了几天假,所以才一起出来采访,待不了几天就会离开的……” 他已经有了媳妇儿,不能有任何放纵。 · 两天后,正好是小年。 赵新山亲自赶车,拉着余秀兰和赵柯进公社接赵建国和赵瑞。 要不是怕回来的时候挤,李荷花也得跟着进公社接儿子。 他们到的早,余秀兰去轴承厂的传达室给远在西北某部队的弟弟打电话。 赵新山和赵柯则是去公社大院。 赵柯挨个办公室跑,划拉一大堆上面发下来的宣传文件、资料、报纸……顺道拜早年。 程干事跟她关系处得好,知道她要,平时也会替她留着。 “这是最近的。”程干事递给她一摞东西,笑说,“别的大队领回去都糊墙了,也就你会看。” “多看看没坏处。”赵柯向他道谢,给他一小筐红鸡
相关推荐:
让我拥抱你
拳倾天下
反派他不想被抢救
我的娘亲是腐女
末日的尽头是垃圾场
科技供应系统
我穿越在火影世界的日子
妻来孕转秦静温乔舜辰
被献祭后我亵渎了邪神
两世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