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找赵柯。 赵芸芸立马让出位置。 男青年是专家团的一员,专门负责跟公社对接建宿舍和生态大棚。 双山公社和大学的合作达成了。 段书记生病,吴主任便将这个活儿分配到了合作社这儿,反正也是为了双山公社的农业发展,而且砖和施工建筑都由赵村儿大队这边儿负责,她管也合理。 农机站要建,养殖站要建,还得建省城专家们的宿舍和生态大棚。 农机站要建个大库,存车修车都方便。 养殖站得配备兽医处。 生态大棚要求最高,因为要满足冬天也能种植生长的条件,那边儿要求很高,刘兴学和邓海信都住进了公社,跟大学建筑方面的老师们沟通学习。 赵柯最近主要忙得就是这些事儿。 事情多不要紧,这些工程给双山公社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 赵柯边招呼男青年坐下,边对赵芸芸道:“我这儿有客人,顾不上你了,你要是回公社,就跟赵小艾说,建筑队这边招人,都需要什么工可以先跟牛会计打听打听。” 她说完就不管赵芸芸了。 赵芸芸站在门口,看着赵柯跟客人游刃有余地有来有回地谈起事情,若有所感。 她都来公社了,肯定要去农机站找陈三儿。 “陈三儿,你对象!” 靠近大门的一个男同志扬声冲里面喊。 不少人都好奇地望向赵芸芸。 赵芸芸也不害羞,左右瞧,率先看到了左边儿空地上的傅杭和林海洋。 俩人面前一堆零件儿,还有各种线,不知道在干什么。 傅杭和林海洋也看见了她,林海洋笑着招招手,傅杭对她点头示意。 赵芸芸敷衍地挥了挥,继续找陈三儿。 陈三儿穿着干活的粗衣裳,从角落一辆拖拉机下面爬出来,走向她。 有技术就有饭吃,他跟傅杭林海洋有这层关系,不利用起来抓紧学习是傻子,他现在已经能独立修理农机。 “你别靠我太近,身上一股柴油味儿。” 陈三儿摘掉满是黑色油污的手套。 赵芸芸不在意,“雪花膏是钱来的,柴油也是钱来的,就得有味儿,没味儿钱不是白花了。” 她的思维方式总是这么清奇,陈三儿偶尔有些敏感的神经都被她揉粗了。 赵芸芸又瞥向傅杭,问:“傅知青和林知青在弄什么?看着不像是农机的零件儿。” 陈三儿居高临下,睨她,“你怎么知道不像?你是来找我的,还是看别人的?”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赵芸芸没察觉到酸味儿,追问,“你快说,那是干啥呢?” “赵主任说想给村子里通电,傅知青在研究设备。” 陈三儿刻意咬重“赵主任”和“傅知青”三个字,来暗示赵芸芸。 赵芸芸没往他暗示的方向想,知道答案就不在意了,随口道:“那早着呢。” “你咋知道?没准儿弄好了就能通。” 赵芸芸咬咬嘴唇,答非所问:“我觉得,赵柯好像不会一直待在赵村儿大队……” “这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吗?就你没心没肺,不去想而已。” 全赵村儿大队都认为,一个赵村儿大队,留不住赵柯,所以大家对她常驻公社才接受自如。 赵芸芸一怔,垂下眼。 再心大的人也会有心事吧?陈三儿安慰她:“赵主任前途广阔,我们该替她高兴才对……” 赵芸芸忽地抬眼,兴奋道:“赵柯要是到公社上班儿,就比我爹官儿还大了,那我在公社不就有人儿了?赵柯上天才好呢,我天上也有人儿!” “……” 陈三儿想打自个儿的嘴巴,他就不该心疼她。 赵芸芸心情奇好,现在就有了横着走的架势,手一挥,“走!我请你去饭店吃!” 陈三儿摸摸空兜,她不请,他也没钱付。 赵芸芸和陈三儿在公社饭店吃了午饭,下午,她就跟车回了大队。 人情世故上,老一辈儿更有经验,李荷花还是大队长媳妇儿,待人接物肯定有一套。 赵新山更是当大队长多年,现成的好资源。 赵芸芸学了赵柯关于建筑队的话,问爹妈背后都有啥用意。 李荷花说:“反正也是要招人,只要好好干活,招谁不是招,这是让你们卖好呢。” 赵新山指点她:“你跟牛会计问完,再跟小艾仔细说。” 赵芸芸记下,随即又说起做思想工作的事儿,“难道让女同志们再温顺下来?” 赵新山平静地反问:“赵柯咋说的?” “鼓励妇女争取权益,提升社员的责任意识,反对压迫,反对暴力……大概就这些。” 李荷花直接乐了,“还别说,赵柯现在比以前可文明多了。” 赵芸芸立马戳穿:“那是她装得好。” 赵柯以前还上手,现在为了形象,净在背后捅咕事儿。 她可是听陈三儿说了,赵柯撺掇得他们大晚上去李村儿倒粪…… “诶——” 赵芸芸本来没骨头似的坐着,一下子坐直。 她差点儿被赵柯现在的装模作样给蒙蔽过去! “妇女”争取权益,“社员”提升责任意识…… 妇女们的基本权利还没有得到保障,责任意识是每一个人都要有的。 这思想工作……表面上是给妇女做,实际上是给所有人做的。 引导妇女们别在认知不够的情况下作出错误的示范,引导男同志们慢慢接纳家庭模式的转变…… 平稳过渡。 等到新的家庭模式蔚然成风,大家普遍都能接受,谁能管夫妻在家里咋相处? 毕竟……打情骂俏,也不算暴力吧? 赵芸芸骂赵柯:“还没成领导呢,就会打领导腔了,直接说明白能死吗?烦人~” 她不知道,赵柯是故意的。 赵柯向来知道怎么在忙碌中偷懒,事情越来越多,除非刻意,否则为了效率,工作中能一句话交代清楚的,不会用三句话。 但赵芸芸就算不知道赵柯对她的细心引导,也会认真对待赵柯交代的事情。 同时,也是在认真对待自己。 现在赵村儿大队年轻夫妻具体是个什么情况,赵芸芸还不清楚,不能贸然上门说教。 赵芸芸琢磨来琢磨去,就决定学着赵柯,实地走访。 她一个人肯定费劲,又没经验,便想到拉壮丁——庄兰和苏丽梅。 庄兰很意外赵芸芸找她。 她们两个抬头不见低头见,赵芸芸对庄兰不亲近,庄兰的性子,也不会主动去贴她。 赵芸芸非常理直气壮,“这也是建设农村的重要工作,怎么了,不能跟我一起走访吗?” 庄兰和苏丽梅对视,她们本来也会做一些辅助工作,没有理由拒绝。 赵芸芸风格很鲜明,她没干过,可她会模仿啊。 赵芸芸全都甩手给庄兰和苏丽梅,还煞有介事地说:“你们两个本来就在做扫盲工作,到时候思想工作在课上进行,完全不刻意,交给你们正好,赵柯不在,这就是组织给你们的考验。” 庄兰和苏丽梅能怎么办?只能接下“组织的考验”。 赵芸芸则是找牛会计问清楚建筑队的事儿,特地去赵小艾那儿卖好。 可惜效果跟赵新山预想的有出入。 赵芸芸嘴太欠了,卖好的事儿从她嘴里说出来,也能气得赵小艾对她翻白眼。 事后,赵新山听赵芸芸抱怨,对闺女真的一言难尽。 事儿办了,还不落好。 啥人呢。 但思想工作,赵芸芸她们三个又确实办得很不错。 赵小艾打丈夫这事儿,传到村子里,大家都在议论,确实影响到了“寄人篱下”的女婿们。 这几天,赵村儿大队女青年和他们的丈夫气氛都有点儿微妙。 赵芸芸她们三个作为大队的代表,及时地关注到家庭健康问题,及时地疏导,针对性地做思想工作。 赵柯这个妇女主任一直以来引领妇女们的方向都是,提升自己。 实力是首要的,用能力作回击可能比说一百一千句话都更有力。 而夫妻之间并不是非要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西风压倒东风,如果支撑一个家庭的两个成员,旗鼓相当,齐头并进,就像两根稳固的轨道,火车开在上面,才不容易脱轨。 赵芸芸做思想工作给自己也做膨胀了,还在陈三儿回村儿的时候对他拍胸脯说:“我们可以互相养,你不用压力太大。” 陈三儿摸着刚上交完,再次空空如也的兜:呵呵。 第198章 生活是很难用道理讲通的。 赵芸芸她们具体怎么理解怎么实施, 赵柯并没有很关注。 她也就是个普通人而已,没那个本事面面俱到,所有事情都掌控。 这个世界很大,容的下万物, 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做好自己当下正在做的事情就好。 赵柯提前告知赵萍萍要下乡, 出行方式是骑自行车。 出行当天, 赵萍萍从俩人骑上自行车,就在说今天要去的养猪场的情况。 养殖站和养猪场初建, 新建的三个养猪场一下子养那么多头猪, 大家心里头都慌。 赵萍萍作为养殖站的站长, 又是个女同志, 不愿意让别人小瞧,从春天猪崽买回来,隔几天就要下乡走访,对三个养猪场的情况几乎可以说是如数家珍。 六月的清晨, 风清气爽, 耳边是清脆
相关推荐:
萌物(高干)
成瘾[先婚后爱]
双凤求凰
南安太妃传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流萤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碧荷衍生文
珊璐短篇CP文
召唤之绝世帝王